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我不相信
榮夫人歸家後面色紅潤,神情愉悅,家裏長了眼睛的人都能瞧見。這和他們想的震怒,肅殺,最後跟往常無數次一樣無奈妥協的場景可完全不一樣。
尤其是榮舒朗那大傻子沒跟着夫人一起回家,将家裏鬧個天翻地覆,簡直對不起他這些年送給五公主數以車載的珍寶!
旁人只能私下猜測,沒人會在如此敏感時期不長眼去觸夫人的黴頭。
可作為榮舒朗一母同胞的大哥,慶城伯的嫡長子榮舒堂不能不聞不問。
他傍晚歸家特意去母親院裏請安,坐下後心緒複雜,想起過往種種,不知如何在這個話題上與母親開口,聞着房裏熟悉的味道放松下來,猶豫再三還是道:
“娘,守光他還好嗎?”
打從持燈國師為舒朗賜了乳名,榮舒堂作為大哥,為祈求弟弟早日康複,凡開口便是“守光”,連“阿弟”兩字都很少從他口中出來,十幾年如一日,早成了刻在骨子裏的習慣。
即便這幾年兄弟二人為了五公主之事鬧的頗有些不愉快,這個習慣也從未改過。
榮夫人心情美妙的端起茶盞品了一口,裏面泡的是小兒子從住持院裏薅來的六安瓜片,下山時那傻孩子一股腦兒塞給她。味道很純正,不愧是據說住持大師親自炒制的。
這股溫暖叫她渾身輕緩起來,于是開口也帶了幾分輕柔:“他很好”。
榮舒堂沒指望得到他期待的答案,他們兄弟二人之間隔閡日漸加深,弟弟很多時候會故意和他對着幹,叫他無奈的同時又有幾分恨鐵不成鋼的無力感。
因此聽母親說弟弟過的很好,也只以為是母親安慰他之語。
以往有些話只能在心裏想想,因着他是大哥,是伯府的繼承人,要寬容,要大度,要一笑而過,要做給所有人看,要讓別挑不出毛病。
但今次借着機會,他也想将心裏話與母親傾訴一二,即便不能像弟弟一般趴在母親膝頭撒嬌,得到母親的憐慰,也要讓母親知道他心裏也是有些委屈的:
“我知曉守光對五殿下之真心,也明白他所有付出都很難得,值得被人珍惜。可五殿下與旁的女子不同,她胸有溝壑,勝似許多男兒,只要她點頭,京中許多俊傑皆願與她共赴白首,兒子亦如此。
從小到大我什麽都可以讓給守光,唯這事必全力以赴,不會退縮半步!”
Advertisement
榮夫人對倆孩子的心思拿捏的不要太準,但大兒子往常太一本正經,表現的太正人君子,什麽心裏話都往心裏藏,很有幾分悶葫蘆的意思,眼下好不容易主動張開了他的蚌殼兒,她沒理由“啪叽”一聲又給摁關上對吧?
面上自然流露出認同和鼓勵之色。
果然就聽大兒子繼續道:
“陛下有多疼愛五殿下我們有目共睹,就連太子與她也很要好。即便不從感情角度考慮,只說利益,陛下也不會将五公主下嫁給守光。
此時我與守光說這些他恐怕聽不進去,娘您多勸勸他,別叫他再做糊塗事了,失些錢財惹人笑話都是小事。
今時不同往日,正值陛下給五殿下選婿關口,若這時候鬧出幺蛾子被人抓住把柄,傳出守光不滿陛下旨意的謠言,進而将整個伯府牽扯進去,得不償失!”
榮夫人颔首,明顯聽進去大兒子所言的姿态,這對好不容易敞開心扉的榮舒堂來說無異于莫大的鼓勵。
他停頓片刻,袖中的拳頭緊了又緊,覺得往日在書院能舌戰群儒,在同僚裏也算舌燦蓮花的自己,今日在母親面前着實有失水準,說了什麽他自己都不清楚,只想到哪裏便說哪裏,毫無章法可言。
“兒知曉兒和守光兩人在五殿下的事上叫您為難了,可君子之思,心不由己,以往沒機會便算了。如今父親将兒名諱送進宮裏,支持兒子尚公主,兒便想任性一回,還請母親也包容心疼兒子一回。”
榮舒堂說完這些,心下覺得愧對他多年所學的同時,也隐隐有幾分輕松。
他不期待母親完全站在自己這邊,也不想叫母親夾在他和弟弟之間左右為難。
于是道:“是兒子失态了,牢騷之言,當不得真,您聽聽就算了。”
榮夫人心說這性子到底像誰啊?別扭的要命!就這,想和人家五公主修成正果,即便排除所有競争對手,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呢!
面上一派端莊賢淑,耐心整理好衣袖上的褶皺,柔聲對大兒子道:
“你安心依着心意去做,母親支持你,守光也支持你的想法,我們都希望你能得圓滿。”
榮舒堂呆呆愣愣,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緩緩冒出一句:“啊?”
難得有幾分傻氣。
榮夫人知道孩子不能一次性逗的太過,于是大發慈悲的告訴他:
“守光已不再癡迷五殿下,且認定他們二人之間再無可能,放手的決心非常大。大朗你有什麽不明白的,休沐日上山找守光說說話,自然便明了了。”
榮大朗神思不屬的出了榮夫人院子,依然覺得有幾分恍惚,他和弟弟大大小小鬧了近五年矛盾,一切矛盾的根源,竟被弟弟輕易放手了?
這就好比沙漠裏的旅人和同伴一路搏鬥,幾經生死,終于找到一壺夢寐以求的只能救一條人命的清水,可其中一人在即将伸手觸碰到水壺的前一刻,突然就放手了一般。
榮舒堂在沒見到弟弟之前,無論如何都不敢相信這個事實。
他的狀态被榮家人看在眼裏,整個後院便徹底噤若寒蟬——連大公子都被夫人訓傻了,其他人哪兒還敢沾這兄弟兩和五公主之間的事兒啊?又不是壽星公上吊嫌命長!
榮家人礙于榮夫人權威不敢做什麽,但外頭有的是看熱鬧不嫌事大的,甚至恨不能在其中添把火,讓火能成燎原之勢。
這不就有人趕在榮大朗休沐前,先一步上山去瞧舒朗的熱鬧,順便拱火。
作者有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