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立威
第二天一早,朱祁钰就親自率領群臣,在京城西直門外,為前往蒙古談判,以及拜谒太上皇的王直送行了。此時,王直這個老臣心裏也是有苦說不出來。所謂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可是這朱祁钰并沒有要他死,只是讓他勞碌一番。更讓王直感到苦勞的是,雖然他名義上是大明使者,而且還是二品吏部尚書,不過,朱祁钰卻并沒有給他一個明确的談判宗旨,甚至沒有說明要他将太上皇接回來!
其他大臣心裏也都清楚,王直是完蛋了,這個老糊塗竟然在最不合适的時候提出要接太上皇回來,那不明擺着給皇帝朱祁钰上眼藥嗎?而見到朱祁钰一不作,二不休,用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把王直趕出了京城,送去了塞外,其他那些想着要接太上皇出來的大臣,也都個個閉緊了嘴,不敢去觸這個黴頭!
送走了王直之後,朱祁钰并沒有急着回宮,而是來到了午門外,一件大事情正等着他來宣布開始呢!
在京城保衛戰的最後一次大戰鬥中,彰儀門守将武興戰死疆場,而導致武興以及上萬官兵戰死的正是那幾百號不聽號令,且臨陣逃跑的太監!朱祁钰當時就下了命令,将這幫太監全都給抓了起來,而今天,朱祁钰就要在京城所有守軍将士,以及京城百姓面前處置這批太監!
當朱祁钰到達刑場的時候,京城的數萬将士已經站好了隊列,而周圍的大街上,房屋裏,甚至連屋頂上都站滿了前來圍觀的百姓。而當朱祁钰出現在了刑場上的時候,所有人都激動了起來。千古以來,還真沒有多少皇帝親自監督行刑的,這也算是一大奇聞吧!
“陛下,一切都準備好了!”
“先退下去吧,朕有幾句話要說!”将金英斥退之後,朱祁钰走上了刑場北面的木臺上,他掃視了一下跪在下面的幾百名太監,以及站在對面的數萬明軍将士。“朕自京城保衛戰之前,就已經宣布軍法,任何臨陣脫逃者,殺!任何違抗軍令者,嚴懲不貸!京城一戰,我大明雄師打出了軍威,打出了國威,不但挫敗了蒙古滅我大明的野心,而且還重創敵寇,殺敵數萬。這些勝利,不僅僅是朕的,更是大明所有奮勇殺敵,戰陣立功的将士們的!不過,讓朕非常失望的是,就在大明将士毫不畏死,前仆後繼,拼死殺敵之時,竟然有人公然違抗軍令,公然冒犯軍法,導致武興将軍戰死,導致彰儀門外數萬将士無辜犧牲。對有功者,朕決不虧待,對有過者,朕也絕不輕饒!”
刑場上鴉雀無聲,所有人都在靜靜的聽着朱祁钰那發至肺腑的講話,所有将士都面色嚴峻,特別是那些在彰儀門外奮死殺敵的官兵,無不怒視着跪在他們前面,背對着他們的那幾百個太監。正是這幾百個太監,攪亂軍陣,害是了武興将軍,害死了他們的兄弟!
“大明的将士看好了,任何違背軍法,違抗軍令者,都将是這個下場!”
朱祁钰的臉色非常難看,當他退下了講臺之後,刑部尚書薛希濂,大理寺卿等官員上臺宣布了那些太監的罪行以及判決。最後,自然是劊子手上場,數百顆腦袋頓時落下,鮮血染紅了刑場,也震懾了所有在場的官兵。殺了這幾百人之後,所有大明官兵都知道,今後在戰場上,他們只有一個選擇,那就是拼死殺敵,奮勇向前,絕無半點退路了!
殺掉幾百個太監,對大明來說不算什麽損失,不過,對朱祁钰來說,這卻意義重大。在此之前,大明将士對朱祁钰這個新皇帝是敬佩,而在此之後,除了敬佩之外,他們還将多出一份感情,那就是畏懼!這也是朱祁钰要達到的目的,他要讓所有大明将士都知道,在戰場上,只有一個統帥,那就是皇帝,而其他人,都只是作戰的機器,不能有自己的思想,更不能有任何違背統帥意志的行為!當然,這個目的他是達到了,從此往後,只要是在朱祁钰的率領之下,大明軍隊就從來沒有出現過臨陣脫逃者,更沒有讓朱祁钰失望過。
不過,要立威,卻并非這一件事能做到的。殺了幾百個太監,也只是讓将士歸心,讓軍隊臣服,而真正樹立起朱祁钰威望的還是對王振一族的處罰!
負責徹底調查王振一案的刑部尚書薛希濂是個廉潔公正的大臣,雖然辦事有點死板,不過在秉公執法方面,他是無可挑剔的。而且,他也完全遵從了朱祁钰的意思,該殺的殺,該流放的流放,該赦免的赦免。反正王振一案審下來,讓朱祁钰不滿意的地方并不是很多!
這薛希濂辦事的效率也并不低,就在王直走後的第二天,他就将一份調查結果送到了朱祁钰的手裏。本來,在土木堡慘敗之後,刑部就已經開始着手調查王振一案。只不過,後來的京城保衛戰成了朱祁钰最關心的事情,也就把調查王振一案抛到了腦後。薛希濂接手之後,立即加快了調查進度。以他的霹靂手段,幾天之後,這案子就查了個水落石出!
不過,朱祁钰不是一個人看這份奏章的,在薛希濂到來之後,他讓人去把于謙叫了過來。怎麽說,朱祁钰對土木堡之前的事情不是很清楚,他需要有人提供意見。
看完了薛希濂遞交的奏章之後,朱祁钰長出了口氣,涉案人員竟然有數千人之多!雖然這比起太祖時的三起大案來講,只能算是小巫見大巫了,不過,朱祁钰怎麽也不相信,王振一個人就能拖這麽多人下水?
Advertisement
“薛大人,這個靖遠伯王骥怎麽也在名單裏面?”
“這……”薛希濂稍微遲疑了一下,說道,“上皇在位時,有人檢舉靖遠伯王骥在評定苗人叛亂時,趁濫用職權,虛報軍耗,以公某私,後來是王振撤去此案的,因此臣認為,王骥也與王振有關系!”
“那,薛大人就憑這個斷案?”朱祁钰笑了起來,“如果任何與王振有關系的人都有罪的話,那麽上皇,還有朕又是什麽罪呢?”
“陛下言重,微臣并不是這個意思!”
“薛大人,起來吧,朕并不是說你不忠!”朱祁钰笑着扶起了薛希濂,“雖然王振一案牽涉廣泛,不過朕認為,并非任何與王振有關系的人都有罪。畢竟,判定是否有罪的标準是有沒有為虎作伥,有沒有助纣為虐,而并不是其與王振有沒有關系,薛大人,你說朕的話有道理嗎?”
“陛下聖明,微臣謹記陛下的吩咐!”
“好,你重新去審理這一案件吧,不要害怕麻煩,也不要覺得浪費時間。不管用多長的時間,務必要查明真相,審出真兇,而不是濫殺無辜,薛大人,明白嗎?”
“微臣尊旨!”
朱祁钰點了點頭,然後把薛希濂送了出去。當他轉過身來的時候,才發現,于謙正用很佩服的目光看着他。顯然,對朱祁钰這樣的處理辦法于謙是很支持的,自古以來,皇帝殺人何需要有什麽理由?而這朱祁钰卻不肯亂殺一人,在這點上,他要比很多皇帝都聖明了!
“于大人,你對靖遠伯王骥應該很熟悉吧?”
“陛下,靖遠伯王骥原本兵部尚書,後來正是得罪了王振,所以才被割去官職。王大人很有雄才大略,當年由他鎮守邊關,蒙古大軍無法前進一步,而且,他數次平定南方叛亂,實乃有功之臣,只是……”
“只是什麽?”朱祁钰這幾天也看過一些朝廷官員的資料,對這王骥還是有一點了解的。
“靖遠伯王骥心高氣傲,而且嗜官如命,這是他最大的缺點!”
“于大人,如果你認為喜歡當官就是缺點的話,那麽朝中大員哪個沒有這樣的缺點,恐怕連于大人你也不例外吧?至于心高氣傲,朕看于大人就不輸于任何一名大臣了!”
于謙苦笑了一下,不敢去接這句話,他對自己的缺點是很了解的。不過,于謙當官的目的卻與其他大臣完全不一樣。
“當然,朕并不是指責你,任何人都愛當官,只要能做到當官為民,那麽就應該當官,而且還要當大官!”朱祁钰坐了下來,“現在,這靖遠伯王骥在哪?”
“還在湖廣!”
“将他調回來,既然是人才,朕将委以重任,至于到底安排個什麽職務,還得請于大人為朕想一想了!”
“陛下,王骥曾經經略邊關,臣認為,派他去邊關鎮守,是最合适不過的了!”
朱祁钰沉思了一陣,然後點了點頭。“那好,這事就由你安排吧!”
數日之後,薛希濂再次提交了對王振一案的審理奏章。本來,這也不是難事,很多涉及此案的人都已經郎當入獄,在錦衣衛的召獄裏,把該交代的事情都交代得差不多了。而薛希濂要的,就只是把那一部分沒有參與王振一黨,只是有點瓜葛關系的人拿出來重新審一遍,然後再從名單中剔出去而已!
這次,朱祁钰沒有駁回薛希濂的奏章。當他以诏書的方式公告天下,宣布對王振一黨的懲罰之後,大明轟動,一時之間,這個新皇帝的聲望達到了頂點!再加上朱祁钰在京城保衛戰中立下的赫赫戰功,甚至連婦孺都知道,大明出了一個英明神武的偉大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