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買布
街面上的行人越來越少, 太陽落山後很快天就要黑了, 忙碌了一天的人都在往家裏趕。
大米……
唐蘭走到了附近的村子,這邊還在實行集體制,唐蘭找到一個大娘打聽了幾句, 領糧食要去房管所, 一個成年的勞動力一年的糧食定量是500斤稻谷,平均到一個月的話,大米有20斤左右。
唐蘭問:“聽說無錫大米好吃,我想買幾斤回去,不知道每家每戶有沒有結餘?”
大娘本來趕着回家做飯, 到了晚飯的時間,各家各戶都升起了炊煙,她在地裏的兒媳兒媳婦也該回來了, 聽到唐蘭問她說:“多少也能有一點,前些年可不行,農村還饑荒呢, 每個月還得餓肚子, 去年開始糧食産量高了, 大夥囫囵着能吃飽,村裏日子過得好的人家,興許能剩下大米。”
唐蘭心裏一動,她又說:“大娘,你看我來一趟也不容易,如果有人願意賣大米, 我用布票糧票啥的換,您能不能幫我問問?不管成或者不成,我給你二斤糧票。”
大娘停下腳步,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多少?我就動動嘴皮子,你就給我二斤糧票?”
“嗯,我絕對不騙人,先給您一斤。”
大娘臉上樂開了花,眼角的褶子擠成一團:“你這女同志,出手可真大方。”
唐蘭掏出一斤糧票塞到大娘手裏,她也不想着做飯了,一斤餅幹需要七兩糧票,有了這二斤糧票,能給孫子買上三斤餅幹解饞。
這個村子叫金牛村,大部門人靠着種地為生,大娘和她念叨,說村裏快要實行包産到戶了,也不知道能不能脫貧。
大娘帶着唐蘭去了幾個富裕戶,謊稱唐蘭是她娘家的親戚,家裏人想買點無錫大米吃。
無錫大米全國有名,這個理由也沒有人懷疑,村裏出去探親訪友,要是糧食寬裕,也會背上幾斤大米。
大娘問:“你要多少斤?”
“二十斤。”
“二十斤啊。”大娘皺皺眉頭:“那咱們得多走幾戶人家,能一下子拿出五斤大米的都不多。”
Advertisement
大娘帶着唐蘭串了三四戶,每家的存糧也不多,最多能換上兩三斤,走了一圈,也只是換了十斤。
大娘拍拍大腿:“你瞧我這記性,我咋忘了村裏的富裕戶了!”
大娘指的富裕戶是村裏的張家,張家蓋得是五大間磚瓦房,院子既寬敞又亮堂,唐蘭一路走過來,這家的房子是最氣派的。
張家糧窖裏糧食不少,換上十斤大米綽綽有餘,唐蘭遞上了全國布票、副食品票和糧票,又換了十斤糧食。
二十斤大米裝進了麻袋裏,唐蘭抗在身上,她動了動肩膀,不算重,她完全能背,一會兒等到了沒人的地方,她再把大米扔進紅包餘額裏。
大娘問張家的二兒子:“二虎子,你沒去絲綢廠嗎?”
叫二虎子的男人看起來二十三四歲,他說道:“我大哥在那盯着呢,最近訂單不行,瑕疵的貨又銷售不出去,資金出了問題,我牙都腫了好幾天了。”
“不用愁,你們家廠子一直紅紅火火的,指定沒事。”
唐蘭本來已經背上糧食打算走,聽到絲綢廠幾個字,她邁出門檻的腳又收了回來:“絲綢廠?”
大娘解釋說:“你不知道,二虎子家裏開了一個絲綢廠,可是咱們十裏八村的第一家,縣裏的領導都常來視察,還被……那叫啥?哦對,還被市裏點名表揚過。”
二虎子撓撓頭:“都是我爸他們的功勞,我們小輩就是跟着瞎忙活。”
唐蘭小心翼翼的問了一句:“我認識人能銷貨,絲綢你們賣嗎?”
“你能銷貨?”二虎子滿臉不可置信。
大娘小聲和唐蘭說:“這位女同志,換完大米咱們就走吧,你別吹牛皮了。”
“我沒吹牛皮,我真想買。”唐蘭也壓低了音量。
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買賣童叟無欺,因為是低價銷貨,絲綢的價格還不足百貨商場的五分之一。
絲綢廠的名字叫金牛絲綢廠,用的是村名。
金牛絲綢廠就開在了金牛村,廠址選的是離村裏較遠無人居住的空地,二虎子帶唐蘭過去看,大娘往後躲:“我還得回家做飯呢。”
唐蘭趁着別人不注意把一斤糧票塞給她:“麻煩大娘了,我自己去就行。”
張家三四個人一起陪着唐蘭去絲綢廠,唐蘭所有的錢都放在紅包餘額裏,剛才她借着上廁所的由頭,已經全部取了出來,也不知道這些錢能買多少絲綢。
大米暫時先放在了張家,等走之前再取。
絲綢廠規模不大,廠房的工人都是十裏八村的村民,二虎子把唐蘭介紹給爸媽和大哥認識,得知唐蘭的意圖,張爸疑惑的問:“你真買?這些布料都是瑕疵貨,有的染布不均,有的好幾處破了洞。”
“嗯,我打算買一些,問問每種絲綢的價格。”
絲綢的講究很多,真絲布料相對貴一些,這裏都是加工好的成品布料,張家有手藝,縣裏的政府也扶持他們家的工廠,畢竟本縣第一家民辦工廠,被提起也是政績。
天色越來越暗,唐蘭如果回招待所太晚其他人會擔心的,她重點選了花色,綢面帶花類圖案的比較多,顏色很豔麗,穿了多年沉悶顏色衣服的姑娘們,現在最願意買亮色服裝。
唐蘭把手裏的錢全花完,又往下壓了壓價格,買到了不少絲綢面料。
有瑕疵的布料客戶不願意買,想銷售出去比較難,倒貨的也望而卻步,人家倒手是想賺錢,萬一沒人買砸到手裏咋辦?
張家當家的是大虎子:“你是範大娘的親戚,我們也不能坑騙你,如果這次賣的好,下次再來。”
對于一個廠子來說,唐蘭這點錢只是小買賣,可買賣有小掙錢可沒有,說不準下次唐蘭九給他們介紹一筆大生意呢,唐蘭管張家要了發電報的地址,方便以後聯系。
張家的二虎子推着推車,車上放着布料和大米,一口氣把唐蘭送到了城裏,他囑咐說:“天黑了不太平,你早點回去,可別再外面逗留。”
唐蘭由衷的說:“多謝了,還幫我送過來。”
“應該的應該的。”
二虎子推着推車往家走,街上沒什麽人,唐蘭走到牆角,把布料和大米通通放進紅包的餘額。
回招待所的路上唐蘭很激動,無錫的絲綢價格實在太便宜了!
大概是歷史的原因,這一帶的絲綢業都很興盛,在産量很高的同時,價格也就降了下來,比如唐蘭白天去百貨商場,她注意到裏面的絲綢圍巾,質量要比她們市裏百貨商場的好,價格便宜四分之一。各地的物價各有不同,而這份差價,使得唐蘭欣喜不已。
這些絲綢雖然是殘次品,但殘的程度不高,唐蘭心裏已經有了計劃,或許在絲綢業繁盛的江南地區賣不上價格,但在北方,唐蘭很有信心。
唐蘭把這些絲綢拿回去賣,至少能賺到五六倍的成本,唐蘭雀躍的想跳起來,仿佛看見了萬元戶的稱號在向自己招手。
唐蘭回招待所已經很晚了,楊琴和呂大姐還沒睡,一屋的人來自天南海北,此刻正在熱鬧的聊天。
呂大姐不悅的問:“唐蘭哪,你咋才回來?我們幾個都怕你丢了。”
唐蘭自知理虧,連忙說:“在外面轉悠不小心就天黑了,我又找了找路,所以……對了,今天順利嗎?”
提到這個呂大姐滿臉歡愉:“我出來這麽多回,這次是最順利的,客戶之前是資金周轉不靈,這個月初手頭剛寬裕,把咱們廠子的賬給忘了,這不我們一去要,就讨回來了?”
唐蘭沒再多問,屋裏人員混雜,萬一透露出身上帶着巨款不安全,楊琴猜到了唐蘭的顧慮:“唐蘭你放心,我們去郵局彙了款,那麽多錢,可是不敢貼身帶着。”
唐蘭長舒一口氣,萬一中間出現什麽問題,他們幾個誰也賠償不起,這次一共讨回來了一千六百七十九塊二毛五,此行的任務完成了,呂大姐宣布明天回去。
楊琴遺憾的說:“這麽快啊?我還沒來得及逛呢。”
呂大姐說:“這個不怕,咱們下午的火車,上午出去逛。”
楊琴一下子坐起來:“太好了,我特地跟我堂哥換了全國的布票,想買兩身衣服,聽說無錫的焖肉面好吃,明天早上去吃面,咱們一起去?”
唐蘭說道:“吃面一起去吧,不過百貨商場我就不逛了,沒什麽可買的。”
第二天一大早,四個人去了天成巷的一家面館,門外排隊等着吃頭湯面,早晨很冷,有人搓手跺腳來驅寒。
焖肉面一碗九毛五搭五兩糧票,素澆頭最便宜三分錢,葷澆頭最便宜六分錢,自己随意搭配。四個人圍着桌子,吃上一碗熱騰騰的面條,裏面的大肉很實在,吃上一塊唇齒留香,楊琴滿足的說:“可真好吃。”
呂大姐忍不住說:“這也就是偶爾吃一回,要是天天吃,日子還咋過?沒幾天就吃窮了。”
楊琴吸溜了一口面湯:“我們一人吃飽全家不餓,多吃幾次也不怕。”
吃完飯唐蘭回了招待所,昨天奔走了一天,早晨起的太早,她打算回去補補覺,楊琴表兄妹還有呂大姐挎着包去了百貨大樓。
唐蘭是被她們的說話聲吵醒的,楊琴喊她:“唐蘭,快點醒醒,咱們要去坐火車了。”
回程沒買到坐票,唐蘭在車廂裏站了一路,轟轟隆隆的火車滿載着乘客,奔向了遠方。
作者有話要說: 遲遲來的第二更~~
我沒去過無錫,五月去蘇州玩,發現蘇式湯面好好吃,每天都吃也沒吃夠……餓了23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