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楚晗喬接了聖旨并沒有離開,而是站在大殿中,看着衆人讨論楚芊绮的婚期與各種嫁妝事宜,出嫁的公主按例也是有封地的,
只是若和親,那封地便由國君派去的官員管理,一部分稅收上繳國庫,剩下的一部分才是公主的。
楚幀若是定下了婚期那封地卻是不能不封了,說到封地,元國兩個已經成婚的王子尚且還未得到封地,這公主怎麽也不能越過王子去,
楚晗喬使了個眼色,禮部一位姓梁的大人,便上前請求國君給兩位王子分封封地,衆所周知這位梁大人是二王子一派的人,果不其然,他請旨之後便提到大王子便罷了,二王子可是嫡子當是分封個相對繁華之地才是。
楚康智雖然與楚康寧是對手但是這分封對他們兩人都有好處,便在暗中推波助瀾,指使自己這一派的官員也上前複議。
看到楚幀皺眉,楚晗喬便上前再加了一把火:“父王,如今母後病重,她生前最是喜歡南邊的風景,南方又是養人之地,不若讓二哥帶着母後到南邊去,這樣對母後的傷勢也有好處。”
楚康智一聽這個就急了,當年他曾在暗中頭聽過岳國公與楚幀的對話,他們話中的意思也是将南邊富庶之地作為楚康寧的封地,可是如今那岳國公已死,這地方還不知道是誰的呢。
對于楚晗喬的建議楚幀自然是想也不想便駁回了,當年答應那岳炜将南邊某一塊作為楚康寧的封地雖然是自己主動提出來的缺也不過是在敷衍岳炜罷了,
此刻楚康智也是不甘示弱,鼓動着自己這一派系的官員據理力争,指出如今楚康寧獲罪被圈禁,應當讓他去一個比較能磨砺人的地方,好好磨練磨練他才是,
楚幀表示這件事情可以稍後再議,可是楚晗喬與楚康智難得的站在了同一戰線,堅決讓他現在便将幾人的封地确定下來,
楚晗喬借着自己為了國家和平安定自請為質這件事情半是勸說半是逼迫的讓楚幀說一個準話,如今楚幀才看明白楚晗喬為質一事若是處理不好她在那邊的威脅作為質子對元國的威脅也不比和親差,若是和親那她一輩子都要帶在秦國,
而作為質子,卻還是要回來的,元國與秦國的關系是好是壞都在這她與楚芊绮身上,所以她的話楚幀不得不重視,
楚康智也在一邊搭腔,只是言語之中卻也暗示楚康寧不能去那富庶之地,而楚晗喬卻堅持讓楚康寧帶着岳王後去養病,最後連楚幀也被帶偏了,
原本他還沒有答應要分封封地,卻變成了要将楚康寧封去哪裏,楚幀很不耐煩又擔心若是如今不如了楚晗喬的意今後她會在秦國給自己使什麽絆子。
最後還是往常相對于比較正派的吏部尚書上前道:“陛下,那南方富庶之地是我國糧倉自然還是要由朝廷直接掌管的,不若便将二王子的封地設在北方吧,王後娘娘母家在那邊,想來去那裏也是可以修養的,并且北方也可以讓二王子磨練磨練心智。”
最終要的是,北方民風彪悍,如今岳家又已經失勢了,二王子去那裏也沒什麽倚仗的,楚幀聽完給了吏部尚書一個贊賞的眼神,
Advertisement
他這回站出來還挺及時,正好解決了楚幀的難題,他大手一揮,便将北方那寒冷蠻荒之地作為二王子的封地,且下令他半個月之後便要啓程。
楚晗喬似是還有些不服,最後卻被吏部尚書以女子不得幹政為由請回了碧坤宮。
楚康智則是一臉迷茫這事情怎麽變成了這個樣子?
說好的,要給兩個王子分封封地的呢?他跟楚幀怼了半天,封地沒撈着,朝中支持自己的大臣卻曝光了一半,而原本還是主角的楚芊绮最後卻只得到了接近秦國邊境那一小塊地方,畢竟只是一個嫁到它國的公主,雖然只得了這麽一點其他人也懶得再關注了。
不過讓楚晗喬覺得很奇怪的是現在作為與楚芊绮利益共同體的秦國太子齊懷振竟然也心平氣和的接受了,秦國的舉動一向奇怪,她只好将這一個疑惑暗自記在了心中打算以後在與二哥讨論。
夜間,楚晗喬喬裝好讓身形與自己相似的佩娟留在了宮中,自己帶着佩環便出宮去了。
兩人來到一處隐蔽的院落,魏子辰在那院子裏等候已久,一見到她便讓她又換了一身衣服,從另一道門出去,走了小半刻鐘便到了寧王府的後門。
已是深秋,一行人偶爾踩在落葉上,發出細微的聲音,楚康寧的書房裏點着一盞油燈,此時他坐在書桌前,盯着眼前的書本卻看不下一個字,過了一會兒門口傳來有規律的敲門聲,他沉聲卻急促道:“進來。”
楚晗喬跟着魏子辰走進書房,摘下鬥篷的帽子:“二哥。”
楚康寧迎上前去,“晗兒,外邊兒冷,快進來。”
楚晗喬沒脫下鬥篷,就這麽走過去,在火盆便暖了暖手,又喝了一盞熱茶才道:“二哥,事情已經辦好了,想必明日聖旨便會下來,到是您便帶着母後去山淮吧。”
楚康寧如小時候一般疼惜地揉了揉她的頭發:“你呀你,怎麽這般沖動,若是你在那秦國有個三長兩短,母後醒來時可要我如何與她解釋?”楚康寧雖然不贊同她先斬後奏如今見到了人卻還是不忍心責怪于她。
楚晗喬道:“時間不等人,與其嫁一個我不喜歡的人還不如去當質子來的爽快,不論怎樣我都是要走的,可是我實在不放心母後,當一個女質子能換來這麽多也值了,況且我也不是不會來了,我可等着二哥接我回都城的那一天呢。”
事情已成定局,再過糾結也無濟于事,且質子總比滕妾要好得多,楚康寧鄭重地道:“晗兒放心,總有一天二哥會将你接回來。”
楚晗喬調皮道:“到時候我可要風風光光的回來,然後再自己挑一個喜歡的人才會嫁。”
楚康寧被她逗笑了:“好,咱們不稀罕什麽勞什子秦國太子,到時候晗兒喜歡哪個便嫁哪個。”
兄妹倆好不容易見一面,時間有限,楚晗喬便抓緊将這幾天的事情都說了,然後再将那枚屬于楚康寧的信物交給他,
最後說到今天的及時雨吏部尚書的時候楚晗喬才從他口中知道,那吏部尚書其實是楚康寧的人,
他早就預料到楚幀不會輕易将那南方富庶之地分封給自己便退而求其次要了北方的山淮等地,
楚幀以為岳家已經不足為懼,但是手中掌握岳家暗中積累的所有勢力的楚康寧才知道岳家是真正的瘦死的駱駝比馬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