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花錢消災
江耀祖走了。
不光走了,留下八百塊錢,還有一堆東西,都是好東西,麥乳精,奶粉,罐頭,點心,各種衣服料子,江耀祖說了,顧于恒的救命之恩他們一定回來報的。
他們連夜走的,江瑤猜測應該是遇到很重要的事情,江耀祖離開的很匆忙。
不過無論如何,這件事開始朝着她想要的方向走。
江瑤主動把八百塊錢交給江滿福。
“爸,把家裏的外債還了!”
江耀祖倒是個秒人。
居然給錢給的是她這個女兒,反而沒給家裏的大家長江滿福。
江滿福拿着女兒放在桌子上的錢,有點羞愧,他一個大人還要花孩子的錢。
可是家裏現在需要錢。
孩子忽然之間變得他都不認識,懂事的讓人心疼,還不是他們做父母的沒本事。
而江家得了800塊錢的消息立刻在村子裏像是刮了一股風一樣傳了起來。
所有人家都知道,江家的這個大閨女在山上打豬草的時候,居然撿了一個破瓶子。
江耀祖就花800塊錢買走,一時之間人心激動。
每個人都紅了眼。
這年頭一個工分兒才八分錢。
Advertisement
800塊錢那得頂得上幾個壯勞力一年的整工分兒。
江滿福拿着這800塊錢也是紮手的很,全村都已經知道這個消息。
人人見了他都恭喜他有一個運氣這麽好的閨女。
居然能白得了800塊錢。
話裏話外,那意思都透着各種的羨慕。
這個羨慕還帶着一絲陰陽怪氣兒。
江滿福土生土長在這個村子裏,自然知道可不是什麽好事兒。
江滿福自己清楚,這村裏人家人人都差不多,誰家日子都揭不開鍋。
于是人們的日子才會過的這麽平穩,這麽安寧。
彼此之間除了一些吵嘴之類的小事兒,大家也不會太計較很多。
可是村子裏的人家,有村子裏的一條标準。
你沒太窮也不行,窮人家見了就要踩你一腳。
他們家日子過的不好的時候,人人看見他就和躲瘟神一樣,生怕他上門去借錢。
可是你要是有錢了,人人都眼紅,各種風言風語都能砸過來。
再這麽下去,他們家在日村子裏的日子可就不好過。
二話不說,他趕緊上門去還錢。
五六百塊錢的外債一還完,手裏就留了這麽一點兒錢。
村裏人就算是再記恨也記恨不到哪裏。
還完了這筆外債,又帶着攤在炕上的媳婦兒去縣裏的醫院看了一趟病。
不看病不行。
媳婦兒躺在這裏已經一年多,自從兒子去世,媳婦兒也癱了。
可是醫生說過,媳婦兒這個病要是好好治一治,還是能站起來的。
不說其他的,起碼家裏現在有錢,得把媳婦兒的病治一治,如果媳婦兒真的能站起來,家裏的日子要好過的多。
再說村裏人看到他們把這錢一下子全花光。
立刻人們心裏也就舒服了,不會再有人想把他們家推到風口浪尖上。
還別說,江滿福雖然老實,可是這腦子動起來速度也很快,解決問題的方法很實際。
江滿福還完債之後,囑咐了留守在家裏的兒媳婦兒和女兒。
立刻用板車拉着媳婦兒去了縣裏看病。
這麽一出,村裏人反而安靜下來,沒人再議論江家。
畢竟江家錢來的快,可是花的也快,江家還是原來的江家。
并沒有富裕多少,比起普通人來說,江家的日子還是過得那麽辛苦。
那些心裏不痛快的人家自然也會覺得心裏舒服。
大概很多人會為江瑤抱打不平。
還真不需要打抱不平。
這個年代,江瑤才是13歲的孩子,得了什麽一大筆錢,絕對沒有讓兒女支配這筆錢的道理。
江瑤倒是松了口氣,她萬萬沒想到,事情居然還有這麽個結局。
無論怎麽樣,白得的一個破瓶子居然能幫家裏解決了目前的這個危機,這已經是最好的一個解決方案。
要不然這瓶子放在家裏那也是放着,又不能換來錢。
不過也就是從這一件事上,江瑤忽然靈機一動,這說明什麽?
說明也許天上的神仙手裏的那些貨色大概是從凡間得來的,不過對于他們來說,信手而得也許不花費什麽功夫,可是對于自己來說,這大概是跨越了千年的寶貝。
父親去城裏的時候,江瑤還特意要求父親幫自己買一些鉛筆,紅旗本兒還有印染紙回來。
這個印染紙就是她從大隊部裏得到的複印紙。
後來她經過多方打聽,才知道這個只叫印染紙。
江滿福帶着媳婦兒直接去了城裏,家裏就留下他們一大三小。
夏收過後,地裏已經沒有什麽活兒,大嫂每天除了帶孩子就是收拾一下院子裏種的菜。
也不過是茄子西紅柿之類的。
江瑤他們要開學了。
江瑤和江月是在一個學校。
就在村子裏的小學,他們村子月亮灣村的小學叫月亮灣小學,這個小學算是周圍四五個村子就這麽一個小學。
所有村子的孩子都集中在月亮灣小學上學。
要是考了初中的話就得到鎮上去上學,那樣的話來回一天起碼走路要三四個小時。
上學的那一天到來,她默默的跟在妹妹的屁股後面,兩個人背着書包直奔學校。
江瑤上輩子沒有過上學的經歷,所以這輩子很珍惜學習的機會。
雖然她上過學,可是這種在學校裏的學校生活對于她來說是最新奇的經歷。
江月去了他們班級,江瑤來到了五年級,他們這裏的小學最高只有五年級。
等到明年夏天的時候,江瑤就應該畢業了,也就是說應該考初中。
其實剛來的時候就已經發覺江瑤的成績在他們學校班級來說算是排名墊底的。
家裏日子不好過,她作為家裏最大的女兒,要時不時的忙家務,所以經常隔三差五就請假或者不上學。
這些對于農村的老師來說毫不在意,主要是農村的孩子大多數都這樣。
尤其是女孩子,大一點的女孩子都要幫父母做家務,不上學那是常态。
有很多女孩子根本都上不起學。
對于他們家這種困難的家庭,居然還把兩個女孩子都送來上學。
簡直是家裏非常難得的一件事情。
江瑤當然知道,這一切得得益于有一個并不重男輕女的父親。
還有一個全心全意為家人付出的大哥,如果沒有這兩個男人的守護,他們兩個這個小姑娘怎麽可能上的起學。
這也是為什麽她來了一年之後努力的融入這個家庭,努力的做更多的事情幫助家人。
是因為在這個家裏看到了她以前從來沒有見到的溫暖和諧,彼此之間的守護。
學校一排教室分着不同的年級,實際上只有五個班。
也就是1~5年級。
四五個村子的孩子加起來一共有兩百多號孩子,平均一個教室裏差不多有四十來個孩子。
當然有的時候某一個教室的孩子會特別多一點,某一個教室的孩子會特別少一點。
反正在他們這裏來說,月亮灣小學已經算得上周圍十裏八村兒非常優秀的小學。
因為在這裏年齡段的孩子還都是區分開,不像有的學校,幾乎一個班裏只有二十多個孩子,這二十多個孩子說不定就五個年級。
而且他們的教室建設的已經算是周圍村子裏的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