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三位大叔(1)
更新時間:2017-05-16 18:00:04 字數:4929
聞巽也沒打斷她,等她一口氣說完,徐徐說道:“你回房列一張清單給我,看要買什麽,細細的寫上,我順邊看看你的字長進了沒有,還有,我不在家的這些天,每天要做的功課也不能落下,回來我要檢查的。”
這丫頭也不問問他下山要辦什麽事情,也不要珠花頭繩,倒是滿打滿算把他當采買使喚了。
不過他也不惱,這些都是小事,賣花的事情他自己跑一趟就是了,采買則讓下面的人去辦,他繼而一想,她沒要那些個女子的飾物,不代表他不能買,就當作給她的一點驚喜吧。
纂兒果然回房去列了一張單子,清楚明白的寫了想要的物品,字跡已經力求工整了,所幸聞巽也沒有挑剔,把單子收進了懷中。
纂兒正沾沾自喜,哪裏知道某個不動聲色的狐貍淡淡地撂下話來,“我不在家的這幾日,你默寫的大小字都各加十張。”
聞言,她還沾喜氣的小臉立刻垮了下來。“巽哥哥,你太壞了!”
“要不各加十二張?”繼續讨價還價就不只這個數了。
“巽……”
“十五張。”
纂兒氣急敗壞的抗議不成,只好垂頭喪氣的走了,這下子她除了寫字什麽事都做不了了。
也的确,聞巽讓她寫字,除了多認字以外,也是不想她一天到晚都往山上跑,家裏只有一個阿茶是看不住她的。
想想,家裏人是有點少。
聞巽離開的那一天,換上纂兒給他做的衣服,竹青色的料子讓人看着非常賞心悅目,配上束發的同色系緞帶,就是個翩翩少郎君。
他帶上纂兒那兩盆蘭花,阿茶趕着在家閑置很久的兩匹馬,套上馬車,送他到附近的鎮上。
對于聞巽離家,阿茶和喜嬸很鎮定,對他們來說,聞巽能在竹屋住上半年不動,才是令人不解的事,至于頭一遭和聞巽分開的纂兒,一開始她還不覺得有什麽,可是兩天過去,她開始覺得恨然若失。
Advertisement
陪伴是不是最長情的告白還未可知,但長久的陪伴,會成為一種習慣。
聞巽剛下山的那兩天,纂兒還是按時起床,讀書、寫字'照看花樹,等手頭沒事了,閑坐着就有些相信聞巽了。
有些習慣真是要人命。
一起了念頭,書房裏一個人待着,偶爾轉頭看不見聞巽挺直的腰杆,還是斜卧在竹榻上看書的模樣,他愛喝的太平猴魁茶罐閑置在幾上,案桌上還留着他寫批字、幹涸了的朱砂,飯桌上也少了個人,沒有人替她夾肉夾菜,日頭好,也不會有人唠叨着要把書冊分門別類拿出去曬,曬的時候要逐頁翻看有沒有蠹蟲的啰唆行徑。
也不說什麽情啊愛的,就是單純的想他,畢竟,這些日子來兩人互相陪伴,不,正确說來,是他放下了手邊的事,陪着她适應了竹屋的生活才離開的。
他是第一個無償給她溫暖的人,應該是因為這樣吧,所以覺得他不在身邊,有那麽一些些的不習慣。
聞巽過了好些天仍舊未回,山上的天氣已進入一整年以來最炎熱的季節,可說是最熱的季節,卻也比平地涼快多了,早晚仍是穿着棉襖,睡覺還是得蓋厚被子。
可聞巽雖然不在,阿茶卻按照他的吩咐,從村裏找來泥瓦匠和木匠,把後院往後推,耨草去雜石,留下大樹,這一整地多整出了起碼有三分空曠寬敞的地來。
這塊地真好,遮陽溫暖潮濕通風都齊了,要再添上植具植材就都完備了。
木匠又照着纂兒的意思做了架子,還剖來一堆竹子,從中對削後,一根搭一根,用榫接的方式從河裏把水經由竹管引到挖好的池子裏蓄着,澆花、澆樹、澆菜都十分方便。
喜嬸看着纂兒張羅這些,起先有些丈二金剛摸不着頭腦,但是等弄好之後,發現纂兒不用再費勁的往外提水,她拍了下大腿。“哎喲,我怎麽就從來沒想過這法子呢?”
這下不只澆地方便,屋子裏吃水也方便多了,要用水的時候把管子接上,不用的時候将木塞子堵上,和聰明的姑娘住久了,她的腦袋也靈活多了。
中午纂兒和喜嬸、阿茶吃了刀削面,熱辣辣的肉燥和濃湯,熱出頭上的汗意來,但是吃完後整個人懶洋洋的很是舒坦。
給喜嬸打下手收拾了碗筷,一開始喜嬸是不讓她做這些事情的,可在她以為,家裏就這個幾個人,能有幾雙碗筷,也不過就是從吃飯的方桌搬到水槽而已的功夫,舉手之勞,喜嬸可還得忙着收拾家裏的瑣碎,打理菜地,擇菜洗滌,還要教她縫補衣服,而聞巽也沒反對過,也就一直這麽過下來了。
她和喜嬸正扯着閑話,忽然聽到外頭有人敲門,還敲得頗急。
“阿茶這小子肯定偷懶着,不過不是說屋裏還有喜嬸和一個小丫頭,這門板都快叫我擂破了,怎麽還不見出來應門?”
雷打般的大嗓子,震得人腦袋瓜子疼,也震得屋裏的人心都跳了一跳。
“這不就來了,急啥?”聽着是熟人的聲音,阿茶也不急了,慢火溫吞的打開了纂兒覺得一點防禦功能都構不上的竹籬門。
兩個漢子剛好一高一矮,一壯一瘦,胖子領先走進去,殿後的那個指着一頭悠閑在草地上啃草的騾子道:“你和老四把車子裏的東西卸下來,都是閣主吩咐要給小丫頭帶的,要是弄破了,浪費我們跑了老遠的路給送來。”
這漢子有着比竹竿還瘦的身板,衣服穿在他身上輕飄飄的,聲音低沉到發悶,表情酷似木頭人。
旁人不知道除了聞巽是誰也指使不動阿茶的,可這幾人仗着年紀大,聞巽不在的時候沒少把他當小弟使喚,幸好他也不以為意。
這幾人雖說一年見不上幾次面,認識的年頭卻都超過十幾年,誰有幾樣毛病,他門裏清得很,只是這些個平常神龍見首不見尾,忙着閣中事務的老人怎麽一個兩個三個都上山了?
是山下發生了什麽事嗎?
一個青年憨憨的笑着,身穿绀青色夾棉短褐,眉清目秀中帶着斯文,開口喚道:“茶哥。”
這個倒是個客氣的,見面就稱哥。
“水大管事,你們怎麽全上來了?”
“回來過節,順便把閣主交代的東西帶上來。”
“那聞爺……閣主呢?”阿茶動手去卸騾車裏的物事,一輛車裝得滿滿當當,主子都買了什麽啊? 閣主性子淡,有許多年都在外面奔走,過節什麽的完全不在意,有時節過了還不知道,那些佩帶香囊避邪驅瘟、懸艾葉菖蒲、看龍舟,是有家人的人才會有的興頭,和他們這些單身漢子沒有半毛錢的幹系,倒是今年有纂兒在,喜嬸張羅起了要包粽子吃,剛剛那會子吃過飯,他正要洗刷粽葉去呢。
“閣主還有要事,就我們幾個先過來,會在這兒住上一陣子,所以東西才會這麽多。”
阿茶捧着寬口甕的手頓了下。“莫非閣主真把結隐閣給解散了?”
這幾人看起來穿着簡單,和普通人沒兩樣,可他們一個個在江湖和商界可都是令人望而生畏的狠角色。
“哪有這麽簡單?我們這些看得開的是第一批,那些不願意的,閣主還在跟他們斡旋。”都是不好相與的人,有的拿慣了好處,吃香喝辣,有的舍不得到手的地位,有的一大家子,牽根攀藤,一動全家都得拉拔起來,傷筋動骨,在他們看來閣主想把結隐閣轉正是沒必要、吃力不讨好的事。
只有他們這些一路跟着閣主過來的人,才知道閣主是為了給他們這些一輩子都在刀尖上舔血的人一個安适的晚年。
結隐閣是江湖上最知名又最為隐密的組織,他們的人滲透到朝廷、勖貴、權臣、豪門、幫派探聽各種消息,只要對方出得起價錢,就能夠從從結隐閣買到想要的情報,結隐閣就像無孔不入的滲水,秘密的滲入每個需要的地方搬運衆生的消息,而創辦這個龐大地下帝國的人就是他們的師父陰陽子。
師父雲游四海之前将結隐閣交給了小師弟,小師弟是師父的關門弟子,他們對于小師弟的才華橫溢沒有什麽不能接受的,才幹不如人嘛。
師父一去四、五年,小師弟隐身暗處指導,讓結隐閣更上層樓,成了和大晁國鼎立的第二大勢力,大晁皇帝甚至必須借助結隐閣的力量排除異己,鏟除不聽話的朝臣。
結隐閣的赫赫威名太盛了。
聞巽曾這麽說過,但他沒說的是,一國豈容二主?大晁皇帝目前是有求于他們,可等皇帝發現自己的身邊睡了只大老虎,天下哪個皇帝能容忍?
他等不及師父他老人家回來,決定要逐步讓結隐閣從這些見不得光的買賣中抽離,願意跟着他的,他自然會給一條出路,保他衣食無憂,若是想一條道路走到黑,他也不勉強。
路是自己選的,只要不後悔就好了。
這些事情纂兒都不知情,家裏來了客人,看樣子這一屋子的人都是相熟的,除了她。
方臉大耳濃眉,聲音可以震攝小兒夜哭的漢子叫流火;身如青竹,氣質帶點詭異的叫未央,最後和阿茶相偕着進來的叫涉水,他們一個個都把纂兒叫上前評頭論足了幾句,給了見面禮,對她出現在竹屋的事好像一點也不驚訝,然後有志一同的喊餓,這些人看着魯莽,卻是真性情,就算把她的頭發給摸得都亂了,她也一點都不介意。
纂兒笑咪咪的全部統稱大叔。
這時竈房裏傳來喜嬸的聲音——“都過了飯點才過來,你們都是來洗碗的?”
“大妹子別這樣,太多年沒上來了,看着沿路的景色懷念嘛,總忍不住下來摸摸瞧瞧,這不才誤了飯點。”年幼時,他們幾個師兄弟都是在這兒長大的。
也不知道是不是錯覺,纂兒聽着流火大叔中氣十足的嗓門,在喜嬸面前好像收斂了那麽一點。
“喜姊,我們在山下買了不少鹵肉和燒雞,還有一條大肥魚添菜。”未央說起話來慢條斯理,性子溫和又不失爽朗,給纂兒的第一印象還不錯。
“浪費人家的銀子,想吃魚,門前的河裏要什麽魚沒有!”喜嬸念歸念,手底下卻開始動作起來。
中午他們幾人吃了面條,飯就剩一小盆,飯不夠,喜嬸烙了厚厚的烙餅,抹上蘑菇肉醬,又去菜地摘幾樣菜,芋頭筒子骨、韭菜炒肉絲、奶汁菘子,有了骨頭湯,兩樣炒菜,加上鹵肉和燒雞,一桌六個菜也算豐盛。
吃過飯,喜嬸指着東西廂房道:“你們的屋子都給留着,平常阿茶也記得清掃整理,你們進去瞧瞧,要是缺了什麽就喊一聲。”
幾個男人笑呵呵的進屋去,沒多久流火便出來紮掃帚、找抹布、提水,還忍不住對着阿茶啐道:“你這小子也太偷懶了,我房裏髒成那樣叫打掃嗎?!”
雖然他的外表看不出來,但其實骨子裏是極愛幹淨的。
未央和涉水倒是進了屋子就沒了聲響。
這竹屋看着不大,裏面其實還挺寬敞的,就算家裏又多了三個人,也不覺得擁擠。
流火他們帶來的東西多又雜,幾個男人的家當不算,還有聞巽應了纂兒的東西,素燒盆、陶盆、瓷盆,上了釉彩的、半釉彩,各種寓意好的人物、花鳥、山水盆子,牡丹、蘭花、茶花各種花苗,另外還有布匹、糕點、雞鴨鵝豬牛肉,顯然是在鎮上買的,肉都是宰好的,拔幹淨了毛,妥妥的用油紙包着,難怪會塞滿一整大車。
阿茶把這些沉手的東西全搬進後院,因為是纂兒的東西,他讓她自己去整理。
纂兒摸着那些黏上動物還是繪畫人物肖像的盆子,心裏模模糊糊的思忖,她沒說,巽哥哥卻好像知道她的心思,替她備了那麽多東西,他會不會太看得起她了?她做得來嗎?
沒錯,她想做藝術盆景。
如果說造園是将大自然的千山萬水濃縮在庭院中,那盆景就是将景物更進一步放在小小的盆缽之中,不出門就能在咫尺內瞻萬裏風光,方寸中能領略山光水色。
尤其是那些大戶人家對于寓意好的盆栽更是看重,只要瞧得中意,不論花上多少錢都不手軟。
只是要做好吸引人眼球的盆景難度也不小,畢竟悠久的盆栽歷史和文化底蘊在那裏,不過她上輩子可是園藝設計師,景觀和建築雙料技術本位,創意與巧思這兩樣技術她都有,不愁構思不出立意佳的盆景。
自然,盆栽也不能少,上回她在山裏可看中了不少小葉羅漢松和雀舌松,要是養得好了,做成中大型的迎賓松,可值不少銀子。
她把所有的東西都做了歸類,回屋裏淨手面,又去聞巽的書房翻找了一番,這才歇午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