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吳煙用一大塊白色的布把那些做好的頭飾都裝起來,到時候白布就直接鋪在地上,那些頭飾放在上面也比較亮眼一些。
她還特意又裝了點剩下的材料,滿滿一大包,拿起來還有些費勁。
因為今天沒把臉化得亂七八糟的,深知自己住的地方不怎麽安全的吳煙給自己戴了個口罩,把下半張的臉都給遮起來,只是露出來的眼睛還有白皙的皮膚,還是挺惹人的。
吳煙沒有辦法,只能盡量低着腦袋往外走。
直到上了公交車,吳煙才松了一口氣。這會車上人不多,找了個位置坐下後,吳煙把那個大包放在腿上,沒舍得放在地上。
一路上上車的人越來越多,吳煙看到了有人挑着籮筐,也有人拎着大包小包的,估計都是要去擺攤做生意的。有些人在車上碰到了熟人,就笑着打招呼,稍微說下這兩天生意的情況。幾乎每個人的臉上都帶着笑容,這也讓吳煙對自己的生意也越發的期待了。
到了站之後,車上的人基本都下空了,吳煙跟着人流往江北路走,很快就到了一個人流密集的地方,這個地方已經有不少人擺上攤了,有些的還很有規模。
有一家賣衣服的占位置尤其的大,用竹竿做成了一個很大的架子立在後面,上面挂滿了衣服,前面的攤子上也放着很多的衣服,老人穿的也有,小孩穿的也有,外套裙子都不少。
還有賣鞋的攤位,後面堆了不少鞋,攤子上也擺滿了,現在天還沒熱,其中一小塊就擺上了很多涼鞋。
這裏的攤位像是沒有規劃的,吳煙走了一圈,看到有做大生意的也有做小生意的,大家都是逮着空就把攤子攤開,把自己要賣的東西給放上去。
但是中間還是隔開了挺寬的一條道,方便人行走的。
眼看着人越來越多,吳煙在最後面找了個小小的空位,旁邊是一家賣鹌鹑的,味道很香,坐在攤位前擺放着鹌鹑的女人看到吳煙,笑着問道:“小丫頭,你也是來擺攤的?”
吳煙點了點頭,“是啊,這裏能擺不?”
“能擺,咋不能擺了?又沒有寫誰的名字,這裏都這麽後面了,大家都不願意到這裏來。”那女人好心的接着說道,“你別怕,沒人說你的。你帶報紙沒?沒帶報紙我這有,給你幾張。”
她看吳煙應該是第一次擺攤,手裏就拎着一個大包,也沒其他東西的樣子,便主動給了幾張報紙,這些報紙她都是用來包鹌鹑的。
“好,那謝謝大姐。”吳煙把一疊的報紙接過來,誠懇的感謝,她沒有經驗,壓根就不知道要帶報紙墊在下面。
剛剛她都準備直接把白布鋪在地上了。
将報紙墊好,又把白布鋪上,隔壁的大姐還找了幾塊幹淨的石頭給她壓着角角,省得被風刮得掀起來。
吳煙都不知道怎麽感謝這位大姐了,将自己帶來的頭飾擺上去之後,她就拿了一個梳篦給那位大姐,“大姐,謝謝你啊,這是我自己做的,可以當梳子也能直接把當成頭飾戴在頭上。”
這位大姐也就是熱心,非不要,最後拗不過吳煙,才指了一對紅色的頭花,“那你給一朵這個頭花,我拿回去給我女兒戴。”
吳煙二話不說把那對頭花拿了過來,“這是一對的,您拿着就成。”
這下女人也不說什麽了,開心的把頭花接過去,用報紙裝了兩個鹌鹑給吳煙吃,“別跟大姐客氣,這鹌鹑不貴,都是自己做的,又幹淨又好吃。”
這一來一往的,吳煙就跟這位大姐熟悉起來了,她了解到這位大姐之前是紡織廠裏上班的,姓李,這不是改革嘛,她就成了一名光榮的下崗工人。家裏兒女都在上學,只靠她男人一個人賺錢都要養不活一家人了,實在沒辦法,她就來賣鹌鹑。
最開始吧,覺得丢人,也怕像七十年代那會一樣,做生意的都是走資派。但是她兒子說了,現在國家都提倡搞個體經濟,國家在鼓勵做生意,路邊用三輪車搞小攤位的不少。
她慢慢的也就适應了,她這鹌鹑做得好吃,生意還可以,腰包子漸漸鼓了起來,說話都有底氣。說到這的時候,她還有點小得意,沖吳煙眨眨眼睛,“你就在我邊上擺,我這的生意還可以,很多小孩子喜歡吃,還能給你帶生意呢。”
別人嫌棄這邊位置不好,又覺得她這味道大,都不願意在她旁邊擺攤,但她生意好啊,從前頭逛到後面的人看到鹌鹑這種小零嘴,也願意買點嘗嘗,其實擺在她旁邊,由她帶的生意都能做不少呢。
早飯都吃過了,這邊的人也漸漸多了起來,吳煙也跟着緊張,怕自己的東西賣不出去,怕沒有人喜歡自己做的這些。眼看着旁邊的李大姐都賣了不少了,她這邊也就是有人稍微看看,心裏難免着急。
好在很快,就有一個女人拉着一個小女孩過來,那小女孩看到這些夾子頭花,馬上就指着對她媽說道:“媽,這些都好漂亮啊!”
那女人瞅了一眼,拉着就要走,“不要,家裏一大堆,你都不戴了。”
吳煙都以為這生意沒法做了,那小女孩耍賴着不肯走,“不行,這個好看,比家裏的好看多了,家裏那些我班上好多人戴,我不要跟她們戴一樣的。”
實在拗不過自己孩子,那女人只好跟那個孩子來到攤位面前,“你自己看,就只能買一個。”
小女孩笑嘻嘻的點頭,看了一眼吳煙,就蹲下來自己看,然後指着一個用珍珠做的發卡,“我要這個,這個好看。”
那女人瞥了一下,問吳煙,“這個多少錢?”
“這個兩塊錢的。”吳煙說道,心都提到嗓子眼了。
“兩塊錢?這麽貴?”那女人臉一沉,覺得有點太貴了,就一個小發卡而已。
吳煙解釋道:“這上頭的珍珠都是很好,你看看,買的其他的珍珠外面就是鍍了一層膜,容易被刮破,這個都不掉膜的。”她把那個發卡拿起來,用指甲在上面刮了刮,一點痕跡都沒有。
材料雖然好,但還是有點貴了,這女人也猶豫,不過她女兒在下面扯着她的衣擺撒嬌,“買嘛,買嘛,媽媽,我想要這個,我們班妮妮都沒有這個,到時候她肯定很羨慕我的,那你就比妮妮媽媽更好了。”
估計這個女人跟那位妮妮媽媽有過節,一聽她女兒這麽說,也不說貴了,直接拿出兩個一塊錢,遞給吳煙,“那就買這個了。”
她低下頭對自己女兒說道:“給你買了,你下次考試要是沒考過妮妮,看我怎麽抽你。”
吳煙接過錢手都有點發抖,她都準備說便宜點給了,沒想到居然真的買了。吳煙把發卡遞給那個小女孩,問道:“小朋友,我給你夾起來怎麽樣?”
“行,給她夾起來,抓着還容易掉,我女兒臭美得很,就喜歡這些發卡夾子。”那女人揉了一把自己閨女的頭,将她推到吳煙面前。
吳煙一邊小心的給小孩夾在頭上一邊誇獎道:“您女兒很漂亮,小姑娘都喜歡漂亮的東西。”
目送着這一對母女走了,吳煙長長的松了口氣,将手探進口袋裏,小心的摸着那兩塊錢,口罩下的嘴唇忍不住彎了起來。
賣出去了第一件,後面的生意就自然而然的起來了,來江北路逛街的人不少,在這裏擺攤的就沒有做不出來生意的。
雖然吳煙這邊是最後面,但這裏逛的人習慣性的會逛到最後面,再加上旁邊還有賣鹌鹑的,就像李大姐說的,她還能帶一些生意。買鹌鹑的都是女人,大老爺們也不愛吃這玩意兒。買的時候往旁邊一看,就能看到吳煙的攤子。
吳煙東西做得好,她知道女人都喜歡亮晶晶的飾品,有些發卡上面都大量的用了寶石,做成各種形狀。這跟市面上能買到的那些發卡比,可好看太多了。就算價格稍微貴一點,買的也大有人在。
有些還是好幾個女孩一塊出來逛的,一買就買好幾個走,每個女孩頭上都戴一個發卡,往回走的時候格外的引人注意。其他女人看到了,一問在哪買的,紛紛跑到後面來了。
還有發帶也好賣,都是看吳煙自己戴着好看買的,不過發帶沒做多少,一會就賣完了,沒買着的還問吳煙頭上的賣不賣。
有一會吳煙都快忙不過來了,好在旁邊的李大姐還能搭把手。吳煙也禮尚往來,她忙不過來的時候,也過去幫忙。倆人合作起來,沒漏走一點生意,倒把其他攤主給羨慕壞了。
這些攤主還好奇的問李大姐跟吳煙是不是親戚。不然她們倆怎麽你幫我一把我幫你一把的?
李大姐在這裏擺的時間長,聽完他們問的就直接說了。他倆攤位挨得近,鄰居嘛,互相幫忙不是應該的?遠親不如近鄰呢。
中午的時候人就少了不少,大家都回去吃飯了。天也越來越熱,吳煙一上午口罩沒摘,這會也戴不住了,猶豫了下,吳煙擡手把口罩給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