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相見
李風鸾在嘲笑過後還是會覺得有那麽一絲心傷的,不禁再一次想到了自己的父親,自己也難過了起來。
不過那邊哭過了李雲之後,二叔李申,面如冠玉,身姿挺拔,身量亦如二三十歲的時候一樣,不過在那張十分俊秀的臉上添了幾分成熟,瞧見李風鸾的時候,沖她招招手。
“過來。”
李風鸾原主的記憶之中對這個二叔的印象太少了,已經模糊的想不起他的樣子來,不過走到跟前,這份血濃于水的親情還是會吸引着她,叫她沒有一絲拘謹,她笑笑,叫道,“二叔。”
“呵呵,我想象過你無數次的樣子,恩,不愧是李家的人,哈哈哈……好了,我們先找個地方說話,趁着天黑前你們還要回去才算安全。”
“好!”
幾個人去了周搖事先安排好的一處山坳中的山洞,裏面陰暗的很,點了幾只火把才能照亮幾個人的臉。
嗚翰樂叫人守在外面,李雲和周搖也出去巡邏了,這裏就只有他們三人。
李風鸾将最近的事情說了一遍,李申聽後有些擔憂的蹙眉說,“這中毒很多年前聽說過,你父親那個時候已經入獄,想必是沒有接觸過,不過不想,現在還是遇到了,如果真如猜測一般,怕是他現在兇多吉少啊!”
李風鸾默默點頭,心中唯一的希望終于破滅了,不過現在還沒有找到,一切的都只是猜測,她還是說,“二叔,或許我父親他就在山中被困,不過,不管如何,您都不能放棄我爹。”
李申拍拍她的肩頭,安危道,“我知道,可這件事還不能定奪,一切要等我過去才知曉。你改有個心理準備,為了李家也好,為了他自己也好,關鍵時刻我絕對不會手軟,你要做好十足的心理準備。”
李風鸾知道,一旦發現自己的父親變成了野獸再也變不回來的情況下,只能将父親斬殺,這個結果是最壞的打算。
她點點頭,沒有再說話。
那邊一直沒有吭聲的嗚翰樂突然說,“或許還有希望。”
李風鸾沒有接話,知道嗚翰樂是為了安慰自己才如此說,不過不管結果如此,她都會接受,畢竟已經努力過。
李申又說了一些過去之後的打算,想了一會兒就找了個借口将李風鸾支走了。
李風鸾一直心有不暢,沒有注意到嗚翰樂和李申之間的那些眼神,走出去後才覺得有些不對,不過回頭瞧着已經将山洞堵住的影衛,不得不走開了。
山洞之內,李申先是嘆了口氣,而後才說,“王爺的決策我們李家實在是不敢接受啊,這樣做勢必會影響了王爺的一生。王爺已經在外面漂泊這麽多年,現在好不容易回來,為何還要離開……”
嗚翰樂毫不在意的搖頭說,“我一直沒有打算要回來,至于為何會序選擇在現在只是因為李将軍,不過更多的還是查清楚當年我出事的事情到底有多少人插手,李前輩應該知曉,當年的那一樁慘案冤獄造成了多大的重創,導致現在父皇一心只相信朝中的奸臣卻不相信任何一個敢于與外敵交手的忠臣,這樣的做法下去,中原遲早會落在蠻夷人的手上。”
李申點點頭,不禁開始慢慢的開始給他分析了現在的形式,說道,“王爺說的極是,可王爺可能想到,您回來只是帶回從前的忠良而不顧這裏的百姓,那麽王爺的心是否能安?要知道,國家現在已經是一片腐敗,倒是收受賄賂,賣賣官臣,不管在地都會有殘害百姓的官員,如此長期下去,中原就被人瓜分了,而不是只落在蠻夷人的手上。王爺您與漠北王的關系小民不敢妄自論斷,但是那畢竟是漠北人,與咱們中原從前敵對了整整幾倍年之久,難道王爺就沒想過,就算您帶着兵馬投奔,到頭來也還是一個外人嗎?”
嗚翰樂的心頭一跳,不禁想到了漠北王那張憨笑的臉來。
李申頓了頓又道,“自古以來,沒有哪個人肯無私的接受一個敵國的人出現在自己的身邊,尤其是王爺這樣強大的對手整日盤踞在他的跟前,他豈能不會擔心?換做是王爺,王爺能夠接受漠北王帶着全部的精銳投奔您嗎?小民知道王爺的心中藏匿着一絲義氣和當年的救命之恩,可親兄弟尚且還要刀劍相向,更被說是一個外戚的漠北王了。”
嗚翰樂的眉頭緊緊的擰在一起,今日聽到的真番話是他從未想過的,更加的不知道自己當年一心執意要做的事情到頭來會有這樣的沉重的負擔和責任以及巨大的後果。
不是他不相信漠北王的人品,而是事實難料,誰能說漠北王有朝一日就不會清新了讒言,轉頭對他動手呢?更何況,帶着那麽多人離開中原,手下人就不會有怨言嗎?他的本意只是想帶着忠良離開現在的奸臣和昏庸的皇帝,可卻忘記了這個地大物博并且物種豐富的土地就是他們的家啊。
嗚翰樂深深的吸了一口氣,低下頭去,開始算計着自己這個已經計劃了多年的事情是否真的可行。
李申瞧着嗚翰樂為難的樣子,知道有些話說多了就會變了味道了,點到為止之後他忙拱手就要告辭,說道,“我今夜之後每隔三日會将書信交代王爺的影衛手上,我們保持着六日之內兩次往來,既不會暴露彼此也不會失去聯系,不過我耽誤不得,只有一個月的時間在這裏周旋,時間緊迫,我想我們現在就要動身了。”
嗚翰樂愣了一下,點點頭,“好,我叫人跟上,李将軍要保重。”
李将軍?
李申自從李家出事之後再沒有做過将軍,這個稱呼還真是有些生疏了,不過還是點點頭,笑着說,“王爺或者可以叫我二叔,哈哈哈……”
嗚翰樂也跟着呵呵的笑着,走出山洞的時候就看到遠處的山頭上站了很多的人,各個手中拿着火把,圍城了一圈。
李身滿意的點頭笑着,嘀咕了一聲,“沒想到時隔多年還能招來當年的兄弟實在是有愧啊!”
李雲跑上前與李申說了會兒話,帶着哭腔跑了回來。
幾個人看着人影漸漸的走遠,他們也開始啓程往回走。
到了軍帳的時候,天都快亮了。
回來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問朱東李風染是不是還在太子的軍帳中。
朱東揉着有些困意的雙眼連連點頭,說道,“是啊,将軍,兩個人在裏面動靜不小,啊啊,哎呦,将軍被打我啊,我說的是真話,兩個人有說有笑的好像很開心,不知道在做什麽呢。”
李風鸾嘆了口氣,将又要落下去的手收了回來,無奈的嘆息說,“由着她去吧,那一天造出小孩兒來了就好了,不知道回頭的蠢丫頭。”
夜裏的時候,抓來的幾個黑衣人全都招了。
據說嗚翰樂用了最殘忍的方式,用水灌,之後将水踩出來,然後還有抓腳心,不叫睡覺,聽到李風鸾這裏覺得嗚翰樂簡直就不是人,不過這樣也最有消息,因為任何人都忍受不住這樣的折磨。
在聽到招出來的話的時候,李風鸾覺得這群人這樣對待還是太輕了,應該剔骨抽筋才對。
旁邊的李雲一副義憤填膺的樣子說,“那群人真該死,做什麽不好做叛徒,還好我們發現的及時,可現在還差一個沒抓住,哎……”
嗚翰樂低頭沒說話,想到那群人的來歷,就知道一定是和太子理應外和了,要不然就算他們從小就是逃到蠻夷的中原人也不可能一到軍帳中就知道哪一個是嗚翰樂的軍帳,甚至在邊步天的看守之下飛快的防火引開他們偷盜了所有的東西。
想到此,嗚翰樂當即決定,書信一封回到京都,因為太子擱在這裏,實在太不安全了。并且,經過昨天與李申的交談,他已經改變了想法,中原之大,漠北之小,為何要抛棄家園離開中原投靠別人,自己何不建立起自己的王朝,就算天下人都在嘲笑說他篡權奪位,可他也不會再叫從前的那幢慘案發生。
奮筆疾書了一陣,嗚翰樂叫了八百裏加急,通過一些別樣的消息和渠道将他書信的內容很快的散播了出去。猶如箭一樣的又要迅速的在朝臣之間展開了,不出三日,就有人開始給皇帝遞交奏折,是嚴查太子如此烏合之事,是否還曾玷污了自己女兒在宮內的清白之身?
這件事很快發酵,迅速擴大,幾天之後,宮內宮外就有人說誰誰的妃子懷孕了,并且不是皇帝的種,是太子的種,更有人說,怎麽皇帝娶了妃子自己不照看還要留給兒子呢,這樣的又被倫理道德的方式可不是中原這個泱泱大國該出現的事情啊!
雖然都是背地裏在議論,可謠傳越來越邪乎,那自然傳到皇帝這裏的時候就不知道是什麽樣子,完全不入耳,說皇帝的幾個小公主也都是太子所生,說太子已經不知道禍害了多少妃嫔了,說皇帝早就不行了,更厲害的說太子與皇帝其實是兄弟之情。
總是各種謠傳開過結果,最後皇帝震怒,一道聖旨飛出,叫太子即刻回宮面聖。
聖旨實在七天之後就要打仗的前一日到了軍中大營的。
本來這一次出征出帥還是太子,可現在瞧着聖旨已經到了眼前,并且是因為這件事,還說要是不回去,直接罷免了太子的位子,太子不得不捏着鼻子開始灰溜溜的往回走了。
臨走前,卻對李風染這麽說,“你與我沒有任何關系,休要跟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