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事定
老太太和張氏的談話沒人知道,學文學武去城裏幹活了,家裏的活還得有人幹,連李老頭都帶着牛去開地了,李二叔一家子都過來幫忙幹活,李母和巧蘭也去地裏拔草送水送吃的了,屋裏只有老太太和張氏,兩孩子都出去拔豬草背柴火了。
老太太不想讓張氏沒臉做人,但該教育還得教育,有些事要說清楚,我們心裏都明白呢,別以為人都是傻子。
張氏哭過了洗了臉去廚房做飯了,沒再提回娘家的事,老太太都發話了有些事連想都不應該,老太太在家是一言九鼎的人,連李老頭都拗不過去。
“桂花,你先別幹了,你去東頭馬家,他家四個小子呢人多又窮,問他願不願意佃咱家的地,就這荒地弄十年,頭五年不收銀子,有啥給點,後五年給糧食,按村裏的老規矩走。你去問問他願意弄多少?條件就是開春給免費幫忙挖水渠。”
“這也太便宜了,便是荒地咱這地也不算很荒,也是很肥的地呢。”張氏聽後有些心疼了。
巧蘭那十畝地家裏人手不夠,是請了人過來幫忙的,村裏總有家裏小子多地少的人家,花點錢可以請人過來幫忙,他家連同二叔家還有三頭牛能幹活,其中一頭牛是守正媳婦馬小玲的陪嫁。
如今又多二十畝荒地,這靠自己家的人是弄不完的,不請人不花錢是不可能,這也是為啥學文學武去了城裏給人幹活,弄點錢回來不蓋房子也要請人開地挖渠啊,時間不等人啊。
“你不懂,地多人少,光靠自己是挖不完的,去請人吧,順便問問村裏還有誰家人多地少願意過來佃地的,家裏那十畝荒地也要佃出去,一樣的價,荒地頭五年出産是很少的,只有後五年才能賺一點,不像好地,巧蘭那地我寧可多花點銀子請人打短工我也沒佃出去,能收回一點是一點。”
“成,聽您的,我這就去。”張氏想了想也是這麽回事,脫了圍裙就出門了。
中午巧蘭和李母就趕了回來準備幫着做飯呢,一看張氏不在,好奇地問道:“桂花人呢?”
“我讓她出去給我找人把荒地佃出去,光靠咱自己這麽幹不成的,開春了還得請人挖渠,我想着開荒的地便宜點,不要銀子給糧食也行的。讓佃咱家地的人給幫着免費挖水渠,好歹也能省一點。”老太太沉思着如何才能最省人工又不賠錢還能把這些活都幹了。
李母想了想,點頭,“也行,反正頭幾年那荒地咋種也不賺錢,只有後幾年才能出東西呢。不過這樣一來咱家就少了不少錢呢,但咱們自己人手也不夠。”
“我琢磨着再去買兩頭牛回來養着你們覺得呢?有了牛明年能少請些人回來弄地,巧蘭那十畝地可是好地佃出去就虧了。”李老太太琢磨着這些事盡量最大利益化。
巧蘭一聽就覺得好麻煩,撅了嘴,“我說有銀子就買好地吧,你們偏要買荒地,真是……明年開春給家裏再買十畝好地,爺爺奶奶爹娘養我這麽大,給家裏買點地咋了?”她覺得事麻煩,還出幾個銀子。
李老太太笑了,“你呀真是個倔的,我買荒地自然有買荒地的理由和道理,這二十畝荒地都是家裏的,也沒你的,這就是很大的孝順了,誰家姑娘也不如你實在呀,你別操心了。荒地養好了也就這幾年功夫咱家就翻身了。”
“就是,你爹你娘還沒死呢,輪不到你養家糊口了。去做飯去,今兒你二叔他們都來幹活,幹了不少了,家裏牛也拉過來幹活了,給做點好的,肉切點。”李母氣笑了。
“哦。”巧蘭扁扁嘴,就是沒想通,有銀子為啥不買好的呀。
“娘,我去村頭看一眼,說是誰家殺豬呢,我去買點回來,等學文學武回來也能給補補。”李母跟老太太商議買點肉回來。
天冷下來家家戶戶開始賣豬或是自家殺了,留着做年豬了,提前殺了好做了臘肉呢。
“嗯,去多買點,銀子夠麽不夠我給你。下水也買一副回來,肉買上半扇,要吃大半年呢。”
“多了吧?家裏銀子花的快呢。”李母手裏是有銀子的,家裏過日子用的,大錢都是老太太拿着的。
“這點錢也蓋不了房子,不能不讓吃飯啊,沒油水還要幹活再熬病了,更費銀子,你看巧蘭生一回病花了多少銀子了?”老太太給李母掰扯這筆帳。
“成,聽您的。”李母想到為了家裏出門去幹活的兩個兒子,又狠了狠心應下了。
“您能行麽?我幫您擡呀。”巧蘭追了出來。
李母搖搖頭,“傻閨女,人給我送回家呢,我能搬的動麽。”
“豬頭賣了也拿回來呗。”巧蘭想吃豬頭糕了。
“成,問問祭祖不?”李母點點頭。
巧蘭趕緊進屋給做飯,一會一大家子要回來吃飯呢,老太太也洗了手進屋幫着做飯燒火了。
“妮子,我想好了,答應了你劉叔,把你說給傳虎了,你樂意不?”老太太趁着沒人跟孫女說兩句貼心話。
“奶奶看的好我也覺得好,我沒啥意見,奶奶都是為了我好,我曉得。”巧蘭笑着點頭。
村裏村外,能比得上劉家的,就是地主了,劉家正經條件都比他們好呢,比李家也強的太多了,人家光地就五十畝呢,都請的人佃出去的,收一部分銀子然後還要收些糧食回來,一般村裏都是這樣來的。
也有光收銀子不要糧食的,但這樣的少,地主都要收點糧食回來,因為要交賦稅啊。所以佃農佃人家的地,都是交少部分銀子剩下的大頭是交糧食,但遇到好地這也足夠佃農過得很好了。
第046豬頭糕
劉家還有個雜貨鋪帶院子的,還有正經四進的一戶青磚大瓦房,帶大大的糧倉,還給兄弟在村裏也蓋了四進大院子,外帶給送了二十畝地給侄兒,謝謝他們養大了傳威。
這條件李家真心是比不上的,李老太太心裏覺得,劉家人手裏還有呢,不過沒拿出來罷了,戰争財是最好發的,不過是有本事的人才敢幹的事。
李老太太見孫女沒啥不高興的樣,心裏也松了口氣,“奶奶希望你過得輕松如意,條件太差的不能嫁,人好不好不說,嫁了人不是光和爺們過的,大部分時間都要看婆婆嫂子小姑子的臉色呢,你手藝好可真要嫁了人就由不得你說不繡就不繡了,沒分家的每家每戶都要出銀子出力呢,我是怕人心不古啊。
傳虎條件好手裏有銀子,他和傳威都沒成親,劉老頭手裏肯定還有積蓄,一般也不用你熬心血,你可以想繡就繡,不用累着自己,這條件差的不打你的主意都很難。傳虎雖說年級略大點,但經過事開過眼界心裏有成算,上過戰場也打過鞑子有股血性,一般人也不敢欺負劉家,你嫁過去也有保障,這樣的人也不會算計女人那點錢。
把你嫁的太遠我們夠不着,說句話都難,更不行了,數來數去傳虎各方面條件都合适。“
老太太反複斟酌考慮,覺得傳虎條件很合适巧蘭。
孫女的性子不夠硬,容易心軟,這樣的脾氣容易被人利用壓榨,她要為孫女把路都想好了,不利的因素要剔除掉。
巧蘭心裏暖暖的,“我知道我讓奶奶操心了,長輩們咋說我就聽着,爺爺奶奶都看好的人肯定錯不了,還能害我不成,我聽你們的。”
想起那個人,那天對自己說那些話,讓她有點觸動,到底還是尊重自己的,這就很難得了。
“你要沒意見不讨厭他,我就讓他請了媒婆過來說親好不好?”
“好,聽奶奶的。”巧蘭不讨厭傳虎,覺得看着還是順眼的,也不排斥反感嫁給他,也就答應了。
李老太長舒一口氣,露出笑容來,“訂了親不會那麽早嫁,你還小可以在等二年。”
一老一小輕輕的說着體己話,忙乎着午飯。
正說着,李母吆喝着人進來了,真的拎了大半的豬肉回來了,還拎了個豬頭外帶一副下水,幾乎買了一半的豬。
隔壁李嬸子也幫着拎了點東西回來,“你家今年買的不少啊?”
李母嘆口氣,“為了給家裏湊錢蓋房子,學文學武去城裏幹活了,我琢磨着多買點給孩子補補身子,沒有油水還得幹活再把人給熬病了,家裏沒有多餘的錢看病哦!”
李嬸子一臉戚戚的點頭,“還真是呢,寧可吃好點也不能害病,抓藥也得不少錢呢,還不如吃了肉呢。”
“誰說不是呢,家裏全都去地裏開荒了,要是有錢我就請人幹活了,這地裏的活不少呢,這不是沒錢麽,只能自己出力氣了。”李母自然不會告訴別人家裏有銀子奶奶不讓用吧,當然是哭窮了。
“嗨!別抱怨了,你家日子越過越好,有盼頭呢,挖渠的時候說一聲,我給你幫忙去不要銀子。”李嬸也是個熱心人,和李家關系處的也很好。
“肯定要你幫忙,錢還是要給的,不能讓你白出力不是,給別人也是給幹為啥不便宜自己人呢。”李母也很會說話,笑着答應了。
“成,不和你說了我得做飯去了,一會爺們也要回來了。”李嬸笑着拍拍手要去幹活了。
李母讓人把東西放在院子裏,跟人道了謝才把人送走。
“買了這麽多啊,做臘肉啊。”巧蘭高興的看了又看。
“嗯,多做點臘肉,你奶說得對,病了還得花錢不如買肉吃肚裏呢。”李母也覺得有道理。
“奶奶,豬頭咱們做豬頭糕好不好?”巧蘭很饞這一口。
“好啊,等洗出來給你做。”李老太高興的點頭。
豬頭糕很好吃,做做法卻非常麻煩,要把豬頭裏外反複洗幹淨然後放在火上撩毛,在刮洗幹淨,再撩再洗如此反複多次才能裏外都洗幹淨。
然後放在大鍋裏煮第一道水,水裏放上姜料酒花椒去腥氣,第一道水丢了不要,豬頭再洗幹淨,這才算徹底洗幹淨了。
然後放在鍋裏下點鹵料開始煮,一直要煮到筷子插(和諧)進皮肉裏不費勁,這才可以拿出來,趁熱将皮肉剝下來,按照肥肉相間一層層鋪好,最外面是肉皮裹好,然後裹上紗布捆的緊緊的四方塊。
把捆好的肉放在兩塊案板中間,案板上面再壓上一桶水再壓一個重物,案子底下放一個幹淨的盆,用來接油。
這麽用重物足足壓一個晚上,紗布裹着的肉會漸漸的壓住很多油流到盆裏,等第二天豬頭糕就已經成型了,多餘的油脂就全部流到盆裏了。
一個豬頭只能做一塊豬頭糕,最後做成功只有一本書大小,但是肥瘦相間沒有多餘的油脂了,切成薄片沾着料汁,脆嫩勁道,特別好吃。
巧蘭去年過年時吃了一回,一直忘不掉。
可惜做法太麻煩了,平時沒人有功夫做這個,只有過年才能吃到。
炸出來的豬油用來和面做菜,過年炸一點麻花麻葉油果子,因為油炸的東西很費油,只有過年才能吃一回,多半用來招待親朋好友或是送禮,很難得。
李母嫌棄浪費油平時堅決不做這些的,偶爾買一點給孫子女兒甜甜嘴就了不起了,多餘的都用來回禮了。
“那我幫着洗豬頭啊。”巧蘭蹲在豬頭跟前,想着守着寶貝似得。
李母瞧着都想笑,拍了巧蘭腦袋一下,“明後天還有人殺豬呢,我預定了豬頭,今年給你多做一點豬頭糕,不過你要幫着洗啊。”
“娘,你買了肉啊。”張氏也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