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做客
瑞應看了若拙若愚一眼,又看看安之和若素,笑着說:“我以前還沒見過雙胞胎呢,兩位哥哥長得像,安之你卻和若素不像。”
安之沖若素的背影翻了個白眼:“我才不要長得像他呢!”
瑞應笑道:“你方才不是說,你姑姑長得和你爹很像嗎?我就是好奇,龍鳳胎長得像到底是什麽樣子的。”
“不知道呀,我出生的時候,姑姑就過世了,我從來沒見過她。”安之興趣缺缺,因為年代久遠,她只從自己父親口中知道只言片語。“我爹想姑姑的時候就會嘆氣,偶爾才說一兩句。姑姑嫁的是內閣首輔,生過三位表哥一位表姐,就是生表姐的時候難産,聽說那位表姐至今還寄養在尼姑庵裏呢!”
瑞應皺了皺眉,權相府對外并未聲張自己失蹤的事,就連舅舅家也以為自己還在尼姑庵!
二房的佩之聽到安之提起權相府,立即喝止,道:“安之,你越來越不懂事了,別人家的事怎麽能亂說,何況那是權相府!”
安之吐了吐舌頭,悄聲說道:“我不說了。”
佩之沖瑞應抱歉的笑笑:“她年紀小不懂事,又被寵壞了,林姑娘別介意。”
瑞應搖搖頭:“不會。”想從平輩口中打探自己娘親的消息,恐怕不那麽容易。說了這麽多,也不過才知道自己娘親和舅舅長相相似,愛吃荷葉糕罷了。
走馬觀花逛了園子,時辰差不多該吃午飯了。
就在水榭支起三張大圓桌,用屏風隔開男一桌女兩桌,瑞應嘗到了地道的杭幫菜。東坡肉、西湖醋魚、龍井蝦仁、八寶豆腐、筍幹老鴨湯等等。尤其是那道西湖醋魚,瑞應連吃了三口,就連李姨娘也誇贊,這西湖醋魚比巡按衙門的廚子燒的還好吃。
莫氏本想說,把這廚子送去巡按衙門,又怕人家多心,便只笑道:“姨娘愛吃,常來就是。”又殷勤勸酒,李姨娘亦十分受用。
吃過飯稍事歇息,等日頭不那麽大了,再用過新鮮水果點心,李姨娘帶着瑞應告辭回府。
路上,李姨娘問瑞應:“蕭家人如何?”
瑞應笑着回答:“都不錯,沒有讓人不舒服的地方,也不會讓人覺得過分巴結。”
李姨娘搖着纨扇,道:“他家可不簡單了,你別以為只是做生意會賺錢,那是上一輩的事。到了若字輩的男丁,除了大房留的兩個,二房一個,三房一個,其他四位少爺讀書上都不錯,除了三房最小的那個,其他都有了秀才的功名。”
Advertisement
瑞應默了默,道:“與他們家聯姻的,都是官身。”
李姨娘笑了笑:“所以才說不簡單,哪怕京裏有首輔大人支撐,也要他們自個兒立的起來呀!蕭家的財富已是用之不盡,将來在官場上,必然也會出幾個人才來。”
瑞應卻在李姨娘的這番話後面加了一句:前提是權相不要倒!前世她對外租家所知不多,子弟可有高官,她真沒印象了。就算有,權相倒臺,恐怕也會受到牽連。
回到巡按府,林淵正等着她,問她做客可高興,蕭家人有沒有怠慢。
瑞應笑道:“蕭家實在客氣,怎會怠慢?”
其實林淵最想問的,是瑞應有沒有發現自己和蕭家人的聯系,礙着李姨娘,他不好多問。
李姨娘人精一般,笑道:“好了好了,你們兄妹聊着,出去了一天,我得看看府裏可有事去。”
她一走,林淵就迫不及待的問瑞應在蕭家的情況。瑞應抿唇一笑,仔細和他說了今日的見聞,還道:“他家園子真美,安之還說改日帶我去游西湖。”
林淵要聽的又不是這個,若兜圈子怕是問不出,便直接說:“那你可發現這一輩裏,有沒有和你長相相似的人。”
瑞應聞言表情一滞,眼神黯淡了下來,她多想告訴林淵,自己長得很像娘親,還知道娘親愛吃荷葉糕呢!
可是她不能!
深吸一口氣,瑞應笑了笑:“沒有,看來我和蕭三爺長得相似,不過是巧合而已。”
林淵略有些失望,但為了瑞應不難過,便也笑道:“那看來真是巧合了,沒事沒事,興許老天爺還有別的安排。”
瑞應知道他想讓自己找到家人,她有時候也會糾結,是一直留在謙王身邊,還是回相府去報仇。
若是留在謙王身邊,那就得一輩子隐姓埋名,避免和權相府的人見面,還不能為母報仇!若是回去,那自己的身份就會被識破,不僅不能嫁給謙王,還會和他們勢不兩立。
她狠狠閉了閉眼,甩開腦海裏的念頭,勉強擠出一絲笑,道:“想那些做什麽,我覺得現在就很好了。”
林淵暗怪自己多嘴,俗話說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原本以為瑞應能找到自己的家人,可似乎并不是那麽回事。
他摸摸瑞應的頭,溫柔的說:“無論如何,哥哥永遠都在。”
瑞應心頭一暖,舒了口氣。
林淵道:“明日我又得去邊防了,上回沒見着齊柱光,這回無論如何我得見他一見!”
瑞應眼睛發亮:“就是那個率領齊家軍大戰倭寇,讓倭寇聞風喪膽的齊将軍嗎?海防上他就是戰神啊!”
“那可不,”林淵洋洋得意,“有生之年能與這樣真正的将軍一起擊殺倭寇,也算幸事。”
瑞應沉了臉色,道:“你只說去布防,怎麽又變成抗擊倭寇了?你告訴我實話,是不是沿海又要有戰事。”
林淵見瞞不過她,便道:“這些日子胡大人四處屯糧,就是為了打倭寇。沒錯,戰事一觸即發,不光是我,過幾日王爺也會來此坐鎮。”
瑞應渾身緊繃,抓住他的衣袖,道:“你瘋了嗎?在京城你要去打鞑靼,到了這裏又要打倭寇,你以為這是一樣的?打鞑子好歹是騎馬,你是北人善馬,可這裏是浙江,打起來都是海戰用的是船!那船搖搖晃晃的,北人哪裏經得住。”
她越說越緊張,連三國時期曹操打東吳的典故都說出來了。
林淵見她這副緊張的樣子,神色愈發柔和,握住她的手把她攬到懷裏,哄她說:“不怕不怕,我又不跟他們上船,就在平地上打。你不知道倭寇惡心,從來不把戰火燒在他們自己本土上,都是借琉球的道兒來我們岸上燒殺搶掠。上回胡大人去的時候,下那麽大的雨,他和将士們一起站在雨裏指揮。有這樣的父母官,我怎能避于人後呢?”
瑞應緊緊抱住他的腰,哽咽着說道:“哥哥記着你說過的話,無論什麽時候,你都要在。”
林淵拍拍她的背,在心底嘆了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