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抗清兵群英戰太湖
天地會建立後,人員迅猛的發展,入會不需要什麽條件,只要是個人,政治上反清複明就行。
在吸納人員上,總舵主吳易來者不拒,各方豪傑有多少人,能罩住多大的地方,就給多大的官,分舵主、香主不要錢似的分封出去,使得天地會迅速在江南建立一個網絡。
對此,趙銘并沒有意見,反而很佩服吳易的決斷,很有互聯網思維,好些個公司一開始就是這麽幹的,天地會要迅速最大做強,就只有這麽幹。
至于,迅速擴張的隐患,則暫時不再考慮範圍內,先将網絡鋪開再說。
趙銘也将王德順等人放出去,不過拉人入夥需要人脈,趙銘明顯比不過其他幾位官紳,青木堂實力因此最弱,不過也在幾個縣,建立了據點。
天地會迅速擴張,使得江南抗清,逐漸有了組織,不過這種野蠻擴張,也給天地會帶來了巨大的隐患,當然這是後話,暫且不提。
此時随着天地會的出現,給清軍帶來不小的麻煩,博洛終于注意到了這個組織。
時間進入七月底,天氣依然炎熱,本來八旗兵還要在北京避暑,可是江南的局勢,加上博洛的奏疏,終于讓多爾衮驚醒,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于是派遣正紅、正白兩個漢旗,攜帶重炮南下,協助博洛平定江南義軍。
清軍入關後,擊敗李自成,又迅速滅了弘光、潞王監國兩個政權,讓多爾衮志得意滿,不将漢人放在眼中,以為大勢以定,可以胡來。
因此剃發令激起天下人的反抗後,他起初并不以為意,甚至覺得這是一個趁機鏟除不屈漢人的機會,以為局勢尚在掌控之中。
直到天下義軍蜂起,南方隆武皇帝登基,湖南、贛南、福建、兩廣、貴州,紛紛承認隆武為天子,而清廷派出去招降的使者铩羽而歸,他才意識到情況的嚴重性。
在看博洛的奏疏後,多爾衮意識到,江南的義軍已經到了失控的地步,所以他立刻決定全力應對殘明勢力和忠明義軍。
這時孔有德和沈志祥得到命令,當即帶着一萬四千漢旗軍,加上六千随軍包衣,共計兩萬人,沿着大運河一路南進。
江南義軍不過烏合之衆,有這支精銳旗兵坐鎮江南,必能平定江南叛亂。
在旗兵南下時,貝勒尼堪也到了蘇州府地界,前來主持對太湖義軍的圍剿事宜。
清軍在江南有不少眼線,主要是那些已經投清的漢奸還有他們的眷屬、朋友,在一定程度上,他們比清軍更想滅了義軍。
Advertisement
這時,尼堪已經得到确切消息,最近冒出來的天地會,總壇就設在太湖境內的三山島。
這個天地會以反清複明為宗旨,最近還廣發英雄帖,召集江南叛匪,會商抗清大計,危害極大。
這股叛匪,居然敢在大清兵的眼皮底下開會,簡直視大清為無物,讓博洛震怒,尼堪的主要任務,就是剿滅天地會。
尼堪騎在一匹健碩的戰馬上,三百名藍甲漢旗兵,十多名白甲真滿洲,腰配戰刀,馬鞍上吊着弓箭,手裏提着騎槍,行進在吳江縣的田野裏,隊列整齊,而走在隊伍前面的綠營兵,隊形就差了點,稀稀拉拉如同羊屎一樣。
尼堪騎馬慢行,心裏盤算着,“太湖周圍,有李成棟、吳兆勝、土國寶三支綠營兵,人馬就近三萬人。這些人馬雖無法與旗兵相提并論,但比亂民卻強了太多,一萬打十萬都不成問題。況且,我這次還帶來了劉澤清的一萬綠營,以及五千水軍,一定能剿滅太湖水匪。”
相比于清兵,義軍的戰力确實弱小,他們畢竟不是正規軍隊,別說打幾萬清軍,正面交鋒恐怕李成棟一部人馬,就能滅掉他們。
“哼~水匪之所以猖獗,完全是因為綠營不願意出力。”尼堪冷笑一聲,心道:“等本貝勒到了吳江,敦促那些蠻子出戰,必定一戰破賊!”
尼堪正走着,道路兩旁的樹林,兩個漢子露出頭來,一人神情凝重道:“來了這麽多清兵,肯定是要對付我們!”
另一名漢子,眯眼看着清軍的隊伍,沉聲道:“你繼續監視,我去給香主彙報。”
說完漢子一閃身,離開了樹林,抄小路來到一條河邊,操縱一條小船,進入了太湖。
留下的漢子繼續藏在樹林中,目光注視着萬餘清兵,進入了吳江縣。
尼堪到了吳江縣後,并沒有歇息,他直接召集衆多綠營将領來議事。
吳江縣衙內,尼堪坐在中堂,冰冷的目光掃視衆人,李成棟等人都低頭垂手,不敢說話。
大堂內安靜異常,氣氛壓抑,另幾員綠營将領,額頭冒汗,內心承受着極大的壓力。
這時尼堪終于打破沉默,“本貝勒問你們,你們知道太湖水賊巢穴嗎?”
土國寶覺得抓住了一個表現的機會,忙行禮邀功道:“貝勒爺,奴才已經探知水匪就在三山島!”
尼堪卻忽然大怒,猛然将手邊杯具,砸在地上,茶水和碎片飛濺,他猙獰着臉道:“既然知道,為何不剿?你們有沒有将大清放在眼裏!”
土國寶吓了一跳,忙跪在地上,衆人也都靜若寒蟬,紛紛跪地,“奴才不敢!”
“太湖水匪的事情,已經讓朝廷震怒,你們連一群亂民都不能剿滅,大清要你們何用?”尼堪注視他們,半響放緩語氣,“這次本貝勒過來,就是敦促你們,剿滅水匪,同時也是給你們最後一次機會,希望你們能夠珍惜~”
李成棟等人忙磕頭保證,“貝勒爺放心,我們一定剿滅水匪!”
太湖上,義軍三山島水寨,聚義廳裏。
吳易召集衆多豪傑議事,他沉着臉道:“細作禀報,又有一只清兵,進入吳江縣,領軍的好像是建奴的貝勒尼堪,他來吳江,目标必然是我們。諸位以為,我們該怎麽抵擋。”
衆人議論紛紛,趙銘滿不在乎的抱拳,“總舵主,清兵來得再多也沒用,關鍵看他們有多少船,如果不多,我以為咱們可以打個伏擊,讓清兵知道我們的厲害!”
(求推薦,求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