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丹陽王妃
第二日正逢十六,是個燒香拜佛的好日子。聽說城外有個金光寺十分靈驗,卻只渡有緣人,洛驚瀾便想去看一看。
清晨只帶着墨玉出門,到了城外山腳下,車馬都上不去,只能徒步上山,而寺廟在半山腰,山路難行,一般人還真上不去,怪不得說只渡有緣人。
墨玉看她一步步爬得吃勁,不免一番心疼勸阻,“姑娘腿腳不便,不若回去了吧。不過一個寺廟,哪裏還不能靈驗了。”
“話可不能這麽說。既然來了便是有緣,既是有緣又豈可半途而廢?走吧,都爬了一半了。”洛驚瀾微微喘着氣,掩面的紗巾輕輕拂起,扶着小路邊的樹樁繼續往上爬。
墨玉掏出帕子給她擦了擦前額的汗珠,勸阻不成只好細心扶着她繼續往前。
前方忽然有婦人栽倒在泥路上,侍女驚惶的上前去扶她,不料竟一口氣沒喘上來,昏了過去。
山路上人煙稀少,往來的香客更是趕着上山下山,無人能顧及這麽個昏迷的婦人。
洛驚瀾本也不是蓮花聖母,只是今日想上前去管一管,許是冥冥中有什麽注定。
俗話說久病成醫,呆在碧血閣的日子久了,尋常症狀她也能診個一二,待她上前查看時,竟是先前在宮中遇到的那位夫人。
她一掐着那夫人的人中,人就吐了口氣,醒了過來,她又取了随身攜帶的藥液塗在耳後的穴位上,那夫人頓時醒過神來。
四目相對,只覺得這姑娘頗為眼熟,再看那一雙眼睛,仿佛在哪多次見過。
侍女小辛喜極破涕,連忙将婦人扶起來,連連對她點頭感激道:“多謝姑娘出手相救,丹陽王府上下感激不盡!”
“相遇是緣,二位不必客氣。”洛驚瀾微笑看着那位夫人,想起昨日侍女對她的稱呼,加上絲帕上的繡字,不難推斷出此人乃是傳說中赫赫有名的丹陽王妃。
傳聞丹陽王每年入京都會帶上王妃,而王妃每年這個時候都要上一趟金光寺,年年如此,十年不改。
看來今日這趟沒有白跑,丹陽王府又承了她一個人情。
“姑娘好生眼熟,是否先前見過?”丹陽王妃的目光依舊留在她那對熠熠生輝的星眸之上。
Advertisement
洛驚瀾眨了眨眼眸,颔首道:“昨日宮中……”
“奴婢想起來了!昨日便是這位姑娘冒險将王妃的絲帕撈起來!”小辛猛然想起來,喜出望外的說道。
丹陽王妃眼色微微一黯,爾後感慨的道:“姑娘兩次出手相助,與我算是有緣。老身感激不盡,不如一道上山吧。”
世人都道丹陽王府難以接近,丹陽王妃更是冷淡之人,可不知為何,在她眼中卻是十分親切,也許這就是有緣吧。
洛驚瀾微微颔首,四人一同爬上山去,遇到腳下山路難行,洛驚瀾竟下意識的去扶着丹陽王妃,仿佛怕她受傷似的。
墨玉也覺得十分好奇,轉念一想凡是必有緣由。可在洛驚瀾心中,這一次真是無關任何緣由,只是随心随性,不想她出任何意外。
至于為何,許是冥冥中早有牽引。
到了佛寺之中,皆是叩首跪拜,主持方丈更是親自迎接,想來這丹陽王妃也是這裏的熟客了。
丹陽王妃一番禮佛過後,求了一卦,方丈看過卦象,解語道:“此簽是上上簽。所求之人前世無惡,今世往生,半世飄零半世安穩。夫人心誠至此,此人已經出現了。”
丹陽王妃喜出望外,急急問道:“那此人身在何處?”
“身在緣中,也在緣外。一切随心,心誠則靈。阿彌陀佛。”
終究無法知曉她在何處,多年夙願總算得一絲寬慰,丹陽王妃心中大石落了一半,她雙手合十,誠心誠意,對着佛祖一叩首一跪拜。
洛驚瀾順手求了一卦,方丈見過之後竟是微驚。
“此卦變幻萬千,竟連老衲也看不出究竟了。只送姑娘一句話,受常人之不能,得世人之不及。阿彌陀佛。”
短短十二個字,将往日種種一一呈現,仿佛往生就在昨日,洛驚瀾雖不信神不信佛,能說出此話卻叫她不得不服,不管他說的是前半生後半世,都值得她一句,“阿彌陀佛。”
墨玉将一袋繡着佛字的銀子奉上,亦是誠心誠意道:“這是我家姑娘一番心意,供奉佛祖金光萬丈。”
“施主有心,佛祖會感知的。阿彌陀佛。”方丈又是一番禪語,身邊的小徒敬畏接過香銀,放于功德箱中誦經供奉。
洛驚瀾出了佛堂又在金山寺逛了許久,出來時并未見到丹陽王妃,便獨自下了山。
回程途中聽聞河北饑荒,荒民不滿官府調配聚衆鬧事,官兵鎮壓不力導致饑民死傷無數,此事正快馬加鞭傳回京中,只怕此時各府已得了消息,紛紛争奪這份肥差。
至于這份差事花落誰家,就看各家的本領了。
洛驚瀾剛入府就聽說了此事,鳳淩九更是一早派人調查了此事,看他的意思是有結果,要出手了。
洛驚瀾進了書房,正見連城回禀此事,她瞅着那份名單,分析道:“此事平息下去就是大功一件。祁王和幽王都不會閑着,幽王近日又鬧了一出笑話,這個功勞怕是落到祁王頭上了。”
雖不在朝局,她卻比誰都看的清楚西翎如今的局勢。
但秋狩在即,鳳奕祁難道會為了小小功勞放棄這大好機會麽?
連城不明白,鳳淩九卻看得通透,鳳奕祁自然不會放過秋狩的好時機,是以,他一定會加快步伐,趕在秋狩結束前往骊山陪駕。
他越是心急便越會出纰漏,屆時将此事翻出來,哪怕他兩者兼得也叫他得不償失!
“五哥出京,餘氏一黨必定阻撓,屆時在暗中幫一幫他,順手收了證據,讓他趕得上秋狩就行了。”鳳淩九順手燒了名單,一邊對連城吩咐道。
連城悉數應下,但又吞吞吐吐的問,“秋狩之時,殿下可要提前安排人過去?還是讓誰跟在四姑娘身邊?”
這一提醒倒是叫洛驚瀾想起來了,秋狩是皇家盛事,三年一次,能跟在身邊的不是王公大臣,就是得寵的皇妃皇子。
今年丹陽王攜王妃雙雙留在京中,局面更是不同,不過照這局勢幽王是去不成了,餘嫔作為前皇後也許有一份,越貴妃時下得寵也占一份。
兩股勢力再次制衡,加上丹陽王府這股中間勢力,怕是她們之中誰都想勝過一籌。
按照越貴妃不服輸的性子,勢必要壓上餘嫔一頭,而祁王不在京中,她膝下再無所處,焦點不得不放在九王府,屆時秋狩陪駕便是順理成章。
至于她怎麽說服鳳臨天讓九王府參與其中,就不是他們要操心的事了。
“你挑兩個人安插進去,我身邊就無需人跟着了。你在京中多留意各方動靜,必要時可傳信給他們。”未帶鳳淩九說話,洛驚瀾自作主張先回了。
這話連城是贊同的,可照着殿下那性子,她身邊無個熟悉的人伺候能放心麽?
“讓墨丫頭過去吧。”鳳淩九到底是不放心,除了宮妃,一般王公大臣不能帶随侍,便是位份最高的皇子一般也是帶一個随侍。如今按照他的分位,人越多便越引人注目。
連城自然是明白的,“墨玉姑娘身手不凡,如此倒也放心。府中還有碧兒姑娘和吳管家盯着,定是不會出岔子。”
“玉兒已經露過臉了,不适合再出現。傳信于鳴鸾閣,讓墨香過去吧。”墨香久居江湖,卻沒怎麽露過臉,又是她的舊屬,如此再合适不過。
連城也覺得甚是穩妥,領了命便也下去了。
鳳淩九見她坐下來喝着茶,眉頭一挑,問道:“你打發了所有人,這一趟有何收獲?”
“收獲?”洛驚瀾神秘一笑,賣起了關子,“收獲便是金光寺太靈了,說我一定心想事成,得償所願!”
“一個小破寺廟,不給你點好兆頭,還能活下去麽?”對于神佛之說,他向來不屑一顧,他不信天不信地,信的從來只有自己。
洛驚瀾更是被天地命理一說所害,故而他十分不恥!
“神佛之說,我自是不信的,與丹陽王妃倒是有緣。今日舉手之勞,他日丹陽王府勢必出力,如此也是幸事。”她此行的目的也就是賭一賭,未想還真賭對了。
鳳淩九聽她這麽一說,更是明白這麽個不信命的人破天荒去燒香拜佛,又是為了他。
“山路難行,腿還疼不疼?”托起她的雙腳放在腿上,鳳淩九手法輕柔的為她按着。
走了一日是有些酸脹,也不至于舊病複發,加上這一個多月仔細調養,腿腳早無大礙了。不過秋狩在即,她更是要小心護理,免得到時出什麽差池。
“丹陽王府的作風與他人不同,依你看,這次他們是否長留京中?”
“丹陽王雖多年在外,朝中根基卻十分穩重。父皇性子多疑卻能委以重用,無不歸因于王妃多年無所出,這一次怕是久居朝野,占一席之地。”
如此一來,朝中勢力三分,丹陽王居中兩不相幫,西翎朝中的局勢怕是要大改了。
“他們的行事作風倒十分正派,只要引導得當,不失為好助力。我們也不需刻意拉攏,一切照常便是。”
“你倒是看得通透,想的與我一致。”鳳淩九向來不敢輕看了她,只因他相信自己的眼光,他心上之人,絕非凡塵俗物。
洛驚瀾會心一笑,看了眼天色扶起他道:“今日也晚了,早些洗漱歇息吧。”