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大軍開拔
七月二十日,風和日麗,天朗氣清。太廟沿途豎着黃底藍邊的龍旗,陣陣鼓聲傳來,景孝帝親率衆臣舉行祭祖儀式,三跪九叩之後,親自點了香,插在香爐上,雙手合十。
“祖宗保佑,此次出兵南疆能夠大獲全勝。”說罷再擺了三拜。
随後來到即将出兵的軍隊前,面朝南站在高壇之上,高高舉起象征有統帥權和生殺大權的钺,把钺柄交到宋子洲手中,大聲宣布诏令:“從即刻起,懷化大将軍可以獨自裁決軍中的一切軍務。”
并細細叮囑宋子洲,“我兒年幼,在出兵途中一定要集思廣益,此次前去有鎮南将軍同行,若有難事,盡可以他商議。征戰時不要聽一家之言,要集思廣益。這十萬士卒皆是我大夏的好兒郎,征途中一定要好好體諒他們。”
宋子洲跪地領命,表示一定要牢記父皇囑托,不負重托,争取旗開得勝。
站起身舉着钺鑿開象征能逢兇化吉的軍門。
孝景帝率領文武百官為出征将士送行,并跪在路上推勸戰車輪毂,再次當衆宣布:軍中之事不由君命,全憑大将做主。
宋子洲雖說只有九歲,但常年卯時起床練功,身強體健,跨坐在高頭大馬上一點也不墜了威風,一身銀色铠甲,一襲紅色披風,看的站在人群裏的宋子煜和宋子明頗為眼紅,拼命勸自己,眼前的威風算什麽,重要的是以後威風!
宋子洲掃視了衆将士一眼,帶了一分內力的嗓音傳到每個人耳朵裏,“出發!”
說罷,一馬當先,出了城門。
......
一晃峥嵘已經在家呆了約有半個月,這期間趙添也已經把麸麥堂收拾完畢,還招了兩個夥計,峥嵘去看了,兩個夥計很是機靈,麸麥堂還沒有上貨,他們也沒閑着,到處都收拾的幹幹淨淨,連那後院的幾盆月季花,也修剪的整整齊齊擺在窗臺上。
峥嵘讓趙添買了幾個石磨,就放在麸麥堂的後院一角,現磨現賣,麥粒總比粉面好運一些。
在峥嵘焦急的等待中,麥子終于熟了!風吹過去,一片金黃的麥浪。
趙添建議在集市上雇幾個短工,峥嵘拒絕了,“家裏地方太小,這麥子肯定一天收不完,管頓飯倒是好說,只是這住宿卻是個問題。我還是找村長伯伯幫忙吧!你明早拿五兩銀子去城裏換些銅板來。”
既然峥嵘拿了主意,趙添也就不在多說什麽,正巧李岱不在家,峥嵘便讓趙添暫且歇在李岱屋子裏了。
Advertisement
趙添之前看着峥嵘通身的氣派,以為也是個富家公子,後來看見他們住在這兩間土房裏,還有些驚訝。機靈如他,一眼就看出這兩間土房是新蓋的,腦子裏告訴運轉,四皇子讓人在這裏建房子,莫不是要暗中培養勢力?那我應該也算是潛邸老人了,從此更是有幹勁了。
......
“峥嵘,既然你這麽相信村長伯伯,那伯伯也就不拿喬了,還是像上次一樣五十文一天,你看可行?”
“成,村長伯伯,你找上五個人,讓他們明兒一早來我家找我!”峥嵘起身欲走,又忽然想起件事兒,“村長伯伯,你家場能借我用用麽?”
“用吧,随便用,反正也是閑着。”村長十分爽快的說道。
其實來峥嵘家在神馬村裏已經成了香饽饽,之前來做工的人還擔心兩個孩子給他們發不了工錢,礙于村長的情面才同意來幫忙,不料峥嵘家的工錢都是當天就清了,因此這次的招人競争還是很激烈的,來村長家走親戚的都快要趕上過年了。
“二叔,這是我家新打的核桃,你看峥嵘家招人,能不能......”
“大柱,不是叔不幫你,這名額已經遞上去了,這臨時改,怕是人家也不願意啊!”
.........
“姐夫,你看咱兩家這關系,好點的活兒能不能先讓我做?”
“根生,這可是要出力氣的活,東家可是有監工的!”
......
村長之所以能當上村長,不僅是因為會唬人,還因為他做事太厚道了。
峥嵘看着來報道的五個壯漢,無一不是膀大腰圓,滿意的點了點頭。
“趙添,這幾個人就交給你了,你讓他們把麥子收到村東那個場裏晾着,就是有棵大柳樹的那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