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財了(二更)
“這麽紅的大珊瑚可真沒見過啊!”孟岚琥兩輩子都沒見過紅得如此美麗又如此巨大的珊瑚,她轉頭對泰藹鑫說道:“咱們挑一些品相好, 或者造型獨特的帶回去, 最好的送給皇上, 其他的賣掉也能給陛下湊出不少銀子呢。”
于是衆人弄來工具, 就把岸邊這些比火焰還要赤紅的巨型珊瑚采挖了一些回去。
在島上轉了圈, 又補充了不少水果之後,大家就準備起航了。
然而當他們收起錨鏈,升起船帆緩緩離開時, 那幾只一直跟着他們的海狗突然一起“哦哦哦”地叫了起來, 然後噗通噗通就都跳進了海裏。
在熱情的海狗土著們的歡送下, 大家離開了火珊島(這是他們在新制的海圖上補充的一個新地名。)
随後魚女調整了航向,帶着船隊向膠州方向前行。
在路過高麗時,泰藹鑫把船上的布料和瓷器賣了個好價錢。一開始還是護衛隊中一位通曉高麗話的天門子弟幫着伯爺翻譯的,可兩三天後, 伯爺已經能用手勢和一些簡單的高麗話與當地人兇狠地談價錢了。
而孟岚琥這兩天發現, 高麗當地白銀與黃金的兌換比例很不錯,于是她又給伯爺出了個主意, 盡量多得把白銀都換成金子帶回去。
這一來, 就多耽誤了幾天時間,但也非常值得, 到最後附近幾個城鎮的黃金價格都被他們給擡了起來, 一行人才戀戀不舍地收手。
孟岚琥等人在換金子的時候,泰伯爺則在繼續發揮他的講價天賦,把市面上最好的高麗參和各色寶石給掃蕩了一遍。
嘉和三十二年九月, 出海已經三個月時間的泰伯爺船隊終于抵達了彤國的膠州。
而已經提前在此等候多時的兵部侍郎袁嵊連忙迎上前來,“你們可算到了,怎麽花了這麽長時間啊?”
原本出航前估算從金陵到膠州大約半個月時間,而考慮到泰藹鑫等人是繞外圈,要驗證海圖,所以定了兩個月時間。
因此當兩個月之後,袁嵊久等不到泰藹鑫的船隊時,心中焦慮可想而知。
“抱歉,之前路上遇到好東西耽誤了兩個月時間,走,帶你看看去。”出發前泰藹鑫就與陛下的幾位親信見過面,其中就有這袁侍郎,因此也不避他,帶着人就上船看了一圈。
下船時的袁嵊早不知道焦慮是啥玩意了,他咧嘴嘿嘿樂着,不住說道:“行啊,再拉兩趟,咱們別說打個黑石/國,就是什麽紅石、黃石、白石/國都不在話下!”
兵部尚書易中軍麾下可太多好戰份子了,如今就盼着泰藹鑫能帶回足夠的錢物,好支持他們出去痛快幹上一場。
“确實還要去幾趟,不然白放在那裏,我晚上實在睡不着,哈哈哈!”一想到那些如星輝般美麗的礦石,伯爺就覺得心裏關了二十五只野貓——百爪撓心!
将物品冊子和泰藹鑫親筆折子帶上後,醉空空連夜向京中奔去。
次日上午,陳鲲就收到了船隊平安歸來的好消息。再仔細看過折子與物品清單後,這位三十八歲的帝王樂得像個小孩子一般拍手大笑起來。
原來泰藹鑫這一次光白銀每艘船就運回來六百石,一共約一千二百萬兩白銀,雖然是粗銀,可打個對折也有六百萬兩了。而且船隊在高麗還換了十萬兩黃金,以及價值百萬兩白銀的高麗參和寶石。至于那些珍貴無比的血珊瑚,陳鲲決定用最次的一批從那些富得流油的家夥手中再淘換些糧饷出來。
當看到泰伯爺折子上關于繼續派人運銀子的請示,陳鲲咧嘴一笑,這三個月他也沒閑着,找之前的那批造船匠人又改裝了二十艘海船,如今可不就派上用場了嗎?
當泰伯爺等人随後趕回京中,向皇上禀報了更詳細的情況後,又偷摸着給各家都報了個平安信。
接着又帶上兵部侍郎袁嵊、戶部侍郎浦陶朱以及禮部中頗有語言天賦的徐恕謙(也就是徐永芝的大哥)再次出發了。
這次他們要兵分三路,先要返回雙島,把戶部侍郎浦陶朱和禮部官員徐恕謙介紹給雙島北村村長(老村長嚴肅臉:我是仙稻王,不是什麽破村長!),然後就可以把銀礦這攤子事情交給浦陶朱來總管了。
接着他們要帶着兵部侍郎袁嵊熟悉從膠州到金陵的海路,以後一旦向北方開戰,這條海路能迅速地把南方的兵士運到北方邊關。就算南方兵一時半會适應不了北方,不能出戰,那守守關卡總還是能做到的。
等到了金陵,還要派人領新造好的船去雙島幫忙運銀子,而泰藹鑫等人還要繼續朝南行使,把海圖的下半部分再走一遍。
任務不輕,因此大家都崩緊了弦,一點時間也不敢浪費。遇到人手吃緊的突發情況,就連孟岚琥、徐永芝這樣的貴夫人都會挽起袖子上前幫忙。
就在這樣一種很有些類似軍隊模式的航行過程中,這些原本階層分明的高官、護衛與水手間,竟漸漸融合了起來。尤其是經歷過兩次非常危險的暴風雨考驗後,臨危不懼還頻頻出手救人泰祥斓也漸漸有了些女将軍的威信與氣質了。
當他們看到了海圖上标注的灣島時,都開心地歡呼了起來。
殘本中對灣島評價很不錯,不但氣候适宜、語言易懂,當地人還非常熱情好客。是一個補充物資,購買特産的好地方。
十月的灣島還有點悶熱,泰藹鑫的船隊到達沒多久就有當地人迎了出來。
比較有趣的是當地的方言非常接近彤朝福建某地的發音,這讓雙方交流起來就容易多了。
得知泰藹鑫等人是來自遠方的商隊時,灣島當地人就熱情地把他們帶到了自己的部族之中。
這天晚上,為了歡迎這些新來的朋友,灣島最大的部族舉辦了盛大的晚宴。
說是晚宴,實際上就是篝火晚會。
然而,簡陋的食物卻并不能阻擋人們的熱情。優美動聽的歌聲伴着旋轉跳躍的舞步,年輕健康的少男少女們,在篝火的映襯下顯得格外美麗。
泰藹鑫等人正看得起勁,就見場中旋轉的少女輕快地跳到了孟岚重的面前。
然而,還沒等少女開口,如今已頗見過些世面的某人連忙摟過自家娘子,急呼呼地說道:“我娘子,我老婆,我的心上人。”衆人一片哄笑。
少女吐了吐舌頭,做了個鬼臉又旋轉着朝另一個方向舞去。
可當她停下時,泰藹鑫一行人都忍不住又笑了起來。原來竟是小五泰祥斓得了佳人的青眼……
連說帶比劃的送走了滿臉遺憾的少女後,大家還忍不住偶爾笑上兩聲。
這時,一個身材格外健壯的男子同那個離開的少女交談了幾句後,詫異地望了過來。
他直直地盯着泰祥斓許久,又把船隊中其餘女子都掃了一遍後,轉回頭繼續盯着泰祥斓還舔了舔舌頭。
當他下定決心準備走過來時,小五忽然起身抄起一把鋼刀在當地人鼓點的伴奏中,“刷刷刷”舞了起來。
當她舞完坐下來時,不少人才注意到,那烤架上剛烤好的整羊竟然只剩下骨架了。
再低頭看泰藹鑫等人面前的盤中,都整整齊齊地疊放着一摞烤羊肉片。
于是,喝彩聲暴然而起,而之前還打算過來的健壯男子,則非常自然的一歪腳,轉頭朝別處去了……
這段還沒來得及展開的感情,就在小五的刀光劍影中煙消雲散了。
船隊在儲了淡水,購買了果蔬後,繼續向南行駛。
三天後他們抵達了莢島。
因為三座緊挨的主島組成了一個豆莢的模樣,殘本中就把這裏命名為莢島。
莢島上有兩種特産是殘本上提到過的,其一是各種各樣的水果幹,這些經過晾曬脫水處理的果幹不但味美易保存,而且非常便宜。另一種特産則是島上獨有的一種水果樹——皮恰,它的樹葉經過處理後能抽出制作布料的透明絲線來。用這種材料織出的布料呈半透明狀,而且極其清涼舒适,非常适宜在氣候炎熱的莢島上穿着。
孟岚琥對果幹尚還能保持淡定,可當她見到皮恰布料時就有點要瘋的感覺了……
買買買,要要要!
好在大家都意識到這種布料的好處,于是就開始想法子盡量多的購買。
雖然這兩種特産因為産量都不錯,價格上都算不上貴。然而以前莢島上就這麽多人,從沒有像泰藹鑫船隊這樣大規模收購的,因此島上三大村落裏的存貨很快就賣光了。
這也多虧了泰藹鑫他們的貨物裏有莢島人非常喜歡的瓷枕和竹席,這也是殘本中寫到的南方好多地方因為天氣炎熱,對各種納涼用品非常喜愛,而這其中以竹制品和瓷制品最受歡迎。
換光了布料後,船隊還買了些皮恰樹的種子,想試試看能不能在彤國也種起來。
然而,令大家沒想到的是,買種子時竟然發生了件不愉快的事情。
因為島上野生的皮恰樹很多,基本上已經能滿足莢島人自己的需要了,所以他們并沒收集種子的習慣。多數都是吃皮恰果時順帶留了一點下來。
泰藹鑫在第一個村子只換到了十斤左右的種子,可到了第二個村子卻被告知有三百多斤皮恰種子。
就在雙方手腳并用談好了價後,孟岚琥注意到有一些村民的表情不太對勁。
作者有話要說: 孟岚琥:半透明的涼爽布料!哇哈哈哈哈!夏天在家穿就太美了。
泰藹鑫:半透明……确實美!
——————
今天的醬油君是:
袁嵊(軒轅狗剩):兵部侍郎,陛下親信。祖籍嵊山,本家貧苦但自幼就特別聰慧,全族合力供養念書習武,先生為他起名袁嵊,望其永遠不忘嵊山族人之恩,為家族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