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打鐵鋪子
可能是因為前世家裏的經濟條件一直不錯,莫小荷不喜歡占人便宜。
而且,在這個時代,都是各人自掃門前雪,有人無緣無故地對你好,只因為所謂的眼緣,她不信。
最後兩方各退一步,王大娘收了五十個銅板,賣給莫小荷一匹被雨水淋濕的白色細棉布。
如大舅娘所說,做小衣,亵褲,亦或是做成月事帶,都是不錯的。
娘李氏對前身嬌生慣養,肚兜都是用絲綢做的,比較細滑,不會磨嬌嫩的皮膚,但是夏日裏穿,不吸汗,她總覺得沒細棉布舒服。
莫小荷身上有銀錢,她來外婆家住,娘怕虧到她的嘴,給了她一百文的零花錢。
“你這丫頭,你不要胭脂水粉,大舅娘就給你付了布錢。”
不等莫小荷拒絕,文氏不容分說掏錢,三人走出布莊的大門。
得到一個賺錢的活計,李秀喜出望外,她不用費腦子,不用出布料,沒有一點成本就能賺夠五百文,那可是半兩銀子啊!
如果沒有表妹的繡樣,她的帕子只能賣五文錢。
“小荷,等我繡完,銀錢分你一半。”
按理說,李秀搭了個手工,她想把全部所賺得的都給表妹。
不過她馬上也會定親,家裏肯定先顧着大哥,她嫁妝的壓箱底,還沒着落,所以厚着臉皮,占了一半。
“表姐,你賺的銀子,分我做什麽?”
莫小荷很詫異,表姐也太實在了吧?
接受大舅娘文氏的好意,莫小荷是心裏盤算,以後有銀子,千百倍地還回去,也不枉大舅娘對她那麽好。
Advertisement
親人之間,禮尚往來是應該的,不能把一切當理所當然,讓人寒心。
前身這一點,做的很差勁,也多虧文氏一直不計較,一個心眼地對她好。
從布莊出來,大街上已經沒幾個行人了,正是正午時分。
太陽高高地挂在天上,陽光刺眼,那熱度能把人的皮膚點燃。
莫小荷用包袱皮擋在額前,她對鎮上不熟悉,跟在表姐身後,心裏默默地記着路線。
剛剛一路上,一共有三家書畫鋪子,有一家門面很大,裝修奢華,門口進出的都是讀書人,看起來很上檔次。
莫小荷研究下,決定還是從老本行做起。
大吳人那麽愛美,在路邊給人畫像,也是一筆收入。
最可惜的,是她一個女子,而且容貌出衆,爹娘不可能讓她抛頭露面,出門自謀營生。
沒錢寸步難行,她有太多想買的東西。
打鐵鋪子是一家低矮的店鋪,門口擺着鐵質的榔頭,刀具等等。
在門口,挂着一面紅色的小旗。
文氏輕車熟路,從旁邊的胡同進入到後門,正好看到兒子李河在院中。
李河正在水井邊搓洗衣裳,他的腦門滿是汗水,幾乎脫力暈倒,可他依然咬牙堅持。
“娘,你怎麽來了?”
李河趕忙從小板凳上坐起身,用袖子抹了抹額角上的汗水,笑得露出一口小白牙。
表哥太瘦了,雖然黑,他的膚色,明顯不太正常。
“你在幹什麽?”
文氏皺眉看着大木盆裏的衣裳,心裏涼了半截。
那些衣衫,男女款式都有,料子還可以,但是明顯不是李河的。
文氏心下了然,雙眼噴火,一口氣憋在心口。
她兒子來鎮上,是為學一門手藝,将來不能種地了,有一口飯吃,不會餓死。
可她家再窮,她也不想讓兒子來鎮上做傭人!
學徒要伺候師父,天經地義,文氏并沒覺不妥。
不過,這一伺候,就是好幾年。
平日裏幹最重的活計也就罷了,男人吃苦受累也沒什麽,嬌氣要不得。
但是,她無法忍受,李河還要給女人洗衣服!
這叫什麽事!
一定是那個兇婆娘,壓榨自家孩兒!
豈有此理,讓兒子給一個大老娘們洗衣衫,好說不好聽,傳出去,那個兇婆娘不要名節,她兒子還要臉呢!
文氏的臉從蒼白到漲的通紅,最後由紅轉黑,瞬間,變了幾變。
不行,她必須要去說道說道!
“娘……”
李河搓了搓手,不好意思地抓抓頭,又看了看不遠處的表妹莫小荷,眼裏閃過乞求的目光。
表妹還在,希望這件事能平息過去。
他作為男人,也不想做這麽沒臉的事兒。
不過,師父有意回歸故土,以後打鐵鋪子,就是他來料理。
最近他所學習掌握的技巧,比過去幾年還多。
師父是個倔強的老頭,平日防人,李河想偷師,苦于找不到機會。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家裏不富裕,負擔又重,家裏的田地就那麽兩三畝,他想回去種地,也沒有地可種。
都忍受了這麽多年,眼看熬出頭,他不能讓自己在這個節骨眼上功虧一篑。
文氏深深地吸一口氣,盡力讓自己平靜。
李秀二話不說,蹲下身子搓洗衣衫,沉默地沒有說一句話。
一家人很尴尬,莫小荷察言觀色,站出來緩和氣氛。
“大舅娘,表哥這樣做肯定有自己的理由。”
接到李河求救的目光,莫小荷硬着頭皮上,她絞盡腦汁,安慰道,“這事鬧出去,對表哥沒好處,反倒成了笑柄。”
小夥子給老婦洗衣,容易讓人有不好的聯想。
就算文氏有理,站出去吵架,也不會怎麽樣,相反讓李河得罪他的師父。
當然,忍耐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
“娘,我師父下月就回老家了,鋪子他出兌給我。”
這個好消息,李河一直沒來得及告訴文氏。
本來,他師父希望用一個比較低的價錢,把打鐵鋪子轉讓給李河,無奈,李家沒有銀錢。
李河開始是沒有工錢的,是從去年開始,每個月有二百文,但是總被找茬扣除,能到手裏的,就不剩下什麽了。
所以,他師父的意思,和他合作,以後每個月,固定上交一部分銀錢。
莫小荷盤算下,認為不值得,這不等于給打鐵鋪子做掌櫃麽?
老師傅一走,會失去很多客源,這麽幹,并不劃算。
鋪子雖然小,卻是開了幾十年的,周圍的人都習慣這個地點。
最好的辦法,湊夠錢,買下鋪子,自己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