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縣裏四處流傳着那篇書生撰寫的品評蹴鞠比賽的文章時, 沒有人知道, 原稿此刻正在李绮節手中。
初稿是孟雲晖寫的, 李绮節替他潤色了一下。老百姓們大多不識字,想要鼓動他們,不需要長篇大論, 只要大量使用氣勢磅礴的排比和口號就行,再扯上強身健體、為族争光什麽的, 效果更好。
孟雲晖的初稿其實文采更好,被李绮節修改之後, 看起來更有號召力了,但難免少了幾分厚重。
李绮節沒有丢棄原稿, 托人把初稿重新謄抄了一份,用的是最不容易被人查出來的書面字體,然後把抄好的紙箋收入一封拜帖之中。
寶珠在一旁磨墨,見李绮節收拾好,放下墨錠, 接過拜帖,在上面夾了一張紅簽紙, 然後放到紅木多寶格的最上面一層。
李绮節挽起袖子,從羅櫃抽屜裏翻出一錠二兩三分的銀塊,擲到李子恒面前:“這是給孟四哥的潤筆費。“
李子恒捧着銀塊,有些犯難,“我送過一次,孟四不肯收錢啊。他們那些讀書人, 啧啧,講究真多,我才開口,還沒說到錢字呢,他就直搖頭。“
李绮節頭也沒擡:“沒讓你當面送給孟四哥,送到孟五叔和五娘子家去,五娘子會收的。“
李子恒喔了一聲,轉身要走。
李绮節又加了一句:“你親自送,還有,別忘了先去鋪子裏兌成銅錢。“
李子恒臉色一黑:他正想讓進寶跑一趟,好去球場練球吶!不過三娘既然親**待了,他再不舍,也只能忍痛割愛,親自去孟家送錢。
不然,三娘下次絕對不會讓他去球場看戲或者練球。
現在球場依舊免費讓老百姓們出入,但是名額有限,其他人想要進去,必須和去茶館吃茶點一樣費鈔買票。李子恒費了半天口舌,只得了一張可以用一個月的月票。以後他能不能自如出入球場後面的小院子,和那些技藝高超的師傅們學踢球,全看李绮節的心情,他得把這個妹妹哄好了。
等李子恒回到縣裏,天已擦黑。
只要李子恒不鬧着去投軍,哪怕他天天在外邊閑逛,李乙也不會多說半個字。所以李子恒踏着清冷月色歸家時,李乙的态度很和藹,不僅沒有生氣,還一疊聲問他餓不餓,冷不冷,噓寒問暖,格外殷勤,把李子恒吓得直發愣。
等李乙睡下,李子恒找到李绮節房裏,嘟囔道:“五娘子和孟五叔都病了,才幾日不見,看起來就像足足老了十歲!“
Advertisement
天氣愈來愈冷,寶珠這天忙着做腌菜,忘了灌湯婆子,被窩裏冷冰冰的,李绮節耐不住,坐在腳踏上烤火,想等被窩烘熱了再睡。
火盆裏的炭火燒得正旺,木炭燃燒間,發出窸窸窣窣的細碎聲響,木架四周擺了一圈的烤栗子。寶珠手上拿着一把剪子,把每一枚栗子剪開一個小口,再用火鉗夾着放到炭火裏去烤。她手腳利落,能在栗子烤熟時飛快揀出滾熱的栗子。李绮節自己烤,不是烤得半生不熟,就是把栗子燒得焦糊,再要麽就是炸得噼裏啪啦響。鬧出不少動靜,就是沒見着一顆熟栗子。
因為燒炭,房門沒關,李子恒是直接進門的,一看到烤栗子,立刻摩拳擦掌:“拿幾個紅苕來烤着吃,那個香甜。“
李绮節白了李子恒一眼:“那要放到爐灰裏烘上幾個時辰才能熟透,火盆的爐灰太薄,烤不熟的。“
她試過用火盆烤紅苕,結果無一不是外皮已經燒成木炭,而裏面的苕肉還是脆生生的。
李子恒大嘆可惜,蹲在火盆旁邊,伸出巴掌取暖。
李绮節把剝好的栗子遞給李子恒:“五娘子得的什麽病?“
“不曉得呢,說是心口疼的舊毛病。“李子恒啃着半生不熟的栗子,“孟家人現在還在對五娘子指指點點的,我氣不過,罵了幾個長舌婦,五娘子還攔着不讓我罵。“
李绮節嘆口氣,孟五叔和五娘子含辛茹苦把孟雲晖養到十幾歲,寧願自己餓肚子,也從不讓孟雲晖受一點委屈。如今唯一一個讀書認字的兒子被族人強行過繼到孟舉人名下,他們夫妻成了不相幹的“伯伯“和“大娘“,無異于挖去老夫妻心口最軟的一塊血肉,精氣神都沒了,病痛自然而然就跟着找上門了。
“我記得家裏還有一瓶舒心丸,讓進寶給五娘子和孟五叔送去。“
寶珠答應一聲:“孟四少爺以後真的不回自己家了?“
李子恒道:“族譜都改了,當然不能回去。不僅不能回,見着面了也不能喊阿爹阿娘呢。“
寶珠嘆息了一會兒,烤栗子的速度都慢了很多。
李绮節輕輕撥弄着炭火:“孟四哥成了孟舉人的兒子,以後孟舉人會供他讀書進舉,還會把産業田地分一份給他。沒了負累,孟五叔和五娘子不必辛苦勞作,孟四哥底下幾個弟妹能吃飽飯,也不能完全算是壞事。等以後孟四哥出人頭地了,他想回報孟五叔和五娘子,有的是辦法。“
寶珠想了想,笑道:“說的也是,只不過當着親爹媽的面喊別人作爹媽,不管是哪個,心裏都會不痛快。“
李绮節揉碎一顆滾燙的栗子,吹去碎殼浮沫,沒說話。
不痛快是肯定的,可誰讓孟雲晖不滿足于只做一個窮秀才呢!
第二天進寶揣着舒心丸和其他幾樣常用的丸藥,正準備動身呢,五娘子卻自己來了。
她背上壓着一根扁擔,挑着兩只大籮筐,一筐是顏色暗沉、只有手腕粗細的野藕,一筐是地裏才摘的瓜菜,水靈靈的,蘿蔔上還滾動着亮晶晶的水珠。
開門的寶珠一開始沒認出五娘子來,以為她是沿街串巷兜售菜蔬的小販,正準備從衣兜裏掏銅板,五娘子忽然開口叫出她的名字:“寶姐,七郎在不在家?“
寶珠吓了一跳,匆匆打量五娘子一眼,愣了片刻,“官人出門去了,大郎和三娘都在家呢。“
五娘子笑了笑,從前她最為爽利,說話嗓門大,态度落落大方,現在神色間卻總有一股畏畏縮縮的情态,說話的聲音也低了很多:“我屋裏人昨天挖了些野藕,別看它樣子醜,煨湯可香了。還有幾樣新鮮菜蔬,家裏堆得吃不完,算是給大郎和三娘添個菜。“
寶珠發現五娘子一直側着身子,不敢看孟家的方向,估計是怕孟家人認出她,先顧不上說別的,連忙請她進門,“五娘子進來坐坐,先吃杯茶。“
五娘子放下籮筐,不肯往裏走,“家裏沒人,我急着家去,不吃茶了。“
寶珠不肯放人:“大老遠的,一路背了這麽沉的東西來家,哪能不吃杯茶就走,官人回來曉得,肯定會罵我不知禮數,日頭還早着呢!“
裏頭的李子恒和進寶聽到說話聲,迎出門,幾人合力,才把五娘子拉進門。
五娘子有些忐忑,站在李家院子裏,說什麽都不肯再往裏走了,她頭上戴了包頭,不止包住頭發,連半邊臉頰也籠住了,她不開口,街巷裏的人還真認不出她。可她還是提心吊膽,說話時總捏着嗓子,生怕間壁兩旁人家聽見她的聲音。
寶珠無法,只得端了把凳子,放在桂花樹底下,讓五娘子坐在凳子上吃雞蛋茶。
五娘子看着茶碗裏的兩對荷包蛋,嘆了口氣,眼圈微微有些發紅。
進寶把籮筐裏的菜蔬搬到竈房裏,瓜菜放在吊籃上,野藕則堆在牆角。野藕上附了層濕乎乎的黑泥巴,氣味有些難聞,這個不能洗幹淨,否則煨煮的蓮藕會發幹,所以只能暫時堆在牆角。
李绮節讓寶珠裝了一口袋米面,放在五娘子帶來的一只大竹筐裏,另一只竹筐裝些細面糕點和幹果,幾樣丸藥則細細包好,放在最裏層。
五娘子見狀,極力推辭,李绮節笑道:“我大哥托孟四哥寫文章,原本就是要送謝禮的。“
說到孟雲晖,五娘子的臉上頓時閃過一道亮光,從懷中摸出一只小布包,朝李子恒道:“大郎,這裏頭的銅錢,你還是拿回去吧。“
李子恒摸摸後腦勺:“大娘拿回來做什麽?這是潤筆費呢。“
五娘子根本聽不進去任何話:“我不能收,大郎,聽大娘的話,好好收回去,不然大娘天天上門來,直到你肯收為止。“
李子恒看向李绮節,“這……“
李绮節走到五娘子身邊:“大娘是不是怕收了銅錢,孟四哥不好做人?“
五娘子動作一頓,眼裏現出幾點淚光:“他……他現在是舉人老爺的公子,以後,和我這個破落戶不相幹吶……“
李绮節按住五娘子枯瘦的雙手:“大娘糊塗,這銅錢原本是要送給孟四哥的,孟四哥不肯收,還不是因為曉得我們會轉送到鄉下去。“
五娘子雙手一顫,“他、他曉得?“
“孟四哥當然曉得,他一直惦記着家裏,但怕孟舉人和孟娘子多心,不敢直接給你們送東西,更不能回家探望,所以只能這樣迂回。“李绮節緩緩道,“孟四哥從來沒怪過您,您可千萬別多心,不然就辜負孟四哥的孝心了。“
淚水順着五娘子臉頰上的皺紋,漸漸爬滿整張面龐,她不敢哭出聲,只哽咽着點點頭:“他不怪我、不怪我就好。“
很快就要到孟舉人回家吃飯的時候,五娘子不敢多耽擱,哭了一會子,收拾好籮筐扁擔,擔着一大擔行李,輕手輕腳離開葫蘆巷。
等五娘子走遠,孟家的大門忽然吱嘎一聲,開了半扇,裏頭走出一個身穿松花色交領冰緯羅直裰的少年。
孟雲晖手上端着一只木盆,走到李家門前,支支吾吾了片刻,才道出來意。
他是來借辰粉的。
辰粉是長沙府出産的一種抹面鉛粉,質細色白,比市面上的普通鉛粉要好一些。
孟娘子雖然不樂意讓孟春芳和李绮節來往,但她知道李乙寶貝閨女,給李三娘采買的胭脂水粉都是上等貨,所以一時缺了什麽,總愛讓丫頭到李家來找李绮節借取。
孟娘子的算盤打得精明,找其他街坊鄰居借東西,從來有借有還,但找李绮節借東西,則從來不還,一般都是拿一匣子雲片糕或者其他幹果替代。她借的東西零碎,鉛粉、胭脂、畫眉墨、面脂、毛刷、桂花油,都是一點點分量,說不清價錢的東西,還的則是便宜的糕點果子,一大盒送到李家,意思明白清楚:借你們家三小姐一點點小物件,還回來一大盒果子,占便宜的是你們李家!
孟娘子借了三五次,寶珠抱怨連連。
等孟家丫頭再上門,李绮節沒讓寶珠直接拒絕,孟娘子要借桃花粉,她讓寶珠給一點品質下乘的豆粉,孟娘子要借梳頭的家夥事,她讓寶珠把李子恒的木梳拿出去,孟娘子要借一盅上好的桂花酒待客,她讓寶珠把刻有李家印記的白瓷酒壺送到孟家的飯桌上去,當着孟舉人的面給客人斟酒。孟家的丫頭第四次上門,寶珠直接把丫頭帶到間壁另一戶人家:“大娘,孟娘子找我家借半斤糯米,我家沒有了,想問問你們家還有糯米沒?“
如此來來回回,孟娘子氣得跳腳,又無計可施,還被孟舉人劈頭蓋臉罵了一場,老實了很多。
孟春芳輾轉得知孟娘子處處想占李绮節的便宜,羞得無地自容,自此每次孟家的丫頭上李家借取東西,她都會格外留一個心眼,用自己的私房錢買上一份原樣的還給李绮節。
孟娘子在丈夫跟前得了一個“小肚雞腸“的罵名,女兒又胳膊肘往外拐,急怒攻心,已經很久沒在李绮節身上使心眼了。
如今她竟然打發孟雲晖做一個小丫頭的活計,讓堂堂的秀才公出門找街坊借取女兒家的脂粉。
寶珠頭一個氣得揎拳擄袖:“孟家沒人了,巴巴的讓四少爺幹這樣的差使?“
孟雲晖神态從容,淡笑道:“丫頭們都在忙。“
寶珠一跺腳,跑回李绮節房裏,揭開折枝蓮花紋狀盒,小心翼翼舀了兩勺辰粉,用細紙包了,噔噔蹬跑下樓。
孟雲晖接了紙包,揣在袖子裏的暗兜中,抖抖手上的木盆:“這是鄉下送來的毛栗子,剝了生吃、炖湯、熬腌菜都使得。“
寶珠心裏冷笑,孟娘子又故技重施,一小盆鄉下随處可見的毛栗子,就想換一包稀罕的辰粉!
如果來人是孟家的丫頭,寶珠早就罵回去了,可孟雲晖不一樣,正正經經的秀才老爺呢!他是少年郎,自然不明白脂粉和毛栗子哪個價賤,哪個價貴。怕他難堪,寶珠掩下心裏的不滿,拿來一只刻花小簸箕,收下毛栗子。
李绮節已經讓進寶收拾了一只布包出來,“我們這裏也有鄉下的東西,孟四哥帶回去嘗嘗。“
進寶虎着臉,把布包往孟雲晖懷裏一塞,孟雲晖會意,順手把布包藏在懷中。
布包是五娘子帶來的,裏頭有一雙鞋,兩雙厚氈襪。五娘子的手很巧,做的鞋襪雖然樣子不大好看,但冬日裏穿着舒适暖和,比外頭買的強。孟娘子橫看豎看,怎麽都看孟雲晖不順眼,肯定不會想到他的衣裳穿得暖不暖,鞋襪合不合腳。五娘子怕兒子離家的第一個冬日不好過,做好了不顯眼的鞋襪,一直不敢送,知道孟雲晖心裏不恨她,她才敢把布包交給李绮節,托她偷偷送給孟雲晖。
孟雲晖藏好布包,沒立刻走,臉上的神情有些恍惚。
李绮節忽然想起一事,“孟姐姐的身子好些了沒有?“
楊天佑提前回瑤江縣,不久楊縣令就帶着楊天嬌和孟春芳、孟雲皓坐船回家。
孟雲晖回來之後,像只竄天猴,整天上蹦下跳,逮着人就吹噓他在武昌府的見聞,說他們在大江裏碰到搶劫商船的水匪,縣衙裏的一個神箭手一箭把幾個水匪射了個透心涼。又說他們去逛了黃鶴樓,一直爬到樓頂,黃鶴樓是鎮守妖獸的,攏共有七七四十九層那麽高,每一層都刻有秘籍,從樓下看,一眼望不到頂,從樓頂往下看,底下的人比螞蟻還小……後來越說越離譜,只差沒說楚王請他去藩王府裏看大戲了。
而孟春芳呢,一回到家,就一病不起,據說是因為水土不服引起的。
可孟舉人和孟娘子并沒有請大夫為孟娘子開藥方,孟家也沒有往門前倒藥渣。而孟春芳始終不曾出門,一直待在閨房裏閉門不出,別人上門探望,她也避而不見,說是怕把病氣過到別人身上。
現在孟娘子打發孟雲晖出來借辰粉,肯定是要為孟春芳梳妝,那她的病應該好全了。
孟雲晖愣了一下,輕咳兩聲,“她好多了。“
李绮節挑眉,眼波流轉,看孟雲晖的神情,這個好多了,怎麽聽怎麽言不由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