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5)
個時辰下午兩個時辰的課,內容也不會太深奧複雜,且多數為教導女子賢良淑德之類的書籍,另外就是琴棋書畫一類的學着一點。
蘇明秀因為年紀大些,每日還另外多一樣女紅課。
剛巧這次秋獵得了不少皮子,蘇明秀幹脆拿來練手。
今天給老太太做個披肩明天給蘇穆做個毛領之類的,就連蘇明若都收到了一個暖手筒,再過段時間天氣冷了就可以用上了。
中間大紅的緞面繡上幾只圓滾滾的兔子,兩邊則以雪白的兔毛裝飾起來,好看又保暖。
蘇明若收到了就十分喜歡:“看着這東西,都恨不得冬天一下子就到了呢!”
蘇明秀一笑:“你若是喜歡,這幾日我再多給你做幾個,到時候也好換着用。”
她最近正是刻苦練習的時候,反正做其他的也是做,給蘇明若做也是做,那不如多給妹妹做幾件。
不過說到這裏,蘇明秀又是一笑:“我只怕到了冬天你反倒看不上我的這點手藝了。”
蘇明若疑惑:“怎麽會,姐姐做的多好看啊。”
不得不說蘇明秀确實心靈手巧,如今已經做的有模有樣,即便是帶出去也是拿得出手的。
蘇明秀道:“你呀,哪一年宮裏的貴人們不念着你,不管是皇上還是貴妃娘娘,誰少過你的東西了?等宮裏的賞賜下來,你還能看上我這粗醜的東西?”
“宮裏的是宮裏的嘛,姐姐給我做的又不一樣。”
顧氏在旁邊看着她們倆說話,這時候開口道:“行啦,既然明若喜歡,明秀給她做了就是了,左右這回家裏不缺這些東西。”
蘇明若頓時志得意滿。
然而下一秒,顧氏又說道:“明若過了年也十二了,這也不算小了,雖說不像要求你姐姐那樣要求你,可這些你也得認真學起來了,不能像以前那樣糊弄。”
Advertisement
蘇明若聞言頓時垮了一張臉:“母親,你又不是不知道我不耐煩做這些,而且,上次我拿了針,一個下午的功夫,手都要戳成篩子了。”
她把雙手伸到顧氏面前:“母親怎麽舍得我嘛。”
小女孩的手細膩白皙,就連手背上的小肉窩都顯得格外圓潤可愛,誰能舍得讓這雙手上被針紮上幾個口子呢。
顧氏也是無奈:“哪家的女孩子不是這樣過來的呢,偏你會撒嬌。”
蘇明若眼巴巴的看着她:“母親疼我嘛。”
顧氏忍不住戳了她腦袋一下:“你啊,當初學射箭的時候手上青青紅紅的,我看着都掉眼淚,叫你不要學了,你偏要學,這時候卻連個針線都拿不起了?”
知道自己的小把戲被戳穿,蘇明若吐了吐舌頭狡辯道:“蘇家是靠着軍功起家,我射箭練的好,也是給家裏長臉嘛,再說了功夫要是不好就得受人欺負。”
說起這個,她想起五皇子來:“老五就是,功夫太差,每次都輸給我,羞不羞呀!”
顧氏卻只覺得頭疼:“行了行了,我是說不過你,等會兒還是叫老太太說你幾句你才能聽。”
蘇明若才不在意,能糊弄一時是一時嘛。
再說了,她拿上針就紮手,這也不是假話呀。
天知道那麽細細小小的東西該怎麽擺弄。
等到天氣冷起來的時候,蘇明若開開心心的用起了蘇明秀給她做的披風圍脖暖手筒之類的東西,驕傲的不得了。
今冬誰見了蘇家的姑娘都得誇幾句穿的真好看。
倒不是蘇明秀給全家做了衣裳,而是她學針線的時候,發現鐘書容也很擅長這個,鐘書容因為給父母守孝,輕易不出自己的院子,從來都只安靜的一個人待着。
不過她的針線活兒是真的好,且梁國那邊風格與晉國不同,蘇明秀還學了不少新技法,剛巧鐘書容平日裏無事也給畫幾個花樣子,都是梁國那邊的風格,在晉國顯得十分少見,頓時叫人耳目一新。
甚至就連顧氏犯愁的蘇明若‘不上進’的事情,鐘書容都幫她解決了。
在漂亮小姐姐的帶領下,蘇明若在冬日裏已經可以給荷包繡幾個簡單的花紋了。
這可算是叫顧氏松了口氣。
對于顧氏來說,她最怕的不是蘇明秀不好,而是蘇明若不好。
若是把蘇明若教的‘不學無術’的樣子,人家指不定在背後怎麽說她這個繼母暗藏禍心呢。
如今蘇明若能上進點,顧氏可算是把各路菩薩都謝了一遍。
當然,另一方面,她和鐘書容的關系也稍微親近了一些。
就就在這時候,宮裏傳出旨意來,叫蘇明若進宮小住幾天。
蘇明若聽到這消息當然高興,進宮就沒那麽嚴格了,不必日日讀書,更不必學什麽針線了,只管玩就好。
然而淑妃不高興。
淑妃把蘇明若要來的消息告訴五皇子,本意是想要說她這回一定要讓蘇明若也丢臉一回,哪知道她兒子壓根不配合。
五皇子一臉正氣:“母親,其實蘇縣主是個好人啊。”
淑妃:“……”
這一定是個假兒子!
作者有話要說: 這章心疼淑妃好了2333333333
PS:這幾天好幾個姑娘說第一章沒法看
可我後臺顯示這一章是正常的呀,奇怪
難道是JJ的新抽法?
第 12 章
蘇明若是經常進宮小住的,因此蘇家上下對這事都很淡定,就連準備的時候都沒什麽緊張感,只按照慣例收拾點東西就是了。
蘇明若到的時候,謝容才剛從榮貴妃那裏出來。
因為蘇明若的關系,榮貴妃對他也時常照應一點,謝容當然不會表現的無動于衷,因此他時不時也往榮貴妃這裏走動,既不過分頻繁,但也不顯得冷淡。
這果然讓他在宮中的地位不同了。
只不過謝容并沒有發展什麽更進一步的關系。
要說起來,榮貴妃沒兒子,謝容沒母親,他們剛好可以互惠互利,謝容可以依靠榮貴妃上位,而榮貴妃晚年也有個兒子依靠。
但顯然榮貴妃沒這個打算。
對于後宮其他年長又無子的妃嫔來說,有個兒子送上門是天大的好事,必然要盡心盡力的幫他,可對于榮貴妃來說,沒兒子才是最好的。
她後半輩子不管是不是得寵,都沒人能欺負她,只要自己不犯蠢把自己坑了,榮貴妃就算什麽都不争,後半輩子照樣榮華富貴地位尊崇。
誰讓人家不僅自己是貴妃,還有個好娘家呢?
甭管哪個皇帝在位,只要蘇家還握着兵權,誰又能對榮貴妃不敬呢?
說句不太好聽的話,就算建武帝立刻死了,太子登基,他也照樣得把榮貴妃好好的供着。
最重要的是,沒兒子就沒威脅,皇後與榮貴妃向來相處和睦,建武帝對蘇家對榮貴妃寵信非常,這都是因為榮貴妃沒兒子。
畢竟以蘇家的權勢,若是榮貴妃有兒子又得到他們的支持,太子的位置可就不穩當了。
當然,榮貴妃也不是真的無依無靠,她至少還有三公主。
其他公主不少都是遠嫁,雖說嫁的都是侯門王公,可實際上并無卵用,因為她們多數是嫁去其他國家了。
三公主嫁的卻是安陵崔家嫡長子崔道源。
崔道源比起其他公主嫁的王侯看起來是差了,可實際上榮貴妃卻對這門親事滿意的很。
這就要從安陵崔家說起了。
安陵崔家原本不在安陵,晉惠帝正隆四年,當時正是晉梁玉川之戰爆發的第五年。
玉川之戰號稱晉國的崛起之戰,這一戰之後,晉國算是終于從一個小國成長為不容忽視的大國。
梁國的敗落也因此而起。
當時崔家是梁國最大的三個世家之一,不過崔家主要是在經學教育等方面表現突出,歷代出了不知多少個名士大儒,而玉川之戰的戰後談判就是由崔家當時的族長崔彥主持的。
因為梁國落敗自此而始,因此後來崔彥受到了梁國國內相當大的壓力,最後自殺身亡,崔家也遭受了相當多的打壓迫害。
這時候當時還在擔任晉惠帝大學士的董全向惠帝提出了一個‘拯救大儒崔家’的計劃。
晉惠帝一開始是拒絕的。
可董全問他:“難道皇上覺得玉川之敗責任在崔家嗎?”
當然不是,早說了崔家是搞學術的,他們家不打仗,晉梁之戰,梁國打出了一個巨大的爛攤子,最後只好讓國內聲望很高的崔家來負責戰後談判。
然後他們就把鍋甩給崔家了。
……這麽一看崔家還挺讓人心疼的。
可這并不能成為晉惠帝接受崔家的理由:“一旦我們接崔家入晉,以崔家目前在梁國的名聲來看,我們将會面臨巨大的壓力。”
晉國剛打了一場大戰,可以說是精疲力盡,實在是折騰不起了。
這也是晉惠帝不願意接受崔家的原因。
可董全堅持:“梁國、燕國,都是前朝貴族之後,尊貴且有名望,最重要的是有底蘊,因此他們國內人才濟濟,每天都有新的人才湧出,可晉國呢?晉國的開國之君最早只是軍中夥夫,皇上,晉國什麽都沒有。”
提起祖輩的職業,晉惠帝的表情不太好,可董全只當沒看見:“現在的晉國,看似聲勢浩大,可實際上卻脆弱不堪,梁國若是好好發展,不出十年就能恢複甚至再次超過晉國,可晉國做不到這一點,為什麽?因為沒人。”
說白了,晉國之前都是靠一把子力氣走江湖,耍的就是大拳頭。
這在初期效果不錯,可後期還這麽玩肯定得翻船。
“崔家不僅僅是梁國經學的領袖,更是全天下經學的領袖,天下學子無不心向崔家,皇上,接崔家入晉,壓力是一時的,可好處卻是千秋萬代的。”
最後董全說服了晉惠帝,而晉惠帝也将這件事情交給董全處理,于是就有了之後轟轟烈烈的崔氏入晉的事情。
事實證明董全是非常有遠見的,他讓晉國在接下來的幾十年裏迅速強大起來。
等到晉惠帝駕崩,建武帝登基,那時候的晉國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建武帝因此十分敬重董全,稱若無董全則無晉國。
因此在十二年前董全告老辭官的時候,建武帝一再挽留,最後甚至封為丞相也要留下董全。
晉國向來是不封丞相的,畢竟這可以說是皇帝之下大權獨攬的第一人,哪個皇帝都不會喜歡。
晉國歷史上唯一的丞相是輔佐開國皇帝的那位,之後再無丞相。
建武帝封董全為丞相之後,權力沒少給,但其他方面卻放的特別松。
比如董全享受的各種特殊待遇,上朝看心情,他想去就去,不想去就不去,只要他去,朝堂上就得在百官之前高于下面官員的一級臺階上為他擺好座椅。
董全的位置只比建武帝要低。
且他上朝不需要拜皇帝,反倒是百官見了他,都得拱手聽訓之類。
董全的地位從另一方面體現的崔家的重要性。
可當年崔家雖說是被迫入晉,卻也立下了崔氏子弟三代之內不為官,更不參與任何針對梁國的行動的條件。
這條件看着挺腦殘,可正是這種愚忠的傻氣反倒是讓帝王放心。
今日崔家可以對梁國忠心,也就表示他們日後會對晉國更加忠心。
如今的崔家,正到第三代。
榮貴妃所出三公主嫁的崔道源,也就是這一代崔家的嫡長子,妥妥的未來族長。
于是建武帝的小算盤再明顯不過了。
崔家可以入仕的下一代,有一半的晉國皇室血脈,還有比這更加保險的事情嗎?
最讓人欣慰的是,三公主的長子崔琰今年已經四歲。
所以說,就算沒兒子,只靠女兒,榮貴妃的地位也不可動搖了。
……雖然崔道源因為不做官的原因看起來似乎是身份低微。
可實際上完全不是這麽回事兒嘛。
弄明白這一點,謝容基本就可以徹底放棄和榮貴妃做‘母子交易’這種後宮常見交易的心思了。
于是他和榮貴妃的狀态就維持在了一種平平淡淡的狀态。
蘇明若與謝容只是匆匆打了招呼,畢竟她還沒有去拜見榮貴妃,因此只好說道:“等明兒有空了我去找你玩!”
謝容也點頭答應。
蘇明若見了榮貴妃,自然又是被她一番疼愛,當然也問了一些定式的話,比如家裏好不好,老太太好不好,你母親好不好,你父親好不好……之類的各種。
扯完了這些,榮貴妃露出欣慰的表情來:“我聽說吉祥現在會繡荷包了?”
蘇明若點頭:“學會啦!書容姐姐和明秀姐姐教我的,她們教的比那些嬷嬷好。”
榮貴妃一笑:“可帶來了?拿給我看看。”
她實在是好奇蘇明若繡荷包能做成什麽樣子。
早知她會想看,蘇明若來之前家裏就把她這段時間的成果給收拾好了讓她帶來。
蘇明若的水平确實不高,只是繡點小花小草的程度,這還是最近練習的多了,最開始的時候,那些花根本不成形。
榮貴妃翻着盒子裏的成品看了看笑道:“進步的倒是快,我看你這荷包是用了不少心思的。”
蘇明若水平一般,繡出來的東西也十分簡單,要想好看,就得多花心思。
鐘書容在這方面倒是十分有心,她特意選了本身帶有一定色彩和紋理的料子,最重要的是,選的都是飄逸淡雅,風範十足的,這時候只在繡幾朵小小的素雅花朵,又或者是幾棵小草,反倒是有了一番不同尋常的意境來,倒是叫人忽略了這東西做的實在沒有技術含量,只覺得雅致可愛。
蘇明若炫耀一般的對榮貴妃說起這些,話裏話外把鐘書容誇了好幾遍。
知道鐘書容真實身份的榮貴妃也不多說什麽,只笑着聽蘇明若說話就是了。
正在這時候,外面通報說淑妃來了。
榮貴妃心中一動,頓時明白淑妃恐怕來者不善。
淑妃不是一個人來的,她還帶着五皇子一起過來了。
反正五皇子現在年紀半大不大,帶來也不惹什麽閑話。
他母親淑妃還坐在旁邊呢!
然而五皇子不僅自己來了,還把半道上偶遇的謝容也給拉上了。
看謝容的表情就知道他肯定是被五皇子強行拉來的。
淑妃的性格向來沒那麽多彎彎繞繞的花花腸子,此時她進來略微與榮貴妃問了個好,就看見了桌上放着的那一堆荷包。
“喲,榮姐姐這看來是有好東西看呢。”
榮貴妃請她坐下,然後才說道:“可不是,吉祥最近剛學會繡花,這段時間也做了不少功課,正拿給我看呢,進步可是不小。”
蘇明若帶來的除了最近的當然還有過去的,只一對比就能看出來她确實是長進了。
淑妃順手在盒子裏翻了翻,看着那簡單的小花小草暗自撇嘴,心說就算她也是被家裏嬌養的,十一歲的時候做的也比蘇明若好多了。
淑妃說話向來心直口快,這時候就說道:“也是呢,這進步确實不小,我瞧着明若也是有天分的,若不是之前耽誤了,現在恐怕做的更好呢。”
耽誤?
什麽叫耽誤?
榮貴妃面上不變,繼續答應到:“也是呢,我倒是想起當年淑妃妹妹進宮選秀的時候了,那針線可是太後都誇贊的。”
提起這個淑妃臉色一黑。
當年她那個誇贊的實際原因是做的并不出彩,但她家世好相貌好,早就內定了一定要選上的,到了最後一輪卻沒什麽出彩的表現實在是說不過去,太後于是特意點了她的看,然後誇獎了她幾句。
這完全是為了撐面子。
榮貴妃是在建武帝登基前就嫁給他的,之後直接封了榮妃,而等到她們那第一批選秀的進宮之後,又立刻晉升為貴妃。
淑妃選秀的時候榮貴妃就伴在太後身邊,這事她能不知道?
不過是故意說出來膈應人罷了。
淑妃不是個能藏心思的人,臉上的表情頓時就不好看了,最後咬牙道:“既然如此,我這個做長輩的,也該提點幾句才是了。”
這麽說着她就順手拿起了蘇明若的另一個繡着一支桃花樣子的荷包。
五皇子對淑妃了解的很,看淑妃的表情他就知道淑妃要罵人,他看了眼蘇明若,這小女孩一臉懵懂的看着淑妃,仿佛真的等着淑妃給點好意見似的。
于是在淑妃開口之前,五皇子搶先拿起一個荷包:“哇,這個饅頭繡的真好!白白胖胖活靈活現!”
五皇子一說話就打斷了正要開口的淑妃。
然而謝容注意到,當五皇子拿起那個‘饅頭’荷包大加誇贊的時候,蘇明若的臉色黑了。
謝容連忙上前從五皇子手裏接過荷包看了看,然後笑道:“五哥這可是說岔了,這哪兒能是饅頭呢。”
聽到這話,蘇明若的表情稍微好了一點。
五皇子卻不服氣:“怎麽就不是饅頭了?”
謝容看了眼蘇明若的表情就知道五皇子肯定說錯了,他不好叫蘇明若當衆丢面子,于是繼續努力道:“五哥再仔細看看這裏。”
“哎,這還有花紋呢!”
“沒錯!”謝容說道:“所以這不是饅頭,而是包子,尤其是蘇縣主這幾個包子褶兒繡的更是精細。”
蘇明若:“……”
饅頭你妹!包子你大爺!(╯‵□′)╯︵┻━┻
“我那繡的是一朵祥雲!!!!!!”
你們兩個是不是瞎!!!
謝容:“……”
五皇子:“……”
場面一度十分尴尬。
作者有話要說: 今天心疼小吉祥2333333333333
第 13 章
淑妃看看瞪着眼睛的蘇明若,再看看她那個張着嘴巴一臉傻不愣登表情的兒子,以及在他身邊笑容僵硬的謝容,最後噗嗤一聲笑了出來。
剛開始她還壓制着一點,可到了後面卻越發忍不住。
她本就是個爽快人,最後幹脆毫不遮掩的大笑起來。
淑妃最後笑的讓五皇子都憋不住了:“母妃……你,你能不能別笑了。”
還是不是親生的呀!
五皇子委屈的覺得自己仿佛是淑妃撿來的,半點不心疼他。
淑妃好不容易才止住笑,可還是用帕子掩着嘴角:“你自己說說這好不好笑?”
她自己生的兒子自己清楚,五皇子一開口她就知道五皇子的目的,原本還生氣兒子給她拆臺,結果最後五皇子自己出了個大招。
雖然這大招有點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樣子。
五皇子剛要說話,榮貴妃身邊的大宮女梅兒卻急急忙忙的走進來,說是建武帝正朝這邊過來,不一會兒就到。
榮貴妃一聽這話,放下手裏用來掩飾嘴角笑意的帕子,對淑妃道:“還是先準備迎接皇上吧。”
這提前通報的一小會兒功夫,就是用來給妃嫔們準備的,免得來個措手不及,也讓妃嫔們趁着這點時間趕緊把自己收拾一下。
不過這留着的時間不多,好在榮貴妃等人本就沒什麽失禮的地方,這時候只是略微整了整頭發衣裳,表示一下對皇帝到來的看重也就完事了。
建武帝進來的時候剛巧看見蘇明若一個人坐在榮貴妃身邊,氣鼓鼓的樣子,謝容臉上的表情看着淡定,但實際上可不是聊的親密愉快的時候該有的樣子,五皇子就更明顯了,他偷偷看蘇明若,一臉忐忑不安的心虛樣子。
建武帝頓時判斷這裏頭有事兒!
再看榮貴妃和淑妃臉上帶着的那點笑意,他也就知道恐怕不是什麽大事,甚至可能是好玩的事情。
等衆人行了禮,建武帝坐下,榮貴妃坐在他身邊,淑妃在這時候倒是自覺的給自己挪了個位置。
畢竟榮貴妃身份高過她,在這方面她還真沒辦法和榮貴妃争面子。
建武帝有心問幾句,但他偏不問榮貴妃和淑妃,而是招手把蘇明若叫過來:“瞧你這氣鼓鼓的樣子,又怎麽啦?難不成有人欺負你?來,跟朕講,朕給你出氣!”
淑妃聽着這話心裏撇嘴,心說皇上對英國公家的女孩兒未免太偏心,宮裏的公主也不止一個,可沒見皇上什麽時候這麽不問緣由的就給慣着了。
蘇明若見皇帝和見自家叔叔伯伯沒區別,當下跑過去說道:“也沒什麽,只是我能不能求皇上一件事情?”
建武帝頓時很有興趣:“你又想要什麽了?”
蘇明若指了指五皇子和謝容說道:“老五和容兒都餓了,老五想吃饅頭,容兒想吃包子!”
這哪兒跟哪兒!
建武帝一臉茫然,榮貴妃和淑妃卻齊齊的拿帕子捂嘴,就怕自己不小心笑聲來。
建武帝心思一轉,當下說道:“這當然沒問題,等會兒朕就叫人給他們送。”
蘇明若又說道:“皇上可不能小氣,得多送點。”
“行!都依你。”
反正包子饅頭都不是什麽值錢的東西,叫禦膳房做上幾籠屜都沒問題,一鍋蒸了就是。
于是蘇明若心滿意足。
這時候建武帝才問起之前他們在做什麽。
可這話一出來,原本還笑嘻嘻的蘇明若頓時支支吾吾起來。
“也、也沒什麽呀……”
淑妃這時候開口道:“之前我們在讨論明若近幾日繡的荷包呢。”
建武帝當然也看見桌上那一盒子荷包了,他頓時笑起來:“行呀,朕原先說你比你哥哥都要像你父親,是個調皮搗蛋上房揭瓦的,這才幾日沒見,就不是朕認識的那個小吉祥啦?”
榮貴妃眼明手快的拿起一個荷包遞給建武帝:“喏,皇上看看,這手法雖然稚嫩了點,但也算是有點模樣了。”
蘇明若最開始确實繡了不少包子式祥雲一類的東西,但她确實有進步,最近一些日子的東西已經能看出樣子來了。
建武帝看看也是點頭。
他對這些女孩子家的東西不太了解,往常選秀的時候他也只負責把握前朝方面的大方向,比如秀女的家世家中人際關系之類的,至于說家世低一點的,他就只需要看臉了,然後把滿意的和皇後通個氣就行,老夫老妻了,皇後當然明白他的意思。
至于說這些女孩子女紅才藝以及是否‘賢良淑德’這一類的标準,那都是皇後等人來衡量,榮貴妃進宮多年當然也明白建武帝在這方面的水平,畢竟她也不止一次的與皇後一起主持選秀了,不少女孩子都是她與皇後一起定下的。
因此她挑了個樣子看起來工整的遞給建武帝看,建武帝自然就覺得蘇明若做的挺好。
他誇了蘇明若幾句,見小女孩笑的喜滋滋的樣子也覺得好玩,于是叫了一聲唐德安:“朕記得前兒有外頭進貢的什麽紗來着?”
作為伺候建武帝的大太監,唐德安是很盡職的,立馬說道:“回皇上,是寧州送來的水煙紗。”
建武帝點點頭:“去取兩匹來,就當是給小吉祥的獎勵了。”
唐德安答應一聲便退出去吩咐。
榮貴妃面上不變,淑妃那裏卻捏緊了帕子。
那水煙紗在後宮可是好大的名聲。
這是寧州特産,且産量極少,料子既薄又輕,據說展開的時候便像是湖上煙雲一般缥缈若仙,且這東西只今年有,以前都沒見過,據說制作艱難,日後能不能有也說不好了。
因此這東西一送來便叫後宮的女人們都注意起來,這倒不是有多麽想要那匹布料,重要的是,東西少又珍貴,皇帝給誰,那都是面子和榮耀啊!
可誰知道一連好幾天建武帝那裏半點動靜都沒,可今日随手就賞給蘇明若兩匹。
那一共也只十二匹好麽!
想到這裏,淑妃不由得看了眼蘇明若,心說皇帝到底是看上這小女孩哪一點好了,給她好大面子!
蘇明若卻不知道那布料珍貴,因此只是笑眯眯的謝了賞。
她每回來宮裏建武帝都賞她一堆東西,吃的用的玩的,早習慣了,半點不在意。
只是建武帝又說道:“瞧你這高興的樣子,朕給了你好東西,你打算怎麽表示一下?”
這明顯是為難小孩子嘛!
不過榮貴妃并不開口為蘇明若解圍,只是笑着看建武帝欺負自家侄女。
蘇明若想了半天才說道:“我好像沒什麽可送給皇上的,皇上什麽都有。”
停頓了一下,她伸手翻出一個荷包來:“這個是我親手做的,送給皇上,也算是心意?”
建武帝笑道:“哦?朕給了你兩匹布料,你就給朕這麽點大的小荷包?”
“可是意義不一樣啊,”蘇明若道:“這個是我親手做的,皇上你不知道,我被針紮了好多下呢,前幾日指頭都是紅的,還是皇上讓我進宮的旨意到了,怕來了手上不好看,不要我練了,我才養回來一點。”
她把自己說的很辛苦,還特意伸出手給建武帝看。
蘇明若的雙手白皙,這時候手上有幾個小紅點就分外顯眼,建武帝果然看見了,他捏捏小女孩的手:“哎喲,這可辛苦我們小吉祥了。”
蘇明若立刻順杆爬:“是呢是呢,皇上你沒看到,我前幾日才叫嚴重,現在這樣還是這兩天長好了一點呢。”
淑妃暗自翻個白眼,心說哪個女孩子學針線的時候不是這樣?
她當年也是戳了滿手的針眼好麽!
可這是女孩子必須要會的東西,誰敢叫苦叫累呢?那還不被人笑話?
偏偏蘇明若會拿這個撒嬌!
然而見鬼的是建武帝還就吃她那一套,頓時說道:“好好好,吉祥這叫禮輕情意重,是朕占了大便宜了。”
可最讓淑妃絕望的不是建武帝,而是五皇子。
淑妃親耳聽見她那個傻兒子在看到蘇明若手上的幾個小紅點之後嘀咕了一句:“是呀,她好可憐哦。”
十分同情的語氣。
淑妃:“……”
她已經不想問自己兒子是不是傻了,估摸着是真的傻。
而建武帝則看着手裏的荷包說道:“吉祥這些日子也着實辛苦了,這糖葫蘆繡的真好,朕看着都有食欲。”
蘇明若:“皇上……”
“什麽?”
“那不是糖葫蘆,是……一支紅梅。”
建武帝:“……”
哦。
紅梅。
榮貴妃這時候才開口道:“行啦,你那點水平皇上認錯也正常,我看着都覺得像糖葫蘆呢,以後可得加緊練習,不許馬虎貪玩了,知道嗎?”
蘇明若乖乖地應了一聲,然後扭頭問建武帝:“皇上想吃糖葫蘆麽?那我下次進宮給你帶!”
建武帝:“……”
不吃!牙酸!
淑妃一直插不上話,直到這時候才抓住機會,立馬告辭。
她真的看不下去了!
越看越生氣!
淑妃要走,五皇子當然也跟着走,連帶着謝容也走。
等這一群人都走了,建武帝才捏着蘇明若的臉問道:“行了吧?這下給朕說說你到底為什麽要給老五老七送饅頭包子?”
蘇明若掙紮一下把自己的臉從建武帝手下拯救出來:“還不是老五把我的祥雲認成了饅頭,容兒又說那是包子!”
建武帝頓時明白了她那點小心機。
皇帝賞賜的東西嘛,當然得吃,可這饅頭包子又不是小點心,哪有能吃很多的,可既然是皇帝賞賜的,哪怕是一個饅頭也不能随便丢給下面的人吃了,但自己吃吧,吃不完就得放着,放壞了也不行啊。
總之蘇明若就是故意折騰人。
明白這一點,建武帝也不說破,照舊逗小孩子玩。
等蘇明若玩了一會兒下去了,就是他和榮貴妃之間的時間了。
倒是五皇子那裏,沒多久就收到了建武帝命人送來的饅頭。
唐德安親自帶人送來的,後頭的小太監捧着三個大籠屜,看的五皇子臉都快綠了。
“這個……公公,父皇真的賜了這麽多?”
唐德安心說皇上的心思也是蔫壞,眼見着五皇子都快絕望了,才按照建武帝的吩咐說道:“殿下放心,這饅頭都是皇上特意吩咐做了最小的,只那麽丁點大,兩三口就能吃完一個。”
所以那三個大籠屜就是用來吓唬人的。
五皇子頓時一臉感動:“父皇對我真好!”
唐德安:“……”
他有點明白為啥皇上那麽喜歡幫着蘇明若欺負五皇子了= =
謝容那邊當然就沒這麽玄乎了,他只是笑着對送東西的太監說:“多謝父皇體諒”之類的話。
等人走了,他叫了聲王德:“把這些小包子先收下去吧”
王德有些疑惑:“殿下不吃?這可是皇上賞下來的。”
得給皇帝面子吧!
謝容微笑:“當然要吃,不過,明兒明若來玩,把這包子熱一熱,就說是新出的點心花樣。”
分給別人或許不太好,但分給蘇明若肯定沒問題。
你有本事送包子,你有本事一起吃啊!
作者有話要說: 所以說,容兒才是真的壞2333333333
感謝親愛的投喂!親一口!(づ ̄ 3 ̄)づ
第 14 章
建武帝讓蘇明若進宮的真正原因大約是為了榮貴妃。
原本說三公主與崔道源冬天來臨之前就可以抵達中都,榮貴妃也可以一解對女兒的相思之情。
再加上,三公主的長子崔琰已經四歲,也是可以帶出門而不用太過擔心的年紀了,榮貴妃之前也想見一見小外孫。
哪知道計劃趕不上變化快。
就在三公主和崔道源出門之前,崔琰病了一場,這就拖延了他們的行程。
畢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