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諾敏
送走三爺和十爺後, 靜儀才得出空來安慰諾敏。
諾敏雖紅了眼眶, 卻沒有流淚,而是把眼淚生生逼回去了。
靜儀引着她去绾春軒裏頭,叫碧霄伺候諾敏洗臉, 自己則坐在一旁安慰道:“你阿瑪不過是喝多了,又好面子。他不是成心的,你也別太往心裏去。”
諾敏已經洗完了臉,正在用巾子擦幹,聽得靜儀這話立馬胡亂地擦了一把臉,反駁道:“他總是這樣,在家是這樣, 出來也是這樣。不管家裏頭出了什麽事情, 但凡跟我和額娘沾邊的, 我們都是首當其沖莫名倒黴的那個。”
靜儀笑笑,真難得,諾敏因為氣憤的緣故,說話語速變快,到後來都有些咬字不清,卻把“首當其沖”給用對了, 看來她的漢文師傅功不可沒。
十阿哥是衆位阿哥當中,唯一有蒙古福晉的一個,諾敏便是先十福晉博爾濟吉特氏唯一的女兒。
也正因為有了這個蒙古福晉,他才能夠在一衆皇子當中脫穎而出,于四十八年躍過衆位兄長, 受封敦郡王。這也是康熙對他的另一種補償。
十爺對這門婚事也是敢怒不敢言,直郡王的福晉是尚書科爾坤之女,太子妃是都統、伯石文炳之女,三哥的福晉是都統、勇勤公朋春之女,四哥的福晉是步軍統領費揚古之女……八哥的福晉雖然是孤女,父親還是被康熙發落的,但額娘好歹還姓的是愛新覺羅,外祖父安親王岳樂,八哥娶了這個媳婦沒少撈到實惠,就連十三、十四的福晉也都是名門高官之後。
就他十爺,出身能力都不比旁人差(他自己覺着),卻娶了一個最不可心的蒙古福晉。
端看其他幾個兄弟的情況就知道,他們跟福晉雖說不是多麽的情深意濃,但好歹能做到相敬如賓。幾個福晉日常能夠幫着爺們兒出門交際,在家相夫教子也是一把好手。
可他的福晉呢?兩人單在語言交流上就很有些障礙,生活習慣也是大相徑庭。
十福晉在諸位妯娌間格格不入,也不愛與人交際,越發地孤僻起來。故而十爺府上很多請客之類的事情都是八爺夫婦幫着的,十爺也越發覺得自家福晉沒用起來。
雖說太後跟十福晉情況差不多,也是一水兒的蒙古習慣,在京城過了這麽些年也沒改過來。可人家那是太後,皇帝見了也要行禮的,十福晉還沒混成太後那個待遇,這輩子也不可能混成太後那待遇。
為什麽說遠嫁的撫蒙公主容易早逝,容易得不到幸福,十爺和十福晉不就有現成的例子?
遠嫁本身就是無奈之舉。就是在民間,父母也大都不願女兒嫁得離家太遠。
不是沒辦法了,又有誰願意背井離鄉呢?
諾敏的額娘博爾濟吉特氏去世之後,十爺又娶了繼福晉赫舍裏氏。
赫舍裏氏是佐領常海之女,雖然家世眼光都比不上哥哥們的嫡福晉,但十爺卻覺得這個新福晉比博爾濟吉特氏好上百倍。
赫舍裏氏雖然還未有誕下子嗣,然她跟十爺府上生養子嗣最多的側福晉郭絡羅氏關系頗佳,甚至達成了某種默契和共識,先福晉博爾濟吉特氏留下的一子一女處境越發艱難起來。
諾敏對靜儀訴說着自己的那些心事,偶有詞不達意的地方,靜儀也沒有糾正。
“阿瑪讨厭我,連我的名字都不喜歡。我真是不願托生在這個家裏的。”
靜儀這才後知後覺,諾敏的名字是蒙文,想來是先頭那個十嬸嬸取的,難怪十爺不喜。
宴會結束後,靜儀親自把諾敏送出門去。
臨到上車時候,諾敏突然止住了腳步,将手上那條用琥珀和綠松石穿成的手钏送給了靜儀。
“這兩種石頭是我們那裏的吉祥石。額娘說過,綠松石在傳說裏有定魂的功能,還能預防不少疾病。這是我額娘的嫁妝,是我身上最珍貴的東西,送給你。”
靜儀忙是擺手推辭道:“既然是你額娘的嫁妝?怎能随意給人,我不能要的。”
諾敏着急了:“你又不是随便的人,怎麽就能說我是随意給人呢?我不是随意的,是真心的,額娘留下的好東西很多,阿瑪一件沒沾手,都給了我,我今兒只帶了這一個能拿的出手的送你。你收下我的禮物,我們以後就是朋友了。”
看着諾敏遠去的車子,收獲了朋友和禮物的靜儀內心感慨——今天又是收獲滿滿的一天。
= =
靜儀的感慨一直持續到晚膳,绾春軒裏,靜儀對着李氏又将自己的感慨抒發了一番。
李氏也挺替諾敏可惜的。
“我記得,她和你是同一年的生人,只比你小三個月。小年紀就過成這幅樣子,十福晉在地下知道了,還不定怎麽心疼呢。”
可能因為今天發生的事情實在太多,這夜靜儀睡得并不十分安穩,早上起床眼睛都有些澀。
生物鐘如此,想不醒過來都不行。靜儀起床,穿好衣裳,打着哈欠問道:“額娘呢?傳早膳了麽?”
雲霄道:“李主子昨夜亥時去九州清晏了。”
靜儀發現雲霄的臉上有可疑的淡紅色,知道這妮子心裏在想什麽。
以前在府裏時候,四爺想跟誰過夜,是絕對不會召到前院書房去的,園子裏就另是一番光景了。
靜儀裹緊了身上的棉質睡衣,這大冷天的,阿瑪可真有興致啊。
陳嬷嬷見格格梳洗完畢,也湊上來問道:“李主子早膳怕是跟主子爺一塊兒用了,格格早膳想用點什麽?”
靜儀道:“要一份清炒胡蘿蔔,一籠胡蘿蔔餡兒的包子,粥裏也擱點胡蘿蔔片兒,其他的,嬷嬷看着上吧。”
眼睛澀,吃點胡蘿蔔。補充一下維生素A和花青素。
陳嬷嬷:……,敢情四格格這是突然變成了一只兔子。
陳嬷嬷道:“昨兒晚上,福晉那邊的春月姑娘來說,內務府新給廚房裏送來了幾籠子鹌鹑,囑咐我們,今兒記得給格格炸上一份兒鹌鹑嘗嘗鮮,格格早膳可要嘗一嘗?”
這炸鹌鹑好像是一道《紅樓夢》裏的名菜來着。
靜儀點頭道:“好,添上吧。”
自打跟了靜格格,索、陳兩個嬷嬷發現了“與天鬥,其樂無窮;與地鬥,其樂無窮;與格格鬥,一而衰,二而竭,沒有贏面”的道理。也就歇了要做靜儀主的心思,開始一心一意捧着靜儀。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就是這樣,一方強勢了,另一方就會弱勢下去,總要達到一個平衡。
兩位嬷嬷是宮裏出來的,又在內務府受過訓練,職業素養擺在哪裏,幹起活來倒是一把好手,比津兒幾個更要妥帖幾分。
就連先賢左丘明都曾經說過,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況且禦人的最高境界本就不是打壓和處置,而是收服。而今兩個嬷嬷俯首帖耳,靜儀也不計前嫌,收為己用。漸漸地把她們當做了自己人。
這個年代的嬷嬷,尤其是像舟舟身邊的那幾位,是真的有些煩人。她們最是喜歡仗着年紀大倚老賣老,管東管西,且大多數管束十分之沒必要,所謂“刁奴欺幼主”多半如此。要不賈寶玉怎麽會那麽讨厭乳母李嬷嬷,還總說那些嬷嬷們就是魚眼珠子?想來這裏面也有作者曹雪芹的一些真情實感吧。
靜儀覺着福晉真的不是個壞人,選的兩個嬷嬷起碼人品上問題不大,能處得來。再說十三福晉那裏,舟舟還是她親閨女呢,她給舟舟挑的嬷嬷就有些欠考慮。舟舟那麽個軟妹子,怎麽鬥得過那些刁鑽古怪的嬷嬷們?靜儀實在不希望舟舟最後變成不問累金鳳的懦小姐。
話說回來,人家嫡母都變着法兒打壓側室所出女兒,她家嫡母為了得到阿瑪認可,對她一直是照顧有加。
人家家裏姊妹為了争點資源打得頭破血流,可她連個姐妹都沒有。
人家庶母憋着勁兒擠兌非親生子女,她家鈕祜祿額娘和耿額娘待她特別好,就是看她們院子不順眼的武氏和郭氏,每次見到靜儀也是一臉慈愛。尤其當着四爺面的時候,比李氏看親閨女的眼神還要殷切。
人家非同胞長兄都是親情淡薄,要算計家産的,她家三個哥哥一個賽一個地疼她。更令人高興的是,經過上次一番鬧騰後,弘時最近也都學乖了,開始在功課上花心思了。
日子過得實在有些太順心了,靜儀無端生出幾分寂寞來。
作者有話要說: 曹雪芹的《紅樓夢》真的是一部清代生活百科全書啊啊啊,随便翻一翻就能學到好多東東,感謝先輩大神!
查十福晉的資料,意外看到關于滿蒙聯姻的一篇文,漲姿勢了,感興趣的妹子可以看一下~
百度搜【滿蒙聯姻,清代皇帝并不愛娶的那些蒙古後妃們】
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