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木清和衆将領在軍帳裏面色隆重的商量着作戰計劃,場面彌漫着難言的安靜,還有什麽好商議的,只有苦苦撐到鎮北軍來了,可他們能撐到嗎,這安王帶來了京城所有兵士,若是城破,一朝天子一朝臣,他們便都敗了。
木清心中又何嘗不知呢,他心神不寧的盯着作戰地圖,和一衆人沉默着,突然他漫無目的的眼神急速聚焦在地圖上的某一處,口中大喝一聲:“上邺郡守何在?”
衆人被他吓了一跳,上邺郡的郡守馬上反應過來是在叫他,于是連忙躬身向前:“上邺郡李功義,參見王爺”
木清的眼睛依舊盯着作戰地圖,不知在思索着什麽,衆人回神間,他擡起頭:“本王問你,這作戰圖可是屬實”
雖然不清楚這安王的意思,李功義還是據實以答道:“萬不敢有失”
木清嚴肅的盯着上邺郡守,鄭重的問到:“本王問你,這上邺郡與下邺郡之間所隔渭水河有多寬?深度又是多少?這圖上所畫可是木橋?周圍又是否有樹木?”
“回王爺,河寬足有十數米,然水深剛及腰,兩岸之間僅有一座木橋相連,周圍剛好有樹木掩映”
說罷,他像是知道了安王的意圖,李功義又補充道:“只可惜水太淺了,敵軍完全可以踏馬直接過河”
“傳令,禦林軍原地待命,無需再去支援下邺郡,下邺郡守将何在?”木清目光逡巡的問到。
“卑職周靖見過王爺”下邺郡郡守雙手抱拳,躬身答道。
木清看着面前的人:“如果今日援兵未到,你下邺郡撐不過明日是也不是?”
“禀王爺,卑職撐的過明日”周靖倔強的擡頭道,他是下邺城的郡守,管理下邺郡已足有八年,可這安王的意思,竟是不準備反抗就棄城嗎,他們拼死也會守過明日,給這些人看看下邺郡的男兒都是有血性的。
木清贊賞的看着面前一臉剛毅的男子,他相信這個人可以撐過明日,但也會身死城中,而他要這人活着,朝廷需要這樣的人:“本王今日就帶兩千輕騎随你回下邺郡,令城中百姓于明日申時前撤離,但人走,屋內必須燃起燈火,爾等将士不必死守,明日申時過後就棄城,一直逃到渡過渭水河也不要停,本王會負責殿後,以确保敵軍深入,直到本王吹響號角,爾等才可以返身”
“王爺……”周靖喃喃的道,他好像誤會安王了,可是現在他還是聽的糊裏糊塗的,只是直覺這安王應該是有別的計策,并非是他所想的棄城保命。
“留下的禦林軍與上邺郡兵士,要連夜把渭水河北岸至少五米河道挖到深度可以過肩,務必讓馬匹也要吃些苦頭才能渡河,而這條橋,在我軍将士過去大半的時候就毀掉,本王和剩下少部分的将士會涉水上岸”木清不予解釋,接着吩咐道,等他說完,這些人就明白了。
“王爺,您這樣做太冒險了,還是讓末将斷後吧”周靖聽此,忍不住提出異議。
Advertisement
“你覺得敵軍眼看着本王近在眼前會不追嗎,可若是換做你就不一定了,還有,上邺郡與禦林軍必須連夜做好這些,然後明日可暫時休整,養精蓄銳,只需要在明日酉時之前,于渭水河前埋伏好。那時候太陽也差不多落山了,敵軍難以察覺。切記,爾等務必要在敵軍上岸至少三成以上的人後,才能發起進攻,萬不可輕舉妄動,以免暴露蹤跡。”
木清吩咐好後就随周靖回了下邺郡,他能想起這個方法,還要歸功于自己中學時看過許多雜書,在看到地圖上那條流河時,他就隐隐記起孫武兵法中的行軍篇有記,如何運用地形與河流作戰,雖然具體的描述都不記得了,好在大概的輪廓還沒忘,所以一番思考下發現,或許可以借鑒。
等安王一行人離開後上邺郡後,李功義将今日之事都寫在了奏章上,以呈給當今聖上,之後才命将士依安王吩咐行事,這朝廷啊,又能經得起幾番動蕩,只希望他們的聖上不要再有婦人之仁了。
下邺郡,木清沿着石階,登上了城牆,城外的敵軍之首正是穆未,見到他出現,當下就喊話道:“皇兄,本王可是恭候多時了”
木清挑眉:“哦?本王除卻當今聖上已無兄弟,區區逆賊,也敢以王自稱,簡直是笑話”
“木清,本王稱你一聲皇兄,是念在你那賤人娘親的養育之恩,你不要執迷不悟了,當今聖上弑兄不仁,爾等還要助纣為虐到何時”穆未恨得牙癢癢的,他平生最恨別人質疑他的出身,憑什麽,他也是皇子龍孫,為什麽就什麽都得不到。
“本王早有耳聞,那個養你的宮女是你的生身母親,可憐她到死也沒有讓你知道真相,卻不想弄巧成拙,自己的兒子誤以為身份尊貴,竟然生了如此大逆不道的心思,至于德王和禮王兩位皇兄,大逆不道,其罪理應當誅,只是沒想到聖上仁慈放你們一條生路,可惜I你們不念聖恩,竟然受人蠱惑,再次揭竿而反”木清神色哀憫的看着穆未和他身後的一幹将士。
“休得胡言,待本王殺進皇城,看你還有什麽好說,衆将士,聽令”新一輪的攻城又開始了,而木清随之也離開了城樓。
四月四日,太陽漸漸西沉。
下邺郡的百姓都在家裏點燃了一盞燈,然後在官兵的組織下,有序的離開了家園,下命令的雖然那位是當今的安王爺,只是,如果城破了,他們的家園還能指望收複嗎,不過他們這些小百姓也只能這樣了。
好在朝廷還在意他們的生死,雖然說換個皇帝對他們來說影響并不大,可是有個關心百姓安危的皇帝總是好的,更何況當今聖上仁善,賦稅減了那麽多,又免了徭役,私心裏,他們也是希望坐在龍椅上的那位可以坐穩的。
申時,木清在敵軍的叫嚣下忍不住開門應戰,兩軍剛一對上,穆未就使詐,號令全軍傾穴而出,他倒要看看,這下邺郡守将到底是眼睜睜的看着安王戰死,還是開門迎敵,
而一直被他追趕着,在城門打開後就只顧追上所謂逃軍的木清,心裏總算松了一口氣,果然如他所料,穆未求勝心切,計成了。
酉時,禦林軍依計埋伏在渭水河北岸的樹林裏,天色漸暗,不遠處喊殺聲震天,他們按捺住恨不能馬上殺敵的沖動,注視着下邺郡的将士們一路潰敗,在大半人都渡過木橋後,下邺郡守周靖看着還在對岸的安王,狠了狠心,火燒橋梁。
而被阻在後面的安王,情急之下帶着還未渡河的幾百個騎兵急轉馬頭,強行渡河,淺淺的渭河水堪堪淹沒馬腿,絲毫沒有影響戰士的前行。
穆未策馬在前,看着逃入河中的安王,還有着火的木橋,他一聲令下,奮起直追。
他心裏隐隐興奮起來,如果一鼓作氣把這安王追至上邺郡城下,那麽,城門是否也會打開呢,那麽他就可以順勢直搗黃龍了,于是在主将的帶領下,叛軍們英勇無畏的踏馬入河,後面的步兵也放下重锱铢,盔甲前赴後繼的渡河。
處在異常興奮狀态中的穆未,忽略了靠岸時好像變深的水,等到馬兒終于疲憊不堪的上岸時,他盯着近在眼前的安王,眼中殺意盡現。
而當他們眼看着就要追上安王等人時,在三成人上剛岸,七成人還在水裏時,突然前方的木清停住馬,自懷中掏出一個號角,随着號角聲起,頃刻間周圍的林子裏湧現大批兵馬。
以兩萬養精蓄稅的将士對一萬艱難渡河的敵軍,禦林軍勝。
而後面前來救援的敵軍接連渡河,迎接他們的卻是屢遭埋伏,以至于剩下的少數人已經自河中轉身逃命,這時候,逃生的本能驅使着他們,沒有人去在意主帥的生死。
而深處亂軍中的木清,心裏埋怨禦林軍沒讓出個道來讓他撤離這裏,于是沒有任何技巧的,憑着身體本能騎馬在亂軍中尋找出路他,沒有注意到身後,穆未被不顧兵士生死,甚至不再發號施令,一心只想取他性命緊緊追在後面。
木清正艱難的在亂軍中穿行,後面有人喚他的名字“穆清”
他應聲回頭,是穆未的臉。
“噗”是長刀入體的聲音,木清低下頭,劇痛下,他擡起手還沒捂住自己胸前的傷口,就到了下去。
“王爺”抽身看到這一幕的嚴峰,頓時目眦俱裂。
滿腔怒火下,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自戰馬上躍起,揮劍刺向狀若瘋狂的穆未,傷了王爺的人,都該死。
作者有話要說: 同學們久等了~
今天會有三更,一更先行,二更正在路上~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