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2)
末就信步走了出去,如果說羅莉太過注重的是女人都有的愛美之心的話,那對于他來說,滿足口腹之欲就是最為重要的事情,雖然羅莉現在的修為,吃不吃東西已經沒有什麽區別。
臨街就有一家酒樓,三層樓的高閣,從外面看,裏面賓客盈門。
言末信步而上,酒樓的樓梯很窄而且顯得頗為陡峭,兩邊是夾壁,上了二樓,一圈環窗的座位邊上放着一張張桌子,正中央是兩張大桌子,顯然是專門開酒席所用,一扇扇屏風,将這裏弄得似隔非隔。
在那些屏風上面有一些用紅紙貼了的,上面寫着名字,言末猜想那或許是已經訂出去的座位。
溜達了一圈看到沒有什麽空位,言末正打算再往上定,沒有想要樓梯口站着一個小二,一臉堆笑地阻攔道:“這位小姐,樓上讓人給包了,您有請帖沒?如果沒有的話,您就在這裏稍微再等等,沒準馬上就有空位置出來。”
言末讪讪地站到一旁等着,不過很快,他的注意力就被那些手持請柬的賓客吸引住了。
第一批上去的是兩個和尚,身穿土黃色的僧服,打着綁腿;緊接着又上去一群七個人,為首的是一個身材異常高大的中年人。
一個小時左右的時間裏面,總共上去了三十多個人,其中和尚就有七、八個,還有三個道士。
言末好奇的看着這些人,甚至忘記了他原來打算幹什麽。
這三十幾個人裏面至少有六個,被他感覺到氣息異常強烈,意味着他們不是擁有異能就是修煉有高絕的內功,其它人的氣息同樣多多少少有些異于常人,感覺上有點接近石佛。
如果用石佛來進行比較的話,這裏面至少有三分之一左右的人,比石佛要厲害一、兩分。
在這樣一個異常敏感的時候,一群武人聚集在這裏,到底是為了什麽?言末忍不住猜疑起來,他暗自運用起瑟斯的感知。
頃刻間他的耳朵變得異常敏銳起來。
樓上總共擺下九張桌子,每張桌子旁邊人數不一,多則十人,少則四人,各自聚攏在一起,加起來恐怕有五十多人,言末所看到的那些後來的人,分散坐在各自的位置上。
首席之上總共坐着八個人,主座上坐的是一個面色溫潤、相貌文雅的中年人。此刻他正探身仿佛在詢問着什麽,而坐在他對面的一個,看上去就像是普普通通田間老農的人正不停地搖着頭。
那個老農說道:“梁三爺,不是在下不領你的情,山門之中自有規矩,不言國事,不參國事。”
Advertisement
“匡先生,難道您就置國難當頭與不顧,連蜀中百姓有可能生靈塗炭,家破人亡也不管了嗎?
“那張妖乃吃人的魔王,若是被他攻破重慶,蜀中數千萬百姓的身家性命便危若累卵了,甚至連匡先生您和您的山門也難以保全啊!
“先生大才,難道不懂覆巢之下無有完卵的道理嗎?”那個中年人痛心疾首般說道。
但是那老農顯然對這番話根本無動于衷,過了好一會兒才嘆了口氣說道:“梁三爺,咱實話實說了吧,古往今來歷朝歷代,最不容易做的就是咱大明朝的功臣,我只請您包涵,放過咱這小門小派吧。
“要不然這麽着吧,我就以伏虎大師馬首是瞻,他伏虎寺怎麽做,我就跟着怎麽做。”
聽到老農這樣一說,旁邊一位七、八十歲的老僧微微一皺眉,不過緊接着便笑道:“匡施主,您怎麽能夠拉我這方外之人下水?和尚我拜佛念經,是不能夠殺生的。”
“伏虎大師,佛主還說呢,降妖伏魔原本就是你佛門的功課,那張妖視人命為草芥,甚至食人肉,以人血喂馬,實乃十惡不赦之兇魔。
“伏虎大師,您年輕的時候,不也曾行俠仗義?只要您登高一呼,我相信在場衆人皆願為您馬首是瞻。”旁邊一位身形精幹的小老頭,站了起來說道。
言末偷聽了片刻,明白到底是怎麽一回事,大敵當前,蜀王朱至澍讓那位梁三爺代為邀請能人異士和武林中人,共同對付張獻忠的大西軍。
在場的那些人,顯然分成兩大類,其中的一類已經被蜀王朱至澍所許諾的高官厚祿所打動,這樣的人多是有名的拳師、镖頭之類的人物,其它的便是一些幫派之中的好漢。
至于那些猶豫不決的,大多是名門大派之中的長老,或者擁有特異本領的教派成員。
那個伏虎大師身上,就散發着陣陣令言末不敢輕視的能量,而那個看上去非常不起眼的農民,雖然身上的異能并不是很強烈,不過卻仿佛是活着的東西一樣。言末能夠清楚地感覺到,在那個家夥的體內仿佛有十幾種不同的精神能量。
言末沒有敢輕試偷取那位伏虎大師或者那個老農的思想,不過他卻嘗試着偷聽另外一個同樣也擁有異能,卻并不是那樣厲害的人物的心聲。
從那個人的思緒之中,言末終于明白,正如剛才那個老農所說的那樣,大明朝的功臣最為難做,在其它朝代離開朝堂,為君者對于大臣也就沒有什麽忌憚,大臣只要歸隐山嶺想要一個終老,總還能夠做到。
但是大明朝開國之主就是一個心懷嫉刻的人物,所以設立了錦衣衛,這前所未有的特務機構,正是因為有錦衣衛以及之後的東廠、西廠的存在,大臣即便告老還鄉仍舊要提心吊膽。
至于武林門派更是如此,武林中人為宮廷所賞識歷代都有,就像赫赫有名的十八棍僧救唐王,以及當朝對武當的賞識。
不過這種賞識拿着實在燙手,除了武當派,前前後後替明皇朝出力的武林門派,雖然有不少興旺一時,不過興旺過後就是聲息皆無,即便武當也只不過是表面風光,暗中受到的壓制數不勝數。
就因為這樣武林之中真正頭腦清醒的人,全都以旁觀者自居,更有人存心坐看朱家的天下謝幕收場。
對于這些人來說,張獻忠雖然兇暴猛惡,他們卻不怕,蜀地群山綿延千裏,只要往山裏面一躲,千軍萬馬都沖殺不進來。
正當言末收回自己的意念,突然間從樓上傳來一陣悠長的念佛聲,緊接着一陣柔和而又蒼老的聲音,清清楚楚地傳進了言末的耳中。
“好高明的道法,不知道是哪位道友,是否願意上來和我們大家見個面?”
從聲音聽來,言末知道是那位伏虎大師所發,這位大師雖然遠沒有喜馬拉雅山上那個濕婆教的苦修者可怕,不過仍舊令言末有幾分忌憚。
不知道為什麽,言末總是感覺到,這個老和尚好像有能夠克制他的手段。
話音剛落,樓梯口便傳來一陣急匆匆的腳步聲,一個二十歲左右的年輕人一邊張望着,一邊一張屏風一張屏風地找尋了過來。
二樓的客人顯然全都被驚動了,那個年輕人很快便搜索到言末這裏,他看了一眼微微有些猶豫,然後又轉了一圈,最終還是回到了這裏。
很顯然看了半天,那個年輕人感覺到只有這一桌,僅僅只有一個女孩子孤身一人顯得最為可疑。
“這位姑娘可否賞臉移一下大駕?”那個年輕人抱拳問道。
言末正思索着是否需要答應,沒有想到羅莉突然間鑽了出來一口回絕道:“這裏非常不錯,又何必移來移去?”
那個年輕人顯然沒有想到,居然有人會一口回絕他的提議,心中微微有些怒意,不過羅莉的容貌令他有一些驚豔,雖然有些冷又有幾分野,不過确實算得上絕色,唯一的遺憾是頭上戴着一頂帽子顯得不倫不類。
“在下唐林,再次邀請姑娘移駕,就算姑娘不賞在下的臉面,姑娘至少也要看在蜀中唐門的面子上屈尊一下。”那個年輕人說道。
蜀中唐門這塊招牌,在這個地方确實無人敢藐視,即便強勢如蜀王也不敢輕易得罪唐門中人,即便強如伏虎大師這樣的世外高人,也不願和蜀中唐門作對,就連武林中人聞之變色的錦衣衛、東西廠,兩百年來對唐門也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蜀中唐門能夠威風日久,自然有其原因。唐門以唐姓宗族為核心,所以比之其它武林門派,其團結和凝聚自然不同。
更何況,唐門專攻毒藥和暗器,這兩種東西一向都令人感到畏懼,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蜀中唐門向來就只注重蜀中這塊地盤,從沒有到外界發展的野心,但是卻也不容許他人在這塊地盤超越他們的影響。
正是因為如此,蜀中唐門無人敢惹,也無人願惹,所以唐門子弟天生就有那麽一股傲氣,而這唐林更是唐門嫡系長孫,這一次之所以能夠請來如此衆多的蜀中英豪,與其說是那位梁三爺的實力,還不如說是因為沖着蜀中唐門的面子而來。
偏偏這位蜀中唐門的天之驕子碰上了羅莉,這位大小姐才不會管你是什麽人物。
在這個世界上除了有限的幾個人物,其它人在她眼裏根本和石器時代的猴子沒有什麽兩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