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人品比能力更重要(13)
的,這個“光榮”的任務又落到了白小米和許依麗頭上。
她二人開始拿着筆記本,一一進行約談和詢問,将相關人員的說詞照實記錄下來。白小米發現,陶強明顯在推卸責任,一會兒說記不清楚,一下子又說沒有下指令。但白小米查看自己調查的其他人員的筆錄,發現所有的證據都指向陶強,證明陶強确實在沒有跟連雲飛溝通的情況下,按照慣性思緒和慣有做法,給包裝組組長下達指令,導致了如今嚴重的後果。但白小米只能在心裏臆測這個結論,她是沒有權利,也不敢妄下結論的。她将幾天內調查到的情況,彙總成一疊資料,原封未動地彙報給林博文。
出乎所有人意料,陶強并沒受到處罰,也沒有任何風吹草動。只是,公司內作了個決定,對陶強和連雲飛進行分工,每人負責管理幾個班組,不再象從前那樣,每個人都可以掌管整個制造B部。大家都明白,陶強是老板一手提拔的,老板喜歡他,此次事件,既然林博文沒有發聲,王副總沒有發聲,其他人就更不敢胡言,最多在背後嘀咕幾句,此次事情,就這樣不了了之。
林博文自從第一次莫名其妙被老板邊緣化,從而離開華偉公司後,他現在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變。他的□□簽名早已改成:前車之鑒,後事之師。他開始随波逐流,能不出頭的時候,堅決不出頭。老板喜歡的人,他輕易不得罪。老板不喜歡的人,他也盡量做和事佬。至于公司大局都是小事,低調、保全自己、能不得罪人才是主要的。他變得謹言慎行,需要他作決定的時候,也盡量言簡意赅,在文件上簽最終意見,也往往只有寥寥幾字:
“按程序辦理。”
“按專題會決議辦理。”
等等,諸如此類。白小米有一個感覺,華偉的中高層管理者,越來越會當官,位置越坐越穩。
制造B部在連雲飛和陶強的聯合管理下,情形并未見好轉,很多時候,兩個人要麽都管事,要麽都不作為,各種異常情況在制造B部頻頻發生。
☆、讀書多的好處
老板剛開始創業時,比較喜歡提拔年輕人,對于自己喜愛的年輕人,不吝重用。在後來的工作過程中,他發現,他曾經提拔的部分年輕人,由于本身學歷有限,且大都不愛學習,只有工作經驗,實際操作能力尚可,理論基礎薄弱,對自身工作能力的提升和公司的發展有一定的局限性。慢慢的,他覺得這樣不行,“知識改變命運”,有文化有底蘊有專業能力的人,逐漸得到他的青睐,他開始重視高學歷人士。他曾從國內有名的與本行業專業有關的高等院校及同行企業中,引進了幾個年輕的部門負責人。據說是老板通過朋友介紹或是在出差對方公司的過程中結識,一番交談下來,感覺比較對胃口,最主要的是這些年輕人學歷比較高,一般都是碩士。華偉公司好幾個中層管理者,都是從最基層的員工,一步一步提上來的。本職專業工作經驗豐富,卻苦于學歷不高,專業能力上升空間有限。而一個公司要發展,無論是管理,還是技術研發,都得與時俱進,更新換代,高學歷,高智商的員工,在這方面無疑會占優勢。
不得不說,老板的思路是沒有問題的,但是,他用人的時候,往往只看得到對方個別的優勢或是長處,而作為一個管理者,對各方面綜合能力的要求很高,不僅僅只看個別突出的方面。老板相中的幾個人,在別的公司,都只是普通職員,或是普通技術人員,而他們一旦到了華偉,便被任命為部門負責人。或許,在老板的心目中,學歷高的人,學習能力、領悟能力等各方面能力都比學歷不如他們的人強些吧。
這幾個高學歷的年輕人,被老板放在了頗為重要的研發、技術、質量部門。這幾個關鍵部門的工作,直接對一線制造部門的生産操作、技術要領、質量好壞起着主導作用,影響着整個公司的穩定與發展,可見,老板對高學歷人才的重視程度。
光陰荏苒,高學歷人才在重要崗位上,似乎也并沒有起到什麽突出的作用,他們所負責的部門,依然是管理混亂、技術能力原地踏步。老板并沒有意識到,這些高學歷人才,其實就是在學校裏學到了一些理論,混了個較高的學歷,他們在別的公司還在實踐摸索中,并沒有完全掌握行業內重要技術資源,所以他們在別的公司只能是普通職員。來到華偉後,直接把他們放到重要的領導崗位上,華偉公司又是一個明争暗鬥,環境比較複雜的企業,這些高學歷者,是從一個普通職員一下子升到位高權重者,經濟待遇也上升了不止一個檔次,為了自保,為了保全自己的職位和即得利益,他們的精力大多放在了怎麽“做人”上面,根本沒有空閑去鑽研技術、改良質量。再者,華偉公司的技術資源,往往掌握在比這些高學歷管理者更早進入公司的那些低學歷者手上,他們本身的技術能力有限,發展空間不大,這幾年混亂的管理和不公平的現象,逼走了一些技術能力尚可、比較有幹勁肯鑽研的技術人才。沒有外來更先進技術等新鮮血液的注入,華偉公司的技術水平停留在原地。
白小米在每月例行稽查中,發現技術部門的人員流動較大,但工作交接不清楚,工作交接表殘缺不齊,重要公司資産交接不清,有一臺筆記本電腦随着前一任技術骨幹的離開,而不知去向。
白小米找到技術部門負責人向經理。向經理二十七八,碩士畢業後來華偉工作好幾年了。白小米将事情說給他聽,請他盡快将工作交接表完善,在部門內宣導,并查找那臺筆記本電腦的去向。向經理面無表情地點了點頭。
等幾天,白小米再追問此事時,向經理又是面無表情地點點頭,如此反複,時間過去了半個月,筆記本電腦的下落仍無任何反饋。白小米多次跑技術部門,跑得火大,于是跟林博文反映此事。林博文要白小米發聯絡函,将此事知會技術部,知會王副總,看領導怎麽批示。
白小米于是依言而行,她馬上寫了聯絡函,林博文簽字後,她拿給向經理簽。向經理并非糊塗人,這聯絡函一旦簽到了王文軒那裏,性質就不一樣了。他可以糊弄白小米,甚至可以忽悠林博文,但這種管理上的低級漏洞,一旦讓公司高層知道了,他吃不了,可得兜着走。這次,他不再一副冰冷的表情愛理不理,他對白小米微微笑道:
“這個事情,兩天之內給你結果。”
果不其然,第二天快下班時,向經理打電話給白小米,說找到了失蹤的筆記本電腦,請她去技術部門當面清點。白小米來到技術部,查看了那臺失蹤的筆記本電腦,技術部将工作交接表完善後,交到白小米手上。白小米心疼自己白白跑了那幾次,白白受了那幾次冷眼,不過,事情總算解決了,她無奈之餘,也算松了口氣。
忙完不知不覺過了下班時間,同事們都下班走了。白小米急急忙忙回辦公室收拾了一下,到公司門口去打下班卡。
王曉還在等着她,今晚幾個同學約好了,晚上一起聚一聚。
白小米上了王曉的車,王曉發動車子,兩人朝着和同學們約好的餐廳而去。
不一會兒,到了餐廳門口,王曉看了看時間,見超過了約定時間,忍不住問道:
“小米,說好了今天按時下班的,怎麽又搞這麽晚?”
白小米正心裏不爽着,黯然道:
“別提了,技術部的一臺電腦無緣無故不見了,跟他們說了好多次,都不理會。直到我發函件,準備将這件事情彙報給王副總,他們才趕緊行動起來。真搞不懂,這些人為什麽這麽被動,明明知道事情怎麽做是對的,怎麽做是錯的,但他們就是不按正确的途徑去處理,一個個都看人下菜,非逼着我把高管擡出來才行動,害我做了那麽多無用功,白白跑那麽多次,白費那麽多口舌。”
“技術部的向經理不是一向很得老板器重,處理事情很麻利的嗎?”
“那是處理那些老板和比他職位高的領導明眼看得到的事情的速度,對我們這些小人物要求他們處理的、而那些大領導又看不到的事情,他們的态度,可是截然不同的。往往非要我把大人物擡出來,他們才不得不行動。”
“我原以為,只是基層的那些領導愛拖拉,沒想到,學歷這麽高,職位這麽重要的領導,也會這樣。”
“學歷高不代表人品和能力就好,他們早已經在這個大環境中,被同化了,執行力差,行動力遲緩,待人處事因人而異,油滑虛僞的很。有時候,真搞不懂,老板一聽說人家碩士啊,博士什麽的學歷,馬上就拉進公司來委以重任。以前的好幾個老總,都號稱碩士畢業,老板歡歡喜喜把他們聘進來,結果一上班,屁都不懂,還偏要裝懂,把公司整得亂七八糟。如果只有高學歷,沒有管理能力,人品又不行,又有什麽用?”
王曉眼珠骨碌一轉,笑道:
“書讀得多的人,還是有優點的。舉個例子啊:當你看到天邊落日餘輝,一排大雁南飛,如果你讀書多,你腦海想到的是:落霞與孤鹜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而不是:卧槽,好多鳥!卧槽,這些鳥真肥!真好看,太他媽好看了!”
白小米瞬間被逗樂了,舒了一口氣,笑道:
“我倒不是對學歷高的有意見,我只是覺得老板這種唯學歷為大的做法,并不是太妥。當然,我學歷不高,我倒并不是給自己說話,我一直覺得,學歷重要,人品和能力也很重要。”
兩人說笑着走到了門口,夏天和吳浩迎了出來,笑着打了招呼:
“兩位大美女,說什麽呢,那麽開心。”
“我們?哦!我們正在讨論讀書多的好處。”王曉調皮地說道。
“說說看,都有哪些好處?我看我還要不要再去讀幾年?”吳浩擠擠眼。
“人醜就該多讀書,一看你就是塊讀書的料。”王曉打趣吳浩。
“我混社會,靠的可是才華。”
“人醜就該多讀書,但不要以為你讀書多就可以長得醜了。世界上多的是才貌雙全的人,正因為你要拼才華,所以你更不能放棄顏值啊!否則你有再多的才華,臉不好看,大家也并不想關心。”
幾個人閑聊了一會兒,慢慢人到齊了,大家落座,準備點餐。王曉用衆人不易察覺的目光,裝作不輕意地掃了一下全場,見沒有馬菲菲,心裏稍稍松了一口氣。
服務員拿着菜單,夏天和吳浩點了一堆菜,将菜單交給服務員,服務員手腳麻利溜兒收起菜單,客氣地問道:
“先生,你們還需要要點些什麽嗎?”
吳浩看了看年輕的服務員,眼珠一轉:
“嗯。那就先點個贊吧。”
服務員不禁莞爾,輕盈轉身,離去。
莎莎揶揄道:
“小耗子,你看你是在朋友圈點贊點昏頭了吧,看到漂亮妹紙就點贊。”
“莎莎,你成天在家帶孩子,你不懂。現在的社交禮儀是,如果一個人昨天請你吃了飯看了電影,那你今天就得給他點幾個贊。在網絡通信發達的現代,點贊是最得體的社交禮儀,既不用發聲,以免不小心說錯了話,出口傷人,又表達你對某人的關注度。所以,為什麽不點贊呢?”
“科技的發達,我們連逛商場都不願再花時間,更喜歡足不出戶的在網上下單。和朋友在朋友圈點贊,在微博上互相@,但要湊在一起,實在太難。”
“話說這點贊也不是萬能的,偶爾也會遇個尴尬事。”坐在吳浩旁邊的胖子說道,一副心有餘悸的樣子。
“此話怎講?”衆人饒有興趣,都把目光投向了他。
“一到國慶期間,朋友圈就被各種風景照、自拍照刷暴了。一個個在朋友圈裏,都過着上流社會的生活,不是曬個方向盤,就是露條項琏。到風景優美的地方游玩,吃的喝的就是讓人垂涎三尺的美食,陪在身邊的不是帥哥就是美女,自拍照一放出來,皮膚就跟用牆漆刷過了一遍,白晳嫩滑。咱們怎麽說也是在社會上混着,時不時在客戶那裏裝裝bility ,當然也得曬曬是不?”
胖子說到這兒,停了下來,拿起桌前的飲料喝了一口,見衆人的目光還望着他,等待下文,于是,繼續說道:
“國慶節第五天,朋友圈的攝影大賽已經進行到了如火如荼的階段。那天睡了一上午,直到肚子餓了,才不得不從床上爬起來,到樓下的小超市去買泡面。在超市附近偶遇一個朋友,只好裝着互相沒看見。”
“為什麽?”
“畢竟都是有朋友圈的人。那幾天,他應該在法國,而我,應該在美國……”
☆、夾縫中求生存
大家在一起吃飯,唱歌,聊天,不知不覺就到了夜裏12點多了,衆人意猶未盡,卻不得不道別回家。
白小米跟在王曉後面走着,冷不防一雙手把她拉住:
“小米,我正好順路,送你回家,好嗎?”
白小米疑惑地回頭,見拉她的是吳浩,吳浩對着她擠擠眼,又向着夏天的方向努努嘴,看着他努力擠眉弄眼的樣子,白小米明白了:他是想給夏天和王曉單獨相處的機會。白小米會意,立刻很懂事地點點頭,對王曉說道:
“今天太晚了,我們倆住的地兒又不順路,明天還要上班的,你早點回家休息,我就不麻煩你送了,我自己打車。”
“我送你一截,沒事,我自己開車,挺方便的。”
“真的不用,我們一個城南一個城北,大半夜的,讓你一個人繞來繞去幹嘛,又不是打不到車。”
于是,王曉不再堅持,叮囑白小米自己小心點。吳浩趕緊走到白小米身邊:
“小米,你一個女孩子,還是我送你安全些。”
白小米連連擺手:
“不用不用,真不用送,咱長得安全。”
白小米就是一托辭,她對自己的外貌還是有幾分自信的,她以為吳浩一定會恭維她說:你這麽漂亮,我可不放心。誰知吳浩這人實誠,太實在,他慢條斯理地說道:
“這不是晚上嗎?黑燈瞎火的……”
白小米心一涼,忍不住大叫一聲:
“我拿着手機,照着自己的臉走,還不成嗎?”
幾個同學都笑了起來,夏天笑着走到馬路邊,攔了一輛的士,把白小米送上了車。
同學們都陸續上車走了,只剩下夏天和王曉。夏天兩手一攤,笑道:
“我可沒開車來,今天只好麻煩你送我了。”
王曉微微一笑,兩人上了車,王曉開着車,沿着街道緩緩行駛。
“王曉,你畢業後,一直在A市吧,有沒有想過,去外面的世界看看?”
夏天坐在副駕駛位置上,微微側過身子,看着認真開車的王曉,微笑着問道。
“嗯,我一直在A市,有時候,也想出去看看,但始終下不了那個決心,在這個城市呆了許多年,已經習慣了這裏。”
“習慣是可以改變的,為什麽不嘗試改變一下?”
“沒想過。”
“你覺得你過得開心嗎?”
王曉不作聲,默默開着車,兩人沉默了一會兒,夏天開口了:
“我有一個堂妹,大學畢業後,到我公司去上班。她在我辦公室看到一張照片,然後認出了照片上的女孩,說曾在灑吧裏遇到過,在520那天,女孩獨自一人,很黯然,喝得酩酊大醉,還差點被壞人欺負。”
王曉內心一顫,忍不住放慢了車速。
“後來,我妹妹打電話叫來了女孩的好朋友,她口中的小米姐姐……”
“你不要說了。”王曉冷冷開口道。
夏天沒作聲了。
“你辦公室怎麽會有我的照片?”
“畢業時,我們倆的合影,我一直放在辦公室的。去過我辦公室的老同學,都知道。”
“為什麽放我的照片?”
“王曉,這些年,你還不清楚嗎?我已經過了三十而立之年了,之前确實談過兩個女朋友,但往往到了談婚論嫁的關鍵時刻,我就退縮了,我不确定,和一個自己不是特別喜歡,不是很愛的人,一起生活,是什麽樣子的,我不确定能堅持多久。在你沒結婚前,我是暫時不會脫單的。”
“我不值得你這樣耽誤。”
“沒什麽值不值得,只有我願不願意。”
和夏天道別後,王曉回到自己的家裏,随便洗漱後,便把自己重重摔在了床上,卻怎麽也睡不着。
第二天去上班,一到公司食堂,發現同事們議論紛紛,原來,倉庫又出事情了。
自從白小米調離倉庫後,倉庫經幾任主管易手,後來的主管,要麽是不懂倉庫管理,要麽是責任心不夠,不斷地出各種各樣的問題。曾有不少人半開玩笑半認真地說,還不如讓白小米去管理倉庫呢。
制造B部在連雲飛和陶強的管理下,各類問題頻頻發生,生産數據也很亂,經常犯一些低級錯誤。比如,生産的産品入庫後不開單據,或是開了單據不領實物,等等。財務部門每月核算成本時,也是發現一堆錯誤的數據,白小米在稽查的過程中屢次發現他們犯的低級錯誤,屢屢跟他們提及,要求他們改善。他們當着白小米的面,點頭微笑,态度很好地應承下來,一回到本部門,便什麽都忘了,一切問題照常發生。好幾次,白小米給他們的績效考核扣了好幾分,并把這些問題點反饋給大家共同的上級領導——林博文。林博文每次也是當着白小米的面,義正辭言地說,會教訓連雲飛和陶強,但白小米發現,林博文并沒有采取什麽獎懲類的措施,只是在開會的時候提醒他們,并沒有特別強調。連雲飛和陶強在彼此的抗衡中,早已成了老油條,見自己的上級領導并沒有特別強調,也沒有采取什麽懲罰措施,也便沒有放在心裏,認真進行改善。
眼看着每月的成本數據一片混亂,財務算出來的成本一忽兒高得離譜,一忽兒低得可憐,財務沒有辦法,過不了審查那一關,只能想辦法盡量調賬,讓數據看起來正常一些。
白小米有時候很糾結,制造部門和她同屬于林博文管理,制造部門經常發生一些低級錯誤和問題,她反映給了林博文,卻并沒有得到實質性的改善。用蕭子俊的話說:林博文早已不是以前那個認真負責、對待問題一抓到底的人了。自從他被賈老板無緣無故邊緣化,又機緣巧合再次踏進華偉的大門後,他就變了。他開始察言觀色,以領導的臉色行事,而不是以公正公平的操守來處理事情,對老板和領導,向來只報喜不報憂,不說問題點,只說好聽的,讓老板和領導開心就好。
白小米反映的問題石沉大海,或者說,林博文覺得她反映的問題根本不重要,不就是幾個破數據嗎?作為一個以制造型為主的企業,大家都認為,産量和質量數據才是重要的,其他的都是浮雲,至于成本?無所謂,差不多就行。
白小米覺得,自己在這個崗位上,負有稽核的職能,她不能像其他人那樣,對公司的問題睜只眼閉只眼,假裝什麽都不能看到,但是,她隸屬于林博文,是他的下屬,所以,不論林博文管不管事,她都必須向他彙報。這就是一個很矛盾的地方:公司既然設立了稽核部門,就是為了讓這個部門發現其他部門的問題,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從而解決問題。如果不能發現問題,或是發現了問題而不說出來,那還要這個稽核部門幹什麽?但白小米一直費解的就是:既然她們的工作主要是稽核制造部門的數據,那組織架構又為何要挂在制造部門下面,同屬一個領導管轄?就好比廉政公署,負責紀律監督、肅貪倡廉。它是獨立于政府的架構,直接向行政長官負責。這樣才能起到監督和制約的作用。而白小米等,稽查的是各部門的問題點,但公司裏,制造部門是最大、人數最多的部門,也是問題最多的部門,她發現的那些問題主要是制造部門的問題,卻又向制造部門的領導彙報,這不是自欺欺人嗎?試問,又有哪個領導願意成天把自己部門的問題往上面捅,這豈不是說明自己管理不力?問題反饋多了,自己的位置還保得住嗎?所以,對于白小米反映的問題,林博文經常是含糊其詞,不置可否。白小米覺得,長此以往,如果哪一天問題被公司高層發現了,追究下來,自己肯定第一個中招,因為,她就是負責這個工作的啊。發現問題為什麽不處理?自己處理不了,為什麽不彙報?你說你每次都跟林博文彙報了,只是從來得不到改善。那萬一林博文矢口否認,說不知情呢?這個你認為公司高層是相信林博文,還是相信她白小米?或者說,公司會選擇保誰?林博文和白小米的職位誰的更重要?
既不能得罪林博文,又不能不反映問題,白小米有些頭大。她想了想,還是決定以群發郵件的形式,把問題點知會給相關部門及相關領導。她把問題點一一列出來,彙總成表格,然後以郵件彙報的形式,一一發給各相關部門,抄送給林博文和王文軒。
她知道,那些大領導們都很忙,一般習慣了當面聽取工作彙報和審閱書面形式的彙報,對于郵件,很少有人會細看,有時候如果太忙,可能根本就不會看。但白小米沒有辦法,常規工作,她不能越級彙報,也不能不彙報,這種發郵件反映問題的形式,至少給她留了一個“曾經反映過問題”的證明,萬一公司追查起來,還有個證據拿得出來。她知道,她這樣做,林博文必定會反感,但白小米沒有做錯,這種反映問題的方式也是公司內的一種反饋信息的渠道,別的部門也經常這樣做,就算他對白小米心存不滿,卻也只能放在心裏,不能拿到面上來說。
漸漸地,白小米對她的工作感覺迷茫而消沉,沒有一絲工作的成就感。每個月就是千篇一律的,不斷發現重複的問題,老調重彈。像許依麗,早就已經開始混時度日了,什麽事情,做做表面工作,發現問題不說也不得罪人,反正林博文又不會說她們,也沒有任何人來檢查她們的工作,做與不做,結果都差不多,只要每月準時發工資就行。許依麗每天上班,有人找她,就配合一下,沒人找她,也沒什麽事情,就上上網,和朋友聊聊□□,聊聊微信,日子倒也過得舒服。白小米卻覺得,不管領導重不重視自己的工作,自己還是得認真對待,不然,每月拿着老板發的工資,內心會愧疚不安,心懷忐忑。
當初,白小米被調過來時,滿腔熱血,激情滿滿,想放開手腳,幹出點成績來,但随着時間的流逝,她漸漸明白了,光有一腔熱血是不夠的。沒有完善的管理機制,沒有正規的管理體系,一切都看老板的臉色行事,以公司高層管理者的意志為方向,這樣的管理,她再怎麽努力,都是沒有用的。
有時候,她就想,還不如去倉庫呢。雖然,在倉庫很辛苦,很累人也很受氣,但至少可以幹點實事啊!不象現在這樣,每天在辦公室混着,做一些無關痛癢的工作,沒有人重視,也沒有人把她的工作當回事。
有一次,王文軒找她談話,她無意中說了一句:
“王總,與其把我放在現在的位置,還不如去管倉庫呢,至少在倉庫,還可以幹一點實事,幹出點成績來。”
王文軒朝她看了一眼,不緊不慢地說道:
“不是我不想讓你去倉庫,也不是說你管不好。你怎麽就想不明白呢?”
白小米頓時不作聲了,她知道,很多人舉薦自己,鄧經理,王文軒,還有很多和倉庫打過交道的人,包括一線員工都說,倉庫如果繼續這麽亂下去,不如把白小米調下來,她管倉庫的時候,很少有問題發生。但是,最終,所有的舉薦、提議,到了老板那兒,不了了之。
☆、調崗事件
由于公司倉庫原有倉儲空間有限,公司便在附近另租了一間倉庫,倉庫有單獨的守門人,不是公司裏的人員,是房東老板的人,但倉庫大門的鑰匙,卻只有倉儲人員才有。
前幾天,公司接到電話舉報,說在某個廢品收購站,發現了華偉公司的很多産品,連标簽都沒來得及撕掉,公司趕緊派人去核對。一查看,果然是公司生産的産品,都是些還沒有處理的次品,這些價值幾十萬的次品,還在公司賬面上呆着,實物卻跑到廢品收購站去了。
公司馬上報警,內部組織專人調查。
沒幾下就查清楚了,原來,是公司的某個才離職的倉管員,把那些未處理的次品想辦法弄出去了,想賣點錢,撈點油水。
陪同調查的警察及相關人員很震驚,不禁對公司高層直言:
“貴公司放在自己倉庫裏面,賬面上寫得清清楚楚,每月財務人員和倉庫人員都會盤點清查的財物,都被弄到廢品收購站幾個月了,你們卻還不知情,貴公司的管理水平,可想而知。”
王文軒大為光火,召集全公司主管級以上的幹部,就此事展開,把衆人狠狠罵了一頓,要求大家提升管理能力,認真對待工作,并說要對相關責任人予以重罰,那個把公司財物弄出去的前倉管員,是一定要負刑事責任的,至于判幾年,就根據法律的規定來定了。財務人員也脫不了幹系,必定要受到公司內部處罰。財務人員每個月都到倉庫監督盤點,清查財産,財物被移走了幾個月,盤點的時候卻無異常,可想,財務人員在盤點過程中的馬虎與不負責任。
財務鄧經理來找白小米訴說,兩人聊了些倉庫的現狀,鄧經理感慨:
“白小米,還是你管倉庫的時候,財目清晰、數據準确,也不會出什麽問題。你之後換了好幾任倉庫主管,數據概念不強,管理不到位,頻頻出事情,不是發錯貨,就是做錯賬,這個倉庫,只有你才管得好,有機會,我一定跟老板說,讓你去管倉庫。你管倉庫,我們財務也做得輕松些,賬目也不會亂。”
沒幾天,王文軒找白小米談話,說想調她去管倉庫,問她願不願意。如果是別人問她,白小米不一定願意去倉庫,倉庫的賬目已經混亂不堪,亂賬、死賬一堆,她必須一個類別一個類別重新整理、建賬,那将是一項很浩大的工程,以她的個性,一旦去了倉庫,必定全力以赴,廢寝忘食,屆時,又顧不上照顧豆豆,自己也會累很多。但王文軒對她有知遇之恩,在工作上一直都很照顧她,私底下,也要王曉叫上她一起吃過幾次飯。如果是王文軒出面,讓她去管倉庫,她覺得自己根本無法拒絕這個委任 ,也不得不擔起這個責任。但她對王文軒提了兩點要求:一是自己要有用人權,對于不聽話、屢教不改的人,她希望能清理出自己的管轄範圍。二是組織架構要明确,不要一下子挂在這個主管的下面,一下子又挂在那個專員的下面,自己上面的領導一大堆,卻沒有一個說得上話的管事兒的人。對于她的要求,王文軒一一滿足。
老板和王文軒、鄧經理召開了一個小型會議,就倉庫的相關事務進行了讨論,王文軒和鄧經理大力推薦白小米去管理倉庫,鄧經理甚至說:
“我在財務多年,和倉庫打交道多年,以我的經驗來看,倉庫,只有白小米才管得好。”
賈老板卻沉默不語,要鄧經理先回辦公室。鄧經理一出老板辦公室,徑直來到白小米辦公室,笑着告訴她:
“白小米,你很快就要調到倉庫去了,恭喜你,合作愉快。”
于是,很多人都知道了,白小米即将調任倉庫。
然而,讓人大跌眼鏡的是,數日後,白小米并沒有去倉庫,取而代之的,是老板的小舅子。
白小米雖然有些失落,但畢竟管理倉庫是一件很累人的活兒,不去就不去吧,只是,她不明白,為什麽會這樣。王文軒把她叫到辦公室,讓她安心目前的工作,至于為什麽不調她去倉庫,卻沒有很明白的說清楚,白小米從他斷斷續續的言論中,得到的結論是:她曾經主動跟老板辭去了倉庫主管的重任,老板認為她是一個沒有擔當的人,不值得重用。而自從她辭去倉庫主管後,後來接連換了好幾任倉庫主管,把倉庫整得亂七八糟,老板一直為此事生氣,所以也不會再重用她。
老板小舅子金哲浩,大學畢業後在一家公司做了兩年業務員,混得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