第12章 十二提親
楊老太君吩咐,楊國公府裏的下人自是殷勤備至,馬車是直接将楊蓁蓁送到了楊家門口,一直等到人走入門內,車夫方才揚起馬鞭離開。
楊蓁蓁推門時,大門并沒有闩上,待她走入了屋內,才發現原來是家裏來了客人。
李寡婦正坐在屋裏與楊陳氏似乎在說着話,聽到動靜,她擡起頭看向楊蓁蓁,笑容似乎有些古怪。
楊蓁蓁壓下心中異樣的情緒,面上端莊笑着與楊陳氏打了招呼,也沖着李寡婦問了好。
李寡婦連連點頭應好,放下了手中的杯子,沖着楊陳氏開口道:“弟妹,我和你說的事情,你好好想想,也商量商量。我也該回去了,家裏就大刀一個男人看着,萬一娃醒了,只怕要照應不過來。”
“好好好,您慢走。”
楊陳氏神色原本還有幾分愣愣,聞言連忙起身送人。
楊蓁蓁見此也跟着楊陳氏将人送到了門口。
只是李寡婦離去的時候,目光又是帶着笑意瞧了一眼楊蓁蓁,而這一眼,将她看得心中更覺莫名其妙。
李寡婦會來他們家,楊蓁蓁瞧見其實并不奇怪。
當日她與李大刀将話說清楚,心中便猜測到李寡婦只怕還要來她們家求上一求,因着知曉楊陳氏的性子,所以楊蓁蓁還特意叮囑了,可是今日瞧着二人的情形,情況仿佛又不是她所想那般簡單。
楊蓁蓁雖然心中疑惑,卻沒急着開口問,反倒是楊陳氏,在送走李寡婦後,對楊蓁蓁開口道:“楊老太君請你過去,是不是你做奶娘的事情……”
楊陳氏欲言又止道,“蓁蓁,娘想了想,總覺得讓你去做奶娘,實在是太委屈你了。”
“娘,咱們不是說好了嗎?”
楊蓁蓁有些無奈,而楊陳氏卻是直接打斷了楊蓁蓁的話:“先時那不是實在沒別的出路了,可是你猜方才李寡婦過來做什麽?她替他們家大刀給你提親。”
“提親?”
Advertisement
楊蓁蓁心中一驚,神色莫名的看向了楊陳氏。
楊陳氏點了點頭,雖然是在家裏,卻還是壓低了聲音說道:“我也是被吓了一跳,但明白過來一想,又覺得李寡婦說得有道理。你這去別人家做奶娘的,哪有比自己找個依靠重要,你說你跟清明不可能,娘也知曉如今咱們家的情況,确實是高攀不上人家清明,但李家算是門當戶對了。”
“李家娶我只怕是想要我給他們家大寶喂奶吧!哪裏是真正想娶我。”
楊蓁蓁面對這個情況,真有幾分哭笑不得。
楊陳氏聞言,點了點頭,但面上不贊同道:“這哪裏不是真想娶你。娘想過了,他們提親便是為了孩子,那也沒什麽。他們家對你是明媒正娶,大刀和李寡婦又是知根知底的實在人,不會虧待你的。這大寶從生下來就沒娘,日後你奶大他,不就跟自己的孩子一樣嗎?你和大刀還年輕,嫁過去趕緊給生個孩子,還怕什麽!”
“娘,家裏這景況,我怎麽可能只顧自己……”
“你別管家裏,你自己好好的就好了,你娘我又不老,還怕供不出你弟弟嗎?更何況,李家也說了,日後你嫁過去,咱們兩家當一家,你弟弟大刀也會管的。”楊陳氏見楊蓁蓁不同意,連忙連聲又勸着。
“娘,你別說了,我現在不想嫁人。而且我也已經答應了楊老太君,進宮做太子的奶娘。”楊蓁蓁見楊陳氏一門心思想着讓她嫁人,也知自己說什麽都沒用,心中無奈,只好直接與她說了實情。
“什麽……”
楊陳氏面上愣住了,原本腦子裏裝滿的勸說話,一下子變得空白,只目光直直的看着楊蓁蓁。
“楊老太君今日尋我,便是為了此事,我也已經應下了。”
楊蓁蓁面上笑着,語氣平淡說着。
楊陳氏聞言面上非但沒有半分喜色,相反還有些着急:“你這孩子,這麽大的事情,怎麽不回家和娘商量一下,進宮做太子奶娘,你這輩子就得呆在宮裏了!”
宮中歷年來都有在民間甄選奶娘的慣例,楊陳氏當然也知道一些。她還知道,這一旦進了宮,除非所奶的主子長大成人了,否則一輩子都沒有機會出來,還有一些奶娘,那是一輩子就留在那個地方了。
先時答應讓自己女兒去做奶娘,那是因為大戶人家的奶娘,呆個幾年也就放出來了,平日裏也能偶爾歸家來,所以即使心中再不舍,倒也不至于弄得跟如今這般生離死別。
“你這孩子……你怎麽就應下了!”
楊陳氏紅了眼眶,一時之間,都不知道該怎麽辦。
楊蓁蓁倒是十分想得開,見楊陳氏這般,面上還忍不住笑着勸道:“說是要一輩子留在宮裏,可若是主子們仁厚,日後想要回家也不是沒有可能,更何況,給太子殿下做奶娘是多大的榮幸,這麽好的機會我若是推了,日後肯定是要後悔的。”
“你日後後悔,娘現在便要後悔。”
楊陳氏這會兒心情倒是有些緩過來了,可心中卻還是難受。
楊蓁蓁雖然心中也有幾分感傷,但面上只帶着笑容,若無其事道:“既然都打算去做奶娘了,如今能做上太子殿下的奶娘,這般好事娘你傷心什麽……”
“李家不是來提親了。”楊陳氏不帶好氣反駁。
楊蓁蓁依然好脾氣笑着,又道:“李家的事情莫要提了,楊老太君已經說好,由國公府出面替我去李堅家中……讓他們收回休書。”
“你瘋了,還要由着他們家作踐你。”
楊陳氏只覺得自己今日受到的刺激實在是太大了,她女兒今天怎麽淨答應了一些可不思議的事情回來。
“讓李家收回休書,是為了能夠順利進宮做太子乳母,而做太子乳母,則是為了我和妞妞日後,也為了咱們家。所以娘,我心意已決。”楊蓁蓁臉上笑容不再,語氣卻是十分認真開口道。
“娘知道你主意大,可是李家那樣的人家,你再回去……”
楊陳氏心中有些矛盾,雖說她的思想觀念之中,也是覺得夫妻還是原配的好,可李家那樣的人家,又實在是太作踐人了。
“我在進宮前,只回一次去李家看看妞妞。日後我反正也是出不了宮的,不會住在李家。而且既然我沒被李家休棄,那咱們家還是李家的親家,你和弟弟去李家看妞妞便不會受到阻擾,有娘和嘉言看顧着,我在宮裏也能放心些。”
“這倒也是,你要是沒被李家休,那咱們家妞妞還是名正言順的李家孫女,而且有你一個做了太子乳母的娘撐腰,李家也不敢虧待了妞妞。”楊陳氏心中輕輕嘆了一口氣,看着楊蓁蓁輕聲道,“娘只是怕太委屈你。”
“有什麽好委屈的,若是能等得太子長大登位,我到時候風風光光放出宮,又何須再顧慮一個小小的李家呢!到時候我若不想給自己添堵,便自居一所,若是想讓李家不順,便住到李家去,天天給他們添堵找麻煩,也好出出之前的怨氣。”
楊蓁蓁笑着說道,語氣裏帶了幾分玩笑,也惹得楊陳氏面上露出了笑容,直搖頭無奈道:“淨說孩子話。”
“哪裏是孩子話呢!若在宮中挨一挨,能盼來這麽好的日子,再苦再累都值得。”楊蓁蓁笑着挽住了楊陳氏的手臂,将頭倚在了她的肩膀上,輕聲道:“李嬸子提的親事,娘回了吧!為了妞妞,我也不可能就顧着自己嫁人。”
“好,都聽你的,娘只盼望自己能夠多活幾年,能……等到你出宮,過上舒心日子。”
楊陳氏用手抹了抹眼眶,再次深深的嘆了一口氣。
因着進宮時間緊迫,顯然楊老太君也并不想讓楊蓁蓁耽擱,第二日清晨,陳嬷嬷便來了楊家。
或許是因着楊蓁蓁進宮之時已經定下,陳嬷嬷對待楊蓁蓁的态度也越發的親近了。
這剛一進屋,她便笑着與楊蓁蓁開口道:“楊家那邊,昨日老太君便讓我家那口子去打過招呼了,打量着他們也不敢再放肆了,今日我陪你回去。”
“好。”
楊蓁蓁笑着應了。
而楊陳氏聞言,卻是有幾分擔憂的瞧着,本想開口也一道兒跟去,但陳嬷嬷在這個時候,自然不想節外生枝,所以不等着楊陳氏開口,便立即笑道:“瞧楊夫人憂心的,有我在,您還擔心什麽。”
果不其然,陳嬷嬷雖說只是楊國公府裏的一個小小管事嬷嬷,可放在李家,那也足夠震懾了。
國公府的馬車停在李家門口,楊蓁蓁下馬車時,只瞧見李家全家都出動站在了門口,站在最前方之人,就是她那位僞善的好公公李德嗎?
而她的那位“好相公”,雖是滿臉不情願,卻還是老老實實低着頭跟個鹌鹑似得站在了李德的身後。
李德與楊蓁蓁的父親楊志德本是同窗好友,二人一同中了舉人。恰逢那會兒,二人媳婦肚中都懷了孩子,當時李德便提議,若生出的孩子不同性別,便結做親家。
提議此事之時,楊志德的父親,論學識是同窗之中最有希望考取功名的,論身份又與楊國公府有着那麽一絲聯系,自是看似前途無量,而李德出身微末,靠着全家供養才好不容易考上舉人。可誰知,會試之時,楊志德因着突發疾病,落了榜,而李德文章對了考官的胃口,一躍進了殿試名冊,雖然最終只在殿試之時得了一個末尾,可到底是有功名之人,也在翰林院混了一個小小的差事。
時隔三年,楊志德滿心準備再次入場考試,誰知先帝乍然駕崩,會試被取消了。
科舉之事,人力財力耗費,自是不可估量,楊志德深思熟慮之後,決定不再執着仕途,接受楊家族學聘請,做起了教書先生,以此養家。因着楊志德确有真才實學,品性高潔,在學生中十分有威望,在京中也積累了一些名聲,之後又被聘至青山書院執教。
楊李兩家雖有口頭婚約親事,但其實多年不曾走動,奈何楊志德卻是個重諾守信之人,在孩子長大後,與李德提起此事。李德自诩有功名在身,早已瞧不起一個身為小小教書匠的楊志德,可奈何當年話是他先說出口,又是在不少同窗好友面前,加之楊志德在京中學子中間甚有威望,不好反悔,所以面上也是假意積極。
若非楊蓁蓁嫁入李家無意間聽得自己這個好公公李德與他的妻子李張氏的一番話,到現在可能還被蒙在鼓裏,一心以為這位好公公到底還是念着與父親的情誼,只是為人太過軟弱才會對妻兒沒辦法,所以委屈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