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回到京城(2)
更新時間:2017-05-16 18:00:04 字數:4777
他們抵達晁京,流火、未央與涉水三人不好跟着去輔國公府,便自行去了他們師兄弟慣常在京城的落腳處。
相處了一段日子,自然不舍,幾個大男人輪流安慰纂兒,反正都住京裏,随時想到都可以互相探望,見面的機會多着。
可雖說同樣住在京裏,纂兒也知道要像以前那樣和樂融融的在一塊兒是不可能了。
看着纂兒的精神不好,聞巽為了轉移她的注意力,給她解說了輔國公府大致的成員有哪些。
輔國公府是聞巽太爺爺那一代平夷蕩寇,立下軍功得到的爵位,到他父親雖說已經世襲三代,但那年皇上秋獵遇刺,父親救了皇上不幸身死,皇上回京後,便将父親的爵位不以降等傳給大哥,而母親本就是一品诰命夫人,建坊題褒之餘,更享貴妃品級驚儀,享一品诘命與貴妃俸祿。
輔國公府的爵位落在大哥身上,但三個叔叔未曾分家,各據院落,平常各管各的,要有大事才互通有無。
他有一姊二兄長,皆為嫡子女,大姊已嫁為人婦,兩位兄長也已成家,他是遺腹子,是家中老麽。
其它各房聞巽只說并不重要,往後要是見了再說。
“我現在說這些,只是讓你心裏有個數。”
四房同住,是個大家族,在古代若父母健在,兒子們基本上不分家,這是根深蒂固的觀念,承襲祖上餘蔭,信奉兄弟同心,其利斷金。
只是這一路聽下來,巽哥哥的祖父母已經不在,親爹也過世了,父母健在這一條不成立,這些個老油條般的叔叔們應該也娶妻生子了,卻還同住一個屋檐下,這麽多的人口住在一起,往好聽的說是樹大根深,往難聽的說,這牙齒有時還會磕着嘴唇,事能少嗎?
不過呢,事不關己,高高挂起,現在的她就是個屁孩,自己這會兒還不是要去依附人家,寄居人家屋檐下?
所以,她哪來的立場說道?
“我已經去信向母親說過,會帶一個小姑娘回去和她作伴,你見着母親,不用太惶恐,母親的人看着雖然嚴肅,其實很好相處。”
纂兒知道他是在安撫她,而且随着越接近輔國公府,她的心七上八下提了十五個水桶,不安極了。
Advertisement
輔國公府彜秀堂。
萬物蕭瑟的季節,一早下了一層薄薄的雪,已經叫下人都掃幹淨了,走道的盆栽也全換上花房裏最鮮妍的,成串的柿子沉甸甸的挂在樹上,來來去去的婆子、媳婦更顯出那幾分的鄭重。
屋裏透着淡淡烏沉香的氣味,一個有着銀盤臉的老太太坐在暖炕上,手裏慢悠悠的轉着黑檀木佛珠,念了一會兒的佛,略顯心神不寧的問着身邊的廖嬷嬷,“不是說小半刻就會到,怎麽還沒見着人影?”
“已經讓腿快的小厮去前門盯着,只要一進大門,就會讓看門的婆子立即回報。”
“這宅子蓋這麽大做什麽,走個路也得半天。”
廖嬷嬷是老夫人蔣氏身邊的積年老人,哪能聽不出來她想念麽兒,自從接到書信的那天,便吩咐三爺院子裏的人把已然整理得一塵不染的院子又裏裏外外理了一遍,缺什麽、少什麽的一定要趕緊補上,還把三爺的衣服全拿出來,該曬的、該汰換的都不敢疏忽,就是不能讓三爺覺得不方便。
這也難怪,他們母子可有大半年沒見了。
蔣氏也知道即便不用她吩咐,止觀園的下人做事一點也不敢馬虎,這些年,別的院子不說,三爺看着年紀最輕,馭下卻做得最是滴水不漏。
“我說淑女,巽哥兒說要帶一個丫頭回來,是什麽意思?”淑女是廖嬷嬷的閨名,這些年來,也只有主子會這麽喊她了。
“老夫人,三爺信裏不是說那個小姑娘是微生拓留下來的孩子?老夫人記得微生拓吧,那個老跟在三爺邊的忘年友人?”說是友人,在外人看來和親衛差不多,一身武功紮實,三爺對他十分看重,總是走到哪兒帶到哪兒。
“微生拓啊……”只要是小兒子身邊的人,她多少都有印象,因為他從不随便把人往家裏帶,這個微生拓,她記得是個沉默寡言的男人。“巽哥兒為了找那小姑娘找到都忘記我這個老婆子了。”
“哪裏是,老夫人忘記三爺肩上可扛着整個家族的庶務,加上公中的鋪子,還有他自己的産業,就算學那孫猴子會變身,多出十雙手來,這麽多事情也忙不過來,老夫人體諒把那些個得力心腹都送給了三爺,但三爺是什麽人,凡事不過眼哪能放心?所以他有多忙,老夫人還能不知道?”
這時候只要廖嬷嬷的心稍微偏頗那麽一點點,把老夫人往歪裏帶,說兩句纂兒的不是,纂兒将來的日子可就難過了,但她是個處事公正的,就事論事。
蔣氏長年沒什麽笑容的眼兒飄過一抹欣慰的光彩,果然是跟着她一輩子的人,這些年來,也虧得有她才能陪着她說說話,否則這日子讓人怎麽過呢?
正欷籲着,候在正堂外的大丫頭一臉欣喜,匆匆來禀——“老夫人,三爺回來了!”
“不是讓底下的人見到人回來就趕緊來知會一聲,我們好準備準備,怎麽人就到了?”
蔣氏略有微詞,讓廖嬷嬷扶着起身,還沒舉步,就聽見小兒子的聲音傳來——
“兒子這不想給您驚喜,才不讓人說的。”
在屋裏伺候蔣氏的大丫頭替三爺掀了織錦簾子。
聞巽領着纂兒走了進去,他也不急着向前,在酸枝十二扇大鑲瓷嵌聯琅屏風前的炭盆拍袖去了寒氣,這才轉進正堂。
纂兒也有樣學樣,把衣衫抖了抖,搓了搓手。
他給了她嘉獎的一瞥。
年輕人可能不覺得什麽,但是家中有老人的,這道手續卻不能省,怕的是把寒氣帶給了家中的老人而不自知。
聞巽先向母親請安。
蔣氏看見小兒子,喜不自勝,趕緊叫人上茶、上果點。
纂兒從聞巽口中聽了不少關于他娘親的事跡,對于早年喪夫,撐起一大家子,外表看起來十分強悍的老太太,不由得偷偷多打量了兩眼,她有張稱不上和善的臉,一身寶藍繡仙草紋的褙子,鑲鴿子蛋大的綠色貓眼石抹額,頭發梳得一絲不茍,左右對稱各插着一支墨玉簪子和羊脂玉簪子,烏絲不見白發,看着小兒子的眼睛笑起來眯成一條縫,風采在眼角堆砌,似疊錦,可以想見年輕時絕對是個美人。
像是發現纂兒在偷瞄她,蔣氏也看了她兩眼,那眼神格外明亮,似乎能照到別人的心魂。
纂兒察覺到自己被發現了,也不害羞,憨憨的露出小姑娘該有的天真,眉眼在晨曦中格外清秀,少少的陽光透過窗格子,在她臉上映出層層細粉的淡光。
蔣氏對着纂兒招手,“你叫纂兒是吧?過來讓祖母瞧瞧。”
“娘,她喊我一聲哥哥,你怎麽讓她喊你祖母,這輩分不就亂了?”聞巽也不坐下首,隔着炕上的小幾靠着蔣氏坐着。
“她這年紀你讓她喊哥哥?”
蔣氏挑眉。家中老大、老二的孫子、孫女都像她一般大小,真是亂來!
“之前病了一場,好不容易養的肉全掉了,她比蝶姐兒還大上一歲。”搜索記憶裏大哥那二女兒,纂兒個兒也沒人家高,細胳臂、細腿兒,看來得替她找個武功好的女師父來才行,得把她的底子打好。
“怎麽看也不像八歲的孩子。”沒理會她,她也不慌,乖乖的站在那,一襲鵝黃對襟錦裙,外頭鑲了一圈兔兒毛,瞧着瘦是瘦了些,但兩道彎彎新月眉下有着黑曜石般黑湛湛的雙眼,看着還挺精神的。
自從大女兒出嫁了以後,她的屋子裏有多久沒有小女娃兒了?
“你把她帶在身邊多久了?”
“我在外面忙着,請了人照顧她的飲食起居。”
“這算怎麽回事?那微生拓于你有救命之恩,你卻是這麽對待恩人的孩子?”這小兒子不論做什麽都用不着她擔心,可這事做得不地道,讓人怎麽說他?
“因為被我養壞了,這不是回來向娘求救了嗎?”
兒子說得賴皮,蔣氏卻一點也不惱,心想小兒子遇到事會想到她,心裏還是有她這個娘的。
說起來,她這麽兒從小就獨立,生下他那會子,家裏整天愁雲慘霧,幾房沒有消停的時候,她的心情又不好,看見他就想到過世的丈夫,所以就把他交給奶娘帶,這一帶,到了他五歲,母子已經離了心。
這些年,她沒少在他身上費心,可他事務纏身,一年總有那麽幾個月不在家,尤其這一回去就是大半年,她身為母親想和兒子好好談心都不可得。
想到這裏,她心情便是一黯。
“老夫人,您別生巽哥哥的氣,都怪纂兒不好,沒把自己的身體當回事,巽哥哥把我從孟家村帶出來,供我好吃好穿的,要是沒有他,纂兒這會兒也不知道變成了什麽樣子,纂兒對巽哥哥是滿滿的感謝。”纂兒雙手規矩的放在裙兜裏,語音清亮,字句清楚,表情生動,語調真摯。
“男人會養什麽孩子,既然你都把人帶回來了,咱們家也不缺那一雙筷子、那一碗飯,還有,她叫你哥哥也習慣了,這是認作義妹了,我這老太婆也不好硬是改變什麽。”蔣氏将目光從小兒子身上轉到纂兒臉上,故意問道,“丫頭,你說叫我什麽好呢?”
纂兒甜甜的笑,恭恭敬敬的道:“纂兒見過老夫人。”
不說別的,能掌着這麽大個輔國公府的當家主母,閱人歷練會少嗎?她一個丫頭片子,就算經歷兩世,老老實實的就是了。
蔣氏心裏一軟,這丫頭年紀小歸小,倒是個明事理的,還是個有眼色的,沒一來就往她跟前湊,也沒非要攀着她兒子這條藤往上爬。
“府裏院子多得很,珍珠,帶她去瞧瞧,看她中意哪一間,就住下吧。”蔣氏擺擺手。
“謝謝老夫人。”纂兒跪下給蔣氏磕了頭。
“走,巽哥哥帶你去挑院子!”聞巽朝蔣氏的大丫頭做了個不必的手勢,領着纂兒出去了。
正堂裏有一瞬間的靜默。
蔣氏端起已經有些涼的茶盞又放下,幽幽的道:“淑女,你瞧這孩子,也不想想多久沒回府了,多久沒見到我這個娘,也不多陪陪我說說話,卻對一個丫頭這麽上心。”
“這是老夫人把三爺教得好,知道知恩圖報,何況,大爺和二爺和三爺的年歲終究是有差,如今三爺對纂兒姑娘親近,老夫人想想,三爺這不是想要個妹妹嗎?”她哪裏不知道老夫人這是吃味了,往常三爺只要回府都是緊挨着老夫人的,這會兒把注意力移到別處,難怪老夫人不适應。
“你倒是門兒清!”蔣氏瞪了她一眼,也意識到自己這是遷怒,所以也沒什麽威力。
想想自己跟一個小丫頭吃什麽醋?這日子實在過得太乏味了,這點小事都能拿來說事,一個小丫頭而已,再怎樣也不過是一副嫁妝就能打發出門的事。
“老夫人您瞧着吧,三爺哪次回來,晚飯不陪老夫人一起用的?您就等等吧。”
這日子對蔣氏來說是真的太無聊了,大爺、二爺是朝中重臣,一個月能來給老夫人請安的次數有限,就算來也說沒兩句話便又匆匆離去,大夫人管着內院,什麽都要一把抓,事務繁多,老夫人也早早免了她來身邊立規矩,二夫人每回來就是苦着張臉,擺不平的夫妻問題,老夫人不想看她那張怨婦臉,幹脆免了她的問安。
老夫人不愛和京裏那些貴婦人打交道,整日裏只有和她這老婆子大眼瞪小眼,唯一的盼頭就是三爺回來,聽他說些外頭的事情,其實倒也不是真的有興趣,只是除了這樣,還能企盼什麽?
“倒是我小氣了。”
“老夫人這是太想三爺了。”
“你說,活到我這把年紀到底有什麽意思呢?”兒子都離了身邊,平時這日子真是寂寞是緊。
“老夫人千萬別自己亂想,三爺可不能少了您,您還有好長的時間要活,要不,三爺娶妻生子,給您生大胖孫子,您要是都看不見那多可惜。”
“也是,說什麽我也得看着他娶妻生子,以後去了下面,也才好給老國公一個交代。”蔣氏嘆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