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2)
未信任飛鷹和轎中人,但他信——眼下元昊不死,他就還有被利用的價值。
有時候,到底是誰在利用誰,沒有人能分辨清楚。
事情好像很複雜,事情又像是過于順利。到了現在,狄青已沒有了回頭路。
他坐在梁上,想了許多許多,最思念的還是雨中輕舞,霓裳羽衣,但那翩翩之舞中,似乎總有條藍色的絲帶随風而起。
藍得如海,潔淨似天,狄青閉上了眼,靜待天明。
雄雞三唱,東方微白,狄青早醒,調息運氣,稍活動下筋骨。他在此休憩的時候,已小心翼翼,連粒灰塵都不讓掉下去,他知道不久後……元昊早朝的時候就到了。
很快,那兩扇厚重的殿門被推開,一縷陽光從外照了進來,只撕開殿中暗影的一角。
秋日的晨光,帶着分南飛大雁的凄涼。狄青望着那晨光,突然想到,原來每日見到晨光,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鼓樂聲起,有執戟侍衛分兩列而入。他們不用再檢查什麽,因為他們自信,以這裏防範的森然,就算鳥兒,都很難飛得進來。
有值殿官喝道:“百官入內。”
進來的十數個臣子,狄青大多不識。他雖在宮中月餘,但和這些官員卻少有見面,他是個侍衛,更不會問太多的事情。
狄青能認出的人只有兩個,一個是那滿是書卷氣的中書令張元,另外一個當然就是大宋叛将夏守贇。
可狄青更留意的是另外一個人,那人站在張元之後,遠在夏守贇之前。那人額頭很高,鼻梁挺直,鬓角微染霜白。以那人所站位置來看,應是元昊手下的重臣。
這次刺殺行動極為缜密,若非是重臣,豈能輕易掌控布局?
群臣就位後,樂聲又起,群臣肅然垂手,恭候元昊前來。狄青聽偏廊處腳步沓沓,斜望過去,見那裏走出兩隊護衛,左右各八名,均是身着金甲,手執長戟,極具氣勢。
狄青心頭沉重,他已就看出,那十六名護衛均是步履沉穩,淵渟岳峙,顯然都是武技好手。
Advertisement
可那十六人就算金甲長戟,氣勢非凡,卻也掩不住中間行來那人的風采,狄青其實第一眼就看到了那個人。
那是個無論你在什麽地方,第一眼都要留意、不能不看的人。
那人身着白衣,頭帶黑冠。白衣勝雪,黑冠如墨。
他渾身上下,可說是沒有半分華麗的裝束,因為他已不用龍袍金冠來維護所謂的尊嚴。他若是龍,走到哪裏都是龍,何必衣錦着绮?
他就是那麽緩步的走上了龍座,靜靜地坐下來,手指輕彈。一把長弓置在案前,一壺羽箭輕放手邊。
長弓剛勁,壺中只插着五枝箭,箭簇顏色各異。一枝燦爛若金,一枝潔白若銀,一枝泛着淡黃的銅色,另外兩枝箭簇一黑一灰,泛着森然的冷光。
狄青心中已在想,元昊為何只用五枝箭,那五枝箭矢若和箭簇一樣的顏色,就應該是金銀銅鐵錫五種。
這人狂傲如斯,難道認為天底下,只需要這五枝箭就能解決一切問題嗎?
驀地心中一震,狄青心中有些古怪,仿佛想到個極為重要的事情,偏偏一時間忘記了是什麽。
鐘磬一響,萬籁俱靜。元昊終于開口道:“中書令,我志在一統天下,三川口一戰後,又過大半年之久,不知你可有了取天下之策?”那聲音不帶絲毫的狂傲,甚至可說是漫聲輕語,但其中語意決絕,不容置疑。
狄青心中一震,暗想大宋整日想着內鬥,趙祯年少缺乏魄力,比起這整日想着一統天下的元昊,可差了許多。
中書令張元上前,恭聲道:“啓禀兀卒,定天下之計早有,無非是盡取隴右之地,據關中形勝,東向而取汴京。若能再結契丹之兵,時窺河北,使中原一身兩疾,其勢難支撐久矣。”
元昊一聽,并不回應,只是手撫桌案,食指輕叩。狄青這才留意到,元昊的手掌秀氣,手指纖長,但輕輕叩動,卻顯得極為有力。
不知為何,狄青從他敲擊的動作中,宛若看到力士擂鼓,金戈铮铮,這是不是說,元昊表面上雖儒雅平靜,可內心卻戰意熊熊?
可最讓狄青留意的是……元昊左手尾指留有長長的指甲,而那指甲竟是藍色。
藍色如海……
狄青心頭一震,不知為何,已想起了飛雪的那條絲帶。他絕不該這麽去想,因為飛雪和元昊,本是完全不同類型的人,更不會有任何瓜葛。但狄青那一刻,心中卻有種古怪的念頭,那就是飛雪和元昊……其間必有聯系。
大殿沉寂,悄無聲息,但每個人心中都像有戰鼓擂動,咚咚響個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