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一更
他沒見過幾次洋人,只知道是野人一樣的,而且是一群不開眼的東西,見着什麽都是好的。
劉媽趕緊給拉起來,“四爺您回神了,回神了,家裏還等着您主事呢。”
那四爺神魂歸位,這才記得起來家裏的安危,“趕緊的,我那些蛐蛐罐子還要花兒給——”
“老四——”
四爺還沒說完,老爺子就高聲一喊,“你跟我先去把門關上,門口用大水缸堵住了,不能讓人進來了。”
“三兒媽,你帶着劉媽去收拾收拾細軟,都給藏好了。”
就連兩位姨娘都安排好了,去廚房準備好東西,這要是有個萬一的,總不能餓死不是。
四爺不敢多說一句話,老老實實的放下來他的黃雀兒,蛐蛐罐子,跟在老爺子去後面亦步亦趨的擡水缸去了。
老爺子不好當衆教子,只把門關起來,“您可真不像是我的兒子啊。”
四爺眨眨眼睛,“可是您看,您就生了我這麽一個不是。”
他也是怪委屈的,兒子不像爹,這是很正常的事情,有可能是像家裏的母親不是,要是多生幾個的話,要什麽樣的兒子沒有啊,何苦來為難他呢。
氣的老爺子一甩手,就要把門關起來,大姐兒跑出來,“爺爺,我得家去了。”
大姐那麽大一個肚子,這樣亂的時候,怎麽肯讓她回家去呢,那祯禧在後面小跑着跟上來,拉着大姐的袖子,仰着頭勸她,“大姐,外面亂着呢,您要是出去了被哪個不開眼的沖撞了,外甥要怎麽辦?”
“不用擔心家裏頭,你們家裏老太太有主意的很呢,您盡管在家裏候着,什麽時候亂子停了,什麽時候我陪您回家去。”
大姐想着回去,是生怕婆婆罵自己不孝,這樣大的罪名子啊身上,她一想到就怕的很。就是拼了命,也不能讓人這樣說嘴,剛拉開門一條縫。
就聽着外面炮彈聲似乎就在眼前了,有槍子兒打在了牌匾上,大姐腳還沒出去,牌匾就砸下來了。
Advertisement
被四太太一把拉進來,“關門,快躲起來,打進來了。”
外面有孩子哭,有大人哭,也有女人哭,洋鬼子進來了,扛着槍,挨家挨戶的搶東西。
大姐算是被唬住了,自己喘着粗氣,跟着大家夥兒躲起來了,躲在地窖裏面,就連那最小的五姐兒也不敢吭聲。
“姨娘,是過年了嗎?都在放爆仗呢。”
吓得小王姨娘捂住了她的嘴,“五姐兒,睡覺了,睡覺了,不能說話,不能說話。”
那祯禧看着一晃一晃的油燈,火苗兒抖動,投影到地窖坑窪不平的牆壁上,她慢慢的靠到牆上,閉上了眼睛。
思緒都是晃動的,但是生死都似乎是無關緊要的了,她耳朵邊聽着四爺在那裏哭,哭已經跑了的君王,已經被攻破城門的京城。
“這太後帶着皇帝跑了,咱們呢,咱們該去哪兒啊?咱們自打一生下來,就是忠君報國,就是吃着皇家的俸祿為大清效力的,可是我等了這幾十年,竟然等到國破山碎。”
老爺子已經花白的胡子好似是風中的荒草,心裏大概都是荒蕪的了,聽到國破山碎,不由得老淚縱橫,“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啊。咱們的君王呢,怎麽就跑了呢?”
他打小習武的,一位強身健體,再一個就是準備着為大清效力的,不定哪時候就派上用場了呢,戰死沙場馬革裹屍也未可知。哪能就想到,人過花甲了竟然等到了國破山河滅,對不起祖宗。
“老爺子,您說說,這但凡是君王有令,讓咱們旗人去堵門,我都樂意去啊,我這樣手無縛雞之力的人都願意一死啊,可是小皇帝連夜跑了,扔下這祖宗的江山不要了。”
二姨娘是漢人,不知道旗人是想什麽的,只是此時此刻,凄涼的心底裏面發寒,皇帝跑了,那這是誰的江山呢,以後要怎麽吃飯穿衣呢?
有皇帝在,哪怕就是個昏君庸君,二姨娘也覺得比跑了好啊,心裏面沒底。
那祯禧偷偷別過臉去,蹭着大姐的衣服擦眼淚,胖乎乎的臉上帶着土,四太太覺得不夠還使勁的給她抹,“乖孩子,你長得玉娃娃一樣的,被人抱走了怎麽辦呢?”
一邊說着,又去給大姐抹,誰知道洋鬼子能幹出來什麽畜生事兒呢?
老爺子見着家裏老弱婦孺,不由得站起來,“我這個年紀了,死不足惜,只是我們的家園裏,憑什麽就放着讓洋人作踐呢,皇帝能受這個氣,我不能,祖上逐水草而居,是沿襲在納拉河兩岸的英雄,海西女真不墜虛名。”
“始祖奇瑪瑚從龍入關那家韶九官至直隸總督,加封太子太保銜,卒谥號文摯。太祖孝慈高皇後生太宗,清聖祖惠妃為康熙妃嫔,我不能讓祖宗蒙羞。”
那四爺膝行到老爺子跟前,兩只手拉着老爺子的衣擺,已經是涕淚恒流,不成樣子了,“您看看我,看看三姐兒,您舍得嗎?”
“您萬萬不能出去啊,您出去就是死路一條,洋人的槍子不長眼哪。老爺子哎,您就聽您兒子一句勸吧。”
那四爺膽子是小,他怕死,出去就是一個死,他唯一不怕的死,就是想着皇帝能帶着他去守國門,那他死得其所,一輩子不虛此行了,可是皇帝都跑了,出去沒有一點兒的意思了。
老爺子生平狷介正直,能安頓下來家小即可,他聽着外面洋鬼子燒殺搶掠,聽着他們跟強盜一樣的,看不下去。
踩一擡腳踢開四爺,踩着梯子要走,那祯禧撲上去,她兩只手抱着老爺子的靴子,大眼睛裏面都是淚。
老爺子能不猶豫的給兒子一腳,但是舍不得給孫女一腳,“三姐兒,你松手罷了,我去拼了命,死一個夠本,死倆算是賺了。”
那祯禧怎麽可能放手,“爺爺,您聽我的,咱們來日方長啊,來日方長是不是?您且看着,咱們不能永遠這麽受委屈不是,您活着才有機會看着咱們大好河山如故不是。”
老爺子想的,她都懂,她是老爺子一手教導出來的,怎麽能不懂呢?平日裏滿紙道義,如今都成了荒唐言,但凡是有氣節的人,就不能忍下去。
外面的人,就連箱子櫃子上的銅擺件都撬走了,衣服箱子滿地,珍奇古玩能抱走的就抱走,抱不走的就扔在地上,跟破爛一樣的。
老爺子看着四開的大門,放開牽着三姐兒的手,去撿牌匾起來,已經被人踩成了兩半截兒,頭發暈,一下子就厥倒了。
小跨院裏傳來二姨娘的哭罵,“一群不開眼的東西,就連個痰糊都當做是好的,什麽料子啊,一群缺德鬼,合該是下三濫的死了拔舌頭下地獄——”
二姨娘有一些私房銀子,不敢交給四太太收着,悄摸的給放到唾壺裏面去了,這樣的東西,白送給人家都不屑要的,是髒物。就連大家都少有收藏這些東西的,一個是夜壺,一個是唾壺。
結果哪兒想到,辛辛苦苦攢下來的體己,竟然讓這不開眼的東西,連着壺都拿走了,一時之間傷心欲絕,哭天搶地的好一陣罵。
家裏亂成了一鍋粥,四爺送着大姐家去了,四太太是大門不出的婦道人家,劉媽忙着去燒水沖藥,不知道是什麽藥,撿起來就給老爺子吃,總覺得藥丸子這麽貴,十有八九都是好的。
那祯禧便一個人出門去求醫,家裏離着西鶴年堂是最近的,只是不知道有沒有人在,剛經歷了這麽一場動亂,人人都是神魂不屬的。
“姐兒藥買什麽藥,家裏大人呢?”
“我自己來,請大夫跟我到家裏走一趟,我們家裏老爺子病了,我想着來走一趟,萬沒有想到就你們還真開門了。”
那祯禧臉上一道一道的黑,看着像是叫花子,只是說話談吐有理有據,夥計便知道這不是個找不到家的被沖散了的小可憐,“掌櫃的說是剛經歷了動亂,延醫求藥的人一定多,都是人命關天的大事兒,不能片刻耽誤的下板兒了,咱們西鶴年堂,滿京城裏面數第一家呢。”
“姐兒您來的不巧,坐堂的大夫都出去了,您要是放心我,跟我說一說病症,我先給您開了藥回去,不急的話,您寫個條子給我,等着大夫們回來了,自當去您家裏頭看病的。”
小夥計照舊是滿臉的笑,照舊是那麽的體貼周到,對着人從來沒有高低眼的,那祯禧此時此刻也不由得佩服,“您們都是好樣的,掌櫃的大義,我記在心裏頭了。”
小小的人兒說的話惹人發笑,夥計收了定金,又給她仔細包紮好藥包子回去,“當心點兒,我要不送您回去吧。”
那祯禧擺擺手,看着櫃上的夥計都忙得跟蝴蝶一般的,“您忙着,崩挂心我,我必不會走丢了的。”
不由得嘆口氣,什麽叫買賣人家啊,這才叫買賣人家,看了沒有不讓人佩服,不豎起大拇指的。
她出生那年西鶴年堂掌櫃的不服氣官差敲詐勒索,門口沾了血,大家傳着鬧鬼不敢來買藥,生意一落千丈。可是這大家都遭難了,別的藥鋪都不敢開門,生怕洋鬼子犯邪性,來個回馬槍,可是只有西鶴年堂的坐堂大夫跟小夥計下了板。
為着大家的健康着想,這樣做生意的,沒有不紅火的,就是個時間問題罷了。
那祯禧皺了皺鼻子,一路走來,看着不少的小商戶都慢慢的下了板兒,大家罵一氣兒的洋鬼子,再有互相扶持的,覺得這地兒,是真的夠味兒。
她在這裏小胖丫頭想東想西的,倒是不知道遠在千裏之外還有人挂念的很。
洋鬼子打進來,舉國嘩然,這眼看着是要變了天,二公子月餅剛捏到嘴邊,早上起來的日報送進來,便吃不下去了。
“給那家打電話。”
劉小鍋苦着眉頭,“一早上就打了,打不通,興許這電線都沒了,指不定是亂成什麽樣子了。”
看着桌子上擺着的月餅,他心裏也是急的慌,端詳着二公子的臉色,手裏面捏着那個月餅來回的轉,就是不見入嘴的。
“上下囑咐好了,不興跟老太太說這些事兒的。”
只這麽一句話,等着人走了,他才看着不成樣子的月餅放到一邊,拿了一塊新的,一口放進去,還是覺得甜了,只覺得膩歪的慌。
仔細想了想,才想起來自己似乎是有一位京城的同學,先前是在此地求學來着。
對着畢業照片仔細琢磨了半天,才記起來這同學是姓齊的,出身好似是書香門第,試探着撥過去,不想真的是有人接了。
“喔,家裏有個胖丫頭,跟年畫一樣的,看着笨拙,但是心思靈巧的很。”
這是馮二公子給的仔細的不能再仔細的線索了,這四九城的院子裏,胖丫頭不少,但是胖的靈巧的丫頭還真的是不多見。
齊如生是自然是滿口答應的,去街上找了一輛黃包車,便按着地址去了那家,開門的只見是個胖丫頭,雖然是沒了牌匾,但是也能對的上號了。
“您是那三小姐吧?”
“您是?”
齊如生只知道馮家跟那家時候親戚關系,“受馮二公子托付,特意讓我來看看家裏如何,家裏人都安穩?可有什麽缺的東西?”
那祯禧不得不感念表哥的恩情了,表哥形象已經有九尺多高了,再高她也想象不出來了,這份用心,表哥是天底下的頭一份兒。
“家裏都好,只是爺爺氣不過,胸中郁結在所難免。”
齊如生是哥受過西式教育的人,他不跟家裏父親大哥一樣,是個只學國學的儒生,“咱們經了這樣的難,只要是個人,就是忍不下去的,您家裏多勸着些老爺子,多看開些,身子要緊。”
那祯禧扒拉着門看着人走了,追了幾步,有一些不好意思,小蘋果一樣的臉上泛着紅,“我能不能麻煩您一件事兒?”
她細聲細氣的,帶着一點不像是四九城姑奶奶的柔軟,“我們家裏沒電話,我想着親自跟表哥回個信兒,您看看,這附近的電線都壞了,能不能——”
齊如生只覺得這胖丫頭懂事,這樣的懂事,難怪說是胖的靈巧了,“沒什麽不方便的,您只管是跟着我來就是了。”
四太太在老爺子跟前伺候,侍奉湯藥噓寒問暖,樣樣都是來得的。
“你兄弟家裏喊人去看過了?”
“劉媽去問過了,都好,人都沒事,就是跟咱們家裏一樣,東西都搶走了,就連大門上的銅扣環都拿走了,這群不開眼的東西。”
四太太說的咬牙切齒的,這是土匪啊,還是一群沒什麽眼力勁的土匪,就連二姨娘的唾壺都拿的鄉巴佬。
瞧瞧,即使是被人搶進家裏面去了,咱們也是改變不了□□上民的思想,只看到人家搶了咱們看不上眼的東西,可是看不到人家堅船利炮打開了咱們的大門,還要亡了咱們的國。
“你大哥那裏,可曾受到驚吓,撿了家裏的藥,拿去給你家裏大嫂罷。”
四太太的娘家大哥佟大爺,佟二爺的親哥哥,是個常年卧病在床的人,家裏大小事都不敢去勞煩他的心,能活着就是天大的福氣了,那祯禧向來是不敢去跟大舅說話的。
“那些補藥,您留着吃,我大哥的身子您也知道,早一天晚一天的事兒。”
拿着帕子壓一壓眼角,活着不過是活人的寄托罷了,家裏孩子都沒成家,怎麽也得撐住了。
那祯禧打電話,她站在那裏,還得使勁的踮着腳尖,因為想着看看電話是個什麽樣子,覺得這玩意還是很方便的,“表哥,表哥,我是三姐兒,祯禧。”
馮二公子靠在沙發上,眉頭挑的老高,沒想到是胖丫頭,“窩,是胖——”
“喔—是禧姐兒吧。”
胖丫頭說出來到底是不雅,他把嘴裏面的話咽下去,喊了一句禧姐兒。
“是我呢,表哥家裏一切都好,就是東西被翻得七零八亂的,我跟您道一聲平安,多謝表哥記挂了。”
“您給我的那個音樂盒,大概是不能用了,摔在地上不響了,對不住表哥的一番心意。”
“您家裏都好吧,讓姨媽不要挂念,爺爺也沒事,咱們總得朝前看不是,唉。”
馮二公子就只聽着她一聲一聲的說,說的話樣樣的周全,樣樣妥帖,總算是正面接觸了這一個靈巧的胖丫頭了。
“要好好吃飯。”
“是呢,我得好好吃飯,不然練字都沒力氣了。”
馮二公子想起來月餅上的紅字,話在舌尖上滾了幾圈才沒說吃飽了也沒見練得好,他高要求的很。
“缺什麽跟我說,再給你買一個音樂盒。”
他隐約記得這音樂盒,是家裏老太太打着他的名頭送去的,壞了就壞了,不值當什麽的。
“謝過表哥了,只是奶奶說了,不要總給我買東西,亂花錢。”
模仿着四太太的語氣,馮二公子扯着嘴笑了笑,就跟扯着一個充滿氣的皮球一樣,緊繃繃的再也扯不出一點的褶子來,他花錢,向來是家裏老太太都不說一句的。
“錢不夠了,不用過于節省,跟我說才好。”
那祯禧很想點頭,因為她錢時常是不夠花的,但是也覺得這樣不好,“盡夠了,表哥你多自己花,攢着才好呢。”
也不知道哪裏來的那麽多話,馮二公子也不知道是哪裏來的那麽多的耐心,有一句沒一句的,大概對孩子的愛心這輩子頭一回了,跟個剛遭難的胖丫頭不至于較真的,就當哄着她玩罷了。
那祯禧不好意思用這麽長電話,她知道電話費事很貴的,“我話多一點。”
齊如生點點頭,“沒事,你是叫祯禧?”
“是,表哥喊我禧姐兒。”
齊如生看着她仰着頭,頗為乖覺可愛,不由得去找桌子上的果子給她吃,八月裏最不缺的就是各種果子了,“吃個梨?”
那祯禧怎麽好意思再吃,要回家去,盤算着等着中秋前,給送一盒子月餅來吃,四太太不怕麻煩做的月餅餡兒,現在依然成了她的送禮絕招了。
省錢不說,吃起來也軟和,不像是糕餅鋪子裏面,硬的能給腦袋上砸出來一個大包,放上一兩個月不長毛的,全都五仁餡兒的,裏面放着青紅幹絲,還有冰糖花生等物,不愛吃的是一年不想吃這一口。
回去的時候,四太太面上已經是歡歡喜喜的了,她看着上海馮家多有重視,心裏替着三姐兒高興,“咱們三姐兒是有福氣的。”
那祯禧端着茶杯喝茶,不由得問,“二舅媽說了,我是最沒福氣的,生下來就要變法,後頭是鬧拳變,現如今過生辰,就連皇帝都跑了。”
四太太口才不好,從不這麽認為的,“你二舅媽有口無心,咱們家裏頭,就屬你頂有福氣的,不然哪裏能吃這麽胖。”
拿着帕子給她擦擦嘴角的水漬,看着姑娘撐起來的小肚子,吃得好長得好未來還嫁的好,還不是有福氣嗎?
那祯禧自己捏了捏肚子上的肉,在四太太跟前扭來扭去的淘氣,“奶奶可萬不能這麽說,我長大就沒有肉了,跟大姐一樣的苗條。”
大姐懷孕這麽多月,一丁點的肉都沒有,懷孕了好似對她來說是個負擔,別人一點都不體諒的負擔。
她家去還得彎着腰收拾,婆婆是不會動一個手指頭的,等着兒媳婦回來的,恰好是煙瘾犯了,沒顧得上大姐兒。
“銀錢呢,趕緊的拿着銀錢去買煙去。”
大姐的公公苦着臉,哪裏還有銀錢啊,大姐的婆婆躲起來的時候只知道拿着她的煙杆子跟大煙,大姐的公公跟丈夫萬事不管,只曉得躲起來,不知道收拾一下家裏的細軟。
被洋鬼子搜刮的精光,等着大姐婆婆大煙抽完了,出來煙瘾犯了,竟然找不出一丁點的錢來了。
“這群人,這群畜生,這是什麽世道啊?老太太我這個年紀,竟然看着活人的臉色,不如就死了算了,到時候看看列祖列宗接我回去,你們能靠着誰?”
大姐婆婆那雙渾濁的眼睛,好似是宇宙黃昏時候沒清洗幹淨,看着你的時候,只讓人覺得渾身發冷,她罵丈夫沒出息,罵兒子的時候忽略不計,然後就是大姐了。
“白吃着我們家裏的米面,住着好屋子,怎麽就跟白吃了我那麽多貢品的神仙一樣的,萬事不管了,不知道家裏有丈夫,也不曉得家裏還有公婆了,活該我們死了算了。”
她發起來狠,話兒能難聽的讓一個黃花大姑娘立時死了去,再沒有這麽能罵人的了,旗人幾百年的罵街文化,大姐的婆婆得到了完美的繼承,并且是發揚光大,時刻給大家展示出來。
大姐就低着頭一句話不說,還不能幹站着,她得幹活以減輕一下落在自己身上的責罵,彎腰撿起來被褥的時候,僅僅的捏着荷包裏的銀瓜子,這個是不能拿出來的。
她總得給孩子想一想,孩子生出來總得要吃飯穿衣的,要是再有個傷風咳嗽,更是花錢如流水,這樣想着,她心裏便好受了一些,你就罵吧,我把錢給孩子的。
這時候大姐夫就跟沒聽見一樣,不會幫大姐說一句話,即使母親說的不對,但是當子女的就應該聽着不是。
那祯禧晚上習字,去拿紙的時候,看着已經見底的一刀紙,看了一眼又放下來了。
最後洗幹淨毛筆,沾了水在桌面上習字,心裏還是美滋滋的,覺得自己大概也是有先人之風,如此困境之下依然能堅持學業,應該能成為大拿的。
所以你看,這孩子的心态,是真的好,無論是遇到了什麽,她大概笑吟吟的時候不怕窮苦的。
燈光底下,水漬看着是很清晰的,可是到了白天光線好的時候,再這樣練字的時候,水漬就看着不甚清楚了,于是她就晚上練字,燈油錢要比買紙墨來的劃算不是。
春去秋來三度雪,等着那祯禧多長了三年的見識,家裏的日子就連燈油都成問題了。
“奶奶,咱們把房子賣了吧。”
四奶奶頭上的白發已經多了些許了,她的日子并一如既往的為了算盤上的事情發愁。
光是這麽多人吃飯,已經夠為難她的了,靠着當鋪過日子,是多少旗人無奈的選擇了。
那祯禧大大的眼睛看着老爺子,繼續勸到,“咱們,去把房子賣了,然後去尋思個小本生意,無論是做什麽的,但凡是能賺錢的就行,我每日裏下了學,可以到街上賣雜拌兒去。”
她現在已經是有了小姑娘的樣子了,模樣別樣的鮮活,雖然沒有小時候來的胖,但是比一般的姑娘身上要見肉的,給人一看便知道,這是個豐滿的姑娘。
家裏的古董字畫開始除了實在是不能賣的,賣了祖宗的棺材板要摁不住的,其餘的都賣了。
漸漸的,當鋪的銀子越給越少,出入往來的旗人越來越多,家裏的衣服首飾也開始往當鋪裏面送了。
“爺爺,這不是什麽大事兒的,您想想,咱們把老院子賣了換個小院子,其實是一樣的好,只要咱們一家人在一起,沒什麽是過不去的不是。”
老爺子想什麽她懂,這老院子是祖宅,住了多少代的人了,北平人愛房子,也看中房子,建房子的人、修房子的人,都是奔着幾百年不會壞的心思去的。
這是其餘地方的人,對房子沒有的感情,一輩子一座房,一輩子就這麽一個家,只要是有房子,便是讓人心裏面安穩的很。
二姨娘抱着孩子眼巴巴的看着,又想要錢日子好過一些,又舍不得這大宅子,生了兒子的人,總覺得這家裏的一切都是自己的一樣。
老爺子擺擺手,人最後都出去了,他坐在圈椅上,已經是老态龍鐘了,他想着自己但凡是年輕一些,就出門做買賣去,給人家街頭上寫字兒,又或者是去臨街設個小食攤子去,再沒有是這樣吃白飯的。
皇帝跟太後跑了又回來,但是這天兒已經不是他們的天兒了,這江山也不是那麽回事了。
“賣吧,賣吧。”
他的眼裏面似乎是含着淚,起身把家裏看了一圈,看看那天井裏養着的一水缸的荷花,窗臺上擺着的野花兒,無論是什麽季節,北平人家裏都愛放幾盆花,不值錢,但是有意思。
等到了三姐兒窗外,默立許久,他這才知道這孩子竟然是在桌子上練字的,功課多了,那祯禧白日裏也開始溫習墨書了。
只見她安靜獨處,一人躬身,臉上神色怡然,泰然處之,無一點郁氣與燥氣,是個能耐得住的性子,額頭上帶着汗,自古以來學習一事就沒有不累的。
老爺子轉身嘆氣,吃晚飯的時候看了一眼那祯禧,“三姐兒,學業繁重否?”
那祯禧露着兩顆小米牙,覺得應該多笑笑,因為要換牙了,她的牙齒有一顆已經松動了,再不笑就不能笑了,“不曾,老師很好,同學們也很好,教會我很多。”
你什麽時候問,她都是這句話,很讓人放心的孩子。
老爺子心裏頭,聽着這話,不是不欣慰、不是不感懷的,“明兒去喊經濟來看房子,老四媳婦你帶着家裏人收拾東西罷了。”
總得尋思着過日子,不能東西都當完了,那可真的是一家子喝西北風了,指望着朝廷,那現在是洋人的走狗了,多少人去信了洋教,為了那一口飯吃,祖宗都不要了。
老爺子喊着四爺,不知道說了些什麽,家裏頭的事兒,他雖說是向來是不管的,但是老爺子發話,四爺是不敢不聽的。
“有什麽打算沒有?”
四爺兩只手籠着,站的規規矩矩的,頭微微的低着,他一向是沒什麽想法的,種地也不會,要是去扛大包更不行了。
“您看,我養——”
沒等着說完,老爺子就擺擺手,一聽他養東西就頭大,不是養鳥兒,就是個蛐蛐,再不行就是鬥雞,鴿子伍的,什麽玩意都行,樣樣都是在行的。
“我去托人幫你去謀一個差事吧,去給人家當個賬房先生或者是文書之類的,穩定些,也好過你出去吆喝強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