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第七世(2)
祝啓靠在床上,微低着頭,聽方銘念書給他聽。他剛自己看了兩頁就頭暈得不行,差一點就吐在了床上。
書都是已經讀了不知多少遍的,祝啓早已爛讀于心,只是每多讀一遍,就會點新的體會。
“你這麽有錢,為什麽沒帶個小厮服侍?”祝啓問道。
方銘放下書,笑了笑沒說話。這一路上他包辦了自己順便包辦了祝啓的衣食住行,自理能力比祝啓這個貧家子都要強。要知道祝啓可是自己在外生活過兩年,又當了一年多的魏府雜役呀!
祝啓猜到方銘家裏肯定有什麽事,說不定方銘也是個私生子,從小養在外面,因為書讀得好才接回來,但是同方家的隔閡已經産生了。
祝啓胡思亂想着,突然聞到飯菜的香氣,方銘去廚房把午飯端來了。
祝啓病着不能吃太葷腥的東西,方銘也就陪着他吃素。這艘船的廚子手藝很不錯,一手刀削面更是一絕,他們連着好幾天午飯吃面,天天的鹵都不重樣。
“真想把他雇了帶走,讓他天天給咱倆做飯吃,不過船老大恐怕會提刀砍了我。”方銘抹了抹嘴,意猶未盡道。
祝啓笑道:“真不愧是富家少爺,動不動就買了雇了的,花銀子一點都不心疼。”
方銘辯解道:“我就在吃上面花錢不心疼。”
“進京後,你打算住哪?”祝啓也吃完了,放下碗道。
“鴻運客棧,你呢?”方銘道。
祝啓道:“自然是和你一起,咱們還能住一個屋嗎?”
“行啊,房費各半,夥食你得跟着我吃。我要是不監督你吃飯,你都能把自己餓死。”方銘收拾好碗筷,端着托盤出去了,沒一會又拿了倆橙子來,放在手裏揉了半天,把外皮剝開呈花狀,放到了祝啓手裏。
祝啓搖頭:“哥,你吃的也太精細了。”
方銘好笑道:“這也算精細?我奶奶吃橙子都是切成小塊用銀叉子叉着吃的,還要蘸着白糖。”
Advertisement
祝啓吃完橙子,剛要把手縮回被窩,就被方銘一把抓住,用濕帕子給他擦了半天手。
和方銘同住後他才發現什麽叫做大少爺,就算方銘沒有帶下人、什麽事都自己來,行事看起來也大大咧咧,但是總在一些小細節上凸顯出他的身份。
吃完午飯祝啓就開始犯困,方銘又念了兩頁書,見他的頭一點一點的,便放下書,把門窗關好了,上床摟着祝啓躺下了。
祝啓的被子早就幹了,不過方銘自和他一個被窩睡過後就沒有分開睡的打算了,現在他們倆身上蓋着兩床被子,方銘的身子又跟火爐似的,讓祝啓的汗出得格外的痛快。
祝啓在方銘胸前蹭了蹭,他懷疑方銘有龍陽之好,上輩子被人污蔑偷盜,竟沒有堅持喊冤查清真相還自己一個清白,別是和那個丢了東西的學子之前有過什麽茍且吧。說不定是他強迫那學子不成,學子含恨在心栽贓方銘,然後方銘心中有愧或者心中有鬼,不敢鬧大才捏着鼻子認了。
祝啓胡思亂想着,很快就迷迷瞪瞪睡着了。
三日後他們到了京城,祝啓的病也好了。
方銘松了口氣,把倆人的行禮收拾好,雇了輛馬車載着兩人去了鴻運客棧。
房間是方家早就訂好了的,祝啓把那一半的房費給了方銘,方銘數都沒數就放進了錢袋裏。
給完房費祝啓就徹底沒錢了,鴻運客棧是京裏最貴的客棧,方銘住的還是天字號的房間。不過這錢花得好值啊!祝啓土包子似的在房間裏轉來轉去,天字號的房間是套房,外面是書房裏面是寝室,床也很大很軟,屋裏還用屏風隔出了個小角落放着恭桶。
祝啓正在那研究恭桶旁放的上好的廁紙,方銘讓小二擡了浴桶和熱水來,招呼祝啓過去沐浴。
“你先洗,我去廚房和街上踩踩點,看看都有什麽好吃的。”方銘說着,把一個小錢袋揣到懷裏出去了。
祝啓剛脫了外衣,方銘又推門進來了:“幹淨衣服我給你搭屏風上了,髒衣服你放椅子上,回頭喊小二拿去洗。你洗澡鎖門啊,也不怕別人進來。”
他看了眼一旁的衣櫃,他的銀子可都在裏面呢。
祝啓道:“不好意思,窮慣了,一直沒什麽好讓人偷的,沒鎖門的意識。”
祝啓把門鎖好了,方銘不放心地在外面又推了推,才噔噔噔地走了。
祝啓有些疑心方銘剛才是不是想趁機偷看自己,然後想起自己病的時候,方銘幫自己擦身子,該看的也都看完了。
祝啓痛痛快快洗完了澡,客棧提供的澡豆又香又滑,他把玩了好半天,水都要涼了才出來。
有錢就是好啊!
祝啓嘆道,在死前能認識方銘,借機過一過有錢人的生活,老天爺沒薄待他。
祝啓換好衣服,正在擦頭發,聽到敲門聲響起:“笙童,開門。”
祝啓穿着客棧給的木屐拖拉着走過去,拉開門栓,外面方銘推門進來,喜滋滋道:“這客棧的夥食挺不錯,咱們以後可以在這吃。等考完了,咱們再去別的飯店好好吃幾頓。我買了荷葉雞和香蔥餅,還在廚房點了桌菜,一會就送上來。你病剛好,要好好吃一頓補補。”
等到午飯送了上來,祝啓看着滿滿一桌的菜,邊吃邊想,幸好夥食費方銘都包了。
方銘雖然點的多,但是份量都不大,他們倆人吃正好。這也是他身上矛盾的地方,在吃上非常舍得花錢,也非常會吃,但幾乎不浪費,想來是小時候過過餓肚子的日子。
就和祝啓一樣,不過祝啓是不舍得浪費,哪怕撐死了也要繼續吃的主。
吃過午飯方銘讓人換了熱水,洗了澡後和祝啓穿戴整齊去大堂裏和其他的學子們攀關系去了。
祝啓話不多,一直微笑着看着別人,時不時說句久仰久仰。方銘自來熟地領着祝啓各個桌子蹿,然後在一張桌子前坐下不走了。
“先生一直和我說,他在江西時曾收過一個特別聰明的學生,說不定我這次來京就能碰見。沒想到竟真的這麽巧,第一天就讓我見着了。”方銘笑道,對那個年輕男子拱了拱手,“于師兄,久仰啊!先生可天天都跟我念叨你呢。”
那位名叫于博的男人驚喜道:“先生可還安好?他還那麽愛喝酒嗎?”
“唉,只要不喝酒,就什麽都好。不過有師娘在,還能管住他。”方銘道,指着祝啓道,“差點忘了介紹,這是祝啓,我們在青城港口認識的。”
不知是不是錯覺,祝啓總覺得自己好像在哪見過這人。不過見過也正常,他們是同一屆參加考試的學子嘛。
“祝啓兄。”于博笑道同祝啓見禮,祝啓客氣地回禮。
大堂裏的人都稀稀拉拉回屋繼續溫書了,方銘怕耽誤神童師兄的溫習進度,便主動站起來告辭了。
“那真是你師兄?”回了屋,祝啓好奇道。
“是呀!每次先生戒尺打在手上,都要念叨一句他的名字,我怎麽會記錯呢。”方銘心有餘悸道,“我一見着他啊,手心就忍不住地疼。”
“那可不巧了,你倆住一間客棧,碰面的次數可多了。”祝啓幸災樂禍道。
方銘苦惱道:“那我也只好待在屋裏專心讀書,廢寝忘食了。以後咱們在屋裏吃飯吧。”
在大堂吃飯可以和其他學子增進感情,拓展人脈,但是祝啓一來已經不想再當官,二來出夥食費的是方銘,所以他從善如流地點了點頭。
祝啓精神有些不濟,這個午覺一睡就睡到了天擦黑。他醒來時,方銘不在屋裏,油燈也沒點,想來是出去有段時間了。
祝啓披上外衣,走到桌邊倒了碗涼了的茶喝了,揉了揉臉走了出去。大堂裏比中午時還熱鬧些,祝啓站在二樓欄杆想下望了一圈,也沒看到方銘的身影。
“你找方師弟?他在天字十六號房白兄的屋裏呢,白兄不曉得從哪撿了只烏龜來,說是吉兆,要自個養呢。”于博不曉得從哪走了過來,含笑地看着祝啓道。
祝啓拱手道謝,于博似還有話要同他說,祝啓只當沒看見,循着房間號向前走去。中午時不獨方銘不想同于博多接觸,于博偶遇小師弟,吃驚之餘也有些不想多與其深談的樣子。祝啓在市井魚龍混雜之地待了兩年,多少是養出了點眼力,一眼便看出了于博隐藏在笑容背後的冷淡。
聽方銘的口風,于博是官宦世家子弟,許他是不太想屈尊同商家弟子結交。祝啓見過太多自恃身份的人,對于博的想法和行為也見怪不怪了。
天字十六號房房門大開,裏面好幾個人圍着一個有些上了歲數的、正擺弄一口小水缸的男人。
“就放這了,和我的文房四寶在一起,龜兄就是我的第五寶了!老天保佑我這次一定要中,這可都是第四次了!”
祝啓進屋的腳微微頓了下,他走到探頭探腦看向水缸裏爬動的小烏龜的方銘身後,小聲道:“你吃晚飯了嗎?”
“還沒,你餓了?”方銘回過頭看了他一眼,得到肯定的回複後,便拍了拍白帆的肩膀,“老白,我吃飯去啦!你也別光顧着喂你這烏龜了,也好好喂喂你自己吧!”
白帆斜了他一眼:“你要叫它龜兄。”
旁邊幾人都笑了起來:“看你這麽看重它的樣子,幹脆你認了它做義弟好了,我們都可以當見證人啊!”
“哎呀,幸好不是頭綠毛龜,不然……”方銘背着手道,在白帆擡手要去打他時,拉着祝啓飛快地溜了。
“他屋裏怎麽放了那麽多筆硯?難不成他要開鋪子?”祝啓故意問道。
“老白有個毛病,只用自家産的筆硯紙墨,不然他就文思枯竭、如坐針氈啊!他們家的幾個作坊在江浙也算小有名氣了,鋪子裏都沒得賣,都是接單子定做。”
“是從小用慣了吧,從來沒用過別家的,所以突然換了就不适應了。”祝啓道,接過方銘給他盛的粥,吹了吹小口喝了起來。
這便是文墨偷盜案的苦主了,看着不像是個會起栽贓之心的人。祝啓想着,看了眼方銘。
一個看着不像是會行偷盜之事的賊,一個看着不像是會起栽贓之心的苦主。是誰偷了白帆的筆硯,放到了方銘的屋裏?
他針對的是誰?方銘還是白帆?亦或是一箭雙雕?
祝啓覺得眼前仿佛有一團迷霧,撥開它,看透它,或許會得到意外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