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福利房讨論
吃完飯唐蘭主動去洗碗, 黃愛國媳婦擦了擦廚房的竈臺,客廳裏開了電視, 在廚房也能聽見外面電視劇的聲音。
十四寸的電視算不上大, 但這是彩電, 看習慣黑白電視的安安很新奇:“舅姥爺,這個電視可真好,哥哥姐姐穿的衣服都是帶顏色的。”
收拾好後幾個人坐在客廳看電視, 黃愛國靠在藤椅上看報紙, 九叔指着電視說:“唐蘭你看,彩電!”
唐蘭平靜的應了一聲, 并沒有表現出驚訝來。
九叔念叨說:“大彩電啊, 你咋都不好奇。”
唐蘭心說, 以後電視會越來越薄, 越來越大,功能越來越完善,她一個現代人, 怎麽可能會好奇八十年代的小電視。
這棟樓入住的住戶不多, 還有很多空置房,不僅是這棟,隔着兩條街還有商品房,現在正在建造中, 預售連十套都沒賣出去。
商品房……唐蘭咂摸這三個字的含義,八十年代的中國,商品房剛剛興起的時代, 可能大多數人思想觀念還未轉變,再者也是囊中羞澀,能買得起的鳳毛麟角。
唐蘭問黃愛國:“買商品房的都是什麽人?”
黃愛國說道:“在你九叔這樣的人眼裏,買的都是傻子呗。”
九叔咳咳兩聲:“我這不是開玩笑嗎?你這房子雖然貴,但住着是真舒服,不過你也太浪費了,兩個人買三個卧室的房子。”
黃愛國默默想,當時買房他們兩口子也思慮過,結婚十多年一直沒生育,開始還跑各大醫院看病,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後來兩個人也不再抱希望,黃愛國總覺得,是自己沒及時照顧外甥女,這是上天對他的懲罰。
黃愛國兩口子後來也想開了,沒孩子就沒孩子,兩個人相扶到老也能過,以後有退休金,國家還給養老,沒啥可怕的,身邊親戚朋友勸他們領養一個、或者親戚的孩子過繼一個,他倆也沒同意。
當時買房,他們兩個人買一室一廳就足夠了,可黃愛國潛意識裏想,萬一找到英子呢,也不知道她過的好不好,家裏多兩個房間出來,以後找到英子,她如果願意住家裏,也有地方住。
黃愛國說道:“商品房現在買的主要是歸國華僑,在國外待的時間長了,對居住方面要求比較高,嗯……手裏的餘錢也多一點,還有就是在國內工作的外國友人,比如樓上的皮特,是澳大利亞人,來咱們這裏一年多了,本地的人買的少。”
商品房購買沒有什麽限制條件,商品房售價高,官方的價格是一百元一平米,唐蘭忍不倒吸一口涼氣,八十年代的一百塊啊,如果按照一百平算,萬元戶的頭銜全砸到商品房上了。
他們這裏不是大城市,聽說大城市的商品房更貴,不是普通人能買得起的。
唐蘭做生意掙到一些錢,收益加在一起,倒是買的起這房子,只是價格……實在讓人肉疼。
唐蘭忍不住好奇,黃愛國究竟是什麽身家,看起來就是普通的工薪階層,竟然住的起這麽貴的房子。
怪不得周圍冷冷清清的,入住的人這麽少,如此高的房價,誰承受的起?
不過唐蘭也要承認,這裏的環境确實好很多,樓下有專門巡視的大爺,陌生臉進來盤問幾句,這裏地上很幹淨,也沒有亂扔的垃圾,不像其他地方,臭烘烘的垃圾堆令人作嘔,花錢,也買了好的服務。
不過這座北方的城市,唐蘭沒打算購置房産,她是清楚後世房價噴井式爆發的,但漲幅最大的,還是北上廣而已。
唐蘭暗搓搓的做着美夢,她要把賺到的錢都拿去上海北京買房,過幾十年躺着收房租,有幾套房就成了人生贏家。
這麽想她又覺得有些羞愧,只想炒房不想如何打拼事業和鹹魚有什麽區別?
唐蘭自嘲:還是做房姐最幸福吧。
對于有錢人來說,什麽時代的房都不算貴,在人均工資五十元的八十年代,一百一平米的房子照樣有人問津。
唐蘭從黃家回來,有段時間一直在琢磨房子的問題,中午去食堂,楊春來神神秘秘的和唐蘭說:“唐蘭,我聽說下個月準備分明年的福利房了,這周交申請表。”
唐蘭扒拉一口飯:“和咱倆有啥關系?申請福利房的不都是小夫妻和要結婚的嗎?”
楊春來說道:“話是這麽說,但遞申請表也不要錢,我就遞了一份上去,要不你也遞遞?”
這個提議被唐蘭一口回絕:“我就算了。”
福利房福利房,這三個字是纏繞在所有職工心上的魔咒,費勁進到穩定的單位是為了什麽?不過是為了鐵飯碗,分房不花錢。
最近廠裏都在熱議福利房分配的事,一年就這麽一次機會,全服裝廠一次只分幾十套,狼多肉少,能分到的只是少數人而已。
現在的女同志,男方沒有房一般是不願意嫁人的,和公婆一起住的雖然也占很大比例,但小年輕更願意有自己獨立的空間。
單是這兩個月,廠裏結婚的新人就有十幾對,其中還有雙方都是職工的,通常這樣的會優先考慮。
福利房的分配除了廠委領導研究決定之外,各個部門也要讨論。比如說唐蘭他們業務部,往上申報的名額也是有限的,得內部先篩選議論。
怎麽篩選?自然是全部門讨論投票,選出最應該分房的人得到名額。
這激烈的競争,沒比高考簡單到哪去。
業務部絕對在周三下午抽出一個小時進行內部讨論,業務部申請福利房的一共有五個人,需要篩到一半報上去。
這一天大部分人都心神不寧,惦記着福利房的事,下午業務部的孫主管拍拍手,示意大家停下來,又把桌子往一起并了并,業務部臨時變成了會議室。
唐蘭往後坐了坐,聽老員工說,每次讨論會,都是一場腥風血雨。
在讨論會之前,就有等着分房的員工拉攏人,今天替你打開水,明天給你整理辦公桌,一個勁的獻殷勤,就希望大會上能替自己多說幾句好話。
也有幾個人拉攏唐蘭,得罪誰都不好,事不關己高高挂起,唐蘭索性裝起傻來,也不給對方回應。
以前不是沒先例,有同部門員工争房子争出仇的,一兩年互相不搭理。
唐蘭縮縮身子,讨論會就是一片沼澤地,她還是離的遠遠的,不然自己還得陷進去,惹得一身泥。
唐蘭是躲避的态度,但也有人沉醉在這種同事的追捧當中。
楊琴是新來的員工,平時都是她巴結別人的份,現在有人給她獻殷勤,這令她十分開心。
白建民是進廠多年的老員工,聽說十幾歲就來了服裝廠,雖然學歷不高,但憑借自己的本事也在業務部站住了腳,他家裏條件不好,去年二十五歲的時候結了婚,就等着這次分福利房,夫妻家從二十幾平的家裏搬出來,避免三代人一起生活的窘境。
陳元比楊琴早進廠兩年,半新不舊,她丈夫廠子申請住房更困難,所有的指望都寄托在陳元的身上。
曹紅花是去年廠裏的先進代表,人長得好看會打扮,很多男同志對她芳心暗許,不過人家早就有對象了,男同志也是廠裏的職工,這次兩個人一起申請,雙職工的概率更大。
趙向陽以前是車間的學徒工,後來成了正式工,三年前調到了業務部工作,預備明年結婚,他家裏條件在廠裏算好的,一家全吃商品糧,住房方面不算緊缺。
最後一個是在廠裏做了二十多年的老員工李華勇,大家都管他叫李叔,李叔今年快五十歲了,老一輩人不想給廠子添麻煩,可小兒子結婚了,一家七八口擠在一起,老娘晚上睡覺翻個身都難,覺悟再高,也得生活,這次厚着臉皮交了申請,就盼着申請到福利房,能搬出去住寬敞寬敞。
陳元、趙向陽和白建民對楊琴都很熱情,陳元還從家裏帶了白面包子給她吃,散發着熱氣的白菜餡包子,咬上一口口腔裏都是油的香氣。
這三個人都楊琴都挺好,她也不知道怎麽選,她表哥提醒她:“支持誰都得罪人,人家也不一定念着你的好處。”
楊琴可不這麽認為:“大家互相幫助,以後咱們也是要結婚分福利房的,部門裏支持自己的多了,分到房的機會也更大。”
楊琴家裏在給她找對象,也相過幾次親,雖然沒有合适的,但小年輕都是相親過來的,她也不急,一兩年總能結婚,最好對方也是服裝廠的員工,這樣都有鐵飯碗,分房機會更高。
讨論會前楊琴吃着包子去找唐蘭:“唐蘭,下午的讨論會你支持誰?”唐蘭盯着楊琴手裏的包子,本想勸兩句,畢竟吃人嘴短,拿人手短,可她想了想,還是沒吱聲,都是成年人了,做事有自己的分寸和态度。唐蘭回道:“根據實際情況來吧,誰更需要這套房,就支持誰。”楊琴心裏想,這種客套話誰信?肯定有人來巴結唐蘭,她做了決定不說而已,什麽需要不需要,福利房的分配,還不是領導的一句話?過了部門這關,還有廠委卡着呢,到時候選員工代表,還得再篩選一輪。
楊琴小聲和她說:“選誰都別選曹紅花。”唐蘭不解其意:“為啥不選她?”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