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54)
墳茔棺木碑石……她去石潭港幾家最好的棺材鋪一問,就問出了祁望下落。
石潭港的七星山,抱水銜峰,明堂向海,一片開闊,是墓葬的好地方。祁望定的棺材和碑石都運到七星山的山頭,棺材是好的,碑石卻是空的。
霍錦骁打聽到他的下落已是第五天,大清早就上了七星山。露水深重,山路還是濕的。她跑得急,裙擺蹭到泥也不管不顧。總算是功夫不負苦心人,她在峰頭看到了祁望。
墓已建好,沒有什麽儀式,蓋棺封釘,葬入穴中,埋土十分,成了饅頭包子。墓兩邊對襯種了幾株松柏,松柏長青,似鬼将陰護亡魂。墳頭前的草已鏟空,鋪好石板,放着奠酒香燭果品,還有成疊壓在石頭下的紙錢,再遠一些放着紙馬紙人,安安靜靜陪着墓裏亡魂,墓前生魂。
祁望坐在剛立好的石碑前,正用毛筆醮了紅漆描碑上的字。
他穿素白的衣袍,低眉垂目,像一峰清冷的雪,無聲無息。
霍錦骁緩了步伐,走到墓前,抽了三根香在燭火上點燃,恭恭敬敬鞠了三個躬,将香插/入爐中,方湊到祁望身邊。
石碑上的字,是祁望的筆跡,他親手刻的。
紅漆如血,寫着先室夢枝雲雲,落款是他的名字,沒留曲夢枝自己的姓,卻冠了他的姓。
他這是……以妻子之名葬下了曲夢枝。
一時間,霍錦骁百感交加,只字難吐。
第一遍漆幹透,祁望複又刷第二遍漆。
曲夢枝一世孤苦,死時不願留姓名于世,他卻舍不得她去了黃泉還要做無名游魂,便将自己的姓冠她名前,也算了卻自己與曲夢枝十多年前一場姻緣際遇。
他們有過婚約,她本就該是他的妻子,生前未能遂願,死後總要如意。九泉之下若曲家祖宗不肯庇護,也還有他祁家的先祖收留她,不至死後與生前一般都孤苦無依。
“多謝你上的這柱香。她從前也愛熱鬧,死時卻寂寞如斯,只有我陪她說兩句話。”祁望刷完第二遍漆,等漆幹的間隙終于開口。
霍錦骁聽他語氣平和,已然接受曲夢枝的離去。她還沒見過像那天夜裏那般瘋狂的祁望,心裏正擔心,如今一見心頭稍松。
Advertisement
“你一直在這裏陪曲……陪夢枝姐?”本要說曲夫人,轉念一想那碑文,她改了口。
“她活的時候,其實我不太想和她說話。”祁望答非所問。
每次看到曲夢枝,他就要想起過去,她也會提,明裏暗裏地提,他心裏是厭煩的。如今她走了,他才看明白,她三番四次提及兩人最痛苦的往事,是怕他忘記過去,本來這世間就只剩下他們兩個人守着這段痛苦,如果他忘了,她就剩下一個人。現在她走了,報應到他頭上,他就像從前的曲夢枝,一個人死守舊事,像孤伶伶站在黑夜裏的迷途之人,沒有方向,只能前行,孤獨至極。
“現在我倒很想與她說話,不管說什麽都好,不過她不會回應我了。”祁望看着碑上的名字,想曲夢枝的模樣,才幾天而已,她的容顏似乎就有些模糊。
他真不是東西,忘得這麽快。
從前的孤獨是假的,因為不論如何,他都知道這世上還有個曲夢枝,從今往後,孤獨成真。
霍錦骁不知自己能勸什麽,每段傷痛不曾親歷,便難以共鳴,所有消逝的時光,後來者都無法插/足,否則曲夢枝就不會是獨一無二的存在。
幸好,祁望沒打算聽她勸慰,又拿筆醮漆,描第三遍。
“你怎麽找來的?來這兒做什麽?我沒事。”一邊描,一邊說。
“去棺材鋪打聽到的,你打算幾時回來?”她問道。
眼見他那袖袍要蹭到漆裏,她沒忍住,伸手将他的衣袖往手腕上撸,就近望去,他手上斑斑爻爻,有紅漆,有小傷口,指甲上還隐約有開裂的血痕,像是赤手刨土,又像是被刻刀磨的,每一寸都是苦。
這手,該好好上些藥了。
她心裏嘆道。
直到第三遍漆描完,他才把筆扔下,半靠着碑側直起身:“頭七過了就回。”
今天是第五天,還有兩天。
“你吃東西了嗎?我給你帶點過來。”她算算時間,看着這荒山野嶺問他。
“不用。”他拍拍旁邊的位置,“坐着和我說話,一起陪陪她。”
他想聽些人聲,就這樣。
霍錦骁坐過去,他揀着些有趣的事,一樁樁一件件地說給她聽,有時是兒時家裏的趣事,有時是曲夢枝的事,也有海上的見聞,這些話加起來,比他這兩年和她說的都多。
她只是默默地聽,天色發暗的時候,祁望就催她下山。
夜裏風涼,蚊蟲又多,他不用她繼續呆在這裏。
霍錦骁惦記着東辭,沒有同他客氣,只說明日再來,就下了七星山。
第二天一早,她又上山。
如此這般,轉眼就到曲夢枝的頭七。
倒也古怪,頭七這夜,祁望開口留她。
“過了子時,我們一同下山。最後這程,你也送送她,免得她太無聊。”
民間傳言,亡者頭七回魂返家,最後看一眼生前之所,曲夢枝的家早就支離破碎,梁府也不是她的歸宿,要回也不知回哪裏。
霍錦骁聽他說得凄涼,便陪他守着。祁望還是說故事,他這人以前寡言,但說起故事來倒是好聽,一套一套的,真假難分,霍錦骁聽得入迷,也不管山間的夜色鬼影般吓人。
人在山中,更鼓傳不過來,她也不知時辰幾何,故事雖動聽,可她連日奔波疲倦,架不住打了兩個呵欠,覺得四肢麻涼。蠟燭燒到盡頭,祁望回身去點,她便站起來,在山頭走了兩步活血。
才走出一小段路,她站到山頭背海那一面,忽然瞧見遠處火光沖天。
這山面朝東海,背海之處正是石潭港的城。
居高而望,那火勢格外猛烈,映紅半邊天,絕不是普通火情。她看了兩眼,神色大變。
着火的地方,看着像是梁府。
“祁爺……祁爺,你快過來。”她不敢離步移眼。
祁望過來,看到那火面沉如水:“梁府燒了?”
聲音無波無瀾,像白天放在墓旁的紙馬,有些怵人。
“你也覺得是梁府?”霍錦骁顧不上別的,梁家人被擄,曲夢枝身死,梁府大火,一樁樁事都沖着梁家,事出有異必有妖。
“我們要不要過去看看?”她急道。
“有什麽好看的?夢枝死了,梁家和我沒有關系。”祁望站她身後,瞳眸倒映出兩簇火焰,“不過我們是該下山了,子時已過。”
“那咱們下山吧。”霍錦骁點點頭。這地方黑漆漆的,起先她還不覺得,叫這火光一擾,突然有些瘆人。
正要轉身,身後的人卻展臂,忽從後将她抱住。
手臂像鎖鏈,緊緊箍着人。
霍錦骁先是一愕,很快掙紮:“祁爺?!”
“夢枝走了,不會再回來。”他在她耳邊虛弱一語,“一個人,很累。”
“我知道你累,下了山好好睡個覺。你先松開手。”霍錦骁聽着那話難過,想安慰他,但不是用這種方式。
祁望不管,只是抱着她:“景骁,留下。”
沒頭沒腦的話,她都不知道要接什麽,只能用力掙開他的手。
祁望随她掙紮,眼眸牢牢盯着着遠處的火,那火倒映在他墨色瞳孔間,熊熊燃燒,似乎将他渾身上下覆蓋的冰層都燒化,露出無數看不見的爪牙,在黑夜裏無聲撕扯。
那才是真正的他吧,從來都不是正人君子,陰暗卑鄙,想要的東西就不擇手段。
夢枝只猜對了一半,除了她提過的那條路之外,他還想再奪回一樣東西。
眼前的女人。
那麽冷的深淵,他不能一個人呆着。
有她,剛好。
這場大火,便是來日厮殺最盛大的開場。
作者有話要說: 只要一說溫度,大家就都猜到我在哪了,看來我這兒的氣候真是……催人淚下。
啊啊啊啊——我的祁爺……
☆、大火
下山的路不好走, 密集的樹木遮去唯一的光源, 一腳踩空就會滾下去。霍錦骁夜能視物,便在前面走着, 領着祁望慢慢往山下去。
“慢點。”遇到路不好的時候,她會提前警示他,也就只是簡單一句話。
祁望知道這人是生氣了, 被他給抱生氣的。
其實也沒抱很久, 眨幾下眼的功夫,但他抱得突然并且強硬,把她給惹怒了。她是個不拘禮數的女人, 安慰的、友好的擁抱,她不會太抗拒,但顯然剛才的擁抱不具備這幾個前提。
那是個極具攻擊性的擁抱,雖然最後以安慰做幌子, 但她還是感覺到了。
所以生氣。
借着黯淡的月光,他只能看到黑漆的背影,線條玲珑柔美, 像一抹流暢的墨線,不緊不慢地在前頭帶路, 僅管生氣,她還是沒有放棄他。
太重情義, 是她的優點,也是她最大的弱點。
祁望想起海上飓風裏的擁抱,也是這樣霜冷的月光下, 風停雨歇,他們醒來,她看他的目光從迷茫到清晰,忘情地回抱他,隔着潮濕的衣物,那溫柔像冬天溫過的烈酒,燒喉灼心,卻又欲罷不能。
他太懷念了。
————
霍錦骁的氣到山下時就已經發散幹淨,看着前頭的岔道問他:“我去梁府一趟,你先回碼頭休息吧。”
火勢大得吓人,她覺得這幾樁案子太過蹊跷,要親自去看看,不過祁望對梁家沒興趣,那便不同路了。
祁望聳聳肩:“睡不着,我和你一起過去。”
霍錦骁回頭,素白的衣裳被霜華一照,更顯冷冽,祁望從沒穿過這樣的顏色。他的衣裳大多深色,墨綠、玄黑、青褐,沉穩內斂,今日這白衣,倒叫他鮮活了幾分。
看了兩眼她收回目光:“随你。”
氣雖然散了,但嘴裏還是要發洩,她沒給他好臉色。
祁望心裏有數,跟了過去。
越接近梁府路越擁堵,為怕火勢蔓延危及旁邊,臨近的人家都跑到外頭,揣着金銀細軟觀望着,再來就是看熱鬧的民衆紛紛湧來,再加上救火的人與官府的人,整條街都水洩不通,走是走不進去了,霍錦骁和祁望只能施展輕功,從四周樹木與屋瓦上飛身而過,不多時就到梁府外頭。
官府的衙役在梁宅外圍起一道隔離人牆,火勢已經小了,只剩幾簇小的着火點。梁家有錢,宅子裏的避火做得好,火并沒蔓延開,把四周的屋舍燒完,這火自然就小了。
空氣中彌漫着焦臭,濃煙即便是在黑夜裏也顯得分外清晰,滾滾而起,混亂的腳步與吵鬧聲夾雜一塊,擾得人心惶惶。霍錦骁看了一會,沒見着一個梁家人,也看不出裏面情況如何,心急起來。
“去哪?”祁望見她從屋檐上站起,忙按住她肩頭。
“進去看看,老在外邊什麽都看不清。”霍錦骁聳肩震開他的手。
“裏面都是官府的人,你進去了反而壞事,現在火還沒全滅,也危險,等明早再找耳目查探吧。”他勸道。
“祁爺,梁府老宅的人被擄,夢枝姐也死了,現在梁家大火,你難道就一點都不奇怪?不想查清楚這件事?”她盯着他,覺得他平靜得異常。
他不是如此被動的人。
“梁家替三爺走貨,其中牽涉到三港官、商、匪,會出現這種情況有什麽可奇怪?在懸崖邊走得久了,總有失足的可能,沒有萬無一失的時候。梁家也風光了十幾年,差不多到頭了。”祁望确實無所謂,藏在夜色下的目光猶帶幾分毒戾。
霍錦骁說不動他,不過他也說服不了她,她閉嘴又望去,忽然瞧見梁宅裏出來一個人。
“東辭?”心頭一喜,她不理祁望,縱身掠下屋檐。
祁望眯了眯眼,跟她跳下。
————
魏東辭的長袍外邊正套了件圍裙似的白褂子,臉上也用白布蒙了口鼻,只留一雙眼睛,出來時正一邊從臉上解下布巾,一邊與旁邊的衙役對話,臉色凝重非常。
話說了兩句,他就聽到熟悉的聲音。
霍錦骁被其他衙役攔在外邊,正沖他招手。他蹙蹙眉,向身邊的衙役打了個招呼,霍錦骁與祁望便被放行。
看到祁望,東辭略點點頭,便望向霍錦骁:“你怎麽來這了?”
“這話我問你才是,你的傷沒好齊全,跑這麽危險的地方做什麽?”霍錦骁看他眉梢鼻梁上都是灰,伸手就搓。
東辭鼻梁随她的動作微微皺起,眼裏都是笑意:“知府大人請我過來幫忙救人。”
祁望冷眼旁觀,沉默得像山石。
“那人呢?裏面情況怎樣?我能進去嗎?”霍錦骁說着就往裏邊探頭。
大門內是長長的影壁,其實什麽都看不見,但東辭還是拉住她的手,笑意隐沒:“別進去了,你不會想看到裏面的情況。”
聽起來很嚴重,霍錦骁不由問道:“梁老爺,梁二公子呢?他們沒事吧?”
東辭頓了頓,影壁後正好走出兩個衙役,擡着個擔架,上頭放着被燒到焦黑變形的屍首,古怪的惡臭飄來,霍錦骁捂了唇鼻。
他身子一側,擋住了她的視線:“小梨兒,裏面……沒有活口。”
霍錦骁倏爾瞪眼:“什麽意思?”
“死光了。”東辭聽她提過梁俊毅,知道她與梁二、曲夢枝之間的交情,此番曲夢枝先去,若她再聽到梁俊毅的消息,恐難接受,可再難過,他也還是要說。
輕嘆一聲,他在她愕然的目光下開口,極盡溫和委婉:“起火地是梁家華禧堂,裏邊關了一十八人,除了老宅那邊被擄走的那批人,還有在石潭這邊的梁家人。一妻,四妾,三個兒子,兩個媳婦,三個女兒,還有四個是孫子女……”
石潭港的梁家人,不就是梁俊毅?
他沒明說,她卻猜着。
短短幾天時間,曲夢枝死了,梁俊毅也死了?她怔怔看着梁宅大門,梁俊毅在密室救她出來時的情景清晰可記,前些日子他在茶寮裏說的話也字句可聞……
一轉頭,人沒了?
“怎麽會?”霍錦骁往後踉跄了半步,被祁望扶住。
“梁同康被人釘在正對華禧堂大門的樹杆上,放血而亡。”東辭已盡量用最簡單的字句來描述裏面的畫面。
梁同康是唯一一個留得全屍的人,并不是兇手手下留情,而是兇手将他以木釘釘在粗壯樹杆上,割了他的大脈,讓他血盡而亡,這樣他才會在死亡的過程中目睹自己的親人被活活燒死的場面。
霍錦骁掩着唇,深呼吸了幾番,盡量控制好情緒,複又開口:“都燒成那樣了,你認得出是二公子?”
“認不出。加上梁二,與先前擄走的人,數量上是對的。至于到底是不是他,還沒定論。”東辭上前輕握她的手,“也許……不是他。”
他從來不在生死上給人留期待,不過面對的人是她,他很難漠視。
霍錦骁只搖搖頭,待要再問,衙役走來,說是知府找魏東辭問話,東辭不能多呆。
“你去忙吧,我在那兒等你。”她指指牆根,腳步緩緩邁去。
東辭不攔她,看了眼祁望就随衙役走了。霍錦骁縮到梁宅的牆根下,蜷起身抱着雙膝席地而坐,雙目無神。旁邊又有人坐下,是祁望。
“難過就哭哭。”祁望道。
女人還能哭,男人想哭是要被笑的,就這一點上,他羨慕她。
霍錦骁哭不出來,曲夢枝的死消耗掉她的眼淚,像幹枯的樹木,擠不出水份,悲傷堵在胸口悶得叫人想撕心吶喊,可她什麽都做不了。
“祁爺,什麽時候回平南?”良久,她問他。
“過兩三天吧,你想幾時回?”祁望答道。想回随時都能回。
“哦。”她沒回答。
她從沒這樣累過,頭擱在自己膝頭,眼睛一閉,身邊的聲音似乎都遠了,像另外一個世界的喧鬧。
大門裏屍首一具接着一具擡出,分不清誰是誰,只能從身量大小辨別出成人還是孩子,焦臭的味道越來越濃,屍體蓋布之下焦黑如炭的手僵立着,還是生前垂死掙紮的模樣,仿佛一碰就要碎成炭粉。
東辭進進出出地忙碌,很難顧及霍錦骁,只能時不時以目光望去,霍錦骁就那麽坐着,像守宅的小石獅子,筋骨剛烈。祁望褪下外罩的薄袍正蓋到她背上,她沒睡着,察覺到有人給自己披上衣裳時就睜了眼,推開他的手:“我不冷。”
祁望淡道:“擋灰,披着吧。”
霍錦骁擡頭望天,天空果然飄下黑色灰燼,一點一點,落到頭肩之上,拈指一搓便化成炭粉,像凄哀的黑色大雪。
濃重的夜終于一點點褪去黑暗,光芒自海平線緩緩打開,天亮起,照着廢墟上熬得佝偻了眼的人。火情已滅,附近的居民各歸其家,圍觀者也散去一大半,官府的衙役來回巡檢,恢複了長街的往來秩序。
東辭忙了一夜,這時方得閑,摘了褂子與口罩,往霍錦骁處走去。她看到他過來便抖着發麻的腿腳站起,卻朝祁望開口:“祁爺,你先回碼頭吧,幾天沒出現,船上的兄弟惦記得很。”
“那你呢?”祁望也看到魏東辭。
“我回醫館。”她答得簡單,将外衫遞還給他。
回之一字,道出無盡親疏差別。
祁望接過衣裳,不動。
“在這耗了一夜,累了吧?”東辭過來,沖她笑笑。
“哪有你累。能回了嗎?”她有很多問題想問他,還不是休息的時候。
“能。”他道,正要與她并肩走去,忽又朝祁望道,“祁兄可得空,去醫館坐坐?”
霍錦骁有點詫異,轉瞬明白。曲夢枝的死,只能問祁望。
祁望點下頭,三人便一前一後往醫館走去,東辭與霍錦骁在前,祁望獨自在後,身後就是空寂的梁家大宅。
曲夢枝沒了,梁俊毅沒了,梁同康也沒了……
一把大火燒得幹淨。
海神三爺卻依舊是個謎。
作者有話要說: 《海神卷》結束
下一卷《怒海》
我有小小的預告段子不知該不該扔過來……
☆、嫉妒
路過王孫巷前的早點攤時, 東辭停步, 要了些新炸的油條蛎餅等物,付了錢, 拿油紙包好,被霍錦骁接走捧着。
“熬了一宿,都沒吃早飯, 醫館裏早上會煮粥, 買些回去佐粥。”東辭解釋一句,又沖祁望道,“祁兄若不嫌棄, 一會在醫館裏用頓便飯?”
“多謝。”祁望應下。
三人便慢慢踱回醫館。東辭将他們招呼到書房外的小院裏,又命藥童端早點過來,在院裏支起竹條編的小桌和馬紮。
“你陪祁兄說會話,我去換身衣裳。”東辭忙了一夜, 身上沾了不少灰燼。
霍錦骁“嗯”了聲,他就進屋,藥童把早點陸陸續續地端上來, 除了東辭買的炸物外,就是清粥醬瓜花卷之類清淡的東西, 炸物是霍錦骁喜歡的。院裏剩她與祁望兩人,也沒什麽可說的, 看看四周,她站起道了句“祁爺,你先坐會”, 不等他回答,人就跟着進了書房。
書房虛掩着,祁望能看到她在房裏四下忙碌着,就跟那書房是她的一樣。
不多時,霍錦骁就捧着盤茶出來:“祁爺,你也嘗嘗我師兄的茶。”
竟是泡茶去了。
“多謝。”祁望起身接下茶盤,嗅到沁鼻香氣。
“我師兄在青巒山自己栽的雲霧茶,別處沒有。”霍錦骁說話的眉目間透着得意。
想來魏東辭在她心裏是個驕傲。
祁望飲了一口,茶确實好,只是略澀,擡頭看到她還不安分,便喊她:“你又去哪裏?”
“你坐着就是。”霍錦骁回頭又進了書房。
一陣搗騰,她一手拎着燒熱的銅壺,一手拎着銅盆,肩上還挂了幾條巾帕,晃蕩出來,把東西都放到院角的井邊上。祁望被她弄懵,上前瞧去,她已經從井裏打出半桶水倒進盆裏,取了條巾帕浸濕,轉頭問他:“冷的熱的?”
“随意。”祁望蹙眉道。
她便将巾帕擰幹遞給他:“擦擦吧,挨了一宿的灰,髒。”
祁望默默接過,霍錦骁卻已将頭埋下,直接井水沷臉,水珠濺出盆來,有幾點飛到他手臂上,冰涼涼的。
“你又拿井水洗臉?”書房口傳來魏東辭的聲音,語氣不悅。
他已換過一身衣裳,淺青的對襟長袍,寬袖,極松散舒坦。
霍錦骁飛快擡頭,挂着滿臉的水讪讪一笑,都顧不上擦臉就把盆裏的水給倒了,重新又打了桶井水,拿銅壺裏的熱水兌好,将肩頭挂的另一條巾帕放到盆裏浸透擰幹,巴巴遞到東辭面前。
“快擦擦。”
毛巾溫熱,東辭入手後二話沒說就把人拉近身,展了巾帕往她臉上抹去,一邊抹,一邊說:“又拿我的東西做好人?”
茶、盆、巾帕……她對這裏的一切駕輕就熟,跟自個兒家一樣。
“你說的,屋裏東西歸我管,我高興。”霍錦骁奪下巾帕塞回給他。
魏東辭無奈搖頭:“讓祁兄見笑了。”
祁望笑了笑,将手裏仍舊成絞狀的巾帕放到桌上,想着自己不該答應來這一趟。有些畫面不見時便不會多想,一見就是妄念,容易入魔。
“嘁。”霍錦骁回到小桌前,一碗碗舀粥。
魏東辭就着那盆水,用的還是那條巾帕,洗好臉,也坐到桌前。
“昨夜梁府的大火你們也看到了,再加上先前梁家老宅被擄之事,樁樁都透着蹊跷,所以把祁兄請過來,是有些事要請教祁兄。”東辭就着醬瓜喝了幾口粥,閑話家常般慢條斯理開口。
祁望心裏了然,本也不是真的為了閑談才來的。
“請教不敢當,魏盟主有話只管問,在下知無不言。”
霍錦骁在一旁把花卷掰開,往中間塞了蛎餅夾好,遞給東辭,他不要,送給祁望,他也搖頭。
不要拉倒,她自己吃。
“祁兄與梁老爺之間有些生意往來,可知梁老爺有沒什麽仇人?”東辭問道。
祁望想了想,看着霍錦骁道:“小景應該跟你提過,梁同康除了是三港鹽商外,還幫海神三爺走貨。本來生意做大了就容易與人結仇,他還黑白兩道通吃,要說沒有仇人那也不可能。可梁家也不是吃素的,在三港盤距這麽些年,若是能輕易叫人掀了底,他也不是梁同康,更不可能被三爺重用了。”
“祁兄所說的這些仇人,大多因為利益關系使然,牽涉官商匪三道,确實也常見。給三爺走貨,牽涉甚廣,其中或礙了誰的眼,阻了誰的道,都是殺身之禍,但是……”魏東辭話鋒一轉,“如果只是利益之恨,行兇者只求滅口,斷不會施下如此毒手。”
将人釘在樹上,放血而亡,眼睜睜看着自己妻妾子女活活被火燒死再慢慢死去,那該是怎樣的仇恨?
單純圖利,有更多省事的辦法,不會用這麽極端的方式殺人滅口。
梁同康生意雖大,但也沒聽說他曾做過什麽人神共憤的事,最多就是有個不成器的嫡子,做過些傷天害理的事,但被害之人皆是無權勢者,報複不到這種程度,而且此事顯然針對的是梁同康。
“十八條人命,一個活口都沒有,兇手到底與梁同康有什麽深仇大恨,要下此狠手。都說罪不及妻兒,不管梁同康做了什麽,也不該累及家人。”霍錦骁一聽這話,咬在嘴裏的卷子也味如嚼蠟。她想起梁二,他是個好人,爽朗陽光,有大好的前景與理想,沒來得及展開就湮滅……
“那就要問梁同康了。我雖與他有生意往來,但也沒深交,他的事我并不清楚。”祁望眼無波瀾,對此事毫無情緒。
“曲夫人與祁兄是舊交?”東辭忽将話頭又轉到曲夢枝身上。
祁望倏爾冷盯了霍錦骁一眼。
霍錦骁蹙眉,她從未将曲夢枝和祁望的往事告訴給東辭過。
“那夜你抱着曲夫人求醫,對她極為緊張,所以我才好奇一問,若有得罪,還望見諒。”東辭瞧見這目光,不動聲色,“據我所知,曲夫人是海神三爺送給梁同康用來籠絡他的。曲夫人姓曲,與十多年前東海曲家間有極深的聯系,論理她與三爺應該有深仇大恨吧?”
“那又如何?梁同康是梁同康,三爺是三爺,就算夢枝與三爺有大恨,也不會報在梁同康身上,更何況她一個女人,做梁同康外室十幾年,依賴着梁同康生存,哪有能力做這些事?”祁望冷道。
“祁兄,你誤會了,我從未懷疑過曲夫人。”東辭語氣平靜溫和,“我只是想厘清梁家的恩怨關系,還有曲夫人的死,祁兄難道不想找出兇手?”
祁望笑得冰冽:“想。”
“東辭。”霍錦骁按按魏東辭的手。
東辭便低下頭飲茶,霍錦骁這才柔聲朝祁望道:“祁爺,夢枝姐走了,我也難過,可事已至此,唯有找出行兇之人,才能替夢枝姐報仇。梁府滅門與夢枝姐的死,其中千折百繞,息息相關,我們只想了解些情況,你是最後一個見到夢枝姐的人,當中到底發生了可事?”
“夢枝約我見面,你是知道的。那夜我按約定之時到了地方,等了三刻鐘才見着她。她來時就已經受傷,撐着最後一口氣倒在我面前,我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
“那夢枝姐可說過什麽話?”霍錦骁問他。
“說了,說她做了一輩子外室,并不光彩,不想以梁家之名下葬,所以我給她嫡妻的名分,讓她入土為安,有何問題?”祁望站起,盯着霍錦骁,“至于我為什麽要以嫡妻的名義葬下她,小景再清楚不過,魏盟主可以直接問她,我不想贅訴。”
“祁爺。”霍錦骁見他動怒,忙也站起。
“我知道魏盟主在懷疑什麽,不過你別忘了,昨天一整天,小景都和我在一起,我做過什麽,她最清楚。”祁望微勾的唇角是有恃無恐的笑,帶着三分怒氣,怒的卻是霍錦骁。
“昨日我與祁爺一起在七星山給夢枝姐守頭七。”霍錦骁就是他最好的不在場證明。
聞及此語,祁望那怒才稍稍去了一些:“我沒有別的可說,船上還有要事,先告辭了。”
這早飯眼見不歡而散。
“祁爺……”霍錦骁繞過桌子,心下有些歉然。
“不必道歉。”他看透她的心思,“三日後玄鷹號啓程回航,你記着回來。”
沒有問她回還是不回,他的語氣篤定。
“久聞平南與燕蛟之名,不知在下可否随玄鷹號前往一游?”魏東辭比霍錦骁早一步開口。
祁望與霍錦骁同時望向他。
“東辭?”她不知東辭打什麽主意,微愕。
“魏盟主願意來我平南,實乃平南之幸事,祁某歡迎之至。”祁望回過神,按下怒意,眼裏幽沉一片。
————
送走祁望,誰都沒有胃口再碰桌上的早點。魏東辭進了書房,霍錦骁跟着他進去,将門關緊。
“東辭,你為何要去平南?”他沒同她商量過,就做了決定,她不解。
“去查些事。”他背着她道。
“你還是懷疑祁爺?”霍錦骁走到他身邊,“昨日我确實與他一起,他沒有離開過七星山。”
魏東辭猛地轉身,難得眼中有些愠氣:“小梨兒,你是單純地認為梁府的事是一人所為嗎?還是你執意相信祁望而不願深究?這場滅門之案顯然易見是早有預謀的,從老宅被擄開始,一環扣着一環。老宅的人被劫擄,我們和官府都以為人會藏在全州城附近,一直只在全州城附近搜索,卻從沒想過兇手竟大費周章将人運到石潭來。很顯然,行兇的不是一個人,所以祁望雖然有不在場證明,可這并不意味他與此事毫無幹系。”
“他與夢枝姐是和三爺有血海深仇,但梁同康是不是三爺還沒有定論,他更不知道我們在懷疑梁同康,怎會冒險下這麽重的手?”霍錦骁力争。
“如果梁同康就是海三呢?這仇他報是不報?你怎知他沒有懷疑梁同康?梁家老宅那邊除了擄走人之外,連梁家族譜也一并失竊了,哪類賊匪會無聊到盜取族譜?不就是想掀梁家的老底?有人和我們一樣在懷疑梁同康身份,而且用的是更加極端的方式,把人送到梁同康面前,不是索財,只是想逼他親口承認罷了。”魏東辭抽絲剝繭,一點一點将所有的事串聯成線,展于她眼前。
霍錦骁忽然記起,曲夢枝死後她曾去梁府探過,梁家确實将府外所有的守衛都撤走。在那種情況下,梁家還撤去守衛,這明顯不是出自梁家意願,恐怕是為人所迫,東辭的分析,極有道理,然而……
“如果梁同康是海三,那他的仇人就更多了。龐帆就是其中之一,還有倭人為了奪勢也有出手的可能,如果說仇恨,海三當初屠的島遠不止曲家一門,可仇人遍東海,并非只有祁望一個。”
魏東辭不語,俊顏上結了層霜,良久方化,道:“小梨兒,你要明白,我們現在查這樁案子的目的,不是為了替梁家找出兇手繩之以法,那是官府的事,我們只是要确認梁同康到底是不是海三!如果他真是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