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5.22略修)
便是再不熟悉京中官場之道,沈蔚也知楊慎行作為鴻胪寺主官,斷斷沒有接下屬上值的道理。
抱着自己的長刀與楊慎行在馬車中相對而坐,片刻移時之間,沈蔚已想了許多。
雖不明白聖主為何會下這樣一道旨意,可事已至此,也只能硬着頭皮老實赴任。楊慎行今日此舉,也算是透着善意的,看樣子是打算友好共事?
她将長刀抱得更緊些,指尖輕輕在刀鞘邊緣來回擦過,垂眸不看人,唇角勉強維持上揚的幅度。
她不知該說什麽,神色微僵的楊慎行也是一樣。只能目不轉睛瞧着她,未察覺自己眸中麗色微光漸漸轉黯。
半晌過去,沈蔚忽然尴尬地小聲嘆了口氣,楊慎行霎時繃得直直的。
又是長久的沉默,車輪碾過路上石板的聲響清晰可聞。
就在沈蔚盡力放空腦子時,一個紅漆描金的小食盒安靜地遞到眼前。
詫異地微擡目光,就見楊慎行眸中有淡淡克制的笑意,手直直伸在那裏,甚至還又往前遞了一遞。
那樣的神色與姿态叫沈蔚心頭一軟,鬼使神差便接過那食盒,輕輕将蓋子揭開一些。
兩排瑩亮亮的糯桂紅豆糕齊齊整整,輕薄如紅葉,自半透明的瓊脂凝膏中,能清晰地瞧見其間的顆顆紅豆與粒粒糖桂懸混。
紅豆的暗色朱紅與糖桂的燦然明黃交織錯落,那模樣美好得像叫人不忍觸碰的夢。
這算……一吃泯恩仇?
沈蔚不大争氣地瞪着那盒子糯桂紅豆糕,無法自控地咽了咽口水。她真恨自己太不長進,果然還是一見漂亮吃食就走不動路。
什麽出息!
“見面禮?”腦子像被盒子中那些散着蜜味的可愛家夥黏住,沈蔚已無暇去想為啥一大早就給甜糕吃,只忍不住兩眼放光地觑向那個繃着臉的美人。
又不是頭一回見面,哪來的見面禮?楊慎行緩緩揚了唇角,眸心漸暖:“接風禮。”
沈蔚本想很有骨氣還回去,卻發現自己的爪子根本不聽使喚,心也跟着跳得厲害。
此刻的楊慎行與昨夜在牆下鬧脾氣的那個家夥,仿佛并非同一人。
眼前他這端肅雅正的清朗模樣,像極了平常端給外人看的那副德行,卻又在隐隐帶笑帶暖的美目中藏了些許不同。
沈蔚總覺他這樣的神态氣質似曾相識,可美色與美食當前,她的腦子已宛如豆渣,一時什麽也想不起了。
“那……我就,先嘗嘗?”
見她口中假模假式客套一下,瞬間嘴就沒空了,楊慎行若無其事地将頭瞥向車窗外,右手纖長的指虛虛握成拳,抵住唇角無聲輕咳一聲,掩住頰畔止不住漾開的得逞笑意。
不知為何,他一面對沈蔚,許多話說出來就總非心中的樣子。想來大約是從前的沈蔚将他慣壞了,叫他總以為無論自己做過什麽,說過什麽,只要一回頭,她就一直在。
有恃無恐,終被棄。活該。
這幾日他總不知該拿她如何是好,昨夜自己跟自己發完一通脾氣後,他立在院中想了許多。
從前許多的事,兩人大約各自都有耿耿于懷之處,如今倒像是怎麽說都不對了。
既如此,那便暫且前事不提為好。
為做這糯桂紅豆糕,楊慎行通夜只睡了不足兩個時辰。此刻見她兩頰鼓鼓偷着笑的可愛模樣,他便很沒出息地覺着值得。
至少,甜了她的嘴,就不能再劍拔弩張地對着他了,是吧?
對,他又使詐了。
是“又”。
或許沈蔚不知,楊慎行卻很清楚自己當年是使了什麽樣的心眼,才誘得這個貓兒一樣的姑娘自牆頭軟軟縱身撲進自己懷裏的。
幸好,六年過去,同樣的招數依然有效。
或許這家夥自個兒都沒察覺,她對這副模樣的楊慎行,是不會有任何抵抗的。
一如當年初見。
“不好吃?”楊慎行瞥見她吃完一塊後,将小食盒蓋好,心下不禁有些惴惴。
畢竟是他頭一回做的,早間又怕她先走,急着趕過去沈家門口堵人,也沒來得及先嘗嘗。
終究吃人嘴軟,沈蔚笑着将那食盒抱緊些:“吃完就沒了,得省着點。”
楊慎行暗暗松了一口氣,眼睫微掩,擋住眸中不斷湧起的笑意。
玲珑瓊脂安紅豆,幾度桂中望歸人,欲說還休;奈何歸人猶不知,青衫落花疊成愁,心上成秋。
既前事暫不能提,那便,重頭來過吧。
****
到了鴻胪寺,楊慎行先下了馬車,沈蔚躲在後頭深深吐納數回,才斂了神情若無其事地跟出來。
先前當舌尖觸到甜糕的瞬間,她忽然想起昨夜索大人替楊慎言來傳的話,可已來不及了。
那道幾乎喪心病狂的甜味自舌尖直沖腦門時,她終于明白楊慎言的良苦用心。
這甜糕,定是楊慎行自己做的!因為這世上沒有哪個大廚,會做出這種甜到讓人發指的甜糕!
膩、瘋、了!
怪就怪這甜糕的樣子實在是該死的漂亮極了!楊慎行的模樣也實在是該死的撩人極了!“難吃”兩個字在舌尖轉了又轉,最終還是被她硬生生吞了回去。美色誤人!
沈蔚,你就是根沒出息的廢柴啊。
不斷在心中痛斥着自己薄弱的定力,沈蔚跟在楊慎行身側進了鴻胪寺。
苗金寶遠遠就見楊慎行帶進來的人是沈蔚,不禁大喜過望。
“飯友沈蔚!”
這一聲充滿驚喜與朝氣的歡呼真是久違了。
沈蔚擡眼一見苗金寶飛奔而來,便忍不住也笑得飛揚起來:“飯友金寶!”
久別重逢的兩人便在鴻胪寺的中庭相擁輕躍,喜悅忘形到沒半點正經模樣。
鴻胪寺衆人眼見二人抱在一起原地轉圈圈,只能紛紛交換着疑惑的白眼。
飯友?這模樣看起來分明更像病友啊!
那兩人沒頭沒腦一頓瘋完,沈蔚才想起投給楊慎行弱弱的一瞥。
楊慎行忍住滿心失落與酸味,神色如常地端起鴻胪寺卿的端方雅素,淺淺擡眉向苗金寶道:“這便是新任的侍衛長了。”
苗金寶重重點頭,歡快地回話:“大人放心,我這就帶她去領官袍!”對于這個黑幕,苗金寶顯然歡迎之至。
鴻胪寺為典客官署,掌諸侯與歸義蠻夷之事。
凡四夷君長、使者朝見,鴻胪寺辨其等位,以賓禮待之,授以館舍,安排觐見、宴設、傳聖主賜予等事宜;如有貢物,則具點其數,轉呈聖主。
遇諸蕃封冊,即行其禮命。若崇義公承襲,則辨其嫡庶,具名上尚書省。
如需與外邦首談締約相交,或鞏固盟約往來,鴻胪寺也需派人随使團出行。
簡而言之,這就是個朝野公認的事務瑣碎、看似風光,但并無實權的地頭。
待沈蔚換好了官袍,苗金寶又領着她到鴻胪寺各院去認門認人。
當年沈蔚與苗金寶同在光祿府共事不過三年多,其時沈蔚在繡衣衛總旗傅攸寧麾下任武卒,苗金寶在光祿羽林右将韓瑱麾下任羽林衛。
可因着兩人年歲相當,又對食物有着相似的狂熱,時常結伴出街覓食,便結下了這莫名的飯友之誼。
本就是六年不見的舊同僚,又有着飯友之誼的加持,今朝重逢,自是有許多別話。
“沒想到啊沒想到,金寶,”行過回廊時,沈蔚便忍不住問,“你怎舍得離開……光祿府?”
苗金寶幽幽瞪她一眼,咬牙切齒地指指她:“別以為我沒聽出來,你臨時咽下去那三個字是‘韓大人’!”
“呃……”沈蔚幹笑着摸摸耳垂。六年不見,金寶變得敏銳了呀!
苗金寶倒是不改昔日坦蕩,一手叉腰,怒哼:“并非我離開光祿府,我是被光祿府踢出來的!”
“啊?”沈蔚傻眼。
這六年她一直在邊關,從不主動打聽京中之事。雖多少知曉京中變動極大,卻還是對“苗金寶被光祿府踢出來”這件事略感震驚。
以她的認識,“金寶姑娘”的名聲在當年星光璀璨的光祿羽林中也非等閑。這姑娘腦子一根筋,但不是一般能打,也不是普通執着。
那時苗金寶緝拿嫌犯從無一趟落空,此等輝煌佳績,連她的頂頭上官韓瑱都只能自嘆弗如,僅當時威名赫赫的光祿羽林中郎将梁錦棠可與她一戰。
将這樣一員猛将拱手讓人,那光祿少卿是同韓瑱一起被驢踢了麽?
“也就是開春那時候的事,”見她滿臉想不通,苗金寶倍感委屈地癟癟嘴,牙根咬得更緊,“還是韓大人親、自送我過來的!”
“他……”沈蔚持續傻眼,半晌說不出句整話來。
當年的沈蔚雖不是個包打聽,可一向與衆人混成一團,總有各種消息來源。就她所知,韓瑱雖對苗金寶格外嚴厲,卻全因寄予了厚望。
而那時苗金寶迷戀韓瑱也是光祿府人盡皆知,簡直跟她當年迷戀楊慎行毫無二致。她以為,便是韓瑱堅持要将苗金寶掃地出門,以苗金寶的執着,勢必要抱着光祿府大門柱子不撒手的。
看來這六年……她真是錯過許多精彩的故事啊。
沈蔚打量着苗金寶的神色,小心翼翼地問:“他是如何說服你的?”當真好奇到抓心撓肝。
“他為将我踢出光祿府,”憤怒地金寶握拳,當空虛虛一揮,含恨痛陳,“竟诓我說,鴻胪寺官廚的飯比較好吃。”
“……然後呢?”
沒想到啊沒想到,那個以“為人沉穩,持身中正”而著稱的韓大人,竟會使這樣不入流的招數摒退自己的愛慕者!可恥,實在可恥!
金寶略一沉吟,正色轉頭,對神色複雜的沈蔚重重颔首:“果然比較好吃。”
沈蔚無語望天,覺得也不必再說什麽了。
總之就是,這世間,美食與美色,都不該盡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