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進鎮
男人做事,有自己的考量,莫小荷不想幹涉太多。
但是這個年頭,銀子哪是那麽好賺的?
顧峥走之前,特地打了一只野豬,分成兩半,一部分給送到莫家,剩下的,又扛着走過兩個村子,送到莫小荷的外婆家。
這下,大舅娘文氏眉開眼笑,家裏終于不缺肉了。
這麽多豬肉,比一大家子一年吃的還要多!
莫小荷曾經唠叨過想吃豬蹄,顧峥記在心裏。
野豬的毛發很硬,不好剃毛,他是用鑷子一根一根拔下來的。
幹幹淨淨的豬腳,無論是醬着吃還是熬湯,味道都是頂頂好的!
因為半扇豬肉,無論是莫家人還是李家人,對顧峥的印象稍微有所改觀。
特別的莫小荷的大舅娘,以過來人的身份點評。
獵戶雖然長相差些,但是知道疼人,小荷嫁過去,或許也沒有衆人想象的那麽糟糕。
家裏不缺肉,文氏做菜會放幾片,比以往油水多,莫小荷吃得心滿意足。
來了這麽久,家裏活計,都不用她上手,她無所事事,每天閑的在棗樹下數螞蟻。
“大舅娘,咱們肉多,不如給表哥送去一些吧。”
莫小荷想和表姐李秀一起去鎮上,但是遭到外公和外婆的反對,總覺得兩個姑娘家,不安全。
鎮上登徒子多,見到莫小荷的美色,不動心有些難。
Advertisement
若是被欺負了,人家有後臺,自家哭訴無門。
沒有出嫁的閨女,才應該更重視名節。
思來想去,還是由文氏帶着比較穩妥,莫小荷滿腦子都是發家致富的路子。
沒有銀錢就沒有安全感,步履維艱。
家裏人心疼她,她養尊處優,卻不能心安理得,總想做點什麽。
每當夜深,大舅娘還要在燈下縫補,有時候為了省燈油,借着月光做活兒。
長此以往下去,不出幾年,眼睛就得看不清東西了。
表哥在鎮上打鐵,本應該是個健壯小子,實則是一根竹竿,還是因為常常遭受虐待,營養不良。
為了不給家裏添負擔,表哥很少回來。
莫小荷一想,就覺得心裏酸酸的。
娘李氏回娘家,也會給一些銀錢。
但是厚道的大舅娘,每次都會推拒。
家裏又不是窮到吃不上飯,不用嫁出去的女兒接濟。
況且,莫懷遠是讀書人,以後要趕考,所花出去的銀錢就和流水一樣。
這麽想,莫家也不算富裕了。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文氏遲疑片刻,野豬肉是獵戶送的,人家是給小荷,他們一大家子,跟着借光。
用別人的東西給自家人做人情,不太好吧。
“大舅娘,表哥好久沒回來,我也想他了,咱們去鎮上看看?”
莫小荷察言觀色,很快了解李氏內心的真正想法。
心裏感嘆,人家親戚都是巴不得占便宜,自家大舅娘可倒好,還要深思熟慮一番。
“那行,我去收拾包袱,讓你表姐把繡樣整理下。”
剛用過早膳,簡單的小米粥,配上兩樣醬菜,文氏看莫小荷吃的沒滋味,又給她添置了一個鹹鴨蛋。
時間還早,此刻出發,到鎮上正好趕在正午前。
打鐵鋪子午時能休息一個時辰,文氏盤算帶着二人去看一眼兒子李河。
聽說能去鎮上,莫小荷興奮地緊緊握住拳頭,穿越來之後,她一直在村裏晃悠。
文氏怕莫小荷腿腳不給力,特地去找了一個趕車人,去鎮上來回一趟,要十個銅板。
十個銅板,至少夠表姐繡兩三個帕子了,莫小荷很心疼。
折算成吃食,也夠買十個雞蛋,一尺布料,兩斤糙米。
“小荷,鎮上有一家魚豆腐,做的特別好吃,等帕子換了銀錢,咱們去吃。”
李秀攥着手裏的小包袱,一臉興奮,連臉上幾個小雀斑,都閃着光輝。
多虧表妹莫小荷的繡樣,鎮上獨一無二,想來,應該多賣幾個銅板吧?
“你這丫頭,魚豆腐松軟的,也得給你爺奶帶一些。”
文氏敲了敲閨女的頭,臉上的愁苦消失了些許。
入秋後,天還是那麽熱,為怕曬黑,三人都包着頭巾,頭頂上,還有一把能遮風擋雨的大傘。
牛車行了一個時辰左右,路面變得平坦開闊起來。
鎮上鋪着有特色的青石板路,歲月的雕琢,讓青石板上有了一道道磨痕。
來往的人們,多是青布衣衫,雖然料子不好卻沒什麽人穿帶補丁的衣衫。
道路兩側,各色的食鋪,雜貨鋪子,酒樓,布莊。
莫小荷坐在牛車上,向兩邊張望。
大吳邊境城池,百姓的日子過的不算頂好,至少和沿海富庶的百姓沒辦法比。
但是衆多的鋪子中,胭脂水粉,珠寶,花草和書畫鋪子占了絕大部分比例。
可見,大吳百姓對美,有一種執着近乎于變态的追求。
馬上到午時,百姓們要歇晌,可沿途看到胭脂水粉的鋪子裏,還有很多客人正在耐心挑選。
“小荷,你是大姑娘了,一會兒舅娘帶你選兩盒脂粉。”
文氏算算自己身上的帶出來的銀錢,咬咬牙,估計能夠買兩盒脂粉的。
自己閨女就算了,打扮不打扮,也不怎麽出村子,她大哥還沒成親,她的親事會拖拖。
“大舅娘,買脂粉做什麽,咱們村裏花多着呢,自己做脂粉就好了。”
胭脂水粉裏面含有大量鉛粉,對皮膚傷害很大。
莫小荷以前DIY過,做脂粉很簡單,而且純天然。
只是這個時間,噴香撲鼻的花兒都開敗了,最好要等到來年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