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1)
蘇明若匆匆忙忙的跟榮貴妃告辭, 等她趕回家裏的時候蘇穆卻還沒有回來, 據說是建武帝又留他多談了一會兒。
蘇敬言倒是回來了, 待聽到蘇明若問起這次出征副将的事情,笑道:“你這消息倒是靈通,副将的事情也是今日才剛定下的, 你要是想去恐怕還得問過爹才行。”
蘇明若道:“可我聽老五說,你和姐夫是已經訂好了一定會去的呀, 至少還有一個名額呢。”
蘇敬言這才明白蘇明若的消息從何處來。
他解釋道:“原本是這麽說,不過父親就連帶我都有點不樂意呢。”
他想起蘇穆的話, 當時建武帝建議蘇穆帶上他的時候,蘇穆說他經驗還不夠, 太過稚嫩,他更願意選一些已經有過幾次戰場經驗的年輕将領。
何況這次随同出征的朱治今年也才三十二歲,要說起來年紀也不是很大啊。
蘇敬言如今還未滿二十歲,之前也只打過一次仗,算是真正的算得上戰争, 雖說立了軍功,職位升的也快, 如今也不算很差,可那也有一部分原因在于蘇敬言的長官連續死了好幾個,他是在戰時臨時提拔上去的,之後因為他表現确實不錯,以及衛敏給蘇穆面子,這才讓他真正升官了。
至于說葉子明……蘇穆想了想也只能說勉強夠了。
這麽算起來, 蘇穆會同意帶上蘇明若的可能性很小。
蘇明若倒是不知道這個,她只想着等蘇穆回來了一定要好好的央求一番才行。
哪知道蘇穆回來就大笑着說:“皇上可算是給了我一個像樣的人選!”
蘇敬言嘴角一抽,合着他和葉子明兩個人在蘇穆眼裏都是不像樣的啊。
當然,蘇穆的話也成功的把蘇明若未出口的話給噎回去了。
蘇敬言看着自家妹妹瞬間蔫耷的樣子心中好笑,便開口問道:“不知皇上選了誰?”
蘇穆道:“你也是知道的,就是你龐叔叔的兒子。”
Advertisement
蘇敬言頓時想起來一個黑瘦矯健的身影來:“是叫龐耀武?”
蘇穆笑着點頭:“可不是,他父親戰死之後他便與母親一起回雲川老家去了,說是老家有族人在,也有個照應,可後來這小子不聲不響的卻跑去定邊投軍了,前兩年有了些名聲我才聽說他,這回皇上卻把他給我調來了。”
龐耀武的父親正是龐信,龐信戰死後蘇穆有心照顧他的妻兒,但說起雲川老家的族人也是真的有,若是回去老家倒也不錯。
不過那時候蘇明若的年紀就很小了,她不過丁點大的小女孩,也沒和龐耀武見過什麽面,倒是蘇敬言還有些印象。
此時蘇明若就一臉茫然的問道:“龐叔叔的兒子?”
蘇穆見她這表情就知道她不記得了:“你大概只記得你龐叔叔會給你帶糖吃了。”
蘇明若頓時笑起來:“是呢!帶兩份!”
不過也因為這個,她雖然沒見過這個龐耀武,卻也對他印象不錯,也就不計較他搶走最後一個名額的事情啦。
蘇敬言心中卻對龐耀武有幾分佩服:“他若來中都,只要有龐将軍的名聲在,軍中自然有大把的人願意幫助他謀個職位,何況,中都的境況也好一些,定邊……據說那裏時常有東胡人作亂,環境也惡劣的很,能在那裏立下功勞,可見是有真本事的。”
蘇穆也點頭:“看他做事就知道也是個脾氣倔的,我之前幾番寫信問他有沒有什麽我能為他做的,他對此只字不提。”
龐信與蘇穆差不多的年紀,兩人是蘇穆第一次上戰場之後認識的,之後成為好友,一起出生入死幾十年,這感情便是親兄弟也比不上。
蘇明若沒關心這個,而是問道:“爹爹,我聽說你要去攻打大澤?”
蘇穆一聽她這話便知道她想說什麽,只是故意問道:“你想說什麽?”
“爹爹能不能帶上我一起去?”
她眼巴巴的看着蘇穆:“爹爹常說死讀兵書是沒用的,一定要真正的經歷過戰火才算是學到了,既然如此,這次就帶上我去吧,你之前不也說我的兵法學的很好麽?”
蘇明若的兵法之前都是江岸青在教,江岸青在這方面還是很有本事的,再加上她家裏資源也是一般人比不上的,不說羅寧留下的各種心得,就是蘇穆書房裏的兵書上又哪能少了他看書時寫的心得感悟呢?
有些時候,這些東西遠比兵書本身更有價值。
蘇穆教蘇明若的其實不單單是兵法,他給蘇明若講的時候,從來都是拎出一場戰争來,然後在沙盤上擺開陣勢,盡量從貼近實戰的角度來講。
蘇明若自認學的還是不錯的。
哪知道蘇穆聽到這話直接搖頭:“你?你現在不行,差太遠。”
蘇明若頓時不高興:“我怎麽不行了,你上回還說我學的挺好!”
蘇穆道:“戰場上可不是兵法學得好就夠了。”
蘇明若挺胸驕傲道:“我武藝也不差啊,老五每次都打不贏我呢。”
蘇穆嘴角一抽:“你就不能跟點好的比?”
五皇子那半吊子武藝能看嗎?能嗎!
“何況,我也不是說武藝。”
蘇穆這話就讓蘇明若不明白了:“既然兵法也夠了,武藝也夠了,本朝也沒有女子不可為将的規矩,為什麽還不行?”
蘇敬言卻像是明白了蘇穆所指,他不由皺眉提醒道:“爹,明若還小。”
蘇明若茫然的看了眼蘇敬言,不明白他在說什麽。
蘇穆卻擡起手示意蘇敬言不必多說,然後對蘇明若道:“吉祥啊,上戰場是要殺人的,這和你每次打獵時候射殺動物可不一樣,那些是活生生的人,他們有親人,有父母,有妻子,他們家裏的人也一樣盼望他們回去,你明白這意味着什麽嗎?”
蘇明若愣愣的看着他,蘇穆卻轉身将放在架子上的佩劍拔出,雪亮的劍鋒反射出一道白光,蘇穆提着劍說道:“戰場上就像是這樣,你手握兵刃,是砍是刺總之要把它送入對面人的身體,想着怎麽傷他更重,怎麽致他于死地,你身邊都是這樣的場景,不僅僅是血液和喊殺的聲音,也有胸腹破開內髒流出的,也有重傷未死只能在地上翻滾哭喊的,但你要一直殺下去,直到你浸染鮮血,直到你自己都分不清自己殺了多少人,你真的做好這樣的準備了嗎?”
伴随着蘇穆的話,冰冷的劍鋒幾乎是緊貼着蘇明若身體指向她身上的各個致命之處,劍鋒帶出的冷意讓蘇明若覺得幾乎冷到了骨頭裏。
殺人。
她真的做好這樣的準備了嗎?
不是殺一個兩個,也不是十個八個,而是千千萬萬,是多到她數不清的人。
這一刻蘇明若看到的是一個完全不同的蘇穆,不是那個會一臉傻笑的寵着她的爹爹蘇穆,不是那個禦史口中不成體統的蘇穆,甚至不是說起正事時候那如山岳般沉穩厚重的蘇穆,而是那個讓各國心驚膽戰,讓燕國幾乎想要不擇任何手段殺掉他的,被稱作晉**神的戰功赫赫的蘇穆。
直到蘇穆的将劍收回,蘇明若還是一臉恍惚的表情。
蘇敬言語帶不滿:“爹就算要說也是過幾年再說,她現在才多大?”
蘇穆問道:“你第一次殺人是什麽時候?”
蘇敬言一愣,随即答道:“十五歲,給爹丢臉了。”
那一回蘇穆安排他與一隊剿匪的官兵一起行動,第一次不要說殺人,他面色蒼白壓根下不去手,反倒成了需要人保護的那個。
剿匪說起來好聽,可究其本質還是殺,但凡有舉起武器抵抗的,不論男女老少,皆殺!
直到幾個月之後蘇穆給了他第二次機會,蘇敬言才算是真正的刀鋒染血了。
可那時候他已經十五歲,又是男子,蘇明若現在才多大?
蘇穆伸手揉揉蘇明若的發頂,厚重而溫暖的感覺讓蘇明若逐漸回神,然後她聽見蘇穆說:“這并非是我想要如此嚴苛,而是世人對女子本就不公,明若,女将罕見,所以人們對女将的要求就更高,尋常男子只要做八.九分的好就夠的事情,你做到十分都不夠,你要做到十二分,只有這樣,你才算是做到了。”
他無法讓這些不來傷害蘇明若,那麽就只能讓蘇明若更加強大,讓她有能力去應對這些傷害,甚至在這些傷害之中活的更好。
蘇明若這一晚都沒睡好覺,第二天天還沒亮就起床,幹脆去後院的練武場練劍去了。
蘇明若主要學的兵器就三樣,劍和槍,再有就是弓箭了。
她練劍練了一身的汗,直到天光大亮,顧氏那裏不見她吃早飯,派人來找,才發現蘇明若滿身大汗的一個人練劍,那樣子仿佛水裏撈出來似的。
于是又是洗澡換衣服一通折騰過了之後,蘇明若的心情反倒是好了。
她努力的讀兵書不是為了日後和其他女人争寵用的,她練了一身的武藝也不是為了日後穿針引線用的。
如果說最開始學武藝是因為小時候調皮好玩,最開始讀兵書是因為不想好好讀女子的書,那麽現在這一切前提都不存在了。
她是為什麽堅持到現在呢?
只是一時好玩,又或者為了逃避,是遠不能夠支撐她一直學下去的。
或許就如同她對江岸青所說的那樣,她最開始堅持的動力是因為不甘心。
而現在,她想要做更多的事情。
因此蘇明若換好了衣裳之後,甚至顧不上讓招福給她梳個好看的發髻,只是簡單的将頭發束起就一路飛奔的跑去蘇穆那裏。
好在蘇穆還沒走。
眼見着蘇明若雖然跑的臉頰泛紅,氣息不穩,但她一雙眼睛極為堅定明亮,蘇穆就知道他和蘇敬言都小看了蘇明若。
他們原本以為蘇明若會花費更多的時間才能整理好情緒呢。
不過蘇穆還是問道:“這麽急急忙忙的過來,看來你是有答案了?”
蘇明若點頭:“是!”
她對蘇穆說道:“殺人很可怕,戰争很殘酷,甚至現在的我可能還沒有完全做好準備,但我不會退縮,因為我想要日後這個天下都不必再有這樣的事情了,天下若能統一,江山若能穩固,以後也就不必這麽打了吧?”
蘇穆道:“這條路可不好走。”
“是不好走而不是不能走,我會走的!”
蘇明若說道:“我會的!”
蘇穆大笑:“好,那爹爹就等着看了!”
這不也正是蘇穆平生所願嗎?
蘇明若也跟着笑起來。
顧氏松了口氣,她雖然不明白這父女兩鬧得哪一出,但至少笑起來就是好事了。
哪知道正這麽想着,就見那頭蘇穆話鋒一轉:“說是這麽說,不過,我這次還是不會帶你去。”
“哎?!”蘇明若瞪大眼睛:“爹爹你、你……”
她你了好半天也沒能想出個合适的形容詞給蘇穆。
蘇穆拍拍她的肩膀:“乖,好好努力,做出成績來我才好帶你啊。”
蘇明若想起這回蘇穆帶的三個人都是有軍功的,龐耀武在定邊有奇襲東胡破敵數千的功勞,葉子明和蘇敬言的經驗少點,可他們兩也是打上了奉城城頭的。
這麽一比,她果然是不夠了。
不過這回她倒是不抱怨,果然還是有了實際的功勞才好說話。
大澤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地點,它距離奉城不遠,在龍望江的上游,比起奉城這種普普通通的地方,大澤的位置關鍵的多,它是燕國順江而下作戰的重要樞紐。
燕國數次派兵都走了龍望江水路,且大澤的位置十分利于進攻,這也是燕國能夠威脅梁國的原因之一。
如果晉國占據大澤,那麽日後不管是對燕國還是對梁國的戰争,都能夠處于一種地理上的有利位置了。
畢竟大澤順江而下是一條路,可若與龍脊山相呼應,那就能夠成為晉國抵擋燕國的屏障。
其後方又有奉城做支撐,将很難一舉攻破。
晉國要攻打大澤,燕國當然不會再像之前的奉城之戰那樣當做小打小鬧對待。
奉城丢了還能說對偌大燕國不痛不癢,可要是大澤丢了,燕帝可就得哭出來了。
何況這回燕國領兵的還是蘇穆,燕國就更得重視了。
因此大澤之戰從一開始就吸引了全天下的目光。
但這一回不知道是不是帶了太多年輕小将的原因,蘇穆的大失過去的水準,雖說沒見什麽失誤,卻也打的過分謹慎保守。
這讓燕國提着的心頓時放下了一半。
晉國想要培養下一代的心思大家都能看出來,不過卻拿這麽重要的戰争來培養新人,這就讓人要笑話晉國了。
還真以為蘇穆就無敵了呀?
這不是就被牽絆住了麽?
于是甚至有小道消息說,原本聽說蘇穆領兵,燕帝數次召集衆臣商議到深夜,讨論應對的方法,最後将唐劍鳴和袁維這兩個燕國名将都派上去了。
結果蘇穆就打出這麽個樣子?
燕帝再也不犯愁啦!他甚至有心情看看歌舞聽聽琴再喝幾杯小酒什麽的。
壓根不把晉國放在眼裏,
甚至還說,晉帝果然是過完了五十大壽就開始老糊塗了。
建武帝聽到這話可生氣了,他當即大手一揮:“走!朕要帶人去鹿鳴苑游玩打獵去!”
下頭坐着的太子不由有些遲疑:“父皇,前線戰事正緊張,這時候去鹿鳴苑?”
建武帝擺擺手:“這有什麽,朕這是去打獵,總比那個喝酒看歌舞的好!”
最後太子也沒辦法,只好去辦這事。
建武帝又讓榮貴妃把蘇明若叫上:“朕可是聽說她這回也鬧着要跟蘇穆一起去呢,這會兒在家沒鬧脾氣吧?”
榮貴妃無奈道:“聽說最近讀書越發刻苦了,大約是較勁呢。”
建武帝也笑起來:“那就把她叫上,叫她好好玩一玩。”
然而真到了鹿鳴苑,建武帝除了第一天露臉之外,其他時候壓根見不着人。
太子一臉苦逼的陪着自家父皇,他其實很想問一句的,您老人家這麽跟燕帝較勁到底是為什麽啊!
建武帝從皇宮到了鹿鳴苑,結果他壓根不是來打獵的,只是換了個辦公場所而已,每日裏還是一堆公文戰報送過來,到處都是需要處理的事務,先帶着太子也跟着辛苦。
更加辛苦的是,建武帝還可以任性的該休息的時候休息,并不需要去應對随同一起來的臣子公爵們,太子卻是不得不去應對。
可太子苦逼了好幾天卻半點不讨好。
建武帝私下裏對太子就是有些不滿的。
他這回鬧的這一出,雖然說還有其他深意,可其中也有考驗太子的意思。
沒見他把宮中五皇子六皇子七皇子這幾個年紀大到能為太子分憂的弟弟們都帶過來了嗎?
可顯然,太子沒有半點要把手上的事務分一點給弟弟們的打算。
建武帝一方面覺得也許是太子要強,不願意讓自己看低他,覺得他能力不足,另一方面也嘆息太子這樣恐怕并非好事。
因此在折騰了太子幾天之後,建武帝主動開口,把事情分給了其他皇子一些,于是私下裏的時候,太子就有些忐忑的詢問建武帝。
“父皇,是兒臣有何處做的不妥麽?”
建武帝道:“朕這是心疼你,之前也是朕思慮不周,把事情都壓在你一人身上,着實是辛苦你了。”
太子笑道:“多謝父皇關心,不過為父皇分憂是兒臣的福分,兒臣不覺得辛苦。”
建武帝點點頭,面上一副欣慰的樣子,心裏卻覺得太子心中恐怕對弟弟們還是有防備的。
畢竟太子至今無子。
皇後那裏也不知道想些什麽,剛開始說什麽太子妃剛沒了,立刻就給太子定下他人,未免顯得太子無情。
建武帝想想也對,太子和太子妃也是多年夫妻,雖說太子妃無子,可兩人的感情卻相當不錯。
可這都多久了,也沒見皇後再把這事給辦了。
她看的女孩子總能挑出不滿意不合适的地方來,也不知到底想選個什麽樣子的。
建武帝心中嘆息,覺得這事不能指望皇後了,還是他過些日子給太子定下一個才好。
畢竟太子若是無子,恐怕太子本人心中也是不安的。
蘇明若倒是沒有建武帝父子倆那麽多想法,她正面對五皇子的控訴呢。
五皇子表示蘇明若太沒用了:“你沒能讓我去也就算了,怎麽連你自己都沒占上個位置啊!”
他一臉恨鐵不成鋼的表情,讓蘇明若很莫名:“你怎麽突然關心起這事兒來了?我上回就想說,你也不是很喜歡打仗的人啊,這次怎麽這麽積極?”
這話問的五皇子表情一僵,瞬間蔫耷了。
謝容卻笑了:“五哥這恐怕不是為了打仗吧?”
五皇子左右看了看,見沒其他人,這才苦着一張臉開口:“還不是我母妃催的太緊?”
據說最近淑妃對五皇子娶妻的事情突然積極了起來,不僅自己連連相看女孩子,還讓李家也多注意着點,另外五皇子那裏,只要見面,淑妃就沒有不催他這事的,話不過三句就得扯到這事上來。
“還說什麽我自己也該上點心,若有喜歡的就跟她說了,瞧着好的也好請父皇下旨,”五皇子撇嘴:“真要有喜歡的,還用得着她催麽。”
最可悲的是建武帝還把他送到戶部去了。
原本這可是個讓人眼熱的地方,畢竟戶部管着晉國的錢袋子,是有相當實權的部門,可偏偏戶部尚書是他外祖,就連李尚思都時不時的明示暗示的提醒他幾句。
五皇子這是真的受不了了,于是一聽說蘇穆要出征,當即就想跟着去,能躲一天是一天嘛。
蘇明若倒是有點理解五皇子的:“我家裏有段時間也着急這事。”
雖然這事不歸蘇明若管,可那段時間顧氏和老太太操了多少心她也是知道的。
不過,她還是對五皇子提醒了一句:“其實你要真想躲,這世上的法子千千萬,怎麽做不行呀,幹什麽偏要去戰場?真要是上了戰場,就你這點功夫,能保住小命就不錯了,萬一出點意外,多不值啊。”
五皇子大怒:“你又嘲笑我打不贏你是不是?”
蘇明若一臉認真:“你确實打不贏啊。”
五皇子:“……”
要是打得贏早就打你了!
謝容卻開口道:“五哥也不必生氣,明若不是故意的,不過我倒是好奇一件事情。”
他對五皇子道:“淑妃娘娘怎麽突然就變得這麽着急了呢?”
按說五皇子的年紀還不到需要着急成家的時候啊,何況皇帝的兒子還愁娶妻?
五皇子聽着這話卻是一愣:“我、我倒是沒想過這個……”
他以前只顧着淑妃和李家太唠叨了,可讓謝容這麽一問,五皇子也察覺出不對勁來了。
他當即說道:“我去問問母妃!”
等五皇子走了,蘇明若看着謝容的表情才說道:“你是不是知道?”
謝容眨眨眼:“是啊,我知道。”
不過就是皇後那個明明智商不夠還硬要摻合事的又開始蹦跶了呗。
皇後對淑妃表示,老五的年紀也差不多啦,我家裏剛好有個年紀合适的女孩子,你要不要考慮一下?
淑妃吓炸了好嗎!
淑妃一個從來都是正面怼人還沒什麽心機的傻白甜能穩坐淑妃的位置多年就肯定不是真的傻。
她多年以來奉行的就是,太費腦子的事情不攙和,前朝的事情一概不問。
反正只要五皇子好好的,李家穩穩當當的,她日後怎麽過都不會差了。
就連榮貴妃那個沒兒子的都能不愁日後,她還有什麽可犯愁的?
但和皇後家裏結親不一樣。
皇後的父親因為女兒的緣故受封康樂公,不過老爺子早些年就去了,但建武帝對皇後家裏不錯,既沒有收回爵位,也沒有降低爵位,而是讓皇後的弟弟,承了康樂公的爵位。
但實際上皇後家中這些年并沒有真正出什麽精彩絕豔的人物,李家至少李績未來看着不差,李翰之也是青年才俊,頗有美名,蘇家就更別提,人家那一家子是實打實戰場上拼回來的軍功。
因此皇後這邊的許家就顯得十分一般了,也不過是占着爵位高,再加上現在還有個皇後在罷了。
皇後要把家裏的女孩子嫁給五皇子,淑妃相信那女孩子一定如同皇後所說定是人品相貌都不差的好女孩。
可這意思不一樣啊!
淑妃還沒打算讓五皇子和太子死死的綁在一起呢。
畢竟,就算現在是太子,日後也不一定是皇帝呢。
建武帝當年也不是太子啊。
于是淑妃的想法微妙的和當年的蘇家重合了……趕緊找個人把事情定下然後編個理由應付掉皇後,這日子就安穩了!
五皇子去問淑妃的時候淑妃當然把實話都說出來,可她也沒瞞着五皇子。
自己的兒子自己清楚。
淑妃也沒想過日後讓五皇子當皇帝什麽的,她就想着,只要五皇子自己不作死,以後不管哪個上位,難道還能殺一個無冤無仇的兄弟不成?
哦,寧王不算。
不過寧王都被踹去寶昌了,這時候就不考慮他了吧?
五皇子聽了淑妃的話也暗叫好險:“可不能定康樂公家的女孩子!”
先不說他不喜歡,他其實也不敢喜歡啊。
于是母子兩開始暗搓搓的商量起到底該怎麽辦了,五皇子心裏都快哭了。
誰說皇帝的兒子不愁娶妻了?他現在就愁的很!
“家世不能太差,否則康樂公那裏不好說,長得得漂亮,我不喜歡難看的,性子最好活潑一點,能一起玩的那種,四嫂那樣安靜的像塊木頭的樣子可不行,還不得把我悶死,至少得找個說得上話的呀,每天一起吃喝玩樂,不務正業……哦,我是說悠閑度日,我覺得這樣挺好的。”
淑妃的嘴角抽啊抽:“你讓我怎麽給你找這樣的人!這樣的女孩子能持家嗎?”
五皇子有點委屈:“母妃你問我有什麽要求我就說了啊……而且,我是晉國五皇子,日後肯定得封王,父皇也會給我食邑,敗家一點又怎麽了,反正餓不死啊。”
他又沒争高位的心思,過的開心最重要啊。
淑妃深深地嘆了口氣,才勉強忍下了把這個兒子塞回去重新生一遍的沖動:“罷了,這事還是我和你外祖操心吧。”
眼見着這兒子是指望不上了。
就在淑妃為了五皇子的終身大事操碎了心的時候,建武帝那裏卻傳來了一個不那麽美好的消息。
“燕國三皇子出使梁國,并且說動梁國出兵了。”
這消息讓所有人都沒想到。
話說,梁國之前才剛被燕國坑了一把吧?這時候兩國還結盟?一起出兵攻打晉國?
建武帝道:“梁帝這才是老糊塗了吧?”
梁帝是三國君主之中年紀最大的一個,可以說真真正正是個老頭子了。
建武帝就問:“不管怎麽說,事情已經發生了,諸位有什麽想法就說說吧?”
話雖如此,但他看的卻是太子,顯然是希望這種時候太子能夠拿出一個讓他滿意的說辭來的。
太子想了想說道:“梁國為弱小之國,如今晉國燕國都比他強大,因此他誰都不敢拒絕,那燕國三皇子之前想要謀害英國公,其手段狠辣且毫無道義可言,這次也必定是他威脅梁國,梁國無晉國之國力,只好勉強答應,兒臣以為,當派人與梁帝說明利害,并令其退兵。”
建武帝點點頭:“還有其他的嗎?”
太子想了想才繼續說道:“可派人帶上金銀賄賂梁國重臣,使其在梁帝面前多為我晉國說話,比起大澤之戰,些許錢財倒是不算什麽了。”
建武帝嗯了一聲,然後對彭伯彥問道:“你覺得呢?”
彭伯彥開口:“臣以為太子殿下的想法可行,不過現在我們卻不能退,不僅不能退,還更應該打。”
太子當即說道:“我晉國雖然不弱,可又如何能與燕國梁國兩國相抗?”
彭伯彥道:“如太子所說,梁國為弱小之國,他只會聽最強大的那個國家的話,若是我們現在巴巴的跑去梁國請求撤兵,恐怕梁國不僅不會撤兵反而會增兵,因為他看出來晉國害怕了,因此我們在與梁國談判之前,必定要先打一場,把他打疼了,再輔以金銀財物,威逼利誘,梁國自然會撤兵。”
建武帝直到此時才開口:“這話不錯,實際上燕國梁國此舉早已在朕與英國公的預料之中。”
這話說的衆人皆驚,太子雖然沒有失态,但臉上也不由得帶出幾分驚訝來,彭伯彥倒還是那副淡定的樣子,顯然他也是知情人之一。
建武帝此時問道:“衛敏這時候應該到德方了吧?”
彭伯彥道:“前日便到了,不過不敢聲張。”
建武帝點頭:“那就告訴他,現在可以打了。”
說完這話,他并沒有留給衆人議論的時間,而是進入了下一個話題:“既然已經開戰,那麽使者的人選也該定下來了,你們覺得何人合适?”
太子這回沒有早早表态了,而是謹慎的問道:“父皇心中可有人選?”
建武帝道:“正是因為沒有才讓你們推薦的。”
這讓太子松了口氣,他想了想問道:“父皇覺得蔡舒如何?蔡大人多次出使各國,對梁國也是十分了解的。”
蔡舒不是太子的人,或者說他是正統的皇帝的人,太子這樣的舉薦算是比較公正的了。
且蔡舒的能力大家也是知道的,之前确實多次出使,梁國也是去了好幾次了,對梁國的情況他十分熟悉。
可建武帝卻沒有同意,而是說道:“燕國派了他們的三皇子前去,既有分量又顯誠意,難道朕的兒子就不如他嗎?”
下頭的五皇子聽到這話差點就順嘴問他們是不是也要較勁派三皇子去,幸好他身邊的李尚思扯了他一把,五皇子這才反應過來。
哦對,他們晉國和燕國不一樣,晉國的太子是大皇子,可建武帝前頭兩個兒子都夭折,所以他們的三皇子就是太子。
讓太子去?
說出這話是會被打的。
太子顯然也知道建武帝不可能讓他去,因此說道:“弟弟們自然都是優秀的,只是如今梁國偏向燕國,若派皇子前去,兒臣擔心安全上……會不會有些不妥?”
建武帝聽到這話還算滿意。
……太子總算還知道擔心弟弟。
因此他說道:“只要衛敏能取勝,此去應當不會有太大危險。”
他給太子解釋道:“晉國與燕國的大澤之戰怎麽來的?就是燕國暗中謀害英國公,梁國是絕沒有燕國那樣的決心的,因此別說是危險,只要衛敏得勝,梁國恐怕會将使者奉為上賓,小心翼翼。”
蘇穆還沒死晉國都那麽大火氣,要是晉國的皇子在梁國出事了,晉國還不得跟梁國玩命?
太子于是立刻在心裏扒拉起弟弟們了。
結果老五顯然不合适,他那沖動的性子哪裏是談判的好人選,老四還在寶昌窩着,老六嘛……聽說他跟四皇子關系不錯?
那就……老七?
算着謝容今年也十五歲了吧?
和燕國的三皇子差不多大。
再想起謝容在後宮無依無靠,雖說看着和蘇家關系不錯,可蘇家顯然是不願意和皇子結親的,日後說不得也就淡了,而且最重要的是,這些日子謝容似乎也有要投靠他的意思。
想到這裏,太子下定了決心。
就是他了!
于是太子對建武帝說道:“既然如此,不如就讓七弟去?七弟與楊煜年歲相近,我晉國的皇子不比燕國的差,既然那楊煜能做的事情,我七弟也能做。”
這時候謝容還在低着頭裝透明人呢,聽到太子點名,心下一動,頓時明白了幾分太子的意思。
不過這事比起太子的意思,他更在意建武帝的想法。
因此當建武帝對他問:“老七,你呢?你是否願意出使梁國?”
謝容答道:“一切但憑父皇做主。”
他沒有說什麽巴結奉承建武帝的話,要是說了太子心裏該別扭了。
現在還不是時候。
何況他不覺得事情會那麽簡單。
果然,建武帝大笑着說道:“那就讓老七去吧!”
不過,他又說:“老七這是第一回出使他國,沒有經驗,就讓蔡舒與你一同去,有什麽事情你也可向他請教。”
這是白送的功勞啊!
反正到時候就算謝容什麽都不幹,蔡舒也能把事情辦妥,謝容只需要等着領功勞就是了。
謝容的運氣也太好了吧?
感受着各人對他投來的羨慕的目光,謝容心中冷笑,事情怎麽可能那麽簡單?
建武帝确實不會故意難為自己的親兒子,但這也不意味着他會讓兒子做強搶臣子功勞的事情。
謝容算着後面恐怕還有其他事情。
不過建武帝卻沒在這事上多說了,而是談起了其他事情。
謝容也不問,只是回去之後不免要對來叫他一起吃烤肉的蘇明若說一聲:“梁國與燕國結盟了,如今已經向燕國派出援軍,父皇讓我出使梁國解決此事。”
他有些歉意:“這樣以後恐怕不能陪你玩了。”
蘇明若的眼睛卻是一亮:“沒關系,我陪你玩呀!”
她正愁沒機會立下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