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王氏
“你一直盯着我的後腦勺做什麽?”走在前面的瑞應忽然問道。
春芽吓了一跳,支支吾吾的說不出話來。
瑞應回過頭,沖她笑了笑:“奇怪我是怎麽知道的?這就是本事,我從小就有,什麽人在我背後盯着我,我不用回頭也知道。哪怕是在暗處,我也能一眼就揪出來。”
春芽“噗通”一聲就跪下了, 求饒道:“奴婢不敢了,奴婢再也不敢了。”
“起來吧!又沒怪你。”瑞應淡淡的說,“知道為什麽今日帶你去,而不是帶芳草了吧?”
春芽立馬發誓:“奴婢什麽都不會說的,奴婢要是洩露出去半句,就……就天打五雷轟!”
“瞧你吓的,發這麽重的誓做什麽?”瑞應嘆了口氣,說不說又能如何呢?反正謙王已經知道了,就是不知林淵還知不知道。
想來林淵還不知道吧!這個暴脾氣,要是知道了,肯定會怒氣沖沖的來找質問自己!
沒人來問她晚上赴宴的情形,仿佛真的只是權祐帶她出去吃了頓飯而已。
她這裏安然入睡,權相府睡不着的人卻多了。
權祿渾身疲憊的回到自己房間,妻子蔣氏幫他洗腳更衣,遞上一杯茶,柔聲問道:“二弟和小妹可願意歸家?”
“二弟那個性子雖然魯莽,可好好跟他說,他也願意聽。我只是沒想到,小妹這麽多年養在謙王府,越發心高氣傲,恐怕連父親都不願意認了。”
蔣氏微微垂眸,道:“我想起來了,先前傳聞裏,謙王府有個叫瑞兒的姑娘十分得寵,原來就是咱們小妹。”
權祿嘆氣:“是啊,找了這麽多年,誰想到就在眼皮子底下。”自從那年清心庵失火,他就一直沒停過尋找瑞應的腳步,那時候他想着,一個八歲的小女孩,能跑到哪兒去呢?
她又不認識什麽人,萬一被路過的人販子捉去,那該如何是好?
權祿一面小心翼翼的找,一面又擔心找得不夠仔細,權相也暗中寫信給自己信得過的人,其中一個就是浙江巡按胡東寧,另一個就是川陝總督文自珍。
Advertisement
鬧了半天,人就在京城。
可她在哪裏不好,為何偏偏是謙王府呢?
難道她不知道謙王和父親是死對頭嗎?還是說……她是故意的?
當年父親懷疑瑞應背後有人操控,難道這個人就是謙王?謙王一直在關注父親的動向,伺機把瑞應救出清心庵,加以培養,如今養成了一柄對付父親的利刃!
權祿越想越覺得可能,躺在床上也合不上眼。
蔣氏見了十分心疼,想了想說:“你就別想這許多了,我明日去見一見母親,女人和女人之間總好說話,若是母親願意接小妹回來再好不過。”
權祿嘆道:“好吧,這件事由你和母親說也好,免得到時候小妹回來,她措手不及。”
夫妻倆這才勉強睡下,第二日,蔣氏去給權相的繼妻王氏請安。
王氏是蕭氏去世之後,權相守制一年就娶進家門的。新婚當月就有了身孕,次年生下女兒玉燕,之後再無所出。
王氏今年不過才三十二歲,和蔣氏差不多年紀,她進門比蔣氏還要晚,但是這麽多年來,蔣氏一直把她當成自己的婆婆,從未有過輕慢之心。
“母親昨晚睡得可好?”蔣氏微笑着上前,接過丫鬟手裏的梳子,極其自然的給王氏梳頭。
王氏眼皮底下明顯的青影,但還是笑着說:“睡得不錯,你呢?”
蔣氏猜測,王氏是知道昨晚權相父子三個去見二弟和小妹的事了,便嘆道:“唉,昨兒大爺一直唉聲嘆氣,輾轉反側,兒媳因此也沒睡好。”
王氏眸子裏的精光一閃:“哦?這是為何?”她長得并不漂亮,但這雙眼睛卻生的極好,明眸善睐,即便上了年紀也不減光彩。
蔣氏道:“媳婦待會兒再向母親禀報,先請母親用早膳吧,不能耽誤了母親的早膳時辰。”
王氏點點頭,既然蔣氏願意告訴她,她就不急在一時。兩人都是耐得住性子的人,沉住氣穿戴好了出去。
外面柳姨娘已在外等候了,柳姨娘的年紀比王氏大,但生得美貌,加之江南水鄉養出來的好皮膚,将近四十的人看着卻和不到三十的人一樣。
“妾身給夫人請安,瞧夫人的氣色不大好的樣子,可是昨晚睡得不好?”柳姨娘笑眯眯的說道。
她一笑就露出臉頰上的酒窩,看着更顯年輕。
王氏心裏暗恨,面上不顯,淡淡的也不言語。待媳婦和侍妾伺候了早膳,王氏把柳姨娘打發走了,又把身邊伺候的只留一個嬷嬷,才對蔣氏說:“你們夫妻有什麽難事兒,盡管開口,我要是能幫襯一點的,絕不會含糊。”
蔣氏行了個禮,斜坐在下首的椅子上,道:“不知母親可還記得,咱家還有個小妹。”
果然說到這裏了,王氏點點頭,道:“怎麽不記得?我剛嫁進來的時候,她才一歲點兒。那麽小的孩子,端的是粉妝玉琢,可愛的緊吶!只是後來怎就送去了庵堂裏,我還可惜了呢!”
蔣氏道:“正是,當時父親誤信謠言,以為小妹不祥,這才送去庵堂撫養。可是近日大爺找到了當年那個道士,道士說算錯了,大爺為保險起見,親自拿了小妹的八字去欽天監,監正說是個大富大貴的命格,哪裏就不祥了!”
王氏接口道:“定是有人挑唆!好好的女孩子,養在庵堂算什麽?既然是誤會,那該接回來才是啊!”
蔣氏笑道:“還是母親知道心疼人,可是大爺卻怕小妹心裏有疙瘩,又怕父親不待見。”蔣氏自然沒說瑞應被謙王撫養的事,這件事越少人知道越好。
王氏知道那孩子早不在庵堂裏了,至于這麽多年流落何處,她卻是不知的。但,既然相府口徑一致,都說那孩子在庵堂,就這麽着吧!便也不說破,嘆道:“可憐天下父母心,你父親嘴上不說,心裏定是想着女兒的。再說了,天下無不是之父母,把道理好好和孩子說了,孩子會回來的。”
蔣氏喜道:“那父親這裏,就有勞母親了,小妹那媳婦去勸說。”她猶豫了一會兒,還是說道,“就只怕有人從中作梗,見不得人骨肉團聚。”
這說得還能有誰呢!
王氏冷哼一聲,道:“你放心,這個家還輪不到侍妾做主。”她雖這麽說,心裏卻沒底,多少年了,她竟然還是鬥不過那個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