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白露(7)
皇帝自覺很丢人, 他本想偷偷找樂子,沒想讓人看見,尤其是她。可事兒就是這麽不湊巧,原來她早和太後進了鹹若館, 他所做的一切都落了她的眼, 她在背後不定怎麽笑話他呢。
可她臉上倒一本正經得很,那模樣像個治病的郎中,浩然正氣式地說着“我給你號號脈”。其實他确實需要號脈,近來做的事兒是有些出格了, 自己知道不應該,但那種想要撒撒野的沖動一直驅使着他,到底跑到花園裏來了。
如今是避無可避,既然撞了個正着, 說明運道不佳。他猶豫了下, 還是把手裏的家夥什拿出來,交到了她手上。
“朕不過是覺得你說大話,想驗證一下是不是真的能招蝴蝶。”
嘤鳴嗯了聲, 似乎對他的話還算認可。仔仔細細檢點了每一個環節, 最後說:“您鑽的這個眼兒不對, 風車才鑽在正中間呢, 得往邊上挪一挪。還有這棍兒,也忒短了, 蝴蝶看見您的袖子這麽招呼, 哪兒還敢近您的身呀!”
皇帝雖然對她的挑眼感到不悅, 但人家是行家,他也沒有什麽可反駁的。
嘤鳴是個爽利姑娘,既然發現不足之處就得矯正。這花園裏最不缺的就是樹枝,地上就有現成的,她撅了一根兩尺來長的換下了筆管,又重新在紙片邊緣開了個眼兒栓回去。一切準備就緒後,她舉着棍兒說“看我的”,然後當風揚手搖擺起來。紙片被細線牽扯着,在半空中忽上忽下的飄搖,乍一看真有些像菜蝶兒。嘤鳴的臉上挂着燦爛的笑,不管能不能招來蝴蝶,自己首先樂成了一個孩子。
這是多久以前的事兒了啊,十歲以後就沒玩兒過這個,現在重拾記憶也挺有意思的。
她賣力地搖動棍兒,袖子落在肩頭,那一截小臂在日頭下白得反光,白成了一捧雪。她笑得眉眼彎彎,那種神情最能感染人,皇帝看着那張臉,仿佛上下翻飛的不是紙片兒,是他的一顆心。
“快瞧,來了!”嘤鳴壓聲喊,“來了……來了!”
簡直如同一片奇景,遠處的菜蝶兒果真出現了,翩翩地,從四面八方彙聚過來,初略數數,總有六七只。
多不可思議,皇帝之前是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本以為她的話不可靠,誰知最後她竟親自證明了。那些小小的,不起眼的生靈,紮堆兒的場面雖不雄壯,但充滿震撼。皇帝眯眼看着,看那些翅膀随着紙片飛舞,越聚越多。他不由也笑起來,她在前面跑,他在後面追趕。她把蝴蝶都引進了鹹若館正殿,那個佛龛林立的莊嚴的聖地,忽爾來了這麽一群靈動的小東西,上首的佛祖和度母見了,應當也覺得有趣吧!
兒時的游戲,到這裏就結束了,只要把蝴蝶引進屋子就算贏。嘤鳴收起了家夥什,仰着頭看四散紛飛的身影,穿過撲棱棱的小翅膀,看見了皇帝臉上的笑。
這種笑容,恐怕連他自己都沒見過,不同于平時那種冷笑和淺表的應付,是發自內心的高興。彎着眼睛,露出一排漂亮齊整的牙來,不帶任何心機,也沒有任何負擔,就是純粹跟着胡鬧取樂。
人只有放肆撒歡時,那種歡喜才是真的歡喜。嘤鳴見他這麽笑着,先頭還嫌他傻,這會子也不覺得了。這樣挺好的,別老苦大仇深,他是皇帝,皇帝的心情好與不好,關乎很多人的生殺。萬歲爺高興,大夥兒天下太平;萬歲爺不高興,那就是一片狼嚎鬼叫,家翻宅亂。所以說伴君如伴虎,就算是只笑面虎,不是打心眼兒裏的舒稱,底下聽差的也如履薄冰。
“您瞧我沒騙您吧!”她得意地擺了擺手裏小棍兒說。
皇帝的視線調轉過來,正想應她,忽然發現自己的表情不得體,笑容立刻隐匿了,淡聲道:“這種小把戲,只有不長腦子的菜蝶兒才上當。你那麽怕蟲,菜蝶兒不也是蟲嗎,你倒不怕?”
蟲和蟲也有不同,嘤鳴說:“奴才不怕菜蝶兒,因為我喜歡長得好看的。那些肉蟲還有長殼兒的就不行,像唧鳥呀,刀螂什麽的我都怕,就這菜蝶兒,我還能擔待擔待。”
所以這人就這麽膚淺,只看臉,看不見深層的東西。皇帝眼波一轉,表示了輕蔑。
嘤鳴想起來,昨兒還和他不對付呢,這會兒游戲結束,他又開始不招人待見了,便把那家夥什往他手裏一塞,蹲了個福說:“菜蝶兒奴才給您引完了,奴才告退了。”
皇帝不說話,寒着臉看着她。
哪兒又不對了麽?嘤鳴觑他一眼,“您這麽瞧着我幹什麽?”
皇帝別開臉道:“你如今膽兒可大了,全然不顧朕高興不高興。朕記得你才進宮的時候很聽話,這才半年而已,你怎麽變得這樣了?”
嘤鳴低頭想了想,“因為奴才以前的做小伏低都是裝出來的。”
皇帝一聽,拿住了七寸,“好啊,真說到朕心縫兒裏了,朕就是這麽覺得。”
“那主子打算懲處我麽?”她眯觑着眼,笑着問他,複嘆了口氣說,“其實還是因為奴才和您越來越熟了,以前我可怕您了,現在不知怎麽的,不再怕得那麽厲害了。”
這話她說得意味深長,皇帝也聽出了一點別樣的味道,像一跤跌進了蜜罐子裏,蜜糖湧上身來。他抿着唇,要笑又偏要按捺,便仗着個頭高,轉過腦袋微揚起了臉,“朕知道這種說法,民間叫‘殺熟’。”
嘤鳴噎了下,垂着頭說是,“好像也能這麽說。”
但是皇帝一點兒不生氣,他甚至覺的自己就願意被她殺。以前她恭恭敬敬的,他在她面前雖有威嚴,但欠缺這種活泛且親近的味道。其實他心裏不願意她主子、萬歲爺的叫他了,等将來找個合适的機會,讓她直呼他的名字也不賴啊。
“你晚膳用了麽?”皇帝別別扭扭問,知道這是唯一能留住她的好辦法。
嘤鳴瞧了瞧天上,“這會子剛晌午,吃什麽晚膳呀!”
所以這意思是還沒吃吧!他負手走出了前殿,邊走邊道:“朕過會子傳膳,賞你搭桌子吧。”嘤鳴還沒來得及謝恩推辭,他就已經闊步往攬勝門上去了。
這呆霸王,倒也不是那麽不堪,除了有時候獨斷專橫些,大多時候還是挺正常的。嘤鳴站在臺階前向南眺望,園子裏風光正好,這欲秋不秋的時節,不像先頭那麽熱得厲害了,惴惴的心也能平靜下來。早前對進宮很恐懼,宮廷生活的最開始也叫她難熬異常。現在時候久了,她好像适應了這裏的一切,那麽多人同被困在這雕梁畫棟的城裏,她不是最孤單的。
七月初六轉眼便到了,因她在宮裏,朝廷頒發的冊封诏書先在她跟前宣讀,然後又上直義公府念了一回。
納公爺領着全家老小跪在堂屋前的空地上,身後擺着紫檀的香案,案上高高點着一支線香。風徐徐吹來,吹得線香頂上微茫欲燃,也吹得內廷總管劉春柳拂塵上的白馬尾絲縷紛揚。
保和殿大學士舉着黃绫聖旨,每一個字節都拖得老長:“朕惟道法乾坤、內治乃人倫之本。教型家國、壸儀實王化之基。咨爾鄂奇裏氏,公納辛之女也。系出高闳,祥鐘戚裏,柔嘉表度,六行悉備,宜昭女教于六宮。茲仰承太皇太後慈命,以冊寶立爾為皇後。其尚弘資孝養,益贊朕躬,茂著雍和之治……”
納公爺覺得魂兒都在頭頂上飄着,但耳朵像生了鈎子,死死勾住了聖旨上的每一個字。他是沒想到,他們齊家從龍這麽多年,在他這輩兒裏,出了第一個皇後。
往後他就是正正經經不折不扣的現任國丈爺啦,多稀奇,多叫人感慨際遇的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納公爺自覺腰杆子這回可硬了,世上哪有人不願意出人頭地的,當年孩子們到了參選的年紀,要不是薛尚章自說自話拍板讓她閨女當了皇後,納公爺也有過讓嘤鳴進宮的念想。可後來知道沒戲了,姐兒倆感情再好,共事一夫沒意思。二丫頭像他一樣重義氣,在深知手底下,一輩子至多混個妃位,出息不大,幹脆逃避參選,找個尋常人家嫁了得了。如今兜兜轉轉,這頂鳳冠到底還是落在了齊家,納公爺此時有種想哭的沖動,仿佛這些年受的鳥氣終于吐了出來,要當就當一把手的壯志自己沒能得酬,閨女做到了,光耀門楣。
大學士念完了最後一個字,笑着說:“公爺,給您道喜啦。”
劉春柳上來攙扶,一向眼裏沒人的大總管這回熱情非常,垂袖向他們打了一千兒道:“給公爺和福晉、側福晉道喜了,娘娘進宮半年時候,今兒诏書下了,這會子家裏總可安心了。後頭大婚事宜,老佛爺發了懿旨,一應照先頭娘娘的規制來……”說着聲口矮下來,笑道,“就是按着嫡皇後的規矩過禮,您想想,這是何等的體面和尊榮。”
“是是是……”納公爺揖手說,“全賴老佛爺和萬歲爺擡愛,只盼着娘娘能好好伺候主子,代我們鄂奇裏氏報答主子們的隆恩。”一頭說着,一頭往上房引,請大人們喝口茶,一同沾沾喜氣。
前頭有納公爺招呼,福晉和側福晉就退到後院去了。側福晉眼下還暈乎着,似哭似笑對福晉蹲安:“給福晉道喜了。”
福晉笑着扶了一把,“孩子是您生的,該當我給您道喜才是。”
“不不。”側福晉含着眼淚說,“孩子雖是我生的,更是您的閨女。這些年全仰仗福晉調理,讓她識得眉眼高低,進了宮才得主子賞識,這些全是福晉的功勞。頭前三哥兒和四哥兒爬樹看見姐姐了,說姐姐瞧着挺滋潤模樣,我心裏還放不下。這會子旨意來了,一塊大石頭落了一半兒,總算沒有委屈了孩子,要不我這一輩子都要揪在上頭了。”
福晉聽了也有點兒悵惘,高興只能高興一半兒,宮裏沉浮瞬息,誰也不知道路能不能一直寬坦下去。但開了好頭,總比一直不明不白的好,這半年孩子在宮裏沒消息,家裏比她更着急。眼下塵埃落定,她大概還是不上心的樣子,家裏就連她那份一塊兒高興了。
“只是不讓娘娘回家來,說老佛爺和太後舍不得,要留在宮裏。”側福晉很失望的樣子,“原以為能在家待上三個月,我把她那小院兒都收拾好了,這會子心裏頭真不是滋味兒。”
福晉說不礙的,“咱們明兒就進宮謝恩去,不愁見不着娘娘。”
兩位母親丫頭丫頭的叫慣了,如今開口閉口叫娘娘,彼此都有些不好意思。
來宣旨的人稍逗留一會兒就回宮複命去了,納公爺打發人過來傳話,說要上祠堂通禀祖宗。福晉和側福晉進門的時候,正看見納公爺跪在列祖列宗神位前念念有詞,說:“咱們齊家出皇後娘娘了,往後就是正經皇親國戚。雖說當了皇後不算什麽好事兒,但總比當妃子強。請老祖宗們保佑孩子一切順遂,來年抱個阿哥,那咱們家的根基就穩了。”
做母親的,所求沒有那麽多,福晉和側福晉都只盼孩子沒病沒災。畢竟薛家的例子在眼前,皇帝雖尊貴,三歲的時候沒了母親,六歲的時候先帝升遐,後來迎娶孝慧皇後,不過五年光景,皇後也病逝了,若說命格,皇帝實在不算軟乎。但眼下沒法子,既然到了這一步,不走也得走。但願嘤鳴的命格能拿得住他,這是全家最大的願望。和帝王家結親不像和平常人家,平常人家有問名,能合八字,皇帝的八字可哪兒能讓你們拿來排算呢,一切都是宮裏欽天監料理。他們那頭自然向着自己,壓不壓得住,全得看嘤鳴的造化。
納公爺領頭給祖宗磕頭,才磕了一半,聽見門外小厮進來傳話,說薛公爺福晉來了。
側福晉遲遲瞧了福晉一眼,“才下的旨意,人就登門了,這回八成有說頭了。”
福晉嘆了口氣,“無事不登三寶殿,當初是他們硬把娘娘送進宮的,這會兒封了後,她這是來看收成了。”一面說,一面起身往前去了。
薛福晉坐在圈椅裏,低着頭一副憂心忡忡的模樣,福晉從廊下過來,透過菱花窗看得一清二楚。只是自己一現身,薛福晉立刻換了一張笑臉,說:“我才剛從梅翰林家回來,走到半道兒上聽說宮裏下旨了,特來給你們道喜。”
福晉還了一禮,“同喜同喜,娘娘是您的幹閨女,眼下孩子出息了,也要謝謝福晉當初的舉薦。”
這是在打薛福晉臉,關于她那頭使勁兒把嘤鳴送進宮的仇,齊家即便到了現在還記着呢。但薛福晉并不放在心上,他們怨恨由他們怨恨去,她今天來,只是來給他們提個醒兒。
“她們姐兒倆上輩子八成是一對雙伴兒,原就是那麽好的感情,現如今走了同一條路,我這會子想起先皇後來,心裏針紮似的疼。娘娘是我們的幹閨女,我和她幹阿瑪拿她當自己孩子,她眼下登了高枝兒,我們也放心了。只是這皇上,倒不像從前了,這頭冊封娘娘,那頭在朝堂上頻頻敲打我們老爺,真應了人走茶涼這句話。我是想着,你們不日要進宮謝恩的,見了娘娘替我帶個好兒,也請她得了機會,在皇上跟前美言幾句。”
福晉是個沉得住氣的,捏着手絹慢悠悠道:“您倒忘了,後宮不得幹政,朝堂上的事兒,叫娘娘怎麽好開口呢。況且她同皇上,處得怎麽樣咱們尚不知道,只怕她是有這個心,也沒這個力。”
“話不是這麽說。”薛福晉笑了笑,宮裏的動向,他們時刻都關注着,“皇上幾次三番賞娘娘一同進膳,自是錯不了的。咱們呢,畢竟親如一家,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不是?”
這話裏話外的意思,就是要生一起生,要死一起死。越是當了皇後,越該顧及母家存亡。這世上還沒有一個不靠母族在帝王家立足的皇後,嘤鳴為了穩住地位,保全齊家,就得先保全薛家。
福晉長長嘆了口氣,這也算叫人拿捏住了把柄,誰叫納公爺當初确實跟着薛派幹了不少糊塗事兒呢。福晉說成吧,“等明兒咱們見了娘娘,一定把您的話帶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