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長情
第八十章 長情
作者:傅粉何郎
“唔……”
胤礽幾不可聞的輕訝一聲,攥着信的手指無端收緊,面上雖無波無瀾,心裏卻已駭浪滔天。
只是……他自認與敏瑜一塊長大,二人師從一處,都是習自戲鴻堂帖,沒道理敏瑜的字她不認得。
疑是湄芳诓他,胤礽不由将信再三握了一握,卻問湄芳:“湄芳格格與三妹妹交好,私下書信往來倒也在情理之中。只不過孤還有句話要問格格,這信……格格是如何看得懂的?”
據他所知,湄芳雖通筆墨,然而并未與敏瑜同師,二人以往在宮裏也少有吟詩作對的時候,這封信又前言不搭後語,莫不是她兩人間自有一番識字的竅門?
湄芳勾唇似是譏笑,她就說太子喊她妹妹絕無好事。你瞧,還沒剛提到敏瑜,他就改口稱格格了。
不過說到書信,這卻不大好解釋清了,總不能告訴太子這是她們那個朝代通行的簡體字,但凡讀過書的人都認得吧?
那要一張口,滿皇宮還不得吓死啊。
湄芳再次幹咳一聲,看看天看看地,想好措辭敷衍他:“那個……就是閨閣女兒閑着沒事寫來玩的,也沒什麽稀罕,不過是将豎列改成了橫列,要是太子哥哥當真想知道內容,拿來我讀給你聽好了。”
幸而是在太後宮中,她寥寥讀幾句就把信收回來,也不枉費心機。
胤礽将信将疑,見說起橫豎之分,便将信展開重新再讀,果然通暢許多。縱使有二三不識的字,然而上下文略略推敲,倒也可推敲出一二。
至此,一樁公案總算了結,胤礽不曾想是敏瑜的來信,他知湄芳要去之後必不會再給自己,不動聲色的将那封信慢慢疊好收進袖中,卻道:“經由妹妹一點撥,倒的的确确是封家書了。想來三妹妹此行去福建所見不菲,待吾回去再看個仔細。”
“哎哎……”
湄芳只想叫苦,她從未見過太子堂而皇之的耍賴皮,乍驚之下,又是好氣又是好笑。
畢竟是在太後宮中,她又不好意思拉下臉死活把信收回來,只得暗自恨恨,跺了腳偎在太後身邊:“太後,您看他……”
太後溫柔地笑,牽住她一只手道:“不過是一封信,往常你太子哥哥和吉祥姐姐一處讀書的時候,也時時書信往來,你就給他看看又何妨?”
這話足有七分的偏袒。
胤礽自幼在太後膝下長大,與敏瑜的舊情太後最為知曉,初初聽聞信是敏瑜所寫的時候她就覺不妙,深怕這小祖宗會鬧不痛快。倒不想他收了信竟平和許多,心裏不由寬慰些許,只嘆他不惹出是非就罷了。
前兒皇帝還在她眼前念叨,就為了敏瑜遠行,太子沒少動怒。
這一對冤家啊……
太後一陣失笑,湄芳嘟着嘴還在老大不樂意,只不過懿旨一下,她就是不從也得從了。
倒是太子妃溫文端莊,活似沒看見太子的行徑,只一味笑道:“皇祖母前幾日不是要吃奶饽饽嗎?這兩天宮裏禦膳房做出來了,送給您嘗了嗎?”
“嘗了,怎麽沒嘗?哀家就喜歡那個味道,做的不錯,回頭讓人去禦膳房看賞,隔兩日叫他們再做了來。”
“皇祖母喜歡就好。”
太子妃笑着答應下,太子了斷一樁公案,早已無心呆在這裏,索性起身告了退。
太後等人也不留他,因暑熱漸起,想起入暑後必是要去暢春園消夏的,便道:“今年消夏的随扈單子已經拟定了,你們兩個都在其中。那施家的丫頭既是在東宮養着,留她一人也不合适,到時候別忘了把小丫頭也帶上。”
“是。”
太子妃輕輕抿唇,自康熙帝二十三年南巡歸來修建了暢春園之後,每年都有一半的時間是在園子裏度過。能跟着聖駕前去的,都是盛寵在渥之人,只是她貴為東宮娘娘,去與不去都無甚差別,倒是太子留守監國讓她着實放心不下。
與太子妃的遲疑相比,湄芳就痛快多了。
她最喜出游南巡打獵這類野外活動了,鬼知道這個規矩多多的地方,把她束縛的有多緊。動不動就說什麽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拜托她有不是雕塑,哪裏做得到老老實實原地呆着。
可喜這次老天開眼,竟讓太後和皇上開金口,點她可以去暢春園玩玩,還允許把小丫頭帶去。
哎呀呀,雖然敏瑜不讓她帶丫頭進宮,不過……暢春園應該不作數了吧?
真是想想都覺得激動呢。
對了,也不知道幾位阿哥去不去,最好八阿哥也去,定親之後兩人私底下的往來已經減少了很多,這一回倒可以見見面好好傾訴衷腸。
她算盤越撥越響亮,一時想起立了夏,衣服還沒做完全,不由就跟太後撒嬌了幾句,溜回去收拾行囊去了。
她一走,太後含笑的臉色才緩緩平淡下來,微微嘆口氣,安慰太子妃道:“吉祥的那封信你不用放在心上,太子長情未必不是件好事。”
她的話沒有說盡,然而太子妃已然都明了了。
太子長情,雖眼下不是為她,然後将來的日子那樣長,只要她肯用心,終有一日,太子會明白的。
盡管這一日,她也不确定這一生還能不能等得到……
心裏莫名的酸楚,太子妃卻仍是從容的半蹲下身子,謝過了太後的提點:“孫兒悉聽皇祖母教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