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輔國公府女眷(2)
更新時間:2017-05-16 18:00:04 字數:3528
佟氏看屋裏的氣氛有些凝結,沒有人要搭她的話尾,就連蔣氏也閉着眼睛養神,只得自己找臺階下,“小孩子家家的,有口無心,纂兒,你可別往心裏去啊。”
纂兒回道:“姊妹互相玩笑,沒什麽的。”
聞采黛冷哼一聲,聲音很小,可跟她靠得近的蔣氏卻聽得一清二楚,她睜開眼,淡淡的道:“人也看過了,要是沒事,就都回去吧。”
佟氏笑得有些幹,“媳婦這不是想着有許多天沒來向母親請安,近年下了,各家的節禮就夠我想破頭,府中的事情一堆,忙到剛剛那會子才得空,便趕緊過來。”
纂兒暗忖,這八面玲珑的勁兒,難怪能管着偌大的輔國公府,就算邀功也邀得不着痕跡。
“要我說,你是不是越活越回頭了?”蔣氏講話不怎麽客氣。
佟氏凜了下,不自覺地挺了挺腰杆。“媳婦愚蠢,請母親訓示。”
“各家節禮?你還好意思說,又不是剛掌家,府裏往年那些定例都是假的?你手下管事娘子有八個,那八個都做什麽去了要你費神傷腦筋?”她盼着小兒子回來陪她吃頓飯,卻來了一堆不識相的人,還盡說酸話,小的不懂事也就罷了,連大的都不明白,都幾歲人了?打壞了胃口也打壞了心情,要她給什麽好臉色?
“媳婦這不是打比喻嘛。”佟氏的兩頰有些熱辣辣的,婆母這是吃了火藥渣子啦,從見面就沒給好臉色,她心裏顧着埋怨,卻忘記是自己先踩了人家的底線。
“人,你們也看過了,這裏沒有煮你們的飯,都回自己屋裏吃吧。”蔣氏這是下逐客令了。
纂兒見識了蔣氏的不給情面和雷厲風行,也對輔國公府的人有那麽些了解了。
初到輔國公府的第一晚,纂兒睡得很熟,但是生理時鐘還是很準時的把她喚醒,還不是很熟悉的布置,看着仍有點眼生,她眨眨眼,眨掉最後一絲困頓,起了身,等金钏敲門要進來服侍,她已經換好衣裳了。
金钏有些惶恐,“姑娘怎麽不叫奴婢?”
“我自己來習慣了。”她不怕人家笑她小家子氣,該怎麽着還是怎麽着。
“伺候姑娘是奴婢的本分。”
Advertisement
“這樣啊,往後我該叫你的時候就會喚你。”也罷,這裏和住在竹屋的時候不同,就按着人家規矩來就是了,自己一片好意可不能害得人家砸了飯碗,領一份薪,自然要對得起那份金錢才是。
纂兒在金钏的服侍下漱了口,用熱巾子抹了臉,喝了溫白水,又讓玉镯去取披風。
“姑娘要出門?”金钏看着飄起小雪的屋外,這種天氣,怎麽還會想出門呢?
“該去向老夫人請安了。”
“這種天氣,老夫人一定會免了各房的請安的。”
“沒關系,老夫人要說不想見人,我再回來就是。”
她的身分在輔國公府中地位尴尬微妙,雖說靠着聞巽這棵大樹應該也能在聞家活下去,但他是男人,在家的時間有限,要是她和老夫人的關系不佳,讓聞巽兩面不是人,她也不會好過到哪裏去。
她畢竟不是真的小孩,誰當家作主、該往哪邊靠攏,她明白得很。
踏出十樂院,方才密密麻麻的的雪花已經停了,積雪不深,但是勤快的婆子們正拿着掃帚,細細清掃屋檐下的雪,有的已經掃完整條走廊。
山裏的冷是隔三差五飄着雪,時大時小,寒風呼呼的吹,凜冽剛勁,京裏的雪溫柔多了。
蔣氏聽到下人禀報纂兒來請安的時候,她正在喝早上第一碗的銀耳紅棗燕窩羹,她放下碗盅,問着廖嬷嬷,“這種天,沒有人告訴她不用過來嗎?”
“這是慣例,她院子裏那些大小丫鬟怎麽會不知情?可見有心了。”
“讓她進來吧。”蔣氏倒是要瞧瞧這小丫頭想做什麽。
纂兒進來後,有禮的請安問好。
蔣氏見她凍得發紅的臉蛋,既沒讓她坐也沒攆人,只是不冷不熱的問道:“是巽哥兒讓你一早過來給我請安的?”
纂兒用很平常的語調回道:“巽哥哥什麽都沒說,是纂兒覺得老夫人是長輩,晚輩本來就應該要來請安問好的。”
“我不是喜歡吵鬧的人,府裏的姑娘、媳婦我也不讓她們日日到彜秀堂來,你以後也用不着天天到
我跟前來。”要應付這麽多人,實在心煩,她愛清靜,人孤僻,不喜歡那些各有心思的人。
“是,纂兒知道了。”
蔣氏擡眼,眼神銳利地盯着跟着纂兒來的兩個大丫鬟,“讓你們去服侍姑娘,是看在你們經驗老道,怎麽姑娘要出個門,連手爐、鬥篷都不知道要替姑娘備着?”
金钏和玉镯一愣,嘩啦跪了下來。“奴婢疏忽,老夫人恕罪。”
“不論如何,她既然進了我聞家門,就是你們的主子,怠慢主子,這回口頭告誡,要是還有下回,你們自己看着辦吧。”這個孽子,替她找事做!
兩個丫鬟誠惶誠恐的齊聲應是。
老實說,蔣氏根本沒有意願要替纂兒出頭的,可看她一臉傻乎乎,沒叫她也不敢往火盆邊上靠一點,自己幹熬着,越看越不順眼,話就這麽溜出口了。
“謝謝老夫人。”纂兒這一笑,明眸流轉,顧盼生輝,倒像一朵袅袅婷婷、含苞待放的花蕾。
被維護的感覺真好,她對蔣氏從頭到尾都沒笑過一次的臉完全無感,反而朝着她笑了又笑。
“沒事就回去吧。”年輕人的身子好,就這一會兒功夫,纂兒的臉色已經恢複,不過這傻丫頭朝着她賣什麽笑?但笑得還不難看就是了。
纂兒臉色平常地回了十樂院,丫鬟剛擺上早飯,聞巽便來了。
“聽說你一早就去向我娘請安了?”他看起來很随意,打量着纂兒的氣色,對着桌上的菜色很是滿意,轉頭示意擺飯的丫鬟多拿一副碗筷來。
“我覺得應該這麽做。”
“我娘沒有為難你吧?”
她把頭搖得跟波浪鼓一樣,等丫頭們退到外面,她用口形無聲地說,老夫人教我怎麽和丫鬟們相處。
哦?他的眉往上挑了挑。
想不到他娘願意和這小妮子親近,也不壞,這麽大一座宅子,她身邊除了嬷嬷丫鬟,也沒一個親近的人,就算兄長和嫂子們都住同一個屋檐下,但除非有事才讓他們過來,他又長年在外,實在也沒法陪伴她。
把小丫頭放在她老人家身邊,雖然是臨時起意,但倘若她能讨得母親喜歡,對雙方都有好處。
“我明日還要出去一趟,年底怕是趕不回來,最快要到十五才能回。”他對年節的觀念并不像一般人那麽熱衷,反而淡薄,因為對他而言,年節那些個大小掌櫃們和所有的夥計都要趁假好好歇息,和家人同樂,他可不然,一堆的賬冊和大小掌櫃要見,通常等到他能歇上一口氣的時候,多是年後了。
“你還要出門啊?”他對她的好,她明白,要不是為了她,他又何必繞了這麽大一個圈子,從一個臨海城回到不老山,又帶着她回京裏,這幾乎要繞過半個大晁朝的領土了吧,是她耽誤了他的工作。
“自己一個人可以嗎?”聞巽雖是這麽問,但是她的适應能力他信得過,母親也是,其實他并不擔心。
“可以,纂兒可不是一個人,我還有喜嬸和老夫人呢,反倒是你,出門在外比較辛苦。”
“你還知道我辛苦了,總算沒白忙。”他哈哈笑道,給她夾了一筷子的菜。
兩人你夾給我,我夾給你,很快便把飯菜一掃而光。
用過飯,聞巽去找他大哥談事,十樂院這邊,針線房送來了六套冬衣。
送冬衣來的婆子說依照往例,府裏的姑娘們每一季有四件新衣,纂兒初來乍到,老夫人吩咐多做了兩套,算是彜秀堂的分例。
玉镯拿出一小塊銀角子打發了婆子。
纂兒看着那幾套質料上乘,不是織錦便是皮裘的衣服,吩咐道:“把這些衣服都收起來,我出去一下。”她穿上披風,系好帶子,舉步要出門。
“姑娘這是要去哪裏?”金钏還捉摸不到這位主子的性子,一早老夫人的話還在耳邊,見她又要出門,急急問道。
“我要去謝謝老夫人,你們不用跟着我,我去去就回。”語畢,人已經在門外了。
纂兒說要去謝謝老夫人,卻止步在彜秀堂的匾額前,在婆子還沒反應過來之前,磕了個頭,接着轉身大步走開。
雖然老夫人說不用天天去給她請安,但纂兒還是決定,要用自己的方式來道出心中的感激之情。 婆子把這事回了正眯着眼打盹的蔣氏,她掀了眼皮,什麽也沒說,慢慢重新閉上眼,屋裏就像方才那樣寂靜。
廖嬷嬷見主子沒吱聲,也不敢搭話。
只是蔣氏沒料到接下來的每一天,不論晴雪,纂兒都會來磕個頭,然後就回去了。
這個孩子……倒是個有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