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與郎同行
“謝泓!”巫蘅臉色潮紅地阻開他的手,怒叱道。
“卿卿這便惱了?”謝泓的手收回了袖中,只是另一臂仍将她托着腰肢壓向自己的胸膛,“不是有求于我麽?卿卿不怕觸怒了我?”
巫蘅咬咬牙。
他将她看做什麽?是那種趨炎附勢之人?
如果,如果他不是謝泓,她定砍了他這條手臂。只是,她放在心裏的白衣名士……
他對任何女人,都是如此輕薄的?
“謝郎,”她的手抵在他的胸腹處,要徹底地掙開這個人,謝泓這個病弱謝郎,自然抵不過巫蘅的手勁,被她隔了開去,巫蘅羞怒交攻,鳳眸一凜,“我不是你的卿卿。”
謝泓悠然地負手,那眼眸空靈而澄澈,宛如一溪雲繞的深水,他在等着巫蘅說,等她罵他,或者,再有什麽好玩的舉動。不可否認,心裏竟有種期待。
這個狡賴的女人,令桓瑾之上了心,又對他幾回愚弄,謝泓從未被人欺負至此,不出回氣,心裏怪不舒坦的。
“第二個請求,言衡不敢妄求了,告辭。”
她作勢真要走,只是——
一般的女人,在這個節骨眼上難道不該乘勢,對他百般央求的麽?從他十六歲起,這天底下要爬上他床榻的女人不計其數,難道他想錯了,巫蘅并不是欲擒故縱?
謝泓悵然地想,他是太擡舉她了。
“言小郎,”他突然改口,也不再當她做女郎,淡淡的從容的聲音一如往昔,翩翩谪仙的少年,無奈地搖了搖頭,巫蘅詫異地頓足回首,謝泓語帶歉然,“謝泓唐突,言小郎切勿見怪。此時改道回去,卻有些可惜,花期正好,不知以後——”
想到以後他們之間可能便是天長水遠再無交集,巫蘅心中的不舍又開始泛濫,她咬咬牙,舉步走了回來,“謝郎,不是要賞花麽?”
兩個人都仿佛忘了方才之事,謝泓也不再提起。
Advertisement
舉步過了曲折的木橋,迎面的霧色開阖之間露出抽絲挂影的嫣紅粉白,暮春時節這裏的桃花方才次第開放,也是建康奇景。緩步上岸,宛如走在雲境霧霭之中,而桃花之中傳林而過的白衣少年,佳姿秀逸,世無其二,不巧正是她心上的那位。
天底下已經沒有比這更幸福的事了。她這般想。
謝泓負着手,閑庭信步地走着,身後飄逸的白衣染着迤逦的水墨,成了一幅動靜鹹宜的山水古畫,花瓣争相簪入他的烏潤解散的發間,巫蘅後腳跟着,看得呆了呆,而前面的桃花林裏已經施施然走出無數人來。
單看這些人低調而華麗的衣着打扮,應是建康城中的貴族,峨冠博帶,廣袂招搖,有跣足而歌者,有抱琴而奏者,三五結群地分花拂柳而過。
“謝郎。”巫蘅忽地頓足。
謝泓微微莫名,他勾着薄唇而笑:“怎麽了?”
“這裏……”巫蘅猶豫着不知該如何問出口,但又不願讓他久等着自己,仍舊硬着頭皮與他對視,“不是你的地方?”
她說的這個“不是你的地方”,沒有旁的深意。
謝泓會意,搖頭失笑:“不是。”
轉眼,他又解釋道:“這建康城裏的貴人多了,我行事難免有所阻礙。譬如我今年尚未成年,約束太多,族中能分給我的財權,并不如外面的人想象之中的那麽多。”
原來如此,巫蘅略感失望地想,這樣她的第二個請求便更不能說了。
若使謝泓覺得難堪,她亦會跟着難受。
走過花林深處,那悠揚的琴曲便更加清晰可聞,不乏婉轉多情的建康名士,将琴聲奏得如怨如慕。巫蘅心想,他眼前這個少年,便是天下鼎鼎有名的琴曲大家,可惜……前世的謝泓自十七歲後便摔琴絕弦,此後一生再無名曲傳世。
不知道——
她想了想,心裏頭的念頭竟不留神地說了出來,“春光好景,謝郎無弦曲雅興?”
“你是說我牛嚼牡丹?”這小姑拐彎抹角地說他不懂欣賞美景,吝啬琴曲,謝泓不與她一個小姑計較,卻真真是無計可施,唯獨失笑。
“這位小郎,要聽謝泓一曲,可謂登天啊!”身後有人戲谑笑語,巫蘅怔怔地不知此地有謝泓熟人,登時尴尬得臉色微紅,正要行禮,那人卻一掌隔開她來,“禮多見怪,如小郎言,春光好景,得此相見,亦是美事一樁,快哉快哉。”
巫蘅才看清眼前之人,年約不惑,倜傥地留着胡須,雙目炯炯,頗有心寬體胖姿态。
随他前來的還有兩人,一個是青衫文士,眼神純淨雅然,身長提拔,如玉樹皎皎,一個與她一般,是位不及弱冠年華的少年,着了一身玄裳,瘦弱霜雪之姿,雖然臉色蒼白,但難掩俊秀。
“原來是陳公。”謝泓的唇浮出一朵微笑,他拱手作揖起來。
能讓謝泓如此相待的,必定不是凡人,巫蘅這個禮還是行了下去。她不知道,此刻遲上了些時候,便有種“夫唱婦随”的和諧之感,那臉色蒼白的少年便得了樂子似的笑了起來。
他這一笑,巫蘅臉色更紅。
謝泓不以為意,為巫蘅一一引薦,“這位是陳公,建康城裏有名的名士,昔年曾以十三言勝論家君,談鋒雖少而敏,時人謂一字如金。”
這般陳年舊事也能被謝泓翻出來說,看來自個兒在清談一道上贏過他父親之事,這個看似光風霁月的少年,都一一記着,如此記仇,當真不愧于王悠之口中那睚眦必較的謝十二。陳公無奈他何地拊掌失笑。
“這位,”巫蘅對陳公再度見禮之後,謝泓為她引薦那位青衫文士,“出自蘭陵蕭氏,與我同行,蕭十二郎。”
蘭陵蕭氏早在漢代便已地位不俗,晉以來雖有沒落之姿,但仍不失為天下頂尖的門閥。也是巫蘅難以企及的,她與青衫文士低頭見禮。
蕭十二郎低笑,“謝十二,何敢與你同行,”又對巫蘅道,“小郎喚我名姓蕭邑便是。”
巫蘅點頭,至于那位病弱少年,謝泓便幾句提過,并未言及其他,但巫蘅看得出,那位病弱的美少年是跟着蕭邑一道的,三兩句之間的功夫,他不知已經望了蕭邑多少眼,眼波絢爛,執迷而堅定。她哪裏還有不明白的。
但說來,謝泓今日為他引薦了兩位名士,于巫蘅而言是意外之喜。
謝泓不介意她寒門出身,将她領入他的名士圈,為他引薦他結交之人,對巫蘅而言,這已是不可求的了。
他不因為身份尊卑而看不起她,這個認知在她心裏宛如盛放了這萬朵壓枝而墜的桃花,鮮妍的,灼灼的。甚至有一絲滾燙。
陳公與謝泓多聊幾句,聽聞遠處有琴簫合奏之音,他便生了神往之意,“難得故友在此,謝郎,我這便告辭了。”
謝泓不敢拘留長者。
待陳公離去之後,蕭邑與巫蘅對視一番,愈看愈覺得眼前這小郎君容色嬌秀,宛若女子,想到謝泓的風流,不由笑道:“謝十二攜佳人以同游,難得難得,蕭某也委實不敢驚擾。”
他挽着少年的手離開許久,謝泓才低低一嘆,“他說我攜佳人同游,你并未反駁。”
他已站到了巫蘅身前,只隔了一拳之距,日光裏的白衣随風揮灑開無數落英,巫蘅臉頰微紅,小聲道:“我與蕭郎不熟,謝郎既不否認,我也不好多做解釋。”由她說來,愈發有此地無銀三百兩之嫌。
巫蘅在說完這句後,臉頰更加紅燙了起來。
她不敢擡頭,謝泓映着金色的日光,看到她紅梅綻雪的臉,和那一截嫩如細藕的脖頸,唇瓣淡淡地上揚了幾許,在她看不到的光影裏,伸手在頭頂摘了一根花枝,綴着三兩朵粉紅桃花,惋惜地說道:“今日天色似乎晚了,遺憾小郎只怕沒心思與謝泓同賞了。”
巫蘅正是一愣,她眼光發直地擡起頭來,鬓邊卻被他別上了桃花。
她現在是男人,頭上戴朵花成什麽模樣,巫蘅惱羞成怒地要将花枝扯落下來,謝泓握住了她的手,巫蘅怔怔地看着他,眼前的男人,眸清如玉,俊美的臉上浮着一抹流雲般的笑,他動了動唇,“別摘下了,就這麽。”
他說:“好看。”
蹭——巫蘅的臉紅了個徹底。
她終于知曉那群小姑為何對他如此癡迷。
“第二個要求,小郎可以說了。”
巫蘅想了想,終是嘆息道:“還是罷了,我再想別的法子。”
“我送你回去?”他沒有追問她突然反口之事,只是溫柔地建議。
“嗯。”巫蘅心裏起了恐懼的意思,并非害怕謝泓,而是害怕自己,怕自己一入相思便成劫,她沒辦法不對他動心,毫無辦法。
她沒有徒勞的去摘發間的桃花,那花不是別在發中,是別在她心裏。而她心知肚明。
“你要聽我奏琴麽?”
臨将他送上柳叟久候在曲逸樓外的馬車之時,他突然這麽問道。
巫蘅咬着唇點頭。
“若還有相見之時,”他的目光凝着她,聲音低下來,一如喃喃自語,“你不熏檀香,我便為你奏琴。”
“檀香?”巫蘅不解。
但又覺得似乎關心過了頭,她讷讷地收回目光,對謝泓做了別,便上了柳叟的馬車。
慢慢悠悠而去。
謝同走出來,自他身後小聲道:“郎君可要保持清醒,這個小姑比起建康那群猛似豺狼的小姑,只怕是換了個招用勁兒。”
“我有分寸。”謝泓皺了皺眉,一句駁回了謝同。
他心裏隐隐有種感覺,也許他從未失去。但願不是他自欺欺人。
作者有話要說: 謝泓:心癢癢的,她是我惦記的那個人嗎?
作者君:男主你別想了,你們身份有別,管她是不是。
巫蘅:作者親媽,我很乖吧,你看我就不想。
作者君:哎……好命苦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