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接下來, 孟晖要做的第一件事, 就是将自己養的白白胖胖、重歸顏值巅峰。畢竟,無論哪個世界都是看臉的世界,一個面黃肌瘦、連自己都照顧不好的醜和尚, 自然不如一個俊逸脫俗、寶相莊嚴的帥和尚令人信服推崇。
孟晖所在的寺廟處于深山,道路年久失修,除了臨近村子的幾位大爺大媽偶爾會上來燒燒香、念念佛外,幾乎沒人會來。而如今已至深秋,秋雨綿綿、陰冷潮濕, 泥土路濕滑泥濘, 這些大爺大媽更加不敢随意上山, 于是便給了孟晖充足的調養時間。
系統空間內的靈果一個接一個的吃, 還萬分奢侈的用稀釋後的靈液泡澡,如此不計成本的外敷內服之下,只用了短短半個月的時間,孟晖就大變模樣。
體內的暗傷修複愈合,肌肉骨髓筋脈內的雜質也被悉數排出, 半個月後的孟晖膚白勝雪、靈氣逼人,僅僅只是看上一眼,就能令人見之忘俗,全然不似凡塵衆人。
由于這個世界佛法盛行,在身體素質提升上來後,孟晖還隐隐感受到幾分法則的力量,勉強能夠施展出幾個在修真界不入流的小法術, 雖然沒什麽威力,但在必要時刻也能裝裝神弄弄鬼。
對着池塘顧影自憐一番,孟晖愉快一笑,眉心的朱砂痣熠熠生輝。
他微一擡手,幾滴靈液落入池塘,頓時,滿塘枯枝敗葉競相複蘇。一晚之後,整片池塘便争奇鬥豔,荷香陣陣,與周圍深秋時節、萬物凋零的景色對比鮮明。
做好準備後,孟晖便開始了耐心的守株待兔,安靜等候能夠使自己一鳴驚人的“有緣之人”。
而三天後,他等的人便到了。
李大娘的兒媳婦剛剛被診出懷孕,她大喜過望,不顧山路難走,執意要去山間破廟還願。
一路小心翼翼的穿過林子,李大娘順利見到了自己熟悉的破廟,卻不曾想剛剛走進廟門,便被佛像前蒲團上坐着的青年和尚震得呆在當場。
那和尚身姿筆挺、氣質空靈,明明只是尋常盤膝入定,周身卻萦繞着一種難以形容的.神,韻,不似凡人。
李大娘隐隐覺得青年和尚有點眼熟,卻又不敢确定,等到她看到和尚眉心那一點朱砂後,這才小心翼翼、顫顫巍巍的喚了一聲:“你是……小臻?”
——說起來,李大娘也是從小看着和尚長起來的,對他很是熟悉,甚至一個多月前還見過面。卻不曾想短短時日,對方竟有了如此天翻地覆的變化,讓她不敢相認。
聽到李大娘的呼喚,和尚長長的眼睫撩起,轉過頭來。看到李大娘,他微微勾唇,仿佛佛祖拈花而笑:“李施主,您來啦?”
“哎,對,我、我來了。”李大娘将滿是汗液的手心往自己的褲子上擦了擦,神情依舊緊張局促,“小、小臻,你這是咋了?怎麽突然……跟變了個人似的?”
Advertisement
“小僧也不太清楚。”和尚露出幾分窘迫的神情,苦笑着摸了摸自己潤白無暇的面龐,“數日前,小僧在荷塘邊打坐修行,突然感覺自己脫離肉身,在天地間游蕩。等到回魂之後,便發現自己已周身布滿惡臭黑泥,接下來一番清洗,便成了現在的模樣。”
“這、這莫非是那什麽……頓悟?”李大娘大驚,下意識反問,“真的假的?!”
“出家人不打诳語。”和尚雙手合十,輕喧佛號,“小僧醒來後,就看到滿塘的荷花全開了,到現在也還沒敗下去呢。”
聽聞此言,李大娘早就将自己前來的目的忘得一幹二淨,嘴裏念叨着“我這就去看看”,随即疾步往寺廟後院跑。
和尚見她這樣急切,也不曾阻攔,只是微微一笑,施施然跟上。
待到進了後院,和尚便看到李大娘噗通一聲跪在蓮池邊,一邊磕頭,一邊不斷念念有詞,整個人帶着瘋狂的虔誠。
而當李大娘離開寺廟的時候,她依舊有些恍恍惚惚的,走山路的時候還跌了一跤、髒了衣服,但這卻完全沒有拉回她的心神。
回到村子,李大娘立刻将自己在山坡寺廟中遇到的事情宣揚的人盡皆知。她一向性子爽利、能言善道,這一番熱情的安利,簡直哄得人一愣一愣。當下,又有十多個村裏人結伴上山,自寺廟中走上一圈後,也陷入了與李大娘一樣的狂熱。
一傳十、十傳百,不消半個時辰,這件事便人盡皆知。村長在确認此言非虛後絲毫不敢耽擱,立時将“佛祖顯靈、祥瑞降世”的消息報了上去。
倘若是出現什麽盜匪疫病,父母官有可能會擔心自己受到牽連而選擇将事情暫且按下、或者幹脆隐瞞不報。但對于“祥瑞降世”這樣的好消息,卻沒有人會置之不理,反而恨不得立刻上達天聽。
萬一皇上聽聞此事,龍顏大悅,自己說不定也會得到嘉獎呢!這種百利而無一害的好事,傻子才會稍有耽擱!
于是,一層層的,祥瑞降世的消息迅速向上傳遞着,最終傳到了禮部尚書耳中。
能夠坐上如此高位的官員,要麽是世家大族出身、背景深厚,要麽是能夠左右逢源、通曉人心——而這位禮部尚書,便是後者。
禮部尚書出身平平,卻很會辦事。在得到消息後,他不僅詳細了解了祥瑞降世的始末,甚至還派人重點探查了一下那位因頓悟而引得佛祖顯靈嘉許的和尚。
這一打聽不要緊,在得知和尚的真正身份後,禮部尚書頓時吓了一跳。
曾經,左相家的有個幼子聰慧絕倫的消息,滿京城人人知曉。那一段時間,禮部尚書剛剛高中狀元,正是盡心盡力打探京城諸方消息、為自己規劃未來官途的時候,自然對此了解過一些,也知道後來一個老和尚找上門來,說這孩子極有慧根、天生佛子,要渡他出家、敦促他盡早修成正果。
左相雖然戀戀不舍,但最終還是将愛子送走,而接下來十多年的時間,這個孩子都杳無音訊,京城內也逐漸沒有人再記得他了。
如今,那位在頓悟中引得佛祖顯靈、天降恩澤的和尚——不、是大師——竟然就是當年驚采絕豔的左相幼子,如此的“巧合”,自然讓禮部尚書想起那老和尚的批文。
原來,那并非是為了拐帶孩子的信口雌黃,而是真正的大智大通之言啊!
禮部尚書心潮澎湃,醞釀片刻,便提筆揮毫,一氣呵成了一篇千字長文。他本就文采斐然,此時興之所至,辭藻越發華麗優美、感人肺腑。
文中,他先是描述了深秋時節卻荷花盛開的奇景,然後又寫了荷塘邊大師的寶相莊嚴、超脫塵俗。話鋒一轉,禮部尚書将荷花與大師聯系在了一起,幻想了當時大師于荷塘邊頓悟,神魂直上九重雲霄、翺翔天地的暢快灑然。随着神魂歸位,漫天佛光盡灑,荷花沐浴金光,争相盛開,而大師也得佛光眷顧,脫去凡骨、淬體重生。
寫完祥瑞降世之美景後,禮部尚書又開始詳細敘述大師如何自小不凡,如何被游歷至京城的高僧一眼識破,斷定為天生佛子,而左相又是如何涕淚橫流、依依不舍的将幼子送出,全他一世功德。
一篇贊文洋洋灑灑,禮部尚書寫完後欣賞一番,自覺此乃平生最得意之作,立刻謄入奏章、蓋上官印,送去了皇帝禦前。
于是,第二天早晨,皇帝便看到了這篇令他驚為天人的文章。
由于皇帝篤信佛教,每年,全國各地都會有所謂“祥瑞降世”的報告,但大多都似是而非,甚至還有有心之人的杜撰——比如自己刻了個碑埋起來,然後再找個恰當的時間當衆挖出來什麽的。
這樣的奏章,皇帝看得着實有些膩味,不過禮部尚書這一本,哪怕同樣是空穴來風,當成傳世佳作品鑒一番也令人心情愉悅。
皇帝捧着奏章品味良久,扭頭看向自己的太監總管:“德安,你說,這件事是真的假的?”
“奴才以為,安大人平素為人謹慎,應當不是以訛傳訛之人。更何況,倘若不是确有其事、安大人情之所至,恐怕寫不出如此絕妙的文章。”德安總管躬身答道,“再說了,此次祥瑞降世的地點乃是京城城郊,距離京城并不算遠,如果是假的,有心人一查便知,如此欺君重罪,編造者未免太過自傲愚蠢了些。”
“你說得不錯。”皇帝點了點頭,越想越覺得此事奇妙,原本玩笑的心思也漸漸熄滅,神情鄭重起來。
他握着禮部尚書的奏章沉吟片刻,立刻下定決心:“既然如此,那朕便親眼去看看這感悟佛光、反季盛開的荷花,見識見識這位‘天生佛子’!”
皇帝金口玉言、說一不二,當下便微服出宮。不過,他畢竟身份貴重,哪怕只是去一趟京郊山林,護駕的侍衛太監也有十餘人之衆,随行的還有幾位朝中臣子——其中便有那撰寫贊文的禮部尚書。
至于據說是大師生父的左相,皇帝卻并沒有一同叫上。畢竟帝王多疑,在尚未确定事實真相之前,皇帝還有些猜疑這是否是左相父子聯合演的一手好戲,想要假借佛祖之名上位。
不過,當皇帝來到破廟,親眼看到那位傳說中的大師時,心中那一絲懷疑卻立刻煙消雲散,只餘滿心的虔誠敬畏。
作者有話要說:感謝 修仙黨 小天使扔的地雷,還有 Ashley 親愛噠扔的手榴彈=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