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解決
弘時被禁足了, 四爺再不來了, 李氏徹底失寵了。
這是靜儀自打穿越後, 第一次這麽直面額娘的失寵,多少有些不适應。
歷史上的李氏和弘時結局并不好,從弘時的言行上來看, 最終有此結局并非毫無道理。
靜儀突然意識到了,這段時間是她是自己過得太舒坦了, 危機意識缺乏,忘記了初來乍到時對于李氏和弘時的擔心。而那些問題并不會随着她的忽視而消亡, 依然客觀地存在于現實。
李氏失寵後就默認自己失寵了, 什麽都不再做、不去争取,逆來順受。弘時又是個耳根子極軟的,那次在李家時候明明對李申不爽了,被李申圍着哄了幾句, 又應了他的要求,幹了蠢事。
四爺是未來的雍正帝, 他有他的原則, 也有他的疑慮。四爺登基後, 朝堂形勢波谲雲詭, 如果弘時再這麽犯蠢下去, 倒黴的絕對不止他自己, 外祖李家、額娘李氏還有胞妹靜儀通通都沒好日子過。
這是穿越這麽久以來,靜儀第一次如此認真地思考這些事情。靜儀甚至有些阿Q地想着,這也許可以謂之為成長, 是好事情。
出事以後,第一個安慰靜儀的人是鈕祜祿氏。
那日,鈕祜祿氏在花園踏春時候在涼亭撿到小靜儀一只。鈕祜祿氏看着靜儀皺得包子一般的小臉,慈母情懷瞬間爆發出來。
“四格格,你怎麽一個人坐在這裏?你的嬷嬷和丫頭們呢?”
靜儀在屋子裏面悶得厲害,出來透透氣,反正是在自家花園裏逛,靜儀就只帶了一個使喚丫頭雲霄出來。
靜儀最近尤其喜歡發呆,在涼亭坐下來發了會兒呆的功夫,外面太陽已經老高了。
雲霄知道靜儀的性子,必是不耐煩頂着大太陽回去,便自告奮勇去拿擋太陽的傘過來。
靜儀起身:“請鈕祜祿額娘安,雲霄回去替我取陽傘了。”
鈕祜祿氏示意靜儀坐下來:“你額娘這幾日可好?前幾日我去福晉那裏請安回來,想去你額娘那裏坐坐,誰知到了門前,聽谷雨說你額娘這幾日身子不大爽利,怕打擾到她就沒進去。”
李氏沒啥大事,就是心裏堵得厲害,着急上火,精神不大好。弘時一天禁足不解,她的心情就一天得不到舒緩,這個問題除了四爺,別人都幫不上忙。
靜儀道:“鈕祜祿額娘不必擔心,額娘一切尚好。”
鈕祜祿氏對着靜儀開導道:“看你這臉,都瘦了一圈了,想來近些日子沒怎麽好好吃飯吧?你三哥是你三哥,你是你,他做的事情又不幹你的事,你阿瑪不會遷怒于你,只是心裏不痛快,不大去你額娘那裏罷了。這事你想開了,就不要太難過了。誰能真正做到不偏不倚呢?聖人都做不到,何況是凡人。”
靜儀也知道是這個理兒。
其實四爺對她喜愛也好,冷淡也罷,都不是她最大的心事。她現在最擔心和惆悵的是弘時和李氏的未來。
鈕祜祿氏看靜儀有所動容,繼續開導道:“你額娘就你們兄妹兩個,弘時的情形又是現在這幅樣子。我是當額娘的,我知道,你額娘不用你去開解什麽,只要你每天快快樂樂、無憂無慮的,比你說什麽都叫你額娘高興。只有你好了,你額娘的身子才能好得起來呢。”
鈕祜祿氏這是跟她在說掏心窩子的話。
靜儀感激地笑笑:“多謝鈕祜祿額娘教我。”
鈕祜祿氏見靜儀終于露出了笑模樣,一種莫名的成就感湧上心頭,對着靜儀越發溫柔道:“你四哥哥今天散學,剛到家就說要去找你,兩刻鐘前就走了,怕是在你那裏撲了個空。走吧,別在這兒坐着吹風了,回去陪弘歷玩會兒罷。”
靜儀起身,對着鈕祜祿氏端正福了一下,算是對她的感謝:“那我先回去了。”
靜儀回到瓊華齋,見弘歷果然已經在那兒坐着了,一見靜儀回來便迎了上來:“小白和包包呢?”
弘歷一直覺得奶黃包有點繞口,便擅自改名作了“包包”。靜儀覺得這名字更是不妥,前後對着弘歷糾正過幾次,可弘歷愣是沒改過來。
靜儀郁悶了,包包大人可是一只象啊!完全不是同一個物種好嘛!
小白和包包被抱了進來,弘歷帶着兩只萌物對靜儀耍寶,不一會兒終于成功地把靜儀逗笑了。
弘歷每次過來都會給小白和包包帶個巨大的飯盒,今天飯盒裏面有牛仔骨和小羊排。
靜儀蹲下來給狗狗們喂飯,弘歷的聲音在上方響起:“三哥的事情我聽說了,很抱歉沒幫上你什麽。雖說如此,但凡你有什麽棘手的事情,還是要早早告訴我。只要你開口,不管我幫不幫得上,都願意為了你去試一試。”
靜儀低着頭,一顆淚珠從下颌落下,滴在奶黃包的餐盤上。
靜儀聽到自己輕聲抽鼻子的聲音,很感激弘歷選了這樣一個時刻說這些事情,不必讓他正面她的眼淚。
弘歷心疼地看着小妹妹:“你瘦了,要好好照顧自己。別太擔心了,咱們幾個兄妹當中,阿瑪最喜歡的就是你。”
“嗯,我會的。謝謝你。”
= =
靜儀一向不是嬌花般的性格,擔憂、思考、論證了小半個月時間後,終于放晴了心情。
偉大的人民領袖曾經說過,“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好在弘時年紀還小,錯誤雖然犯得不小,但好歹沒到了一棍子打死的程度,距離歷史上四爺發落弘時還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想想辦法糾正弘時的行事作風不是不能辦到的事。
鈕祜祿氏說得不錯,自打靜儀恢複了往日的活潑後,李氏的心情和身體都是肉眼可見地好了起來。
這日,靜儀陪着李氏翻花繩時候,複又想到一事:“自打三哥鬧出那件事情後,咱們都沒去外祖家看看情況,不如趁着今日無事去外祖家裏一趟?”
李氏猶豫道:“你阿瑪剛剛發了火,咱們就這麽堂而皇之地回去,會不會不好?”
靜儀堅持道:“但是阿瑪沒說不許去對不對?額娘也挂心家裏吧?”
重要的是先去給李韓他們緊緊弦,萬萬不可再作天作地了,否則四爺能一次結果了他們。
李氏到底還是心裏頭不踏實,次日去到福晉那裏請安時候,還是把想去李家的事情跟福晉報備了一下。
福晉不想擔這個責任,對着李氏蹙眉道:“這事我做不了主,妹妹還得去問爺。依着我說,萬歲去了塞上,爺在宮裏頭忙得連軸轉兒,咱們在家裏頭幫不上忙,也該不給他添亂才是。妹妹還是忍幾日罷,過幾個月再回娘家不遲。”
福晉都這麽說了,李氏只得作罷。
她原是沒想着去李家的,此時被靜儀提着起了意頭,總覺得心裏頭十分挂懷,想來想去,還是吩咐金垣去李家跑了一趟。
金垣是去替側福晉去給五爺府上瓜爾佳氏送香瓜,“順便”去得李家,從上午辰時便出門去了,直到午膳時候才回府中來。
李家的情況倒是比靜儀想得要好得多。
李申是必須要被送走的。
李唐外放福建,李文烨任徐州知府。李秦當機立斷,将李申送去了離京城十分遙遠的福建。而李韓因為沒有參與李申的行動,得以不用發配福建,被打包送到了徐州,由李文烨管教。
小舅母一把鼻涕一把淚地求金垣帶話給李氏,求李主子發發慈悲許李韓父子倆早些回來。
小舅母走了以後,大舅母帶着大姐姐來找金垣,把李韓父子兩個一頓痛批,請金垣帶話給李主子,千萬別讓李韓父子再回來了,否則遲早把這個家給拆了。
李家這一步走得還算不錯,在四爺發落之前先自己着手處置了“不孝子弟”,既給了府上一個交代,又表明了整個家族不屑于同李韓父子同流合污的良好态度,就是四爺有火也不好再對着李家發了。
李秦老實歸老實,智商還是在線的,是個人才。
李氏笑了笑,叫金垣下去歇着,心情又是放松了幾分。
這年正是福晉整壽,四爺的意思是好好辦一辦。
福晉近些日子過得很是不錯,之前示弱稱病,把年氏撅了。沒過多久,弘時闖禍,四爺又冷了李氏,福晉便順理成章地把管家大權收攏了回來。
李氏失寵,日日記挂着禁足的兒子;年氏忙着照顧體弱的小阿哥,自顧不暇。武氏幫着福晉管家了,就連操持福晉生日宴會的事情都交給了她,武氏一時風頭無兩。
這日,宋氏、鈕祜祿氏、耿氏和郭氏都聚在武氏屋子裏頭,商量如何操辦福晉生日宴會的事情。
弘時到底還在禁足沒出來,可若是弘時不在,府上就沒人招待其他皇子府上的阿哥們了,畢竟弘歷和弘晝年紀還小呢。
武氏想起往日時候李氏對她的冷淡,越發得意道:“畢竟三阿哥犯了大錯,爺親自下令禁足了,咱們總不好去左右爺的意志。依着我說,咱們府上素來跟十三爺府上親近,不如請弘昌阿哥來咱們府上幫忙招待一下,也省得爺為難了。”
鈕祜祿氏對于武氏這腔調不滿得很,什麽叫“畢竟三阿哥犯了大錯”?不管大家消息是打聽來的也好,跟四爺旁敲側擊得來的也罷,四爺可從來沒有向府中諸人正式宣告過弘時犯了什麽錯,怎麽武氏在這裏就給弘時給判罪了呢?
鈕祜祿氏道:“武姐姐擱這兒上蹿下跳的,知道的是福晉生辰,不知道的還以為你過生辰呢。三阿哥的事情只有爺跟福晉能做主,又不幹咱們的事情,咱們又有什麽資格去評判側福晉生得阿哥?”
說罷,鈕祜祿氏低頭喝了一口茶,借茶盞擋住臉,輕聲嘟囔:“年紀這麽大了還不知道穩重,這可怎麽是好?”
鈕祜祿氏一向有特殊的怼人技巧。耿氏強忍住笑,幫鈕祜祿氏打圓場道:“武姐姐可別問我們,我可不敢做府上阿哥們的主,到底還是請福晉和爺做主吧。”
武氏被鈕祜祿氏氣了個仰倒,卻一時想不出反駁的話來。
宋氏坐在那裏不參合任何讨論,依然一副心如死灰的模樣。郭氏後知後覺,原來在她沒怎麽出門的這段時間裏,府上已經有了幫派之分——武氏投靠了福晉,鈕祜祿氏和耿氏投靠了李側福晉。
郭氏決定,得空再去抱一下年側福晉的大腿。
四爺最終還是拍板定案,将弘時放了出來。
倒不是他心軟心疼兒子,弘時犯的這個錯誤,叫四爺說,關上他一年也不為過。只是眼看着到了福晉生辰,家裏頭擺桌請客。別人問起來,他都沒法兒說弘時為什麽不在。
四爺也知道府上衆人的心理,借着福晉的嘴對全府上下傳達出信號,弘時沒犯什麽錯誤,就是功課太差了,需要開小竈,所以專門找了人在家輔導功課。
大家心照不宣。
禁足解除那日,四爺帶着弘時到李氏這邊來。
靜儀意外地發現,弘時竟然丁點兒沒瘦,臉上甚至還圓潤了一些,可見禁足期間夥食不錯。就是太久沒見人了,剛出來有些茫然,也比較沉默,想來再過上幾天就能恢複正常。
靜儀第一次覺得,有時候沒心沒肺也未必是壞事。
靜儀看向四爺的目光中藏着隐隐的不安,笑容裏甚至帶了幾分讨好。
“好久沒見阿瑪了,靜兒想你呢。”
看着小女兒這般情狀作為,四爺心中歉疚十分,心疼得厲害。
他就是遷怒,也是該生氣李氏沒教育好弘時。可靜儀還這麽小,弘時不論做錯什麽,都不可能關靜儀的事。難道靜儀還能去管束比她大上将近十歲的哥哥不成?
以後不論出弘時再犯什麽錯誤,不管李氏再出什麽狀況,一定要把靜儀和兄長母親分開來看,不能再吓着小女兒了。
四爺如是想。
作者有話要說: 靜儀:弱小可憐又無助.jpg
四爺:我的錯我的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