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書名、關鍵詞

第8章 (4)

(四十八年),“六盤水”號(四十九年),“迪慶”號(五十年)。

基隆造船廠:“麗江”號(四十七年),“楚雄”號(四十七年),“昭通”號(四十八年),“曲靖”號(四十八年),“大理”號(四十九年),“玉溪”號(五十年)。

作為快速巡洋艦的巅峰之作,西南級不但速度出衆,其防護能力也得到了加強,甚至能夠媲美戰前建造的松江級裝甲巡洋艦。只是在戰争期間,帝國有限的資源必須首先保證主力艦的建造工作。另外,西南級形成戰鬥力的時候,大戰即将結束,所以其在戰場上的表現遠不如前三級輕巡洋艦。大戰期間,只有五艘西南級快速巡洋艦戰沉,其餘三十一艘在戰後繼續服役,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仍然有十八艘在帝國海軍中擔任主力,并且先後投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華南級:

明歷五百五十年(公元1918年),針對西南級的一些毛病,進行修改之後的一級快速巡洋艦,原本計劃建造三十六艘,後因戰争結束,在正式動工前被叫停,後根據《華盛頓海軍軍備條約》的規定,放棄了建造計劃。

東南級:

設計工作始于明歷五百五十一年(公元1919年)中,針對快速巡洋艦在戰争中暴露出的問題做了大量改進,初步具備了輕巡洋艦的雛形。後因戰争結束,建造工作還未安排就因條約規定而放棄建造。

西北級:

設計工作始于明歷五百五十二年(公元1920年)初,基本上完全放棄了快速巡洋艦的設計思路,在保證速度的前提下,通過增加排水量,增強了防護與火力,可以說是戰後輕巡洋艦的鼻祖。後因《華盛頓海軍軍備》條約的規定,放棄建造,但是其設計思路,以及為之開發的新技術都用到了後來的輕巡洋艦上。

重巡洋艦:

《華盛頓海軍軍備條約》的産物,在最大限度的強調火力之下,速度與防護并重,用來對付敵人的巡洋艦,并且适度承擔艦隊決戰任務的巡洋艦。

威懾級:

《華盛頓海軍軍備條約》簽署後,應對新時代的海上威脅,帝國海軍設計的第一種重巡洋艦,繼承了一戰前裝甲巡洋艦的設計思想。原本計劃建造六艘,後随日本海軍的“古鷹”級服役,威懾級明顯落後,最終其建造數量被削減到兩艘。

“威懾”號:明歷五百五十四年(公元1922年)五月八日在崇明造船廠開工建造,明歷五百五十六年(公元1924年)三月十一日下水,次年一月二日建成,編入帝國南洋艦隊。明歷五百七十一年(公元1939年)十月,投入第二次世界大戰。

“震懾”號:明歷五百五十四年(公元1922年)八月十一日在威海造船廠開工建造,明歷五百五十六年(公元1924年)五月七日下水,次年二月二十五日建成,編入帝國東洋艦隊。明歷五百七十一年(公元1939年)十月,投入第二次世界大戰。

因為大量繼承了裝甲巡洋艦的設計思想,威懾級作為重巡洋艦并不合格。另外,帝國海軍并不重視重巡洋艦,因此威懾級在很大的程度上只是帝國海軍應對《華盛頓海軍軍備條約》中對巡洋艦的性質界定的某種回應。

Advertisement

決心級:

明歷五百五十五十九年(公元1927年),随着日本海軍的三級重巡洋艦陸續服役,或者開工建造,同時大批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或者戰争期間建造的裝甲巡洋艦達到了服役期限,帝國海軍急需一種能夠對抗日本海軍的重巡洋艦,頂替即将退役的裝甲巡洋艦的戰艦。在此情況下,決心級的設計與建造工作提上日程安排。明歷五百六十二年(公元1930年)底,決心級的設計工作完成,帝國內閣随即批準建造八艘,其中:

崇明造船廠:“決心”號(六十四年),“決斷”號(六十六年)。

威海造船廠:“決意”號(六十四年),“決定”號(六十六年)。

湛江造船廠:“決勝”號(六十四年),“決然”號(六十六年)。

基隆造船廠:“決算”號(六十四年),“決戰”號(六十六年)。

作為帝國海軍第一級真正意義上的重巡洋艦,也是帝國海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建造數量最多的一級重巡洋艦,決心級的性能并不落後,在某些方面甚至能與日本海軍的利根級媲美。只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八艘決心級重巡洋艦都沒有來得及進行全面改進。另外,帝國海軍內部對重巡洋艦的戰術使用範圍存在很大的争議。結果,八艘決心級重巡洋艦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表現并沒有能夠達到海軍的預期。

安海級:

明歷五百六十八年(公元1935年),得知日本與美國都在設計超級巡洋艦,且在日本不續約的情況下,《華盛頓海軍軍備條約》将自動作廢,帝國海軍立即着手設計一種更強的重巡洋艦。在最初的設計計劃中,安海級已經具備了後期大型巡洋艦的雛形。後來得知日本的超級巡洋艦計劃并不存在,美國也沒有建造類似巡洋艦的計劃後,考慮到成本問題,帝國海軍降低了對安海級的性能要求,從而使安海級成為了一級标準的重巡洋艦。這也是帝國海軍在《華盛頓海軍軍備條約》的限制範圍之內,設計的最後一級重巡洋艦。該艦原本計劃建造八艘,後只批準建造四艘,最後只建成了兩艘。

“安海”號:明歷五百六十九年(公元1937年)十一月一日在崇明造船廠開工建造,明歷五百七十一年(公元1939年)一月八日下水,九月十八日建成,編入帝國南洋艦隊。十二月,在完成初步訓練之後,投入第二次世界大戰。

“安洋”號:明歷五百六十九年(公元1937年)十一月五日在威海造船廠開工建造,明歷五百七十一年(公元1939年)一月十一日下水,九月二十五日建成,編入帝國東洋艦隊。十二月,在完成初步訓練之後,投入第二次世界大戰。

作為一種“條約型重巡洋艦”,安海級絕對算得上是重巡洋艦的巅峰之作,其各項性能皆超過了同時期建造的其他重巡洋艦。也許,其最大的遺憾就是服役後不久,第二次世界大戰就爆發了,結果兩艘重巡洋艦都在訓練沒有完全到位的情況下投入了戰鬥。

定遠級:

在安海級的基礎上改進而來,完全突破了條約限制,是“後條約型重巡洋艦”。只是在設計還未完成的時候,戰争就已迫在眉睫,帝國海軍需要集中力量建造主力艦,難以建造更多的重巡洋艦,其設計成果被保留了下來,并且最終應用到了大型巡洋艦之上。

平遠級:

徹底擺脫了條約限制,完全按照帝國海軍的戰術與技術指标設計的一級重巡洋艦。與定遠級一樣,因為帝國海軍無力建造更多的重巡洋艦,結果僅僅停留在設計圖上。後來,平遠級的設計成果被大量應用到了大型巡洋艦上,甚至有人認為,帝國海軍建造的第一級大型巡洋艦,即“海龍級”就是平遠級重巡洋艦的翻版。

輕巡洋艦:

《華盛頓海軍軍備條約》的另外一個産物,相對于重巡洋艦來說,輕巡洋艦更加注重火力、防護、速度這三項重要性能指标之間的平衡。正是如此,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輕巡洋艦又被稱為“通用巡洋艦”。

淮河級:

因為大量快速巡洋艦在戰後繼續服役,所以戰後帝國海軍最缺的不是巡洋艦。條約簽署之後,帝國海軍并沒有急于建造“條約型輕巡洋艦”,直到明歷五百五十七年(公元1925年),随着在戰前建造快速巡洋艦陸續退役,建造輕巡洋艦的事情才提上了帝國海軍的日程安排。同年,淮河級的建造工作得到內閣批準,只是該級輕巡洋艦僅此一艘。

“淮河”號:明歷五百五十八年(公元1926年)五月八日在湛江造船廠開工建造,次年十一月二十七日下水,明歷五百六十年(公元1928年)六月建成,編入帝國南洋艦隊。明歷五百六十九年(公元1937年)五月,轉為預備役,充當海軍訓練艦。

從很大的程度上講,淮河級是帝國海軍為後來大批量建造輕巡洋艦而專門設計建造的一級帶有濃重實驗性質的輕巡洋艦。也就是說,淮河級輕巡洋艦的性能并不出衆,但是它為後來的輕巡洋艦奠定了理論基礎。另外,帝國海軍在使用淮河級的時候,也總結出了輕巡洋艦在未來海戰中的戰術範圍,從而為輕巡洋艦的作戰使用做出了明确界定,并且以此提出了輕巡洋艦的主要性能指标。從這個層面上看,淮河級輕巡洋艦在帝國海軍巡洋艦發展史中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

漢江級(甲型):

繼淮河級之後,帝國海軍設計的第二種,也是批量建造的第一種輕巡洋艦。該級輕巡洋艦除了嚴格按照條約規定設計之外,還采用了大量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出現的新技術,從而具備了強大的性能。明歷五百六十年(公元1928年)七月,帝國內閣批準了十二艘的建造計劃。其中:

崇明造船廠:“漢江”號(六十三年),“嘉陵江”號(六十四年),“岷江”號(六十五年)。

威海造船廠:“烏江”號(六十三年),“沅江”號(六十四年),“贛江”號(六十五年)。

湛江造船廠:“雅砻江”號(六十三年),“湘江”號(六十四年),“沱江”號(六十五年)。

基隆造船廠:“清江”號(六十三年),“資水”號(六十四年),“信江”號(六十五年)。

因為開工建造時間相對較晚,漢江級擁有後發優勢,在其設計時就采納了大量新技術與新設備,所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除了小規模改進之外,該級輕巡洋艦并沒有進行大規模改進。在第二次大戰初期,漢江級輕巡洋艦是帝國海軍中最為活躍的巡洋艦,也是帝國海軍巡洋艦編隊中的主力之一。

揚子江級(乙型):

漢江級的成功設計讓帝國海軍更為重視輕巡洋艦,從另外一個層面上講,在有限的財力下,帝國也只能建造價格相對低廉的輕巡洋艦,并且借此來彌補在重巡洋艦方面的欠缺,并且用以維持規模龐大的海上生命線。在漢江級基礎上改進而來的揚子江級輕巡洋艦因此誕生。明歷五百六十五年(公元1933年),帝國內閣政府批準了十二艘的建造計劃。其中:

崇明造船廠:“揚子江”號(六十六年),“黃浦江”號(六十七年),“青戈江”號(六十八年)。

威海造船廠:“荊江”號(六十六年),“沣水”號(六十七年),“修水”號(六十八年)。

湛江造船廠:“金沙江”號(六十六年),“涪水”號(六十七年),“赤水”號(六十八年)。

基隆造船廠:“鮮水河”號(六十六年),“大渡河”號(六十七年),“通天河”號(六十八年)。

很多人都認為,揚子江級是漢江級的改進型號,因此将其稱為“漢江級乙型”。實際上,揚子江級絕不是漢江級的簡單改進型,而是一種采用了大量新技術,新裝備的新型輕巡洋艦,其性能,特別是火力得到了大幅度提高,甚至具備了與重巡洋艦抗衡的實力。如同漢江級一樣,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揚子江級并沒有接受大規模改進。

松花江級: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衆多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或者期間建造的快速巡洋艦陸續退役,帝國海軍急需大量巡洋艦來确保海上生命線的安全。同時,假想敵對國的重巡洋艦數量遠超過了帝國海軍,因此帝國海軍需要新建造的輕巡洋艦具備與重巡洋艦對抗的能力,但不要求具有壓倒優勢。在此情況下,全新設計的松花江級輕巡洋艦誕生了。明歷五百六十八年(公元1936年),在揚子江級的建造工作行将結束的時候,帝國內閣批準了十二艘松花江級輕巡洋艦的建造計劃。只是,設計工作一直到明歷五百六十九年(公元1937年)底才完成,随後帝國海軍将松花江級輕巡洋艦的建造數量擴大到了二十四艘,并且得到了帝國內閣的批準。明歷五百七十一年(公元1939年)初,帝國海軍又增加了十二艘松花江級輕巡洋艦的計劃,同樣獲得了帝國內閣的批準。最終,松花江級輕巡洋艦分兩批建造了三十六艘。其中:

崇明造船廠:“松花江”號(七十一年),“湯望河”號(七十二年),“呼蘭河”號(七十二年),“布列亞江”號(七十三年),“牡丹江”號(七十三年),“南甕河”號(七十四年)。

威海造船廠:“烏蘇裏江”號(七十一年),“松阿察河”號(七十二年),“挽力河”號(七十二年),“穆楞河”號(七十三年),“烏拉河”號(七十三年),“比金河”號(七十四年)。

湛江造船廠:“黑龍江”號(七十一年),“嫩江”號(七十二年),“石勒喀河”號(七十二年),“海拉爾河”號(七十三年),“納結雅河”號(七十三年),“洛古河”號(七十四年)。

基隆造船廠:“鄂嫩河”號(七十一年),“甘河”號(七十二年),“諾敏河”號(七十二年),“綽爾河”號(七十三年),“雅魯河”號(七十三年),“洮兒河”號(七十四年)。

京唐造船廠:“遼河”號(七十二年),“西拉木倫河”號(七十二年),“老哈河”號(七十三年),“大淩河”號(七十三年),“鴨綠江”號(七十四年),“圖們江”號(七十四年)。

連雲港造船廠:“海河”號(七十二年),“永定河”號(七十二年),“桑幹河”號(七十三年),“馬頰河”號(七十三年),“灤河”號(七十四年),“渾江”號(七十四年)。

因為第二批由京唐造船廠與連雲港造船廠建造的十二艘比第一批二十四艘有所改進,所以第二批松花江級輕巡洋艦又被稱為“遼河級”輕巡洋艦,實際上,改進并不明顯,兩批次的基本設計完全相同。作為帝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設計,在戰争期間陸續服役的一級輕巡洋艦,松花江級擔負起了戰争初期的主要作戰任務。

大型巡洋艦:

《華盛頓海軍軍備條約》作廢之後,世界各國開始設計“後條約型巡洋艦”。帝國海軍也不甘落後,明歷五百六十八年(公元1936年)底,也就是條約作廢的當年,就提出了設計一種能夠壓倒所有潛在敵對國所擁有的,任何一種巡洋艦的“超級巡洋艦”。

只是當時技術條件有限,且帝國海軍最需要的是新式戰列艦,所以超級巡洋艦的研制工作嚴重滞後。到明歷五百七十一年(公元1939年)初,戰争已經迫在眉睫,帝國海軍才重新加大了對超級巡洋艦的研制投入。

可是,此時已經來不及趕在戰争爆發前建造出一種新型巡洋艦,甚至來不及完成設計工作。可是帝國的艦艇工程師并沒有放棄努力,在當年中期,就拿出了一份基本上能夠滿足帝國海軍技術指标的設計方案。随即,帝國海軍批準了全面設計工作。

這就是帝國海軍第一種大型巡洋艦的由來。

海龍級:

初步設計工作在明歷五百六十八年(公元1936年)就已展開,後來平遠級重巡洋艦的設計與建造計劃取消之後,大量借鑒與采用了平遠級的設計成果。明歷五百七十一年(公元1939年)初,在得到帝國海軍的批準之後,設計工作得以恢複。

原本計劃于明歷五百七十一年(公元1939年)六月前完成設計,并且開工建造。可是随着戰争爆發,設計工作并沒有按時完成。

作為帝國海軍設計的第一種大型巡洋艦,帝國海軍對海龍級抱以厚望,曾一度希望該級戰艦能夠像一戰時的戰列巡洋艦一樣,既能對付任何一種巡洋艦,又具備伴随主力艦參加艦隊決戰的實力。結果,海軍的“超額”要求嚴重影響了設計工作。直到海軍改變初衷,放棄了不切實際的要求之後,設計工作才走上正軌。

雖然海龍級的建造工作在戰争爆發之後才展開,但是按照海軍的設計要求,該級巡洋艦開辟了大型巡洋艦的先河,并且使大型巡洋艦成為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戰鬥力僅次于戰列艦的準主力艦。

随着海龍級,以及其他大型巡洋艦在戰争期間陸續加入帝國海軍服役,它們注定将成為巡洋艦的“殺手”,并且在硝煙四起的戰場上為帝國,為帝國海軍立下赫赫戰功。

不論是一戰期間馳騁大洋的裝甲巡洋艦與快速巡洋艦;還是在兩次大戰期間,因《華盛頓海軍軍備條約》而産生的重巡洋艦與輕巡洋艦;以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誕生的大型巡洋艦,作為一個艦種,巡洋艦不會輕易退出歷史舞臺,更不會輕易的離開海洋戰場。作為海軍中僅次于主力艦的主要艦種,巡洋艦在大洋戰場上發揮的重要作用是其他任何戰艦都無法取代,也不能取代的。

與戰後迅速退出歷史舞臺的戰列艦相比,巡洋艦的生命力更為頑強。

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将來,巡洋艦的身影仍将出現在世界的每一片海洋上,并且用其不知疲憊的身軀捍衛着帝國的利益,守護着民族的未來,支撐着帝國海軍的脊梁。

戰前帝國主要戰艦年表(驅逐艦篇)

驅逐艦:

相對于主宰海洋數百年的戰列艦,四處出擊的巡洋艦,驅逐艦出現的時間要晚得多。

“驅逐艦”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帝國神宗皇帝年間。

當時,大明帝國已經發展成為“日不落帝國”,擁有全世界七成以上的殖民地,控制着數百個港口,上千支船隊,數以萬計的商船将帝國産出的工業品輸往世界各地,并且将産自全世界的資源運回帝國。

哪裏有財富,哪裏就有掠奪。

海盜,特別是在鄰近奧斯曼帝國的海域,海盜成為了懸挂着龍旗的帝國商船的最大威脅,也成為了帝國海軍的最大挑戰。

不管是動用戰列艦,還是動用巡洋艦,對付海盜總有“殺雞用牛刀”的感覺。

在這種特殊歷史背景下,帝國海軍開始批量建造一種比巡洋艦小得多,服役年限短得多,續航能力短得多,主要集中在近海活動,裝備有數門重型火炮,速度超過海盜船的,專門用來對付海盜的戰艦,并且稱其為“驅逐艦”。即“驅逐海盜的戰艦”。

當時,帝國海軍對“驅逐艦”做了明确的界定。

即速度快,火力适中,以固定港口為活動基地,不具備單獨執行遠洋作戰任務的小型艦艇。最後一點,成為了驅逐艦與巡洋艦的重要區別,并且被沿用了好幾百年。直到蒸汽機取代風帆,戰艦越造越大,驅逐艦才逐步具備了單獨遠航的能力。

因為相對狹隘的任務限定,驅逐艦一直沒有成為海軍的重要戰艦,甚至沒有得到大部分海軍的承認,更很少伴随艦隊執行作戰任務。

直到“魚雷”出現,驅逐艦才真正登上了海戰的舞臺。

作為一種海戰利器,魚雷對海戰的影響極為深遠。

随着專門用魚雷攻擊,并且足以摧毀大型戰艦的軍艦,即“魚雷艇”的出現,各國海軍都面臨着一個難題:怎麽對付這種頗具威脅的小型軍艦?

最初的魚雷艇相對較大,速度不快,稱其為“雷擊艦”更為合适。

明歷五百二十二年(公元1890年),随着“衛士”號在帝國武漢造船廠順利下水,現代驅逐艦登上了歷史舞臺。

“衛士”號裝備了一門八十毫米火炮,兩門五十毫米火炮,以及三條魚雷,速度達到了二十五節,能在海上毫無困難的獵殺雷擊艦,并且用攜帶的魚雷攻擊敵人的大型戰艦。

認識到驅逐艦的重要價值之後,帝國海軍在“衛士”號的基礎上改進設計,開始大批量建造驅逐艦。随後,英國、美國、德國等海軍強國也紛紛效仿,開始成批量的建造這種小型廉價的戰艦。

随着技術進步,驅逐艦的噸位越造越大,其戰術使用範圍也越來越廣。

很快,驅逐艦就完全取代了魚雷艇,成為了各國海軍中裝備魚雷,并且以魚雷為主要武器,以集群方式活動,對付敵大型戰艦的主力艦種。從存在的意義上講,驅逐艦确實是“驅逐”了魚雷艇的戰艦。

另外,随着速度提高,續航力增強,驅逐艦的速度越來越快,火力也越來越猛,在艦隊中擔任了偵察、護航、雷擊、反雷擊等各種戰術任務。

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驅逐艦已經成為了各國海軍中不可否缺的重要戰艦。

戰争結束後,《華盛頓海軍軍備條約》對各國擁有驅逐艦的總噸位,以及驅逐艦的技術性能指标做了明确的規定。加上飛速發展的技術,因戰術要求的差別,逐漸誕生了好幾個種類的驅逐艦。

比如,主要執行護航任務的驅逐艦側重火炮威力,以及适當的裝甲防護。主要執行雷擊任務的驅逐艦更重視速度與搭載魚雷的數量。甚至出現了負責驅逐艦編隊的指揮任務,比其他驅逐艦大上得多的驅逐領艦。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驅逐艦絕對是戰場上最為活躍,承擔任務最多的戰艦。

正是如此,驅逐艦才有了“海上多面手”的美譽。

卻敵級:

為應對“雷擊艦”的威脅,帝國海軍首先提出發展一種小型火炮艦艇,随後在設計中加入了使用魚雷攻擊大型戰艦的要求,造成設計與建造周期延長,最終服役時間晚于英國海軍的哈沃克號。

“卻敵”號:明歷五百二十五年(公元1893年)三月十日在武漢造船廠開工建造,同年八月十一日下水,十二月二十七日建成,編入帝國東洋艦隊。

作為帝國海軍第一艘驅逐艦,“卻敵”號在總體設計上存在着不少缺陷,但是其戰術性能得到了肯定,并且讓帝國海軍認識到了驅逐艦的重要性。随後,帝國海軍停止了所有“雷擊艦”的設計與建造工作,驅逐艦即扮演“反雷擊艦”的角色,又扮演“雷擊艦”的角色。從更加廣泛的意義上看,“卻敵”號拉開了帝國海軍驅逐艦的輝煌篇章。

甲級:

帝國海軍批量建造的第一型驅逐艦。于明歷五百二十七年(公元1895年)完成設計,并且于同年開工建造。按照計劃,該級驅逐艦将建造二十四艘,最終因更先進的型號提前完成設計,只建造了十二艘。其中:

武漢造船廠:1002號、1006號、1010號。

南京造船廠:1003號、1007號、1011號。

馬尾造船廠:1004號、1008號、1012號。

秦皇島造船廠:1005號、1009號、1013號。

作為一級批量建造的驅逐艦,甲級在卻敵級的基礎上做了大量改進,性能也有明顯提高,算得上是當時比較先進的驅逐艦。只是,随着各種新技術的出現,甲級驅逐艦日顯落後。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時候,該級驅逐艦已經難以滿足戰争要求。整個大戰期間,十二艘該級驅逐艦都集中在近海活動,幾乎沒有伴随主力艦隊參加重要海戰。

乙級:

帝國海軍在戰争爆發前建造數量最多的一級驅逐艦。于明歷五百三十一年(公元1899年)完成設計,并且于同年開工建造。在長達八年的建造期間,該級驅逐艦做了多次改進,性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按照計劃,該級驅逐艦将建造三十六加十二艘(後十二艘是甲級驅逐艦的配額),後來又追加了二十四艘的建造計劃,最終建造了七十二艘。其中:

武漢造船廠:1014號、1020號、1021號、1031號、1032號、1043號、1050號、1051號、1052號、1068號、1069號、1070號。

南京造船廠:1015號、1022號、1024號、1034號、1036號、1044號、1053號、1054號、1055號、1071號、1072號、1073號。

馬尾造船廠:1016號、1023號、1026號、1035號、1039號、1047號、1056號、1057號、1058號、1074號、1075號、1076號。

秦皇島造船廠:1017號、1025號、1028號、1037號、1040號、1046號、1059號、1060號、1061號、1077號、1078號、1079號。

營口造船廠:1018號、1030號、1033號、1038號、1042號、1048號、1062號、1063號、1064號、1080號、1081號、1082號。

廈門造船廠:1019號、1027號、1029號、1041號、1045號、1049號、1065號、1066號、1067號、1083號、1084號、1085號。

相對而言,在甲級基礎上改進而來的乙級驅逐艦的設計相當成功,并且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期成為了帝國海軍的主力驅逐艦,經受住了戰争的考驗。不過,乙級驅逐艦也不是沒有問題,主要就是排水量偏小,炮火較弱,難以對付敵人的驅逐艦,所載魚雷的威力也偏小,對付大戰期間的主力艦略顯吃力。

丙級:

帝國海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建造的最後一級驅逐艦,設計工作始于明歷五百三十五年(公元1903年),後經多次修改,多次調整,最終于明歷五百四十三年(公元1911年)完成,這也是帝國海軍設計時間最長的一級驅逐艦。為了應付即将到來的戰争,帝國海軍一次撥款訂購了二十四艘。其中:

武漢造船廠:1101號、1102號、1103號、1104號。

南京造船廠:1105號、1106號、1107號、1108號。

馬尾造船廠:1109號、1110號、1111號、1112號。

秦皇島造船廠:1113號、1114號、1115號、1116號。

營口造船廠、1117號、1118號、1119號、1120號。

廈門造船廠:1121號、1122號、1123號、1124號。

作為全新設計的驅逐艦,丙型上看不到甲型驅逐艦的影子了。另外,超長的設計時間,讓帝國海軍逐漸意識到了驅逐艦噸位的重要性。加之戰前各國驅逐艦都有大型化的趨勢,因此在設計中,帝國海軍放寬了對噸位(成本)的限制。丙級驅逐艦也成為了帝國海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初期的唯一一級能夠伴随主力艦隊作戰的大型驅逐艦,其火力以及魚雷攻擊能力比乙級有大幅度的提高,适航能力更是遠遠超過了乙級。

丁級(丙改):

戰争爆發後,噸位偏小的驅逐艦難以伴随主力艦隊到遠洋作戰,丙級驅逐艦的數量偏少,難以滿足帝國海軍的作戰需求,因此帝國海軍急需一種能夠遠洋作戰,适合大批量建造,并且成本低廉的驅逐艦。在此情況下,丁級應運而生。其設計工作于明歷五百四十六年(公元1914年)年底完成,随即投入批量生産,最終分三批建造了七十二艘。其中:

武漢造船廠:1201號、1202號、1203號、1225號、1226號、1227號、1249號、1250號、1251號。

南京造船廠:1204號、1205號、1206號、1228號、1229號、1230號、1252號、1253號、1254號。

馬尾造船廠:1207號、1208號、1209號、1231號、1232號、1233號、1255號、1256號、1257號。

秦皇島造船廠:1210號、1211號、1212號、1234號、1235號、1236號、1258號、1259號、1260號。

營口造船廠:1213號、1214號、1215號、1237號、1238號、1239號、1261號、1262號、1263號。

廈門造船廠:1216號、1217號、1218號、1240號、124

+A -A

同類推薦

  1. 戰神狂飙

    戰神狂飙

    世人敢問,何謂戰神?“便是以肉身霸世,拳爆星空,掌裂蒼穹,一路摧枯拉朽,橫推八荒六合!”“便是懷勇猛之心,掠過繁華,吞下寂寞,無畏無懼無敵,唯己永恒不動!”為二者、為...戰神!這是一個身世神秘的少年,為了心中執念,橫渡諸天寰宇,踏遍九天十地,憑借一雙赤手生撕萬千傳說的故事.......戰神崛起,一路狂飙!

    爽文 連載中 1206.1萬字
  2. 神級仙醫在都市

    神級仙醫在都市

    仙醫者,生死人,肉白骨。
    神級仙醫者,敢改閻王令,逆天能改命。
    他是仙醫門第二十五代傳人,他資質逆天,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他又是個大學生,本想低調,但螢火蟲在夜中,豈能無光?
    行走都市,一路喧嚣,神級仙醫,我心逍遙。

    爽文 已完結 757.2萬字
  3. 唐雪見肖遙

    唐雪見肖遙

    唐雪見肖遙是唐雪見肖遙的經典玄幻小說類作品,唐雪見肖遙主要講述了:唐雪見肖遙簡介:主角:唐雪見肖遙站在離婚大廳的門口,唐雪見想到了八年前和肖遙領證結婚的日子。
    也是這樣的下雪天,很冷,但心卻是熱的。
    不像此時,四肢冰涼,寒氣入骨。
    納蘭小說網提供唐雪見肖遙最新章節,唐雪見肖遙全文免費閱讀,唐雪見肖遙無彈窗廣告清爽在線閱讀體驗!

    爽文 已完結 253.7萬字
  4. 英雄無敵大宗師

    英雄無敵大宗師

    被噩夢折磨幾近要挂的徐直決定遵循夢境提示,他眼前豁然打開了一個新世界,不僅不吐血,還身強了,體壯了,邁步上樓都不喘息了。更牛的是,夢境世界中某些技能和東西居然可以帶入到現實世界,這下,發啦啦啦。即便是一只弱雞的叢林妖精,那又有什麽要緊呢,徐直笑眯眯的手一劃,給隊友頭頂套上一層綠光……(參考元素英雄無敵4,英雄

    爽文 連載中 509.1萬字
  5. 三國重生馬孟起

    三國重生馬孟起

    醒掌天下權,醉卧美人膝,五千年風華煙雨,是非成敗轉頭空!

    爽文 已完結 1443.1萬字
  6. 都市陰陽師

    都市陰陽師

    【免費新書】都市燈紅酒綠,但是妖魔食人。陰影之下,幾乎每日有人消失。正如當年震驚全國的僵屍事件以及貓老太太……然而人乃萬靈之長,妖魔食人,自然也有降妖佛魔者出世。全真、正一、高僧、世家、門派……白天,他們各司其職;夜晚,他們斬妖除魔!且看偶得陰陽師傳承的林凡如何駕馭飛劍,震懾三界!

    爽文 連載中 488.8萬字
  7. 小閣老

    小閣老

    站在你面前的是:
    大明王朝的守護者,萬歷皇帝的親密戰友,內閣首輔的好兒子,十六、十七世紀全球首富。
    控制吏部三十年的幕後黑手,宗藩制度的掘墓人,東林黨口中的嚴世藩第二,張居正高呼不可戰勝。
    海瑞的知己,徐渭的東家,利瑪窦的剃度人,徐光啓等六位狀元的授業恩師。
    大明詩壇遮羞布,七百餘種各學科書籍撰寫者,兩千七百餘項專利的發明人,現代大學與科學的奠基者。
    海外漢人的保護神,新航路的開辟者,大洋秩序的維持者,全球大型工程的承包商。
    禍亂歐洲的罪魁禍首,德川家康的義父,塞巴斯蒂安的拯救者,一心為民的小閣老。

    爽文 已完結 542.7萬字
  8. 陰陽鎮鬼師

    陰陽鎮鬼師

    新死描眉施黛,久亡畫皮雕骨。
    身邊的人未必是人,久聞的故事也未必只是故事。

    爽文 已完結 658.9萬字
  9. 都市之不死天尊

    都市之不死天尊

    在血海中崛起,從寂滅中複蘇,當雷霆劃破長空,葉軒從血海中走出……
    PS:本書主角冷酷無情,本書不聖母,不見女跪,這是一個血海大魔王回歸都市的故事,也許……本書有你想要東西

    爽文 已完結 454.8萬字
  10. 神武天帝

    神武天帝

    陸宇,神武天域最傳奇的聖魂天師,卻被妻子與兄弟聯手暗害,重生到數百年後的同名少年身上。
    重活一世,陸宇立志要手刃那對狗男女,以武逆天,重回天域,融煉萬法,稱尊天地!

    爽文 已完結 720.3萬字
  11. 光怪陸離偵探社

    光怪陸離偵探社

    一扇門在眼前展開。
    邪惡在茁壯生長,竊竊私語聲從門內後溢出。
    怨毒的複眼一閃而逝,想要沖出的存在被阻隔在內,蠱惑的低語耳畔回繞。
    黏糊糊的粉色腦子低聲嘟囔。
    披着黃衣鬥篷的人影安靜觀察。
    充滿腥氣的污泥般的墨綠色存在冷漠注視。
    一串奇妙的肥皂泡泡釋放出友善——無論如何,它們誠摯邀請陸離,參加這個瘋狂的派對。
    陸離邁步進入,步伐堅定不移。

    爽文 已完結 338.5萬字
  12. 都市之少年仙尊

    都市之少年仙尊

    九玄仙尊林亦在渡劫飛升之時,不幸遭遇傳說中龍的襲擊,殒命天門臺,從而回到了自己的少年時候,成為地球高二學生林亦,同時發現左手位置,被封印了一條龍。
    從此,林亦以一種絕強的姿态屹立于新的世界中,拳打惡霸老流氓,腳踢闊少敗家郎。
    于是,一場別開生面的強者崛起路,正式開啓。

    爽文 已完結 623.8萬字
  13. 太古吞天訣

    太古吞天訣

    人族主宰天海界九百萬年,前後誕生了九位仙人。
    而今,百萬年已過,第十位仙人遲遲不出,恰逢妖族皇者臨世,咄咄逼人,鬼族挑撥離間,居心叵測。
    一時間暗流湧動,大戰不可避免。
    仙界棄子古塵意外覺醒吞噬武魂,修太古吞天決,開啓了一條吞噬諸天的無敵之路。
    他是否能成為影響三族大戰的關鍵,成為第十位仙人。
    仙、神、帝、尊,四大境界。
    千般法術,萬般神通。
    這是一個波瀾壯闊,奇幻瑰麗的玄幻世界。
    天海界境界劃分:煉體,凝魂,萬化,真人,金丹,元嬰,化神,飛升……

    爽文 已完結 287.3萬字
  14. 重活之逍遙大明星

    重活之逍遙大明星

    2018年的胡毓重活了,回到了公元2004年的學生時代,他發現,他回到的是一個與地球有九成相似的平行空間。
    上一世,胡毓是一個潦倒小明星,這一世,熟知未來娛樂圈發展軌跡的他要成為逍遙大明星!
    新書《傳奇天王系統》正在連載,希望大家能夠動動小手指,點個收藏,莫殇拜謝!!!小說關鍵詞:重活之逍遙大明星無彈窗,重活之逍遙大明星,重活之逍遙大明星最新章節閱讀

    爽文 已完結 270.9萬字
  15. 都市超級醫仙

    都市超級醫仙

    本書又名《美女總裁的透視醫仙》。
    “醫生您好,總裁請您去做她的貼身醫師。”
    “不去,還有好多病人等着治療呢!”
    “我們老板長得可好看了!”
    “早說不就行啦!”

    爽文 已完結 742.8萬字
  16. 道

    踏入仙途,風雲險惡,
    幾度險死還生,幾度魂斷欲亡。
    一路前行伴腥風血雨,求仰不愧天,求俯不怍地。
    當有一日,迎風直入九霄,揮手撥雲霧,俯茫茫蒼生,以我之筆,建鼎立道。

    爽文 已完結 626.7萬字
  17. 大炎不良人

    大炎不良人

    曾經是天才少年許一凡死于極夜之時,卻意外的來到了一個新的世界,他起初只為茍活,然,樹欲靜而風不止,在歷史的洪流下又豈能獨善其身?修行、探案、抄書背詩、撩妹養魚、領兵打仗......唱徹良人淚未幹,功名馀事且加餐。

    爽文 已完結 629.6萬字
  18. 王者風暴

    王者風暴

    世界崩毀七百年,少年周烈接到一個來自七百年前的電話,使他從此踏上了追尋世界奧秘的道路。
    這裏是新的紀元,開拓者激發古老的血脈,踏着前人的腳步前行,他們相信自己終将升華。
    霸道的秦皇,睿智的漢武,無雙的白起,忠義的岳飛,祖沖之,徐霞客,李淳風,扁鵲,邵雍等等,這些古人在今人的信念中複蘇,與今人一起扶搖直上,激烈碰撞,交相輝映。

    爽文 已完結 601.7萬字
  19. 漠北戰龍

    漠北戰龍

    戰神執行任務回來,卻發現多了一個女兒,妻子竟然………

    爽文 已完結 310.1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