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不速之客
蘭若寺後院有僧侶自己的菜園,每天早上都要有人侍候澆水。以前般若沒有上學的時候,這是她每天一定要做的工作,現在她回來了,這也仍舊是她的工作。
除了菜園,蘭若寺的後院還有一片小樹林。小樹林被劃分為兩個區域,一個區域用來練功,叫武林。武林裏立着梅花樁,凡是練武的僧人都要到這裏來上梅花樁。另一片區域叫悟林,是僧衆參禪悟道的地方。
悟林裏很幽靜,林子裏每天都會有僧人到這裏來靜坐參禪。大師兄讓師父叫去了,師兄弟們睜開眼睛,看到他走遠了才轉頭向般若:“都學什麽了?”般若聽到好像是在跟自己說話,睜開眼睛看到師兄弟眼巴巴地看着自己。“什麽都學點……”“你給我們講兩句那個什麽外國話吧。”五師兄回頭看了一眼大師兄有沒有過來。般若哪裏好意思在師兄弟們面前開口……
到了晚上,蘭若寺的弟子們都到禪堂做晚課去了。明鏡把般若叫到方丈室,正好般若也打算過去。方丈室在藏經閣後面,般若和明鏡繞過藏經閣來到方丈室。方丈室裏亮着燈,從裏面傳出方丈誦經的聲音。般若和明鏡的腳步聲到了方丈室前就停止了。“進來吧。”聽到師父召喚,兩人才擡腳進了方丈室。
方丈室內東側立着彌勒佛銅像,牆上挂着一幅禪宗初祖達摩的“一葦渡江”圖。兩人規矩地站在師父後面,方丈看着般若:“說吧。”般若一驚,擡頭看師父的眼睛,那雙眼睛似乎能洞悉一切。大師兄的臉色也比以前更加嚴肅,難道他們都知道自己要過來說什麽。“般若,想說什麽就告訴師父吧。”她确實要來說一件重要的事情,但是一時不知怎麽啓齒。
方丈手上的佛珠一顆一顆地流動:“般若,你既已下決心,就去做吧。”般若覺得師父是知道她要說什麽的,連明鏡大師兄也知道。“師父……弟子……想下山。”“般若,你真的要去找它們?”明鏡聽到般若的話,雖然沒有十分吃驚,但是還是想勸點什麽。方丈轉身從桌子上拿起一本筆記本,将它遞到般若手中:“這是你父親留給你的。”般若從師父手上接過父親的遺物,燈光把師父的影子也投在了筆記本上。“這上面有那兩樣東西的去路。”般若為自己不能侍奉在師父身旁随師父學道而感到愧疚,方丈似乎又能看出她的自責:“不必感到自責,一切皆因緣而起,也會因緣盡而滅。你既與佛祖有緣,在心中留一尊便可。”師父的話讓般若心裏頓感明朗十分,“佛祖心中留”。
“般若,還有一件事你父親沒有寫。”方丈放下佛珠接着說,“你戴的玉竹節是你身份的證明,應細心保管。”說到這玉佩,般若将戴在脖子上的玉取了下來。這玉呈竹節狀,長約兩厘米,寬約一厘米。青翠的翡玉包裹着殷紅的血液,好像萦繞着一團火焰。在她外出上學之前師父就曾經囑咐過她要好好保管這塊玉竹節,她一直記着,但是到現在也不知道這塊玉竹節的來歷。
方丈:“這玉竹節裏的血乃是你父親和母親的,至于竹節的玉,你可知曉它的來歷?”這個別說是般若,就是明鏡也不曾聽師父說起過。“那是和氏璧上的玉。”方丈說得很平淡,但是卻把般若和明鏡都吓了一跳。和氏璧,這可是一件傳說中的國寶,它的玉怎麽會挂在自己的脖子上。
“你的先祖本來是皇宮裏的大臣,當年王莽篡權,安陽候逼孝元太後交出用和氏璧制成的傳國玉玺。孝元太後一氣之下将和氏璧擲地,玉玺摔了一角。後來用金補了上去,而那摔出來的一角就是你現在所戴的。”般若将玉竹節捧在手上細細地看着,沒想到這玉竹節承載的不僅僅是家族的往事還有民族的歷史。可是它又是有了父親和母親的血液?明鏡問了方丈這個問題。
“這塊玉本來不是這個形狀。當般若的父母感到盜寶賊的威脅決定将這兩樣東西分散的時候就讓當時最好的玉匠将這塊玉打造成竹節形狀并且滴入他們的血。能在玉裏滴入人血并且使血液流動,這是當今世上獨一無二的玉匠才能做的事。所以它才可以成為一個人唯一身份的證明,它才能證明你就是程慕飛的女兒程般若,你才可以從你父親寄存東西的人那裏拿到這兩樣東西。”般若明白了,這玉竹節才是她尋寶的身份證。
明鏡:“泰階也快要回來了,你就等她回來再一起下山吧。”這個泰階就是那位被智遠方丈送到少林寺去和釋廣空師父學洪拳的另一位蘭若寺女弟子。泰階姓張,張泰階,她是個對功夫極其有熱情的女孩。在般若剛出生的時候,她的父親就曾來信向智遠方丈問名字,方丈給這個女孩取名為“般若”。“般若”在佛經裏是“智慧”的意思,這不是一種世俗的智慧,而是一種非常人所能達到的空靈之智。智遠方丈當時就覺得這個女孩與佛門有緣,但是他又覺得她最後不是這裏的人。般若的父親十分喜歡智遠方丈給女兒取的這個名字,于是就這樣定了下來。而張泰階的名字是張爸爸自己取的,古語道,“泰階星動,天下風調雨順”,所以張爸爸給女兒取名泰階。
說到程家和張家,這兩家是世交。當程家遇難的時候,張家也沒有免于災難。泰階比般若大幾個月,兩人都是在兩歲的時候被送到蘭若寺來的。
師父和大師兄的意思都是等到泰階從釋廣空師父那裏回來以後再下山,于是般若這些日裏仍舊住在蘭若寺旁邊的遠音閣。每天和師兄弟一起誦經練功,放佛又回到了四年前的時光。
又是一大早,少林寺外鬧喳喳的,這絕對不是幾只麻雀可以制造的聲音,至少也要幾窩生命力很強的。山門前的兩尊石獅和寺廟裏的佛像似乎都被吵醒了,掃地的兩個小和尚一手抓着掃帚,一手奮力頂着什麽似的。 “大師兄,大師兄!”小和尚右手抓着掃帚,飛也似的跑進來像明鏡報告。 “魯智深敲山門啦!急個什麽勁!”大師兄瞪了他一眼,斥責到。小和尚喘着氣收斂了一些,狠勁地點點頭:“是個金發碧眼的魯智深!他說要來蘭若寺拜師學武功,怎麽叫都不走!”“外國人?快去,去遠音閣把般若叫來。”
明鏡一臉兇相地跟着兩個小和尚出來。看到山門外一個金發碧眼的外國男孩正在和幾個拿着掃帚的小和尚唧唧喳喳地說着什麽。他看上去和般若差不多年紀。一米八幾的個頭,一頭金色的頭發在陽光下十分惹眼。高挺的鼻梁,煥發青春的藍眼睛,穿着一身天藍色的運動服。那張嘴從明鏡到這裏看到開始就一秒鐘沒有停過,大榕樹上晨起練嗓的鳥都罷演了,眼巴巴看着下面這個男孩。他說話的時候手舞足蹈的,邊說還邊往蘭若寺大門走來。
兩個小和尚指着他告訴明鏡。大師兄迎了上去,兩人正好碰了個正面。“喝!”大師兄沖他大喝了一聲。男孩沒注意到明鏡剛才就一臉嚴肅地站在山門前,這會被他當頭一喝,吓了一跳,頓時停下腳步。“佛門淨地,豈容你吵吵鬧鬧!”明鏡的聲音可比剛才這男孩的聲音大多了,衆僧見大師兄發威,都料這金發男孩沒有好果子吃了。
Advertisement
“大師兄,他說他要來拜師,我們怎麽說他都不走!”明鏡身邊的兩個小和尚争着告訴他。“等般若來了好好問問他。”明鏡以為他不會講漢語,正等着般若過來交涉。“大師兄,他……”兩個小和尚又要說什麽的時候,去找般若的和尚回來了:“七師姐不在遠音閣。”“他會講普通話!”兩個小和尚終于說上話了。那個外國男孩剛才被明鏡莫名其妙地一喝,頓了頓才回過神來。“大師兄?大師兄,我是來拜師的……”他講一口流利的普通話。
“小樣,中文講得不錯嘛,可以以假亂真了都,誰是你大師兄!”大師兄的氣魄一下就出來了,眼睛一瞪,大口一張。師弟們似乎就喜歡看大師兄發怒,站在旁邊看戲一樣。誰知這個男孩不怕,仍舊上前:“我十分十分地喜歡中國功夫,所以!我從很遠很遠的大洋彼岸飛過來,就是美國。你們就收我當徒弟吧。”男孩說着又前進了兩步。
他的語速很快,那金黃色的頭發跟着身體的動作也動了起來。“你敢剃度嗎!就算是你敢,佛祖也不會收你,一看你就是紅塵未了的。”明鏡邊說邊把他逼回去幾步。但是這個男孩看上去不是容易死心的人:“我真的很辛苦才到這裏來,我爸我娘都阻攔不了。可見我對功夫的熱情,憑着這種熱情,我肯定能成為李小龍成龍那樣的超級武術大師!我已經準備好了,你們盡管考驗!”衆僧被他這“爸”呀“娘”的逗得大笑起來。明鏡一聽他這理由,更為惱火。看他細皮嫩肉的,明鏡想他也沒吃過什麽苦,于是:“十八銅人陣!準備!”
作者有話要說:
早八點日更,放心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