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青石鎮集市
青石鎮的集市是相逢十五一集,牛家村的人們都是趁着有集市的時候趕往青石鎮,除了可以将自家積攢下來的雞蛋和繡件送到集市上販賣填補家用,也可以在集市上買到自家所必須的一些生活用品,像鹽啊醬油啊之類的。
溫婧蓉早存下了些東西要到集市上置換的,有田裏撈的小蝦米曬出來的蝦幹,還有一大袋子曬幹的野菜和蘑菇。
田裏的蝦子村裏人嫌個頭小殼硬又沒肉,要做好吃又費油,所以很少有人願意花那個心思去撈。溫婧蓉以前在鄉下的時候沒少撈過這種蝦米,每次姥姥都是下了重油油炸得香香脆脆的,再最後拌上略微泡開的梅幹菜一起炒透,那滋味別提有多下飯了。
可惜他們家現在還吃不起油,她也是在做湯放面條的時候偶爾仍些蝦米進去,說實話的确不太好吃,咬到嘴裏的都是殼。到後來她索性撈了蝦米就直接攤在屋前的破草席上曬幹,曬幹了的蝦米倒是挺鮮的,熬湯燒菜的時候抓上一小把,味道就足夠了。
蘑菇也是她在林子裏頭采的。工作需要她認得林子裏頭那些菌類是能吃的,那些是不能吃的。深山裏頭樹木茂密,有些地方還常年見不找太陽,這就給各種菌類的生長創造了良好的條件。溫婧蓉每次進山的時候都順手采一些蘑菇回來,吃不完的就仍在小屋前面曬幹。
山裏的菌類繁殖得很快,尤其是下過雨之後,腐葉枯枝底下就是一個個新冒出的小圓頭。溫婧蓉也只是随手采的,才個把月就又積攢下了這麽多。可惜酒樓老是以客人怕蘑菇有毒不好賣的理由壓她的價格,上次那麽一大袋的幹貨,聚福酒樓的朱掌櫃只給了她三十個銅錢。
這次溫婧蓉不再打算送到聚福酒樓了,向趕車的牛大叔打聽清楚了鎮上有哪幾家大戶人家,便存了心思直接上門兜售看看,能多換一個銅錢是一個。
等牛車慢悠悠地到達了青石鎮,搭車的同村人跟牛大叔約好了下午碰頭的時間,便各自往集市上去了。溫婧蓉打算先把背着的山貨給處理掉,照着牛大叔指的路一家一家地敲起了門。頭兩家的開門的很不耐煩,連話也不願意傳一聲就趕她走。她也沒洩氣,這樣的結果本來就在她的預料當中,擱以前她在家裏的時候也是不待見上門來做推銷的人的。
不過她的運氣不算太壞,敲開第三家的大門的時候,守門的小厮很有耐心,聽了她的來意之後便答應去問一下負責廚房采購的王大娘。溫婧蓉在門外等了片刻,便有個四十多的婦人跟着小厮走了出來,翻看了下她袋子裏頭的幹貨,那婦人滿意地點點頭,比外頭幹貨行送來的東西可好多了,個頭大不說,傘蓋的肉還特別的厚,下頭的菌腳也剪得幹幹淨淨的,用手捏一捏,一點水份也沒有,曬得很幹。
“這些幹貨你多少賣?”王大娘檢查完蘑菇幹和野菜幹之後問道,正巧表少爺和少爺都回老宅度夏,廚房正愁沒有新鮮菜色呢。這時候她又注意到了溫婧蓉另一個袋子裏頭的蝦幹,撿了一個細細嚼着,倒也鮮香,正好用在香菇湯裏頭提鮮,還能剁進各種肉餡裏頭提味。
“還有這個,都怎麽賣?”
溫婧蓉之前問過山貨行裏頭曬幹菌類的價格,她這一袋子裏頭有香菇也有蘑菇,這次被慕容明珠的事情一打岔忘記了挑揀分類,便算了個一百五十個銅錢的總價,至于蝦幹她也不清楚該賣多少,想了想便笑着說道,“山裏人只想用山貨置換點家用,價格不如由夫人來說說看吧,您每天負責這麽一大家子的吃食,想必比我這個山裏人要清楚價格,銀錢合适我就賣了。您要是日後還有需要,我們山裏還有新鮮的菌類,還有山雞野兔斑鸠跳子鮮魚之類的野味,早幾日告訴我,我都能給您送到府上來。”
王大娘聞言不禁驚奇地打量了她一眼,聽她說話這般有條理,又很自然地墊出了那一層以後還可以長期合作的意思,哪裏像個尋常農戶。這一打量之下才發現溫婧蓉長得眉目靈秀,一身夏衫雖然穿得舊了,卻很幹淨,看着就清清爽爽的,讓她又多了幾分好感。
“這樣吧,你這兩袋子東西我都要了,一共就給你三百個銅錢。這陣子家裏有嬌客在,新鮮的山貨你只管采了,野味也只管打了,也不拘是什麽,只管送來就是。價錢我自不會虧待你。”
溫婧蓉的心理價位也只在兩百二十到兩百六十個銅錢之間,王大娘給的三百個銅錢已經超出她的預期,自然是再歡喜不過。等交接完貨物之後,溫婧蓉又謝了謝王大娘,等她走開之後,特意數了十幾個銅錢出來從袖子底下遞給了守門的小厮。
那小厮驚訝了一下,很快反應過來笑着應下了。溫婧蓉雖然給的也不多,好歹算是一份心意,俗話說閻王好見小鬼難纏,十幾個銅錢能換個不搗亂,還是挺劃算的。
懷裏揣着剩下的兩百八十多個銅錢,溫婧蓉離開李宅的時候腳步都輕快了許多。她也沒想到這麽順利就把山貨一次性都解決掉了,不過接下來才是真正的大頭。她不放心地又摸了摸懷裏揣着的金葉子,在青石鎮的布料一條街上逛了逛,之前因為沒錢,她一直都沒來過。問了幾家絲綢和棉花的價格,也有店鋪夥計看她衣服穿得破舊不願意搭理的,她也不在意,看好了各家店的絲綢成衣和布料價格就出來進下一家。
這時候人們還是買布料自己做衣服或是請裁縫幫忙做的多,所以到最後溫婧蓉還是挑了最大的那家布行,雖然他家的兩套絲綢衣服價格不便宜。她下意識裏頭覺得要是買頭兩家攢了半年灰的絲綢夏衫回去的話,家裏那個大少爺肯定是要鬧的,還不如直接買最好的回去。挑了青色和玉白色的兩套絲綢夏衫之後,她又挑了一匹深色的絲綢,比別家高出的差價她纏着掌櫃的讓了半匹棉布算是勻了些回來。
最後又去別家買了兩床五斤的棉花胎,和兩床兩斤的棉花薄胎。正好讓牛大寶和慕容明珠一人一副,一床做墊被,一床做蓋的。等冬天的時候估計家裏那個病號也走了,正好拿舊被褥做墊被,這幾床新棉被做蓋的,七斤的蓋被足夠他們兩兄妹過冬的了。
置辦好了慕容明珠要的東西,一片金葉子也去得差不多了。溫婧蓉正愁這麽多東西自己怎麽才拿得回去呢,絲綢布行的掌櫃主動問起了這些東西該送到哪裏。溫婧蓉便交代他們稍等片刻,自己往鎮上又拿金葉子換剩下來的幾塊碎銀子買了一套精致的白瓷餐具,外加澡豆牙粉洗臉木盆之類的生活用品,這才買齊了東西往絲綢店去了。
幸好路上碰見之前一起來的牛家村人,讓他們轉告了一聲牛大叔不用等她了,便坐了布行的馬車往牛家村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