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豐厚的中秋節禮
“老二家的,你也別閑吃幹飯,沒事去後院轉轉,看看死大丫那鹵煮是怎麽做的。”
花氏一聽,心裏暗暗叫苦。
婆婆怎麽又把這棘手的事兒攤她頭上了?早知道就說也去挖魔芋好了。
那後院如今防他們跟防賊似的,竈房又全都砌上了牆,到時候他們把門一關,她哪裏能瞅得着?
“娘……”花氏有些犯難。
剛開口,仇氏的吊梢眼就一瞪:“怎麽?這點小事都都不能辦?我留你何用?”
花氏只好硬着頭皮,道:“能辦,能辦。”
心裏卻嘔死了:老虔婆,就知道擺婆婆的架子欺壓她,動不動就撺掇着兒子休她,真是氣死人。
此刻,花氏無比地羨慕起分了出去的楊氏,至少,不用看婆婆的臉色,也是一大好事。
向來被花氏壓一頭的劉氏,見到二嫂吃癟的模樣,也忍不住心裏暗喜。
“行了,”大家長老謝頭終于發話,“吃完了飯,就各幹各的去吧,咱家不養閑人。”
“是,爹。”衆人都應了,紛紛離桌。
謝保安兩口子從地窖裏将魔芋吊上來,放到竹筐裏,背着去了韓獵戶家。
謝保順剛收了一筐魔芋,一擡頭,看到自家兄弟,好生愣了一下:“你們怎麽來了?”
謝保安向來是個悶葫蘆,此刻也依然沒開口。
倒是劉氏陪着笑臉道:“大哥,我們也來賣魔芋。”
“哦。”謝保順有點結巴,“爹,爹娘知道不?”
“知道,”劉氏道,“就是爹娘讓我們來的。”
“這樣啊,”謝保順松了口氣,轉過頭去看韓獵戶,“老韓,你看這……”
韓獵戶笑了笑,道:“大丫早吩咐過了,不管誰送魔芋來,咱都收。保順,給他們上稱吧。”
“哎。”謝保順這才放了心,給他們稱魔芋。
“一共七十九斤挂零,就算八十斤吧,一文錢一斤,一共八十文。”
得知自己家送去的魔芋跟別人一個價,并沒有多給一個子兒,仇氏氣得又在院子裏跳腳,罵罵咧咧了好一陣。
二丫在後院聽到了,皺眉道:“我奶怎麽又開始作妖了?”
謝悠然笑了笑,道:“好歹不敢來後院罵了,這是好現象,不是嗎?”
二丫想想也是,于是也笑了,姐妹倆加緊做鹵煮。
很快,便到了農歷八月十五,中秋節。
按照當地習俗,這一天出嫁的女兒要回娘家送節。
家境差的,最不濟也得送塊月餅,家境好點的,少不了加兩包點心之類。
這個年代的月餅跟現代社會可不一樣,現代社會的月餅很小一塊,口味多種,包裝也好看。
這時候的月餅,一塊足有兩斤重,看起來真的像個圓月,就用油紙包着。
而且基本上餡兒都是五仁的,沒有那麽多花樣。
即便如此,家家戶戶都會買上一塊,晚上賞月的時候切了吃。
謝家大房還是沒有跟前院分家的時候吃過幾次月餅,後來分出來單過,日子困頓不堪,就再也沒有吃過月餅了。
今年,謝悠然買了兩個,一個讓謝保順帶着去給外祖家送節,一個留着家裏人自己吃。
這裏送節都是大早清去,在岳家吃頓飯,然後後晌回。
謝保順已是很多年沒有去岳家送過節了。剛成婚那兩年,還湊了錢買了月餅去過,後來迷上了賭博,家裏窮得揭不開鍋,岳家一氣之下跟他斷了關系,也就沒有再去過了。
如今日子好了,自然是要再去的。
楊氏因着有孕在身,不宜奔波,謝悠然又忙着家裏的生意,便和二丫留在了家裏,打發三丫跟着謝保順去了楊家坳。
怕謝保順到了楊家提起那八百文的事穿幫,她早跟夫妻倆“交代”了,說自己當初還王癞子那八百文的錢是找韓家借的,為此還提前跟韓墨辭串好了詞,怕露餡。
楊氏得知不是自己父兄借的錢,心裏雖然有些許的難過,但一想到丈夫又可以去娘家送節了,也就釋然了。
更何況今年的中秋節禮大閨女準備得還很豐厚:一盒祥順齋的點心,一包糖霜,一只老母雞,外加一個大月餅。這比一般人的節禮可多多了。大丫這麽做,很是給他們長臉。楊氏很欣慰。
一大早,謝保順和三丫父女倆就換了新衣,穿了新鞋,帶着謝悠然精心準備的節禮上路了。
打村子裏經過時,遇到人,謝保順意氣風發地跟人打招呼,言語間頗有幾許揚眉吐氣之意。
村人見他帶這麽多東西去送節,目光也是幾多羨慕。
大家都在想:看樣子,這謝保順一家真是賺了大錢了,這節禮一般人可比不上。
在衆人豔羨的目光中,謝保順的背脊也挺得更直了,走路都比以前有底氣了。
踩着早上的露水,趕了二十裏地,走到楊氏的娘家楊家坳時,已近晌午。
楊家人壓根兒沒想到這個女婿會來送節禮,所以,當謝保順帶着三閨女出現在大家的面前時,衆人都有些驚訝。
老楊頭有兩個女兒,楊氏是老大,嫁了謝保順這個不成器的東西,他們早就死了來往的心。
如今見他竟然帶着這麽豐厚的節禮上門,父女倆又穿戴一新,跟過去窮酸窘迫的模樣截然不同,大家都很好奇。
再者,來者是客,他們也不好拒人千裏,便把人給迎進了門。
楊氏的兩個哥哥和早到的妹夫都圍着謝保順寒暄,楊氏的娘白氏早摟了三丫過去,一口一個心肝地叫着,抹着淚兒詢問着家裏的情況。
這些年,他們雖然對大女婿有成見,但對于這幾個外孫女,還是挺心疼的。
楊氏的妹妹和兩個嫂嫂也都圍了過來,這個抓把糖果,那個抓把瓜子的塞到三丫手裏。
三丫禮貌地道了謝,然後口齒伶俐地跟大家講了家裏最近發生的一系列事情。
聽到大丫頭被王癞子逼得撞了牆差點死掉的事,衆人都心驚不已,尤其是白氏,更是氣得差點厥過去。
再聽到大丫因禍得福,得了老神仙點化,學了不少本事,還領着人一起做生意,為家裏賺了不少錢時,大家都唏噓不已。得知楊氏肚子裏又懷了一個,便都暗自替她祈禱這胎是個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