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年輕的方永年聽到開門聲,眼鏡片後狹長的眼睛閃過了一絲困惑。
早上七點,臨近期末,項目組的其他人都在過着晝伏夜出的生活,這個點實驗室裏一般是沒有人的。
他今天早起,是因為今天周四——周四食堂裏有豆腐包子。
他慢吞吞的揉了一把自己将近四個月沒剪的亂蓬蓬的頭發,把紙盒子裏的豆腐包子推到電腦顯示屏後面,然後慢吞吞的轉身。
門口站着他的學長兼領導,項目負責人陸博遠。
陸博遠看到他松了一口氣,把手上那個印着卡通少女圖案的粉紅色書包放到他自己的位子上,然後從身後拉出一個穿着紅色棉襖的小女孩。
紅着眼眶吸着鼻子明顯剛剛哭過的小女孩。
“你在就太好了。”陸博遠很忙,忙着給小女孩擦眼淚擤鼻涕,忙着把書包裏塞得滿滿的東西一件件拿出來。
方永年又揉了一把頭發,慢吞吞的站起來。
“我丈母娘淩晨犯病了,誰都不認,就是要回老家。”陸博遠滿頭大汗,“也不知道她從哪裏弄來了幾百塊錢,一大早甩開看護打車去了長途汽車站,看護查了監控追過去的時候車子都已經開了。”
陸博遠的丈母娘患有阿爾茲海默症,中期,他們項目組的人都知道。
方永年這回不揉頭發了,他皺着眉,看了紅着眼睛還在抽泣的小女孩一眼。
小女孩認生,往陸博遠身後一縮,只給他看了半顆腦袋。
“我借了所裏的車回老家一趟,估計得在那邊住一宿。”陸博遠又把小女孩拉出來,“一心媽媽出差去了,這丫頭在放寒假家裏沒人管,你如果今天一天都在實驗室裏,就幫我照看一下,晚上把她安排在實驗室的休息室就行。”
方永年沒料到交給他的是那麽艱巨的任務,眉頭皺的更緊了。
“這丫頭挺省心的,你只要管她一日三餐就行。”陸博遠急着走,“吃飯的錢開□□,回頭我給你報銷。”
他本來擔心這個時間點實驗室裏沒人,還在頭痛應該拉誰作壯丁。
方永年雖然是項目組裏年紀最小的那個,平時話很少,最感興趣的東西只有研究和吃,但是勝在聰明,比其他那幾個單純的書呆子要好很多。
而且方永年永遠不會錯過飯點。
在一屋子連自己都照顧不好的書呆子裏面,方永年這個屬性實在太難能可貴。
簡直是獨一無二的保姆人選。
所以陸博遠走的雖然匆忙卻很放心,手忙腳亂的把女兒陸一心晚上睡覺的枕褥被□□好,再清點了下她的洗漱用品,就頭也不回的走了。
連介紹都忘了做。
年輕的男人和穿着紅棉襖的小女孩在一片忙亂中面面相觑,都在對方眼裏看到了尴尬。
那一年。
方永年二十四歲。
陸一心十歲。
***
十歲,是很尴尬的年齡,離天真浪漫的幼兒時期有點遠,所以不能完全把她當孩子看,但是把她當大人,又明顯太小了。
陸博遠是戀家的男人,空閑的時候很喜歡同實驗室裏這一幫單身漢炫耀自己的家人,所以方永年對陸一心并不算陌生。
十歲,小學四年級,最近剛進入叛逆期,和她外婆的關系很好。
方永年腦子裏迅速的過了一遍陸博遠平時炫耀的內容,忍下了再次揉亂自己那頭亂發的沖動,半蹲下和陸一心平視。
他個子高頭發亂,下蹲下來的時候畫面有些吓人。
陸一心抱着自己的粉紅書包往後退了一步。
方永年:“……”
看來他這個不知道從什麽地方看到的,對待小孩要盡量平視對方的方法,現實裏用起來是行不通的。
“……你有寒假作業麽?”理論上行不通,那就只能簡單粗暴了。
小小的陸一心吸了吸鼻涕,點了點頭。
方永年松了口氣。
“這是你爸爸的桌子。”他指着陸博遠的辦公桌,“你可以在這裏做作業。”
想了想又補充了一句:“有不懂的随時問我。”
陸一心抱着書包看着這個頭發亂蓬蓬快要遮住整張臉的叔叔說完之後就直起了腰,頭也不回的回到了他自己的座位上。
再也不看她一眼。
陸一心也松了口氣。
她外婆丢了。
從前年開始,她外婆就變得和以前不一樣了,有時候會不記得她是誰,有時候坐着說話說着說着,小便就突然拉出來了。
她外婆病了,發病的時候會像個孩子一樣哭鬧,平時也要吃很多很多的藥。
所以她沒有心情和陌生的大人打招呼,也不想要回答陌生人的問題。
陸一心把書包裏的作業本一本本的拿出來,擺放好之後偷偷的看了一眼方永年。
這個叔叔盯着電腦打字飛快,已經完全忘記了她的存在。
真好。
陸一心咬着筆杆子開始神游,小小的一張臉很嚴肅的端着。
外婆應該是想外公了。
她小大人一樣的嘆了口氣。
***
方永年對這個小女孩很滿意,就像陸博遠說的那樣,陸一心很好帶,坐在她爸爸的辦公椅上,安安靜靜的什麽麻煩都沒有。
實驗室恢複了安靜,方永年很快的理出了這周需要統計的報告,摘下眼鏡捏了捏眉心,眼角瞥到了他剛才塞到顯示器後面的紙盒子。
他的早飯。
食堂裏的豆腐包子,裏面有口感沙沙的鹹蛋黃,事先用菜油炒過,所以哪怕冷了,吃起來都不會腥。
他伸手把紙盒子拖過來,拿起一個塞進嘴裏。
包子還是熱的,鹹蛋黃裹着嫩豆腐,入口即化。
他心情很好的一邊吃一邊檢查數據,嘴裏滿是鮮甜的嫩豆腐,起身準備給自己泡一杯咖啡。
然後,停住。
那個被他徹底遺忘掉的小女孩此刻和他四目交接,他嘴裏塞着每周四早上一大早排隊才能買到的豆腐包子,而她嘴裏,只叼了一支筆,光禿禿的筆。
……
方永年二十四歲的人生裏,從來沒有過如此尴尬的時刻。
他用最小的幅度嚼了兩下,快速咽下嘴裏鮮美多汁的豆腐包子。
“你……”他清清嗓子,拿起桌上那個紙盒子,“要不要?”
陸一心無意識的嚼了一下嘴裏的筆。
今天一大早兵荒馬亂,她爸爸給她買了早飯,但是好像拉在地鐵上忘記拿下來了。
她是獨生女,今年才十歲。
物資豐沛年代的獨生女,從小到大只有挑食的記憶,從來沒有餓過肚子。
更沒有自己餓着肚子,大人卻在享受美食的記憶。
所以她有些懵,看到對方遞過來的紙盒子裏只剩下一個小小的包子的時候,變得更懵。
……
一個小包子是真的有點少。
尤其,方永年還聽到了陸一心咽口水的聲音。
“我去給你買早飯。”他終于有了做叔叔的自覺,穿外套的時候環顧了一眼空蕩蕩的實驗室,樓上還關着一堆實驗用動物,改口,“你跟我一起下樓,我帶你去吃早飯。”
陸一心還在看那顆小包子。
雪白的面皮,皺褶的地方浸潤着餡料的汁水。
她趁着方永年低頭扣外套的功夫飛快的拿起包子,一整個塞進嘴裏。
再次擡頭,又一次和這個長着亂蓬蓬頭發的叔叔四目交接。
“走吧。”方永年笑了。
這丫頭,一個包子下去,臉上表情才終于生動了起來,哭紅的眼睛滴溜溜的,再也沒有剛剛一臉嚴肅戒備的樣子。
能用吃搞定的孩子,都是好孩子。
***
食堂裏的豆腐包子已經賣完了,方永年給陸一心買了一碗豆漿兩根油條。
陸一心先在豆漿裏加了兩大勺白糖,然後把油條浸進豆漿裏,直到油條上沾滿了豆漿,才拿起來咬了一口。
和方永年一模一樣的吃法。
方永年又笑了,生平第一次有了喂養寵物後的滿足感。
剛炸好的油條金黃酥脆,熱氣騰騰的豆漿溫暖了陸一心從淩晨開始就亂七八糟的心,她眯了眯眼,終于覺得坐在對面的這位陌生的叔叔,是個可以嘗試接近的人——因為他每次給她的東西都很好吃,豆腐包子,還有油條豆漿。
“我外婆回家是因為想我外公了。”她咽下了嘴裏的豆漿,開口說的話沒頭沒腦的。
方永年正在回想早上理的那些數據報告有沒有遺漏的,聽到陸一心突然開口,反應遲鈍的慢吞吞的嗯了一聲。
“她不是老年癡呆,她只是想我外公了。”開過一次口,後面的話就變得簡單了。
方永年愣住。
小姑娘在辯駁。
十歲的孩子,已經能夠清楚的知道,癡呆是一個貶義詞,她在向一個陌生人解釋,自己的外婆淩晨出走的原因。
甜豆漿霧氣袅袅,小姑娘說完了兩句話,抿緊了嘴唇,黑白分明的大眼睛緊緊的盯着他。
她想要的,可能也不過只是他剛才心不在焉的一聲嗯而已。
“那不是癡呆。”他突然有了解釋的心思,“那是一種病,因為神經細胞損失導致的不可逆的、退行性腦疾病。”
陸一心呆呆的。
方永年下巴比了比豆漿,示意陸一心繼續吃。
陸一心很乖的喝了一口豆漿,咽下去之後又有了新問題:“那……吃了藥能好麽?”
那一段短短的解釋,她只聽懂了病這個字,比癡呆這詞舒服,聽起來好像更有希望。
方永年沉默了一瞬。
“目前沒有藥能治好這種病。”十歲,是一個已經可以和她說真話的年齡,十歲的孩子,應該要學會理解希望和現實的距離。
陸一心垂下眼簾,把油條在豆漿裏攪拌了半天,擡頭,有些不服氣有些氣憤:“我爸爸是研究藥的,他一定能救我外婆!”
方永年摘下眼鏡,手指在眼鏡框上來回。
“治這種病的藥總有一天可以研制成功。”他沒有正面回答陸一心的問題,因為他沒辦法向一個十歲的孩子解釋研究藥品的漫長周期和複雜過程。
陸一心卻笑了。
吸了吸鼻子,揉了揉還是有些紅腫的眼睛,用十歲的邏輯快速的下了結論:“所以我外婆也總有一天會好的。”
方永年不再說話。
陸一心卻像是得到了大人們的寶貴承諾,滿腹心事瞬間有了轉移的方向。
“你和我爸爸一樣,是研究藥的麽?”
“我可以叫你叔叔麽?”
“你叫什麽呀?”
“我以後可以經常來找你玩麽?”
“我還能再吃一根油條麽?”
……
那一年,是方永年和陸一心第一次見面。
那一年,是很多很多事情的開端。
那一年,是這個名叫方永年的年輕人,生命轉折的開始。
作者有話要說: 開新文了,比預計的晚了幾天
全新的故事,年齡差十四歲,雖然文案裏放了,但是我覺得還是要作話裏說下
會好看的!我覺得!
評論都有紅包包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