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決定賣雞蛋
祝琴芳倒吸口涼氣,一毛錢不到的雞蛋,被她這麽一加工,竟然賣五毛錢!真心黑啊!
還有那個看上去兩口就能吞掉的油炸鹌鹑,竟然要一塊錢!
傻子才會買呢,一個鹌鹑的錢可以買一斤多肉呢。
可是還就是有這樣的傻子,而且還不少,這女人都招呼不過來了。
女人的茶葉蛋不知是用什麽燒的,她每次打開鍋蓋的時候,就有一股說不清的香味飄過來,祝紅玉聞着眼饞了。
本來按以前的規矩,賣完東西後,大人會買幾個包子或者油條豆漿給她們吃,可今天因為要陪祝琴芳過來送雞蛋,這個程序就被改變了,起大早陪大人出來的目的,可就是奔着吃東西來的,這會兒祝紅玉肚子已經餓得咕咕叫,早就憋不住了。
“媽,我們也買一個吃吃。”祝紅玉輕聲對她媽說。
“你傻啊,你沒聽到她一個雞蛋賣五毛錢嗎?”盧淑華聞着茶葉蛋的香味也受不了,就拉着女兒走,“我們去市場上吃豬油面、油條、豆漿去。”
祝紅玉不情願,被她媽拉着,還一邊回頭:“就吃一個嘗嘗呗。”
去市場上吃一碗豬油面才兩毛錢,四分錢可以吃一根油條,淡豆漿只要三分錢,加了糖的才五分錢,加了鹽的四分錢,盧淑華怎麽舍得讓她花五毛錢吃茶葉蛋呢,有這個吃茶葉蛋的錢,吃油條豆漿,兩人可以管飽,連帶給家人的油條的錢都有了。
朱美英見祝琴芳已經拿到了雞蛋錢,現在看她們兩個已經離開,就也拉着祝琴芳回去。
“你等等。”祝琴芳說完,就去找那個時髦女人。
“阿姨,你家常年要雞蛋嗎?”祝琴芳問。
“當然。”時髦女人很忙,回答得也很簡短。
“你一天要多少?我可以天天給你送過來。”祝琴芳說。
“看情況,你先一天送一百個來,要新鮮,個頭最好大一點。”女人一邊說一邊忙。
祝琴芳知道她沒工夫,就簡短地回答一句:“那就這樣說定了。”
找到盧淑華的時候,母女兩正在喝豆漿吃油條呢。
盧淑華還在教訓她,不會算計,不懂過日子。
祝紅玉沒吃到茶葉蛋,吃着油條還是不高興。
祝琴芳坐過去,對她說:“我剛才偷偷往她的鍋裏看了幾眼,我看到了茴香八角,還有點生姜和辣椒,回家我們可以自己燒了試試。我們要是自己會燒了,不就省錢了嗎?吃她一個茶葉蛋,我們自己做,可以吃五個呢。”
“真的?姐姐,你真的會?”祝紅玉現在就是對茶葉蛋上瘾了,一聽能自己燒,開心極了。
“我也不确定,估計還要加點茶葉在裏面,不然怎麽能叫茶葉蛋呢?”祝琴芳說。
普通人家,一般也不喝茶,但是還是會備着一點的,用來招待客人用。
“那回到家,你就試試。”祝紅玉臉上這才又恢複了笑容。
回到家,四個人才把口袋裏的錢全部掏出來,仔細數着。
“紅玉,還有錢呢?”盧淑華怎麽數都覺得不對。
“哪還有了?全在這裏,你自己算算,七分錢一個雞蛋,這不正好嗎?”祝紅玉把祝琴芳拉過來幫算賬。
“你全部賣的七分錢一個?”盧淑華不相信地看着女兒,“難怪你賣得比琴芳快,原來你這麽笨。”
祝紅玉不服:“大媽說不能低于七分錢,我哪裏錯了?再說要是賣不出去,還不是只能自己吃了。”
“哪裏賣不出去了?琴芳還不都賣完了?她剩下的那些小雞蛋還賣了一毛錢一個呢,我家雞蛋這麽大,賣一毛二一個都可以。”盧淑華氣死了,自己的這女兒怎麽就不如琴芳這撿來的孩子呢?
祝琴芳這次出去,也算是開了眼界,沒想到一個雞蛋到了公園門口,竟然能賣出這麽高的價。
看來還是必須多出去走走,一直窩在村裏,都不知道外面還有那麽多掙錢的門道。
難怪織一件毛衣手工費可以拿到二十五塊錢,還以為外國人傻,好騙呢,其實是自己沒見識。
賣雞蛋事小,祝琴芳之所以想繼續跟白玉蘭做雞蛋生意,就是想看看還有哪些發財的機會。
很小的時候,祝琴芳就一直生活在垈上人同情的目光中,那時候只知道聽話就不會被送走,就使勁地看大人眼色行事,小心翼翼的,整天活在不安中。
可終究還是再次被送了出去。
不過,祝琴芳還是感謝再次被送了出去,要不然怎麽能做爸媽的孩子呢?
到了祝林根家,祝琴芳的春天才算是真正到來了。
祝林根能幹,張澤秀善良,兩人把祝琴芳當個寶似的,穿的吃的一點也不虧待她,而且比垈上人家的小孩都好。
從那時一直到現在,祝琴芳覺得自己過的都是公主般的日子,現在到了自己報答她們的時候了。
而且祝琴芳心裏也一直在暗暗較勁,不只是要報答爸媽,還想要努力,讓那些曾經嫌棄自己,把自己送出來的人,後悔她們的決定,希望将來有一天,自己的成長能讓她們刮目相看。
接下來,祝琴芳檢驗、發貨的效率更高了,祝林根做的那幾個木板還是幫了大忙的。還有就是村裏的這些婦女織衣服也更加熟練了,遇到不懂的地方,相互指導,也不必祝琴芳事事躬親了。
祝琴芳想努力賺錢,這次一定要讓爸爸把腿治好了再出院,今天賣了一百多個蛋,手裏又多了十幾塊錢,原來身邊還有十五元,現在口袋又滿了些。
祝琴芳對生活又增添了一些信心,把錢拿出來交給她媽媽,張澤秀直擺手:“你比我會管錢,還是放你那兒。”
朱美英知道祝琴芳與白玉蘭訂購了長期送雞蛋的約定,一回到家,就去雞窩裏數雞蛋,也通知盧淑華,把每天生的雞蛋集中給祝琴芳,讓她去賣。
自從分田到戶後,吃飯就不成了問題,每家都有餘糧了,春天的時候,家家差不多都買了四五十只雞仔,一般總會夭折幾只,喂得好的,也要死了四五只雞,差一點的到最後只能留下三十幾只,當然不會管理的話,一只小雞都活不下來也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