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太後
第十八章 太後
作者:傅粉何郎
逛了一頓飯的功夫,江月和蘇贊兩個人把那六月雪和卷丹摘了幾朵給施清遙把玩着,又要去摘紫薇花來與她帶上,不想後頭來了人,隔着園子報說:“兩位姑娘,奴才傳皇上的話,說姑娘們既是把小格格帶出來頑了,越性挪挪腳,帶小格格去各宮給娘娘們看看。皇上還說了,太後那裏是第一要去的,她老人家幾日不爽快,或者見了小格格就會好些了。”
江月和蘇贊便都道:“知道了。”
于是一左一右拉起施清遙的手,哄她道:“妞妞,姑姑們帶你去別處玩好不好?”
施清遙正被滿園子的奇花異草看得眼花缭亂,一聽又有好玩的,忙就點着頭答應了。
江月直起身,少不得要對蘇贊抱怨:“千不該萬不該帶了她出來,這東西六宮少說也有十來位娘娘,哪裏看的過來?便是看得過來,再把妞妞累着,豈非我們的不是。”
蘇贊笑道:“沒聽萬歲爺說麽,叫第一要緊的送去太後宮中給她老人家看看。太後既是看了,那餘下各宮的娘娘自然會得個信兒,豈有不來的道理?咱們哪只管在太後宮中候着,等娘娘們過來就完了。”
江月也道是個好主意,又笑道:“偏你會打算盤,我就想不到這一層。”
“所以我是代诏女官,你不是。”
蘇贊忍不住揶揄她兩句,兩個人拌着嘴一路說笑領了施清遙到了慈寧宮。
太後才剛晨起,殿裏宮娥們往來穿梭正服侍着太後洗漱。殿外候着的幾位低等青衣宮娥,因不能入內侍應,便逗着檐下的紅嘴綠鹦哥解悶。
聽見腳步聲,幾位宮娥便齊轉了身看,瞧見是蘇贊與江月二人,忙都行禮道:“請兩位姑姑的安。”
蘇贊便問她們:“太後娘娘可起來了?”
宮娥們道:“起了,在洗漱呢。”
蘇贊和江月便道:“那我們就等一會子。”說着,兩個人往側裏站了一步,以便門裏的人進出。
Advertisement
施清遙被她二人拉着手,見裏外無聲,不由緊張起來,挪着步子就欲往蘇贊身後躲。
恰此時,太後洗漱已畢,伺候的嬷嬷們帶了宮女端着黃銅盆子出來,回首碰着蘇贊江月二人,兩邊都是一笑。
那領頭的精奇嬷嬷就問道:“如何你們兩個一大早跑了來?”
蘇贊笑道:“奴婢們奉皇上的口谕,特帶了小格格給太後娘娘請安。”
“小格格?”精奇嬷嬷詫異地挑眉,順着她二人的目光看下來,只瞧着小不點大的一個丫頭躲躲藏藏的窩在後頭,不覺怪道,“是哪個府裏的小格格,還需你們勞師動衆送了過來?”
蘇贊道:“回嬷嬷的話,這小格格是靖海侯府裏八爺家的,雙名清遙。”
“靖海侯府……靖海侯府……”
許是上了年歲,精奇嬷嬷盡管将靖海侯在嘴裏念叨了兩三遍,到底是沒能想起來哪一家。倒是殿裏聽了動靜,遣了一個女史出來問:“何人在此喧嘩?”
精奇嬷嬷道:“是我同乾清宮的兩位姑娘說話呢,去回太後娘娘一聲,就說兩位姑娘帶了靖海侯府小格格來給她請安啦。”
“是。”
女史自是答應去了,這裏精奇嬷嬷陪着蘇贊二人又說了兩句,不多時卻湧出來三四位女官,都掀着簾子道:“娘娘叫快請呢。”
蘇贊便和江月忙牽着施清遙進了內殿,到太後跟前兒磕了頭,蘇贊道:“太後娘娘萬福金安,奴婢奉皇上的口谕,帶了靖海侯府的小格格來給太後看看。”
“起來吧,哀家知道是她。”
太後眉目和善,側過頭對一旁女官笑道:“去,抱了小格格過來,讓哀家看個仔細。”
女官果真抱了施清遙起來,太後伸手攬她在懷裏,才對蘇贊和江月說道:“一早就聽說靖海侯夫人入宮了,哀家昨夜經了風,懶怠動,就讓人先帶着她去容妃那裏坐坐。這會子又聽說靖海侯府來了個小格格,哀家想啊敏瑜的孩子可不就是個格格?這回頭見了,才知哀家沒猜錯,瞧瞧眉眼,再錯不了的。”
蘇贊和江月都笑道:“方才皇上也這般說。”
太後摩挲着施清遙的臉蛋脖子,百般憐愛不已,施清遙怕癢,躲了幾回咯咯笑道:“奶奶別摸我,癢癢。”
“哦?呵呵,不摸,不摸。”太後笑起來,“她額娘小時也怕癢,性子雖冷,膈應一下卻能笑上半天,小妞妞脾氣也随她呢。”
說罷,聽施清遙叫奶奶,不由笑對貼身的張嬷嬷道:“皇上膝下的兒孫也有十數個了,哀家倒是頭一回聽見孩子叫我奶奶,倒比皇祖母中聽,活像尋常人家。”
張嬷嬷笑道:“這都是小格格乖巧,太後娘娘又疼她。要算起來,吉祥格格出宮也有四五年了,太後往常總說她脾氣固執,不願進宮,而今老奴看小格格既是來了,想必不日吉祥格格也該進宮了。”
“她自然該進宮來。”太後抱着施清遙,一面拿了頭上的珠花給她頑,一面道,“只要她将來當了靖海侯夫人,還愁沒有進宮的日子?這沒良心的丫頭,哀家當年多疼她呀,一放出去就沒了個影兒,明兒她進宮,你瞧哀家罵不罵她。”
“那只怕太後舍不得。”
張嬷嬷捂嘴輕笑,她伺候太後的時日最久,因先皇早崩,太後尚在青年便已守寡獨身,身畔又無一子半女,雖有皇上時時問候,但皇上政務繁忙終不能一解其清幽之苦。唯其恭親王家大公主入宮那兩年,皇上添了二公主和太子兩個孩子,外頭又抱了李煦家的大格格,皆養在慈寧宮,與太皇太後、太後作陪,殿裏才算熱鬧。
幾位小主子都是差不多的年紀,個頂個的機靈精怪,常常鬧得慈寧宮雞犬不寧,太皇太後與太後別說清幽了,就是想安靜一會子都得讓宮娥們抱了小主子們出去才可。所謂天倫之樂,那幾年大抵就是如此了。
這些年公主們嫁的嫁,走的走,太子又涉足政事,兼之太後身體不如以往,再有龍子龍孫都不能夠親身教養了,慈寧宮便重新恢複了清靜。此刻得見施清遙,太後難免不回想起過往的時光。——都是她同太皇太後一手教養大的孩子,敏瑜在她而言,與大公主二公主太子并無什麽區別。
心下悵惘一回,太後方囑咐了宮娥道:“瞧瞧侯夫人在哪個宮了,就說哀家醒了,要見一見她呢。”
宮娥忙去了,這裏太後又對蘇贊江月二人道:“你們也回吧,小妞妞就在哀家這兒等着她祖母來。”
“是。”
蘇贊、江月不敢不答應,便告了退先行回乾清宮了。
前後約莫一盞茶的功夫,六宮妃嫔果如蘇贊所言,聞聽靜海侯夫人攜小格格進宮拜谒太後,便都帶着侍女往慈寧宮請安來。
當先容妃娘娘因二公主如意同敏瑜親厚之故,向來把她視若己子,在鹹福宮略與靜海侯夫人閑話一番家常後,見太後召見,就急忙帶了侯夫人過來。入內請了安,容妃娘娘才笑道:“皇額娘今兒氣色卻好。”
太後道:“老話說人逢喜事尤其樂,可見所言不虛。”
惠妃笑道:“老祖宗有什麽可樂的事不妨說出來讓妾身們也都聽聽,這一日日都在屋裏悶着,竟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了。”
她本康熙二十年間冊封的四妃之首,誕下皇長子胤褆後不久,恰逢孝誠仁皇後生嫡子承祜,宮內宮外皆等着看立嫡立長的好戲。為避風波,惠妃一直安于後宮,克己中淑,深得太後與皇上看重,才會在溫禧貴妃亡故後,與榮妃一同協助太後打理六宮。
這會子四大宮妃結伴來請安,太後心情越發好起來,便讓人抱來小格格,又怕人多唬着她,就先道:“哀家多句嘴,待會子你們只管看賞就罷了,千萬別驚了丫頭,她年紀還小呢,沒經過這麽大世面。”
四妃都詫異起來,不知哪裏來的丫頭讓太後這般上心。倒是靖海侯夫人若有所思,靜坐一旁不語。
一時宮娥牽了施清遙進內殿來,小丫頭眼疾手快,一瞧見侯夫人,忙不疊就張着手臂跑過去道:“幺嬷,奶奶,奶奶……”
她滿口裏亂喊,靖海侯夫人好笑地攔腰抱住她:“我的兒,你哪裏過來的?”
施清遙便道:“姑姑們帶着我逛花園來的。”
于是四大宮妃才恍然大悟。
其他三妃在衆人面前皆是矜持有度,獨有懿坤宮主位——宜妃素性伶俐,人前也是活潑潑的樣子。瞧着小丫頭偎在靖海侯夫人懷裏,不覺笑的拍拍手,招呼了施清遙道:“我當是誰,原來是靖海侯府的小格格。來,讓我瞧個仔細。”
靖海侯夫人就将施清遙輕輕一推,笑着送了她到宜妃跟前兒。
太後上首坐着,含笑趣道:“你這個潑猴兒,別讓侯夫人看了笑話,快安靜些吧。”
宜妃白玉盤似的臉上柳眉高挂,斜挑了唇角嬌嗔道:“那怕什麽,我是喜歡她呢,皇額娘淨吓唬我。”
她身畔坐着的是永和宮主位——德妃,相較于榮、惠、宜三妃,德妃出身算是最卑微的了。尋常她顧忌于此,行事總萬般小心,榮、惠、宜三妃念她為人平和隐忍,多提攜着她,背地裏也不許奴才們議論。故此,逐日下來,德妃便也會同宜妃說笑起來:“皇額娘倒不是吓唬你,不過是怕你潑猴兒吓了小格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