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二進宮(捉蟲)
“聖旨到——”一家人正吃着早膳,聽到屋外傳來太監特有的陰柔的嗓音,匆匆忙忙的放下碗筷,走了出去。
“梁公公,”傅傳嗣一眼就認出了領頭的那個公公,正是正德帝身邊的大太監梁十。
“傅大人,請接旨吧。”梁十笑眯眯的看着,這可是皇上現在極力培養的重臣,馬虎不得。
下人很快擺好了香案,傅家衆人都朝皇宮的方向跪了下來。
“奉天承運,皇帝诏曰:漓川郡守傅傳嗣,恪盡職守.......因治理漓川有功,今擢升為吏部侍郎,欽此。”
吏部尚書年事已高,再過不了幾年就會致仕,皇上此時把他插入吏部的目的不言而喻,傅家人自然是喜上眉梢。
傅傳嗣正準備接旨,就見梁十又拿出了一封聖旨,顯然還沒有結束。
“奉天承運,皇帝诏曰:朝廷有疏爵之恩視夫皆而并貴,吏部侍郎傅傳嗣之妻,淑慎性成,勤勉柔順,是宜曾爾為正四品恭人,欽此。”
吏部侍郎是四品官職,其夫人為正四品恭人也是理所當然,但是芸娘的冊封旨意是皇帝親賜,和皇後懿旨晉封的又有所不同。
兩人開開心心的領旨謝恩。
“雜家在這裏恭喜傅大人,傅夫人了。”
“還勞煩梁公公了。”傅傳嗣乘接旨的時候悄悄遞過一個荷包,梁十臉色不變,還是一臉笑眯眯的模樣,只是心裏對這個新上任的吏部侍郎更加親熱了。
“榮國公,奴才還帶了太後的口谕,宣國公夫人帶幾位少夫人和小姐進宮晉見。”
外男不能随意出入後宮,傅老頭兄弟幾人昨個能進宮,已經是皇上看在太後和他們失散多年的份上格外開恩了。
又要進宮啊,李氏有些犯怵,雖然是自家相公的姐姐,但是太後那麽高高在上的一個人,相處起來總是讓人感到壓抑。
“還請梁公公稍等片刻,讓我們梳洗一番。”
“梁公公,我前個得了幾兩上好的大紅袍,聽說梁公公也是愛茶之人,不如去我書房,我們一起品鑒一番。”傅傳嗣開口邀請道。
“既然傅大人邀請,我就卻之不恭了。”梁十看天色尚早,夫人小姐們也的确需要打扮一番,也就識趣的答應下來。
“奶奶,三嬸......”
徐氏早就急匆匆的帶着知畫回了自己的房間,要是女兒能讨得太後的歡心,這輩子都不用愁了。
知書跟在李氏等人後面,傅大牛有些錢都花在兒子身上,大姐自從嫁人以後也基本音信全無,在大房,她就像是一個丫鬟,吃穿全是最差的,身上這一身細棉布褂裙已經是她所有的衣服中最好的一身了,還是三嬸回村時候帶的禮物,要不是她娘穿不了,早被搶走了。
可是這一身衣服在昨天進宮的時候已經穿過一回了,裙擺還沾到了髒污,顯然今天沒法再穿了。
“真不知道是不是前輩子欠了你們一家的。”李氏看她苦喪着一張臉,頓時就沒好氣了:“算了算了,你跟我來吧。”
都十五歲的姑娘了,看着和十歲的珠珠差不多大,也不知大牛這個當爹的是怎麽想的,光顧着兒子連女兒都不要了。
“穿上試試吧。”李氏從箱底拿出了一件天青色的細紗襦裙,當時做的時候沒量好尺寸,給珠珠穿,腰那裏還松了幾分,本想過幾天請繡娘改改的,現在反倒便宜了外人。
“謝謝你,奶奶。”知書感激的接過襦裙,雖然奶奶平常嘴巴毒了點,但是為人還是很好的,有時候她沒照顧好弟弟,被她娘責罰不準吃飯,奶奶常常私底下給她幾個包子饅頭,才讓她沒有餓死。
所以,即使爹娘在家裏常常咒罵李氏這個後娘,知書還是覺得奶奶很好,三叔一家也是難得的好人。
“得了得了,別哭喪着一張臉了,還不快回去換衣服,真是看着就讓人掃興。”李氏揮揮手就開始趕她走。要不是看這個丫頭是真老實,她才懶得顧着她。
知書抱緊了手上的衣服,趕緊回自己房間梳妝打扮。
******
“三姐!”
知畫為了此次進宮可是做了充足的準備,穿了件大紅色的織錦長裙,幾乎把自己所有值錢的行頭都堆身上了,金燦燦的金飾挂滿了全身,仿佛一個行走的首飾盒。
傅二牛和徐氏也沒覺得有什麽不對,反而覺得女兒這樣的裝扮富貴極了,定能讨太後喜歡。
知書穿着李氏給的天青色襦裙,由于沒什麽配飾,頭上只簪了一簇玉蘭花,原本清秀的小臉上帶着一絲羞怯,一舉一動都分外小心,生怕把這身衣服給弄壞了,反倒顯得嬌嬌怯怯,惹人憐愛。
知畫嫉妒的看着眼前的三姐,這個沒用的女人居然打扮的這麽漂亮,即使身上沒什麽值錢的首飾,也分外的引人注目。
“三姐這身衣服可真好看,也不知道是什麽時候做的,怎麽從沒見你穿過。”
知書局促的扯了扯身上的衣服,“你覺得好看嗎,是奶奶給我的,你也知道,我沒什麽拿得出手的衣服。”
“奶奶對你可真好,我都沒收到過這樣的禮物吶。”知畫更加怒火中燒,皮笑肉不笑的說道。
奶奶對他們兩家都是持敵對态度的,什麽時候,三姐居然趁她不注意,讨了奶奶的歡心,看樣子平時的老實全是裝出來的。
“五妹妹。”知書看到三嬸帶着寶珠走了出來,開心的喊道。
知畫也顧不上嫉妒三姐了,忙看向寶珠。
畢竟三姐雖然打扮的另人耳目一新,但是太後老人家一定不會喜歡她那種寡淡的打扮,自己這樣富貴的打扮才讨老人家歡心。
今天,她的敵人只有寶珠,三房的財力遠勝于他們二房,那個小丫頭又長得比她好看,若是寶珠和她打扮的一樣的話,目光一準全被她吸引過去。
“五妹妹,你今天打扮的真好看。”
知書牽過寶珠的手,一臉稱贊。
“三姐今天也很漂亮。”沒了孟氏當攪屎棍,寶珠和知書的感情反而在這幾天突飛猛進。
寶珠也看到了知書今天的打扮,也認出了她身上的這件衣服,心中有些了然,三姐真的很适合這種清淡的顏色,凸顯了她的特質。
寶珠今天穿的衣服和知書身上的那件有些類似,只是差不多款式的衣服穿在兩人身上的感覺截然不同。
烏黑細致的長發披在肩頭,頭上斜梳了一個小髻,一串晶瑩細潤的粉珠從發髻上垂落,溫潤的光澤襯的小臉微紅,白瓷般的小臉上脂粉未塗,但光是那一雙璀璨奪目的黑眸就足以引人注目了,唇不點而紅,眉不畫而翠。
真不知長成以後的少女會是怎樣的傾城之姿。
知畫嫉妒了一下她的樣貌,心中到是松了一口氣,今天這麽重要的日子居然只簪了幾粒珠子,真是蠢笨的可以。
殊不知,就那麽小小一粒粉珠,足以把她全身上下的金飾都買下來了,還綽綽有餘。
“額,四姐今天打扮的很是耀眼。”寶珠看着打扮的和孔雀似得知畫,眼睛都差點被閃瞎,十三歲的姑娘正是鮮嫩水靈的時候,偏偏把自己往老了打扮。
芸娘也是無語,但是看二嫂徐氏一副自得的樣子,也沒敢開口勸勸。
“都準備的差不多了,也該出發了。”李氏是最後一個到的。
“咋們珠珠今天打扮的可真漂亮,和小仙女一樣。”
旁人什麽的從來都是不被她放在眼裏的,“三丫頭今天打扮的也不錯。”勉為其難的誇了知書一句,至于知畫嗎,早就被忽略到了一邊。
“夫人和小姐們都準備好了,就随雜家進宮吧。”梁公公緩緩而至,揮了揮手上的拂塵,翹着蘭花指,指揮帶來的太監宮女,扶着她們上了馬車。
******
“今天可是有什麽人進宮了?”
三皇子霍彶坐在禦花園的涼亭中溫書,看着宮女帶着幾位陌生的女眷進來,随口向一旁的小太監問道。
“回三皇子,今天太後宣了娘家人,榮國公府的女眷進宮。”
“榮國公府......”
霍彶想了想剛剛一晃而過的身影,榮國公的孫女,吏部侍郎的女兒?
嘴唇微抿,溫潤雅致的模樣看的一旁經過的小宮女面紅心跳。
有趣,或許妹妹的提議是個不錯的選擇。
******
“人可帶進宮了......”
今個兒太後早早就起了,也沒向往常一般,一起床就鑽小佛堂,反而一反常态的在大堂等着,還時不時派小宮女去前頭打聽,看傅家的女眷到了沒。
懿仁宮的宮女看太後的反應,心裏對傅家人的重視更提上了一層,絲毫不敢輕視。
“太後娘娘,人來了。”
前去打聽的小丫頭匆匆忙忙地跑了進來。
“來啦,”慈仁太後緊張的整了整發髻,“芳華,我的頭發沒亂吧。”
“沒有,”芳嬷嬷好笑的把她扶到軟座上,“太後娘娘何必如此緊張,只是幾個娘家的小輩,能得娘娘青睐,她們就該偷笑了。”
“這不是從來都沒見過,心裏有些緊張嗎。”太後嘆了一口氣,轉眼間,都是當奶奶的人了,也不知有生之年,能不能看到孫子生個曾孫給她玩玩。
“昨天弟弟一直念叨的珠珠,是老三的閨女吧。”太後聽弟弟的話三句有兩句離不開那丫頭,心裏也有一絲好奇,不知弟弟口中那個聰明懂事孝順,哪哪都好的小姑娘到底是何等模樣。
“太後娘娘萬福金安。”
寶珠等人跟着宮女來到懿仁宮,這主殿反而沒有昨個兒的偏殿富麗,可能跟太後常年吃齋念佛有關,太後常住的主殿反而沒那麽多金銀器物,裝扮樸素,淡淡的檀香讓人聞着就很舒服。
“快起來吧。”太後沒等她們跪下,急着就叫人起來。
“這兩個,哪個是老二媳婦,哪個是老三媳婦。”太後好奇的向李氏問道。
“這個是老二媳婦徐氏,這個是老三媳婦李氏,也是弟媳的娘家侄女。”李氏給太後介紹道。
“老三媳婦長得可真是标志。”傅太後對傅傳嗣這個侄兒很有好感,憑自己的努力,從一介寒衣爬到現在的位置,連皇兒都對她稱贊有加,這個侄兒就是他們傅家的希望。所以對傅傳嗣的媳婦,她自然也高看一眼。
“這幾個就是那三兄弟的閨女吧。”太後看知書打扮清秀得體,滿意的點了點頭。
目光轉到知畫時,忍不住眉頭狂跳。
“這、這孩子打扮的很富貴啊。”
都是娘家的姑娘,太後實在不知道該說什麽好,只能違着心誇了幾句。
有點眼色的都看出了太後的言不由衷,唯獨徐氏母女信以為真,在那沾沾自喜,知畫還得意的瞟了一眼知書和寶珠,似在炫耀太後對她的稱贊。
“這個就是三木昨個兒一直提起的寶珠吧,果然是個通透的姑娘。”
太後在後宮幾十年,也算是見過不少美人,真要算起來,恐怕只有當年的第一美人,現在的珍妃有一較之力了。
“好孩子,快過來讓姑祖母好好瞧瞧。”太後朝寶珠揮了揮手。
“爺爺昨個兒和姑祖母說了珠珠什麽,是不是跟姑奶奶告狀了。”寶珠自然地坐到太後身旁,親熱的靠在太後懷中,笑着逗趣道。
“你個鬼機靈,若是你爺爺在這,聽到你這麽說他,保準生氣。”
太後看寶珠絲毫沒有因為她的身份疏離她,心中很高興,後宮裏的皇子公主,對她就像對着菩薩似的,恭敬有餘,親熱不足。
寶珠這樣,反而讓她有了一種普通人家老太太的感覺,而且,她看的出來,這孩子的眼神清澈,不帶絲毫算計,這在污濁的後宮,實在是難能可貴。
“這孩子我一見就心中歡喜,等你們回去了,這孩子就留在宮裏陪我這個老太太。”太後親人的摟着懷裏嬌嬌軟軟的小姑娘,那架勢,生怕別人搶了去。
芳嬷嬷也忍不住對太後懷裏的小姑娘添了幾分好感,這麽多年,太後已經很少這麽開心了。
知畫看寶珠輕輕松松的就奪得了太後的喜愛,手裏的繡帕早就被扯得變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