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面聖
第十六章 面聖
作者:傅粉何郎
伺候皇帝喝了兩口俨俨的茶,梁九功瞥一眼那條案上一丈來高的折子笑道:“萬歲爺要不要歇會子?昨兒看了一晚,戌時才睡,今兒不到卯時就起來,別再累着。”
康熙聽言順手把看了一半的折子撂下,拍了拍尚未看的那一堆,亦是笑道:“朕留太子監國,總算他不負厚望。”
“是。”梁九功哈着腰道,“太子是萬歲爺一手教出來的,名師出高徒,說的就是這個了。”
“嗯,這馬屁朕愛聽。”
康熙又輕嘬一口茶,用那茶蓋遙點了梁九功幾下,方道:“讓外頭的人去毓慶宮傳太子來,朕還有些話要當面問他。”
“嗻。”
梁九功打了個千,告退出來,便叫過一個青衣小太監,吩咐了幾句。小太監領命去了,他不忙回殿裏,卻站在殿前丹陛上,手搭着帽檐,向外張望了一望。一側裏,首領太監魏珠正不知從哪裏鑽出來,一見他就上前打個千道:“老哥哥,這會子站這兒等着誰呢?”
梁九功虛扶他一把,笑道:“喏,我瞧着那過來的人像極了靖海侯,老弟,你眼力結實,帶把眼給哥哥瞅瞅,是也不是啊?”
魏珠聽言果然也張望了一回,拍着腿笑道:“可不是靖海侯,多少年沒進京了,風骨猶在呀。”
“那是功鎮一方的老将軍咯。”
梁九功含着笑,袖手便踱着小步往下走去迎接了。
魏珠忙也跟了上去,又扭着頭囑咐候在殿外的太監道:“都仔細着點,門裏誰伺候呢?告訴她一聲,說靖海侯來了。”
小太監應聲道:“今兒裏間伺候的是蘇贊姑姑。”
“哎喲喂,這小姑奶奶……”魏珠一縮脖子,啧了啧舌,就不再多說什麽了,颠着小步跑到了階下。
Advertisement
靖海侯雖不大入宮,但對于皇帝身邊的大紅人卻是知道的,瞧着梁、魏二人迎接過來,忙站住拱手抱拳道:“有勞有勞,怎敢讓二位相迎?”
清宮宦官雖說有品無官,但因着梁、魏近身伺候天子之故,比那一品大員還要威風,所以兩人安心受了靖海侯的禮,才來扶住他道:“老侯爺,身子骨還硬朗着哪。萬歲爺前兒還念叨,可巧今日侯爺就來了。”
“謝主子惦記咯,老朽的身骨只怕是不利索了。”靖海侯擺一擺手,再三理了理朝服。
梁九功和魏珠俱是帶笑,梁九功一打眼瞧着靖海侯身後的随從還抱着個三四歲上的小丫頭,嘴裏頭哎喲了一聲,忙湊過去把小丫頭打量了幾遍。
半晌方指着小丫頭,難以置信道:“這……這小格格可是貴府裏八爺家的?”
靖海侯點頭一笑,轉身就要把小丫頭抱過來。
哪想小丫頭掙紮着,只是嚷嚷道:“爺爺,我要自己走,自己走嘛。”
靖海侯無法,只得放開了手,将她擱在地上,囑咐道:“慢着點走,小心別跌着。”
“嗯。”施清遙點點頭,邁着小腳便往前走去。
唬的魏珠和梁九功忙都跟在她身後一左一右護着,梁九功抽空還不忘扭頭對靖海侯說道:“總覺得是一眨眼的功夫,卻不想小格格都長這麽大了。像,真是像啊,和她額娘一樣。”
靖海侯也道:“她祖母還說呢,妞妞的眼睛和下巴都随她額娘多些。”
“随的好啊,随的好。”
梁九功莫名其妙的感慨了兩句,一轉眼看施清遙竟小跑起來,急忙道:“小祖宗,你慢點,慢點。”
前頭魏珠攔不住她,只管跟在後面笑道:“小格格哎,你慢着點,讓奴才抱着你走。”
“不要。”
施清遙鼻子裏哼了一聲,照舊往前跑着。她最愛那一個個漢白玉臺階子了,爬在上面多好玩呀。
她一步一挪,不似平地上那樣跑的快了,梁九功追上來,不敢拉她也不敢抱她,只好哄着說:“小祖宗,你慢着點,爬的累了就讓奴才們馱你上去。”又擡頭喊了乾清宮的兩個侍衛道,“哎喲,慢點,快快,那邊來兩個人照應着呀。”
立時便有穿着黃馬褂的禦前侍衛跑過來,小心翼翼的跟着施清遙挪步。
靖海侯看了直忍着笑,好不容易陪丫頭挪到了殿門口,梁九功忙擦了把汗,正要掀簾子,不提防簾子卻自己先打開了。
他唬了一跳,來不及說話,就見門裏走出一個雙十年華的妙人兒,穿一身月白緞地蔥綠鑲邊氅衣,腳下踩着花盆底,手裏拿着蠅帚子,似乎才趕完出來。
梁九功便笑道:“這又是誰躲懶,拉了你出來?多少年沒見你拿過這東西了。”
“還不是那起小蹄子,三分顏色上大缸,我不過一說,趁着日頭沒上來,園子裏的花正堪折,結果小蹄子們丢的丢,扔的扔,就都跑了個幹淨。”
那女子正是前頭小太監說的‘蘇贊姑姑’,原是伊爾根覺羅家的人,同敏瑜一道入選進的宮。敏瑜做代诏女官的時候,她正在孝懿仁皇後身邊當差。後來皇後薨了,敏瑜又當嫁人,乾清宮正少一位女官,便由皇太後提議,把她撥到了乾清宮替了敏瑜的位置。
因她一貫的面冷心熱,因此殿裏那些知根知底的宮娥都不怕她,魏珠便笑道:“那也是姑娘慣着的,把她們慣得越發沒了規矩,什麽粗活都敢讓姑娘做。”
“誰說不是,回來我定不饒她們!”
蘇贊故作憤恨的咬牙,又問:“方才谙達不是讓人傳話來,說是靖海侯到了嗎?怎麽沒看見?”
梁九功笑的往一側避讓,道:“來了,正要進去呢。”
“哎呀……”
蘇贊失聲一笑,直道如何不早說,忙就給靖海侯請了安。
靖海侯避讓不敢受,卻道:“姑娘多禮。”
蘇贊掩着口笑了:“不算多禮,往年你們府裏的八奶奶在時,我們幾乎比同金蘭姐妹。如今您老是她的長輩,這個禮是我該當的。”
她不提敏瑜倒罷了,一提起梁九功忙拍着腦門,笑道:“瞧我,差點誤了大事。蘇贊,我引你見一個人。”
“谙達要我見誰?”蘇贊含笑,随他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見得一個梳着雙環髻穿着桃兒粉衣裳的小妞妞,躲在了靖海侯的身後,露了兩只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她。
蘇贊随手把袖裏的帕子抽出來,哄了小妞妞出來,乍見之下就驚呼了一聲:“這是敏瑜的孩子?”
梁九功和魏珠都笑起來,直道:“果然有她母親的樣子。”
蘇贊亦是笑語嫣然,一把抱住了施清遙就親了一口道:“我的小格格,長這麽大了呀,那會子看你還在襁褓裏呢。你進宮了,你額娘呢?進宮了沒有?”
“額娘和阿瑪在家裏。”施清遙扭着小腰板,還記得她額娘囑咐的話,不讓蘇贊抱她。
偏生蘇贊見了她,一顆心又驚又喜,摟住了就是不撒手,一個轉身就把她抱殿裏去了。靖海侯、魏珠等人忙也跟她進去。
未及磕頭,便先聽蘇贊笑對康熙道:“主子,您瞧誰來了?”
康熙才把太子監國期間的折子收起來,這會兒看她進來賣弄玄虛,不覺哼聲道:“是誰?朕統共那麽幾個伺候的人,全讓你打發到禦花園子裏了,你又打什麽主意來了?”
“不過去折個花,一會子功夫還不回來嗎?”蘇贊俏皮的一偏頭,就把施清遙放到了靠窗大炕上,正坐在皇上的對面。
康熙轉着腕子上的佛珠,看一眼小丫頭才道:“哪個宮裏的?朕這多日不在宮中,這些孩子的模樣都記不全了。”
“不是咱宮裏的格格,皇上您再仔細看看。”
蘇贊見他猜不出來,心裏貓抓的一樣,撓的癢癢的。
康熙聞言果又多看了兩眼,不經意瞧見地上跪着的朝服之人,腦中靈光一閃,幾乎是叫了出來:“施琅,這是你孫女?敏瑜的閨女?”
施琅在地上連連磕頭,笑回道:“老臣請皇上的安,皇上萬歲。這小妞妞正是老臣家的。”
康熙不覺拍手而笑:“唔,怪道看着面熟,朕還只當是朕宮裏的孩子。抱過來,抱過來,朕仔細瞧瞧。”
蘇贊忙遵命抱了施清遙遞到康熙懷裏,康熙攬着施清遙,摸摸她的臉蛋,又摸摸她的額發,由衷喜愛不已,道:“細瞧了才見同她額娘一個模子刻出來的。”又問,幾歲了,叫什麽。
施清遙都一一答道:“我今年四歲了,我叫施清遙。”
“哦?哈哈。”康熙聽罷朗聲大笑,“聰明勁兒也随她額娘。”
說完低頭就命靖海侯平身,叫人賜了座道:“你也算是有福氣了,兒孫滿堂,得享天倫。”
靖海侯謝恩告了座,笑道:“都是托皇上的洪福,老臣才有今日。原不欲帶她來的,因她祖母太過疼愛,就帶來見一見天顏,也不枉臣此行。”
“祖孫之間總歸是要親厚些的,朕同太後也很親厚。”
康熙笑了笑,抱着丫頭又讓人拿糕點給她吃。伺候的人自然命試菜太監先嘗了才敢遞上來,蘇贊便捏了一塊給施清遙,卻不料她把頭搖的亂轉道:“我不吃,我不吃,額娘不要我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