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冤家
第五十四章 冤家
作者:傅粉何郎
這卻奇了怪了,一個往昔連太後太子都不怕的人,竟然怕起他來?
胤禛不自覺摸摸面皮,他難得長得是一副吓人的樣子嗎?
夫妻兩人一路送了敏瑜到乾清宮,既是來了,免不得要進去給皇上請安。梁九功迎面出來,碰着她幾人,忙打千笑道:“四阿哥吉祥,四福晉吉祥。”又對敏瑜說,“夫人來的正巧,皇上正差咱家去請夫人呢。”
敏瑜道:“那倒是省了阿翁的功夫,我自個兒回來了。”
梁九功微微的笑,側身示意他們幾人進殿裏去。
衆人才行至暖閣門檻處,忽聽得裏頭正有人說話,是皇上的聲音,道:“朕再借你幾個膽子,只怕這紫禁城就要住不下你這位太子爺了。今日你私自出宮一事,朕念你初犯,暫且饒你一回,再有下次,朕定會嚴加懲處,絕不姑息。”
于是衆人方知裏頭太子也在,敏瑜踟蹰不敢前,梁九功不做聲的走過來,搭着她的腕子,低眉輕笑道:“格格先請,皇上候你多時了。”
敏瑜不明所以的随他攙扶的力道走進殿裏,康熙原要多說兩句,看她來了倒是不好再斥責胤礽,只對梁九功哼了一聲:“你的腳程卻快。”
梁九功道聲‘嗻’,就此插科打诨笑道:“主子吩咐奴才辦事,奴才有天大的膽子也不敢耽擱。正巧外頭四阿哥攜四福晉也在,皇上要召見他們嗎?”
康熙冷笑一聲,便道:“來都來了,朕的旨意還有什麽打緊?宣他們進來。”
“喏。”梁九功躬身出去。
敏瑜偷眼瞄瞄左右,并沒見到施世範,她略有驚訝,不知他去了哪裏。
康熙自她進來也正瞅着她,瞧她第一眼沒看自己也沒看胤礽,倒是扭了頭似是找什麽,就忖度回她:“不說你們要回福建的嗎?朕就特準靖海侯先行回去打點行囊了,因你在太後宮中,一時沒有叫你,等會兒朕讓人送你回府便是。”
敏瑜不料康熙看穿她的心事,忙道:“臣婦謝過皇上的恩賞。”
Advertisement
“免了吧。”康熙不以為然的揮揮手,知道她這一聲謝來的十分不情願,倒也不大肯受。
見胤礽還是低頭不說話,不由又道:“太子還有事不曾?沒有的話,就先回去吧。”
胤礽行了一禮,竟沒有多言,轉過身真就遵旨退出去了。
康熙這下倒是驚訝起來,看看他的背影,又看看敏瑜薄唇緊抿的神情,暗想這二人之間到底生了什麽嫌隙,見面連句客氣的話都沒有了。
一時胤禛和餘香進暖閣裏來,皆行了跪禮,平身之後,康熙方道:“你們兩個如何過來了?”
胤禛便将和餘香去鹹福宮請安的事兒說了,又說起太後召見,才從寧壽宮回來。
康熙點一點頭:“這麽說,你們和敏瑜倒是一路過來了?”
胤禛道:“回皇阿瑪的話,正是如此。兒子送母妃回去後,中途遇上三姐姐,就相約一起過來了。”
康熙不覺笑道:“你這一聲三姐姐卻叫的順口,宮裏多少年沒聽見了。”
胤禛不由也淺笑着,颔首說道:“蓋因三姐姐多年不進宮,是以宮中無人再稱三姐姐。”
康熙默然片刻,看四福晉餘香甚是拘謹,便問她:“阿哥府還住得慣嗎?”
餘香忙回話道:“兒媳住得慣,勞皇阿瑪惦記。”
“倒不是惦記,好好一個女兒養大至今,離了父母嫁去夫家,要是住都住不舒服,那真是太委屈了。”
餘香聞言大驚,趕緊跪下叩首起來:“兒媳斷沒有住不舒服的念頭,皇阿瑪明鑒。”
“起來吧,起來吧。”
康熙無奈一笑,揮着手道:“朕同你說家常話呢,沒有問罪你的意思。”說罷,看了一眼胤禛便道,“扶你媳婦起來。”
胤禛答應一聲,忙伸手拉起餘香。
倒是敏瑜不驚不擾的,單等着皇帝說完話,就趕緊離了這裏回家去。
康熙見她如此,便指點着向餘香說:“往後多學學你三姐姐,她在朕面前有七八個膽子呢,朕說什麽她都不怕。”
餘香不由笑了,敏瑜背地裏撇一撇嘴,暗道她怎麽不怕啦,她可是最怕他金口一開,就亂點了鴛鴦。
眼見話一說起來就沒完沒了,這頭也磕了,太後也見了,榮妃也來了,太子也碰上了,連未來雍正都能撞個正着,敏瑜直覺此番進宮真是死而無憾了。此時不走,更待何時?
于是一屈膝,便向康熙告辭:“時候不早了,皇上還有政務要處理,臣婦不敢多打擾,就先回去了。”
康熙淡然瞥她一言,嗓子眼裏嗯了一嗯,便算許了。又叫來蘇贊說:“讓梁九功着人給侯夫人備輛車,好生送回府裏。另外,朕那裏打賞的東西,也一道送過去吧,不必謝恩了。”
“是。”蘇贊領旨趕緊讓梁九功着人差辦。
敏瑜遂告退離開。
她走不多時,胤禛正同康熙說這話,不提防康熙突然就失聲笑起來。
他陡然一驚,不知自己哪裏說錯,引得皇父這般失儀。
康熙也知道他狐疑的很,好半晌方止住笑道:“不關你的事,是朕想起一番好笑的事,一時忍不住罷了。”說着,竟又笑起來。
胤禛神色有些尴尬,只好拉了四福晉餘香也跪安回府去了。
蘇贊端着茶奉到康熙手裏,康熙不由向她說道:“方才太子氣沖沖找到朕這裏,一進門沒說別的,卻問施世範是不是以後就留在福建了?施世範讓他問的懵住,還當他問的是施琅棺柩,便認了。太子就當真起來,哈哈哈,這個傻子,那施世範孩子還在安親王府呢,吉祥就能放心的下不回紫禁城了?人說關心則亂,太子啊……太子……”
他說着,想起胤礽和敏瑜方才的事,便問蘇贊:“你送吉祥去太後宮中可見着別的事不曾?”
蘇贊料想這滿皇宮大大小小的事決計瞞不過皇上,便道:“的确有一樁事。奴婢今兒送夫人去太後那裏,路上不打緊就遇到了太子。原本夫人和太子自小小時,遇見了說說話也沒什麽,誰知後來二人竟又惱起來,奴婢看太子卻像很生氣的樣子,甩手就走了,夫人也是怏怏不樂。才不知為何,聽皇上的意思,想必太子是誤會夫人一去不回,才這樣生氣的吧?”
“不是想必,他正為這事而惱火。”
康熙大搖其頭,玉骨折扇在紫檀香幾上磕了一磕,良久才悵然笑罵道:“這兩個冤家,簡直鬧得朕頭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