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第十七集
“不用謝,随意的畫了,如果你喜歡,我會畫下去。”
“随意的落筆,就帶來了這麽多的氣勢,讓人贊嘆,看來美是意在筆先了,我沒有表達喜歡之前,你不也在畫嗎?我欣賞這份自信。胸中有成竹,不需要他人的認可。随着自己的心走。”
“随着自己的心走。這是一種自我。”陳小嘉揣摩點頭。
“當然,我不會因為什麽而失去自我。比如,外在的力量。”
“你是立場堅定的人了?”這個時候的陳小嘉沒有想那麽多林軒話裏的深意。
“可以這麽說,你的畫,我細看來,詩意幽深,如果不是悟會詩意,是不會輕易畫得出來的。這需要很深的領悟。”
“謝謝,讓我增生了自信。”陳小嘉笑。
“對了,認識一下,我是,林軒。”
“陳小嘉。”
林軒引領陳小嘉向一間古樸的小屋。
“我請你,來份茶點吧。”
“謝謝。我有個疑問,你,怎麽在這裏啊?”陳小嘉不掩飾自己的疑惑。
“我為什麽不能在這裏?”林軒笑,“是叔叔的茶樓,他在國外養病,于是我來管理。我來這裏有兩年了。已經習慣了這裏的氣息。”
鼻翼間呼吸的茶的味道,是一種很好的感覺。陳小嘉悠然神往,“很好的去處,安靜的,與世無争的,我喜歡埋頭在這裏安靜的畫,安靜心神。不用理會塵世的喧嚣。在這裏,我有一種感覺……”
“什麽感覺?”林軒眼睛清亮,一臉真誠。
“也許我本來就是适宜這個背景。”
“安靜心神,我怎麽感覺這句話,聽起來有點消極,還是不要這樣想。靜則靜矣,只是一個消閑小坐的地方,安靜一會就好,就如小石譚記,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我的話意是,但願不要影響到你,長時間聆聽一個清淡的曲子,人的心性也淡了,因為茶是清幽的,喝久了,就如吃素,習慣了。你心性太過恬淡,就會發現,與時代格格不入,這也是不行的,因為你總要融入于社會,要奮争,要工作,要有激情。男人更要有振作精神。年輕容易影響到定力。我想或許是你這些天久坐,作畫,心趨向清寧。是不是,我的話直白了。”林軒收住話意。
“是這樣的,我們是第一次交談,為什麽我感覺是老朋友,傾心,坦率,放松心情,坦然以對。是不是心有靈犀呢?”
“我也是一樣的感覺。平時喜歡喝茶嗎?我是說,在這之前。”
“老實說,我沒有喝茶的習慣,上大學時,因為年少氣盛,每天喜歡昏天黑地,于是借用咖啡提神,抑擋困意。因為喝得甚,容易骨折,我有膽結石,醫生叮矚,不要喝咖啡。有的時候也管不住自己,有人約去,還是會去喝。”
“年少輕狂,激情在燃燒,哪管那些。很正常。”
“我媽媽帶給我的茶,我喝一些,也送同學,我媽媽說我是揮霍生命……”
“有道理,藝術,創作,有時難免忽略了自身的健康,用生命在拼,無益健康。”她的話意裏充滿了關心。
“謝謝。我媽媽喜歡喝綠茶,有時候她沖泡給我,我會喝上一杯。你沒有見過我媽媽,她看事情淡,不太喜歡熱鬧,有的時候我有點象她。我不太理會這些,今天很容易想到了媽媽。”
“我有一種感覺,你媽媽一定很親切,随和。”
“是的。她是很随和的人。心性很淡。”
“男人在外,喜歡談母親,說明他的心中有柔情。我是這樣想的。”林軒看上去那麽娴靜,親切。
“是嗎?看似你不拘小節,心還細膩呢。所以心靜适宜茶。”
“正是,茶自有的細膩。安靜心神。飲茶的心得是什麽?也是詩意了?”
“也許每個人的感覺不一樣,譬如喜歡茶的淡,喜歡茶的清芳,茶的自在,茶的恬淡無為,茶讓人心性趨于靜。心靜的是茶,不靜喝下去的是水。”
“我看過茶的文章,大意是說,茶讓人靜思,飲之如無物。人人飲的,不用說其中的妙,只需慢慢飲,無論等級貴賤,如果說到詩意處,取水随處,雨水,雪水,花瓣上的雪,那更是為茶增添了詩情。”
“我明白了,茶與咖啡的截然不同之處。我來這裏感悟到了,心的靜處,想坐多久就是多久,随意就好。來去自由,靜坐小酌,息養身心。”
“嗯,詩的境界很貼切。難為你想得出來。”
“這是一種意會吧。”
“茶的名目繁多,茶的大觀,古人飲茶的精髓,我們不得要領,喝一杯熱茶,吃上一些點心,一次平常的飯,簡單,随心就好。”
“茶樓的詩,全部是你選取的?你喜歡詩?”
“喜歡,只是寫不來悠遠。很羨慕古人。寫得那麽深遠,高妙。鼻觀舌根留不得,夜深還與夢魂飛。詩的境界太過博大,還參會不透。古人從小修習詩詞,花費的時間多,白首窮經,我們怎麽比得過?喜歡就好。詩詞也是一種消解心情的興致。”林軒安靜的聲音,聽來讓人心神寧貼。
“也是。”他打開手機,“我對于樂事的新解,靜坐、吃茶、閱書、臨帖、對畫、莳花、候月、聽雨、望雲、瞻星、賞雪、遠眺、散步、蕩舟、游山、玩水、訪古、尋幽就可以了。當代的人工作繁重,家庭學習,生活負累,總得尋找一個暫獲輕松的方式,适當釋放壓力,本以為清淡,沒有什麽特別引人入勝之處,我發現,茶樓喝茶的人,還真不少。茶樓更适宜消閑,靜坐。于是茶樓就應運而生了?經常出入的常客,占據了一半。這其中也包括我。當然我的初衷不在此,卻有這麽多的收獲。現在喜歡喝茶,觀詩,和此時的安靜,讓我的心理放松,是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梅下紅衣玉蕊憐,一池春水一池煙。青禽羨我山居客,半是茶人半是仙。我是還達不到這等境界了。”
“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根柯灑芳津,采服潤肌骨。這就是潛心飲茶的好處了。”林軒笑得很淡,很恬。攝入陳小嘉的眼睛裏,都是一種美。
“庭樹純栽橘,園畦半種茶。今天發現,這個所在,不引人注目,來的次數多了卻是越來越引人入勝了。”
“茶樓有些久遠了,只是不被太多的人所注意,這個處所外觀也是因為外貌格局質樸的其貌不揚吧。”
“不是為尋幽覓趣而來,不是為了解決一頓飯的問題了,呵呵。”他目注眼前的女人,目光柔和。
“你的眼睛在告訴我,你是為了我而來的,還不直接說出來。你言語含蓄,目光卻不含蓄。”林軒笑。
“一個心胸坦蕩的人,率真的人,你是我第一次遇到這樣的女人。我喜歡這性情。”他言而有衷。“女人繞起彎子,我就不懂了。”他撓頭。
“腦細胞就是這樣累死的?”林軒笑。
“呵呵,喝茶是有諸多的益處。書中也多有記載。我得回去補習一下,多看看書了。”陳小嘉對于茶生萌了求知欲。
“抗氧化,明目,當然了,咖啡與茶,各具魅力。各有所好就因人而異了。随心就好。”林軒的聲音聽上去只是一種淡定。
“咖啡開着白色的花很象是茉莉,一年兩次開花,也如昙花一現,因為只開幾個小時,果實咖啡的香就是一種積聚的綻放,茶用心啜,不似咖啡香的濃烈,咖啡直達肺腑。茶呢,雖然古老的文化裏處處是他們的精魂,但是後來者,咖啡終是後來居上了。當然了,沐浴,更衣,烹茶,喝茶古人多有講究,茶煙梧月書聲裏,竹雨松風古韻高。我只是來得随意了。”
“散入尋常百姓家,茶沒有高貴的血統。在茶樓,我有機會多了解了茶的種,年代,相關知識,充實了知識。”林軒言談随意,“我已經習慣了茶的氣息。”
“嗯,坐在這裏,忘記了時間,是因為嗅覺,聽覺的美,給人的感悟吧。”陳小嘉想到什麽說什麽。
“我來這裏也是很快的融入,空中飄傳的音樂,淡的柔的,讓人耳目一新,我喜歡聽叔叔講茶文化,從小耳熏目染,我喜歡親近茶,而且對中國的點心,産生很大的興趣。茶點,芋棗,蜂糕、松餅,抹茶紅豆酥。嘗一下。”
“唔,入口即化,這盤中的點心是女士的大愛,百吃不厭了。”
“茶點是用于茶道過程中份量較小的精雅的食物。飲茶佐以點心,在唐代就有記載。宮庭沿襲以來的茶點,人們喜歡點心的細膩芳香,發揚下來點心的世界是蔚為大觀……”
陳小嘉別樣的感覺,茶香淡淡,落日餘輝游移,他神游在茶的神話的故事裏。
“很高興認識你。又學習了這麽多的知識,今天很難忘。”陳小嘉對茶樓依依不舍。
“一樣的心情。”林軒林軒的聲音如流水輕奏。
陳小嘉告辭,“時間不早了,我得走了,再見。”陳小嘉向她揮手示意。
“再見。”林軒落落大方起身送客。
告別林軒出來,仰對浩繁的夜空,陳小嘉長吸一口氣。群星閃身清輝,淡涼的晚風讓人沉醉,這個夜色如此美好。
聞君一席談,勝讀十年書的感覺沖湧他的心中。這個女人落落大方,坦率談吐,讓人如沐春風。在見到她之前,他不知道是為什麽心生愛慕,見到她本人,她比畫裏更可親,更山青水秀,藹然可親的林軒,自此已深深的打動陳小嘉。
今天,終于遇到了他心儀已久的女人,他的心裏充滿了無限的向往。那就是,他誓願與這個女子共渡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