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妙有
慧流法師低頭沉吟。片刻他站起身,擡頭認真地看着蕭世诠道:“殿下,你已是跳出一切禮法與教義的通透自在之人。以慧流的才學悟性,并不能再指教殿下什麽。”
“法師何以如此斷言,是否世诠的妄言有所唐突之處?”蕭世诠隐隐察覺慧流語帶惆悵,這讓他難得有些慌。
“不瞞殿下,貧僧本是受陛下之命與殿下開解,只是殿下已并非貧僧所能開解;反之與殿下坦誠相處愈久,自身的心性便會愈偏移。”慧流側過身去走了兩步,保持着淡然的态度道,仿佛一個清明的旁觀者。
蕭世诠內心有些詫異,旋即明白過來,原來有這種感受的,不只是他一人。之前他便只顧及自身的思路和設想,忽略了慧流雖然是個出家修行的僧人,也是一個凡人。
蕭世诠還是笑道:“法師,你已講解過‘用而不有,即是真空;空而不無,便成妙有。’此為佛家的妙有。”他也站了起來,繼續說道:“空不是頑空,有亦非執有。自然而生的喜悅,是我對法師的心情。”
“很好...很好。”慧流背對着他輕聲說着,音色仍是清沉平和,皂色的衣領卻有些顫抖。
蕭世诠往前兩步,将白皙的臉頰貼在慧流的衣領和後頸處。
苦樂,名利,信念,理想,成就。所有的選擇,有時只在方寸之間。
時間似乎這樣就停滞了。蕭世诠的一邊眼睫跟随慧流的呼吸起伏、輕輕掃在他後頸的肌膚上,一邊聞到他衣上檀香木的香火氣味。
“世诠...”聽到耳邊慧流輕喚他的聲音格外清晰,蕭世诠并不挪開臉頰,只是沿着他的臂膀摸到右手,對齊自己的手心,然後十指交錯着,緩緩扣住他冰涼的修長手指。
“法師,你的手好涼。”蕭世诠聽見自己的音色溫柔。被他扣住的手指也輕輕回扣住他的。
良久,慧流松開蕭世诠握他的手,緩緩向前走開幾步,轉過來淡然道:“殿下,貧僧...不敢。”
蕭世诠笑了笑,笑的甚是好看,他目光停在慧流深邃疏朗的眉眼:“法師,我果然唐突了。不過,建康城本來也沒有什麽值得留戀的。佛家棄世沒有儒道那麽多人倫束縛,我感覺很自在。”
雖然并不清楚蕭世诠意之所指,但他的樣子讓人看起來莫名心痛,又或是應盡之事全然無所成,慧流心中五味雜陳,他只得定一定神說道:“來日在宮中與殿下相見。”
“自然。”說罷,蕭世诠轉身辭別,白衣翩翩。
不久後傳九皇子于宮中失蹤,在城中乃至全國也遍尋不到。蕭衍自是心痛,只是沒過數月,即爆發了侯景之亂。梁軍戰敗臺城被圍,百姓被各方燒殺搶掠, 蕭衍餓死宮中,皇子們為奪權自相殘殺,最終梁朝被陳朝取而代之。無數寺廟在戰火中被毀,又被重建。而慧流和一些得以幸存的僧人一起,繼續在同泰寺講經譯經。
多年後的一個秋日,他收到一封跋山涉水滿是風霜印記的書信。他忽然心念大動,亟拆開閱讀:“......我已随商隊過了敦煌......最終到達了那爛陀。在天竺,我想接近最真實的佛法......慧流,給我回信。”
作者有話要說:
那爛陀是古印度佛教寺院及學術中心,興建于5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